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城縣誌》

《歷城縣誌》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成書、乾隆三十八年刊刻印行的《歷城縣誌》,是清代地方志纂輯體的代表之作,由胡德琳主修,李文藻、周永年共同編纂。胡德琳,字書巢,廣西桂林人,賜進士出身、朝議大夫,時任歷城縣知縣。李、周二人均為有清一代飽學博才的著名學者,既長於金石目錄之學,又精於考據訓贊玉堂中藥店位於普利街路南,創建於民國時期,系中式兩層磚木樓房,花脊小瓦,花格窗欞,木製圍欄,玲瓏雅致。

《歷城縣誌》《歷城縣誌》
為慶祝歷城建區二十周年,近日《歷城縣誌正續合編》正式公開發行。這是該區文化建設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為進一步挖掘整理歷城歷史,自2005年以來,經市委宣傳部精心策劃,山東社科院、濟南社科院、濟南出版社的專家學者,將《歷城縣誌》中學術地位較高的乾隆三十六年和民國十五年修訂的縣誌和續志,按照今人閱讀習慣進行點校整編,圖像補遺,整理、整合為一部《歷城縣誌正續合編》,成為一部首尾完具的反映歷城和濟南歷史較為系統、完整的志書。該書反映了歷城經濟、自然、地理、社會人文的面貌和發展軌跡,是一部全面、翔實的歷城區情資料大全,為歷城2000年之全史,是一部全面認識和深入研究歷城的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獻,是了解歷城、了解濟南,甚至是了解齊魯文化的重要載體。

本書為乾隆歷城縣誌、續修歷城縣誌的合集本。本書體例一致,年代銜接,詳細地記載了自古代至清末歷城縣(濟南)的地理、風俗、教育、物產、人物、名勝、古蹟、歷史沿革、詩文著作以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變革與興廢等。

簡介

《歷城縣誌》(初稿)歷城縣誌編寫委員會編。1962年8月成稿。設地理概況、民族宗教習俗禮節文物古蹟、歷城人民革命鬥爭史、人物傳記計6篇、19章、78節,約30萬字。分4冊裝訂,未付印。手抄稿本今由歷城區檔案館收藏。

《歷城縣誌》歷城縣誌編纂委員會編。主審高洪勛、副主審孫玉桐;主編趙延君、副主編王殿生。1982年始編,1990年11月濟南出版社出版。全1冊,16開精裝,國內外公開發行。記事上限1840年,下限1985年,共28篇、142章、301節,約74萬字。志書篇目依次為:序、概述、大事記、政區、自然地理、人口、農牧漁業、林果業、水利、工業、交通運輸、郵電、商業、糧油、經濟管理、城鄉建設、財稅、金融、科技、黨派團體、政權政協、司法、民政、勞動人事、軍事、文化、文物、教育、體育、衛生、社情民俗、人物、附錄。

相關資料

明崇禎《歷城縣誌》始編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春,歷時不到半年即編纂成稿,遂即刊刻印行。歷城知縣宋祖法主修,葉承宗纂。全書16卷,約15萬字。後人評價該志較《歷乘》體例簡而記事豐,且“考據博洽,詞理腴俊”。山東省圖書館山東省博物館北京國家圖書館等藏有該志。

清乾隆《歷城縣誌》成書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三十八年刊刻印行。歷城縣知縣胡德琳主修,李文藻、周永年盛百二等編纂。全書共50卷,首1卷,約48萬字。該志尚繁不尚簡,正文中片言隻字皆有依據,引文皆注出處,體例較為完備,徵引博洽,記事詳而不雜,出版後即見稱於世,成為方誌界纂輯派的代表作之一,被譽為佳志。全國各主要圖書館均有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