《沒有理由不贏》

《沒有理由不贏》

《沒有理由不贏》通過通俗的故事來講解博弈論中的基本原理。小故事加小短評,每天花幾分鐘時間看一篇,讓你學會用博弈的眼光去分析周圍的人和事!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愚蠢的人將簡單的問題弄複雜,聰明的人將複雜的問題弄簡單。而這《沒有理由不贏》盡力向聰明的那一方靠攏,將博弈論這個看起來高深艱澀的理論簡化成一個個趣味性的故事,使得讀者能夠在愉快的閱讀中明白博弈是怎么回事。

內容簡介

《沒有理由不贏》選取了大量有趣的小故事,經過博弈分析,教人們用博弈的眼光去看待與分析這些故事,以期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社會的秩序,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使得人們能更理性地融入社會。如同博弈論經濟學家梅爾森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所說:對於矛盾衝突的理解,有助於建設一個更加和平美好的社會。《沒有理由不贏》並非說教式的高深教材,通俗易懂是其特點。選取的故事基本涵蓋了博弈論的主要知識點,故事的內容亦是五花八門,緊隨其後的點評則通過寥寥幾句將故事的博弈本質揭露出來。

目錄

初始博弈——世間萬千皆遊戲
博弈的類型:認清你所身處其中的博弈
老鼠遇見貓:算則生,不算則死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不要做
漁夫與小魚:“蚊子”再小也是肉
誰被釋放了:用眼睛和頭腦去尋找機會
分粥哲學:選擇是博弈的核心
推遲離開:我要狠狠報復
布里丹的驢子:世上竟有這么蠢的傢伙
嫉妒:理性是博弈的前提
紐科姆悖論:理性人假設的困境
測試:一個群體的聰明程度
袋鼠與管理員的博弈:你把籠子修得再高也沒用
非理性:博弈航行中的一塊礁石
為什麼總是小孩獲勝:你以為事情應該是怎樣
蒼蠅與蜜蜂:能夠飛出瓶子的竟然是笨的一方
抉擇:有時只是那一瞬間頭腦空白下的行動
隱權力博弈:本人的實力可不是表面看來那么簡單
森林中的博弈:你們不相信吧,那就跟我來
區寄智斗強盜:乘你不備要你命
農民與服務生:你學我幹啥
當老虎來了:不急,請容我穿上跑鞋
彼得原理:不是爬得越高就越好
損失了兩馬克:不為“打碎的牛奶”哭泣
北極熊與海豹:誰說守“株”待不了“兔”
負和博弈——你也知道,我們都是為了生存
兩敗俱傷:負和博弈
倖存者遊戲:你絞盡腦汁要存活,別人又何嘗不是
鶴蚌相爭:雙方都沒有好處,卻便宜了他人
戰爭:永遠的負和博弈
蔡鍔和袁世凱的博弈:麻痹敵人,讓對方放鬆警惕
武則天和王皇后的博弈:你的都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古巴飛彈危機:鬥雞博弈中的妥協之道
鴻門之宴與烏江自刎:有些人是注定無法合作的
一次性博弈——對待遊客,絕不手下留情
宰相嗜魚:單次與重複博弈的選擇
對待遊客:絕不手下留情
楚莊王的用人之術:以寬廣的胸襟服眾
宋清賣藥:做得好才能做得久
回頭客:還是不要欺騙的好
孔融讓梨:如果你不是我的兄弟
瘦羊博士:其實收益有很多種
投機者:讓世界變得更加殘酷
狼來了:說謊的代價
烽火戲諸侯:下次沒人再信你
匹諾曹:誠實並不是一件可以輕鬆擁有的美德
是否選擇排隊:我又不認識你
綁架的“哲學”:做綁匪也要講誠信
五元?十元?:如何選擇你才能有更多機會?
亡羊補牢:及時補救可以減少後面的損失
“破窗理論”:打壞玻璃會引起犯罪猖獗?
解僱的員工:有時也要小題大做
破窗理論:一次還是重複?
蜈蚣博弈悖論:有限次數的博弈
納什均衡——這樣的選擇我不後悔
智豬博弈:不勞動者亦得食
擠車困境:狹路相逢勇者勝
債務與納什均衡:欠錢的是爺
匪徒與偵察員:我要逃,你要抓,那就來鬥鬥法
為何票販子屢禁不止:貓捉老鼠的遊戲
麥琪的禮物:親愛的,我為你準備了最好的禮物
獵人與獵狗的博弈: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村口的一排樹:公共知識博弈
紅色的還是白色的:讓個人信息成為公共知識
房地產開發:你要不開發那就我來
旅行者模型:損人一千自損八百
西單兩家商場的位置選擇:好生意扎堆兒
協和謬誤:欲罷不能的困境
虎怒決蹯與鱷魚效應:捨得,有舍才有得
情侶看電影:別讓月亮代表你的心
鷹一鴿博弈: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羊群的選擇:弱者的求生之道
大學生點名博弈:逃課的悲劇
高校貧困生助學貸款:增加博弈的成本
序貫博弈——順序真的很重要
序貫博弈:先後各有各的優勢
田忌賽馬:順序其實很重要
槍手博弈:英雄創造歷史,庸人繁衍子孫
輪流付賬:真是“公平”的付賬方式啊!
孫臏與龐涓取餅:你以為多拿就能贏嗎?
中國人的幽默:只要你過得沒我好
兩個故事:不同的說話方式造成不同的結果
橄欖球決賽:如果要冒險的話請趁早
是否改變選擇:計算期望收益
海盜分金:第一個分配的才是大贏家
創業的博弈:“在位者”的威脅不足信
黔之驢:力所能及的最優選擇
功敗垂成:高才生的一場輪盤賭
阿羅不可能定理:順序會改變一切
囚徒困境——如果你是非理性的,那該多好
囚徒困境:如果你不夠理性該多好
串供:約定到底有多可信?
為何需要法律之博弈思考:秩序是良性發展的保證
機會:有準備的人才能得到?
無聲的較量:你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落水的博士:我不知道竟是這么一回事
首因效應:我一眼望去就知道你這個人很不錯
美女與老虎:兩難抉擇
堵車:我管你後面是火山地震還是洪水爆發
選擇:小心你的非理性同伴
戰國七雄:最理性的選擇帶來了最終毀滅
軍備競賽:發動核戰爭是出於好意?
航空公司的決策:出乎意料的結果
貿易保護:誰都不想為別人買單
唐朝人的計謀:明天你會出賣我嗎?
檸檬市場: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困境
低效率員工:你的態度為何總是這么積極?
保險公司的困境:壞人總是有張好面孔
裁員還是減薪:這不是一個問題
懶螞蟻效應:什麼是懶的標準?
馬太效應:底層的廝殺
三鹿奶粉事件:賣奶粉不能賣了良心
霍布森選擇:選擇的假象
指鹿為馬:並不高明的莊家
所羅門斷案: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酒吧博弈:少數人的博弈
石油輸出國組織合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信號——其實我只是在唬你
破釜沉舟:可能項羽也在害怕
小雞遊戲:要讓對方相信你的威脅
威懾:我也害怕但我不能表現出來
公車老漢:假逃犯嚇跑真搶匪
假威懾:有些威脅是嚇不倒別人的
拿破崙的威脅:別以為我不會開槍
拿破崙打架:不信打不倒你
打架:比比誰更男子漢
孫武治兵:大王的愛妃也照殺不誤
交通規則:開車用不著玩命
空城計:玩的就是心跳
李廣解鞍退敵:告訴對手你不害怕
最早的空城計:敗給了自己的膽怯
三個和尚的故事:夠狠你就打斷自己的腿
圍師必闕:增加對方的選擇
伍子胥的智慧: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排隊:跟著別人走未必就是正確的
羊群效應:大家都這么做就一定對嗎?
銀行擠兌:誰都不想做倒霉鬼
索羅斯的金融風暴:如何做羊群效應的領頭羊
職場中的羊群效應:做“羊”是理性的選擇
暢銷書:能分一杯羹也不錯
餐廳的博弈:廁所比廚房還乾淨?!
手機的故事:不要貪那點小便宜
商鞅徙木為信:信用何止五十金
吳起殺妻求將:傳遞信號也要分對象
龐氏騙局:我說行就是行,不行也是行
布朗與露西:這有個球,你來踢吧
“南海泡沫”事件:大家一起吹,破了我不賠
外部性效應——我不在乎你本身有多好
QQ的勝利:不選我就沒人跟你玩
QWERTY式鍵盤:我的地盤我做主
路徑依賴:習慣的力量很可怕
一個房地產寓言:房價就是這樣被炒起來的
租房與買房:對不同人來說選擇也是不同的
約會博弈:不比較一番怎么能知道好壞
“女王選夫”的故事:也許不一定會選最好的
麥穗理論”:選擇較好而非最好
自己人效應:咱們其實差不多
美女投票論:大家認為好的就真的好嗎?
聽話的猴子:強迫成習慣,習慣成規矩
馬屁股和太空梭:路徑依賴力量大
戴爾的神話:從賣郵票的路徑走出了億萬富翁
商業活動中的路徑依賴:就是要讓你離不開我
合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兩個飢餓的人:合作求生
天堂與地獄的區別:其實只在一線之間
湊份子遊戲:你少出一點,我也少出一點,最後還怎么贏!
愛打賭的夫妻倆:最怕就是窩裡鬥
天才兄妹:我在用我的方式跟你打招呼
婆媳關係:很難分清對錯的家務事
情緒投射與反投射:你以怎樣的表情待我,我便以怎樣
的表情待你
離婚財產分割的問題:是一拍兩散還是好聚好散
愛克斯羅德實驗:針鋒相對策略
索馬里海盜:在各大國博弈間瀟灑存活的一顆毒瘤
屠夫的帽子博弈:以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利益
中國學生負擔過重問題:競爭的無奈
公地的悲劇:拿公家的絕不手軟
水資源的公地悲哀:理性博弈背後的危機
國防:公共產品的外部效應
逃跑的士兵:身不由己的理性
待宰的猴群:沉重的沉默
協同攻擊難題:如何確認對方收到了自己的信息
合作:小心你的夥伴
談判——我要說服你
談判:就是要衝擊你的底線
戴高樂的“空椅”政策:別想忽視我
洪趙爭水:我不要命了,你敢嗎
分遺產:永遠別讓競爭對手知道你的偏好
婦女與鱷魚:有驚無險的最優抉擇
定價:歧視往往與壟斷相伴而生
張儀的談判策略:信息不對稱的博弈
分橙子中的談判:合作博奔可以實現雙贏
分蛋糕:博弈也需速戰速決
組織同學踢球:快點來,就差你一個了!
慕尼黑會議:給你一塊肉,你去咬別人吧
諸葛亮舌戰群儒:瓦解合作博弈的聯盟
杯酒釋兵權:打開天窗說亮話
髒臉博弈:信息公開的後果
石油暴漲中的利益博弈:少數派的遊戲
塔木德方案:看似奇怪實則公平的博弈妙解
策略——我知道你其實不是為了我著想
海關和進口商: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政府與商船的博弈:我知道你其實不是為了我著想
老師的生日:邏輯是博弈的利刃
一道測試題:你真的就只有這些選擇嗎?
綁架者與警察的博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老人與小孩:耍個花招讓你們不再喧鬧
小孩與狗熊:說你傻你還真傻
裁員與減薪:比較之下也只好這樣了
警察與小偷博弈:我們來躲貓貓
獵殺駱駝:你的眼裡看到的只能是你的獵物
石頭、剪子、布:你這個人不講究,你不按套路出招
冗員悖論:寧做雞頭不為鳳尾
信任博弈:一紙契約的意義
殺一儆百:杜絕員工偷懶
馬蠅效應:靈活地激勵下屬
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的百年博弈:由追隨者到分庭抗禮

精彩書摘

初始博弈——世間萬千皆遊戲
區寄智斗強盜:乘你不備要你命
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柳宗元在貶到今天廣西柳州當刺史的時候,曾經記載了發生在湖南郴州的一個小孩徒手殺死兩名強盜的真實故事。這篇文章名為《童區寄傳》,翻譯出來意思如下:
兒童區寄,是湖南郴州地區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一邊放牛一邊打柴,有兩個蠻橫的強盜把他綁架了,反背著手捆起來,用布蒙住他的嘴,離開本鄉四十多里地,想到集市上把他賣掉。區寄裝著小孩兒似的哭哭啼啼,害怕得發抖,做出一幅孩子常有的膽小的樣子。強盜並不把他放在心上,相對喝酒,喝醉了。其中一個強盜離開前去集市談買賣孩子的生意,另一個躺下來,把刀插在路上。區寄暗暗看他睡著了,就把捆綁自己’的繩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動,繩子斷了;便拿起刀殺死了那個-強盜。
區寄逃出去沒多遠,那個上集市談買賣的強盜回來了,抓住區寄,非常驚恐,打算要殺掉他。區寄急忙說:“做兩個主人的奴僕,哪裡比得上做一個主人的奴僕呢?他不好好待我,主子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並好好待我,無論怎么樣都可以。”強盜盤算了很久,心想:“與其殺死這個奴僕,哪裡比得上把他賣掉呢?與其賣掉他後兩個人分錢,哪裡比得上我一個人獨吞呢?幸虧殺掉了自己的夥伴,好極了!”隨即埋藏了那個強盜的屍體,帶著區寄到集市中窩藏強盜的主人那裡,越發把區寄捆綁得結實。到了半夜,區寄轉過身來,把捆綁的繩子就著爐火燒斷了,雖然燒傷了手也不怕;又拿過刀來殺掉了做買賣的強盜。然後大聲呼喊,整個集市都驚動了。區寄說:“我是姓區人家的孩子,不該做奴僕。兩個強盜綁架了我,幸好我把他們都殺了,我願把這件事報告官府。”
集鎮的差吏把這件事報告了州官,州官又報告給府官。府官召見了區寄,不過是個幼稚老實的孩子。刺史顏證認為他很了不起,便留他做小吏,區寄不願意。刺史於是送給他衣裳,派官吏護送他回到家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