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歌》

《杵歌》

《杵歌》,是由歌手高勝美演唱的,已發行的音樂作品。

基本信息

《杵歌》《杵歌》

歌手

高勝美

歌詞

月亮啊...已經出來喲
美麗的月亮爬上那東邊的山坡
我們趁此良宵跳舞唱歌

朋友啊快來快來喲
皎潔的月亮已經照上了椰樹
來呀大好夜色跳舞唱歌

那嚕娃多伊呀那呀嗬伊呀嗨

那嚕娃嘿羅伊呀那呀嗬嗨呀

嗬伊那嚕娃多伊呀那呀嗬

背景介紹

高山族是居住在台灣省的少數民族,因地區、語言的差異,分為阿美人、泰雅人、排灣人、布農人、魯凱人、卑南人、曹人、賽夏人、雅美人以及已被漢化的平埔人。高山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不同地域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語言。主要從事農業和漁獵業。

高山族富有藝術天才,歌舞、音樂、雕刻等民族藝術馳名於世。雅美人的甩髮舞、賽夏人的矮靈祭舞、阿美人的豐收舞等,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高山族的“杵樂”極富特色,豐收後男女青年夜間輪流到各家幫助舂米磨谷,姑娘們邊勞動邊唱歌,與手上優美的舂米動作相映成趣。

歡樂的召喚,熱烈的期待,使得這首《杵歌》在曲調和情緒上都明艷奪目,仿佛夜色將至的黃昏時分,天邊那一段明幻莫辨的雲蒸霞蔚。高亢熱烈的歌聲在熱情奔放的各色鼓點裡風情十足,快樂開朗的男聲合唱帶來非同尋常的召喚感和律動感。

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了布農人、魯凱人、排灣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賽夏人等十多個族群。

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

歷史上,特別是明代以前,並沒有高山族這個名稱。高山族民族來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來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自漢族居民移居台灣後,原住民族分化為兩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與漢族融合,稱為平埔人,包括西拉雅族21社,洪安雅族13社,巴布薩族9社,巴則海族4社,拔埔拉族4社,道卡斯族6社,凱達格蘭族28社,噶瑪蘭族34社。另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區,受漢族影響較少,至今保留著原住民族語言、風俗、習慣等特點,現在所說的高山族,一般指這一部分少數民族。1954年3月14日,台灣當局規定:高山族包括泰雅、賽夏、布農、曹族(1998年11月更名為鄒族)、魯凱、排灣、卑南、雅美、阿美9個族群(一說為10個族群,邵族也算一個族群)。這一部分民族,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脈和東南部的島嶼上,少數散居在福建、上海、北京、武漢等地。總人口約40萬人,大陸散居有2909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高山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高山族內部語言差別很大,有阿美人、泰雅人、排灣人、布農人等十多個分支。沒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台灣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他們口頭文學很豐富,有神話、傳說和民歌等。

高山族人大多數從事農業,少數捕魚、狩獵。有雕刻和編織等手工藝。

長期以來高山族和漢族人民共同抵禦外國侵略者的侵略,共同開發了台灣。在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台灣50年間,反抗鬥爭尤為激烈,以1930年霧社起義規模最大。1947年又參加了以漢族為主的“二二八”起義。

禁忌婦女懷孕後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貓肉、穿山甲肉和並蒂果實等;婦女用的織布機男人不能隨便摸弄。

日常食俗高山族以穀類和薯類為主食。除雅美人和布農人之外,其他幾個族群都以稻米為日常主食,以薯類和雜糧為主食的補充。居住在蘭嶼的雅美人以芋頭、小米和魚為主食,布農人以小米、玉米和薯類(當地稱地瓜)為主食。在主食的製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飯,或將糯米、玉米面蒸成糕與糍粑。布農人在製做主食時,將鍋內小米飯打爛成糊食用,排灣人喜用香蕉葉子卷粘小米,摻花生和獸肉,蒸熟作為節日佳肴,外出狩獵時也可帶去。但作為狩獵帶去的點小,餡里一般不加鹽巴等鹹味調料。泰雅人上山打獵時,喜用香蕉做餡裹上糯米,再用香蕉葉子包好,蒸熟後帶去。排灣人喜歡將地瓜、木豆、芋頭莖等摻合在一塊,煮熟後當飯吃。雅美人喜歡將飯或粥與芋頭、紅薯摻在一起煮熟做為主食。外出勞動或旅行,還常以乾芋或煮熟的紅薯及類似粽子的糯米製品為乾糧。排灣等族狩獵時,不帶鍋,只帶火柴,先將石塊壘起,用乾柴禾燒熱,再在石塊底下放芋頭、地瓜等,取沙土蓋於石塊上,熟後食用。高山族蔬菜來源比較廣泛,大部分靠種植,少量依靠採集。常見的有南瓜、韭菜、蘿蔔、白菜、土豆、豆類、辣椒、姜和各種山筍野菜。雅美人食用芥菜時先將正在生長中的葉擗下來,用鹽揉好,放兩三天后才吃,留在地里的芥菜根繼續生長。高山族普遍愛食用姜,有的直接用姜蘸鹽當菜;有的用鹽加辣椒醃製。肉類的來源主要靠飼養的豬、牛、雞,在很多地區捕魚和狩獵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種補充,特別是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捕獲的獵物幾乎是日常肉類的主要來源。山林里的野生動物很多,如野豬、鹿及猴子等的肉都可入菜。排灣人不吃狗、蛇、貓肉等,吃魚的方法也很獨特,一般都是在撈到魚後,就地取一塊石板燒熱,把魚放在石板上烤成八成熟,撒上鹽即可食用。排灣人小孩不許吃鰻魚,甚至其他魚的魚頭也不讓吃,認為吃了魚頭不吉利。阿美人在做肉菜時,喜把肉切成塊,插上竹籤,煮好後放在一個大盆里,全家人圍在盆邊,每個人用藤編小籃盛飯,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飯,一手取肉吃。在插秧季節,他們喜到水田裡捉小青蛙,帶回家中用清水洗淨,煮熟即吃。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來的生魚。他們還喜歡將打來的獵殺好去皮,加鹽和煮得半熟的小米一起醃存,供幾個月食用。保存食品常用醃、曬乾和烤乾等幾種方法,以醃製一、兩年的豬、魚肉上餚。高山族過去一般不喝開水,亦無飲茶的習慣。泰雅人喜用生薑或辣椒泡的涼水做為飲料。據說此種飲料有治腹痛的功能。過去在上山狩獵時,還有飲獸血之習。不論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飲用自家釀製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節日、禮儀、祭祀食俗高山族性格豪放,熱情好客。喜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裡舉行宴請和歌舞集會。每逢節日,都要殺豬、宰老牛,置酒擺宴。布農人在年終時,用一種吃“希諾”的植物葉子,包上糯米蒸熟,供本家同宗人享用,以表示慶賀。高山族節日宴客最富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用各種糯米製作的糕和糍粑。不僅可作節日期間的點心,還可作為祭祀的供品。也將糯米做成飯招待客人。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動很多,諸如:祖靈祭、穀神祭、山神祭、獵神祭、結婚祭、豐收祭等種種,以排灣人的五年祭最為隆重。屆時除擺酒席供品外,還伴以各種文體活動。婚禮及宴請的場面十分豐盛和壯觀,尤其要準備大量的酒,屆時參加者都要豪飲,並有不醉不散的習俗。“豐收祭”這天,族人自帶一缸酒到場,圍著篝火,邊跳舞、邊吃邊飲酒,慶賀一年的勞動收穫,每年舉辦一次。排灣人在歡慶的日子裡常用一種木質的、雕刻精美的連杯,兩人抱肩共飲,以表示親密無間,如有客至,必定要殺雞相待。布農人在宴客時先把雞腿留下來,待客人離去時帶在路上吃,意為吃了雞大腿,走路更有氣力。魯凱人善以壘石為灶烤芋頭,經烘烤的芋頭外脆里軟,便於攜帶,也常帶給客人路上食用。排灣人婚慶時,將小米磨成粉,加水攪糊,包入魚蝦(蝦露出尾巴),捏成雞蛋大小的團,置於沸水鍋中燒,熟後撈出食用。

典型食品高山族,十個族群中各自都有自己獨特的食品,其中典型食品有:醃肉,高山族泰雅人、阿美人儲存肉類的方法,其中泰雅人醃猴肉和阿美人醃鹿肉和野豬肉別具一格;咂酒,高山族排灣人、布農人土法釀製的一種米酒。

高山族各族群介紹

高山族各族群介紹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了布農人、魯凱人、排灣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賽夏人等十多個族群。

布農人

布農人(布農是高山語“人”的意思)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3萬多,居住於60個村落。原始居住地在玉山以北、中央山脈以西的高峻山地,後向台東、高雄方向遷徙。現主要居住在南投縣的仁愛、信義鄉、高雄縣三民、桃源、茂林鄉、台東縣的海端、延平鄉、關山鎮、花蓮縣的萬榮、卓溪鄉、玉里鎮等。總族群下分3個小群:北布農人分布於中央山脈西麓;中布農人分布於高雄縣境內;南布農人散居於台東花蓮一帶。織布、編籃、製革、制陶技術比較發達。社會生活是父系氏族制,婚後妻從夫、子從父,女子在家中有一定地位。

魯凱人

魯凱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6300多,居住於20個村落,分布在阿里山、新高山以南,大武山以北的山地,包括高屏溪上游的濁水溪、隘寮溪和中央山脈的東側大南溪流域,屬屏東縣三地、霧台,高雄縣茂林,台東縣卑南等鄉,其中以霧台鄉最為集中。魯凱人生活習慣與排灣人相同,他們住石板房,以陶壺、料珠、雕刻、紋身聞名。社會生活方面已有階級出現。每代成員中只允許一對配偶存在,權力由長男繼承,死後採用側身葬、直肢葬。語言、文化受布農人影響較大。

排灣人

排灣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約5.5萬多,居住於160個村落。原多生活于山麓一帶,後移住山地。其分布區域,北起大武山,南達恆春,西起隘寮、坊寮一線,東至大麻里以南的三角地區,分別散居於屏東縣的三地、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牡丹和台東縣的金峰、達仁、大麻里、大武等鄉。排灣人分為排灣和塔羅塔羅兩個亞族,前者居於該族分布區的中央部分,有濃厚的民族特性,以中央山脈為界,又分為東本兩個小族;後者居於東海岸一帶,也分為東海岸和巴里拉利奧兩個小族。該族群有平民、貴族等階級之分。子女中居長者繼承權力。手工藝較發達。

卑南人

卑南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約7000多,分居於8個村落。傳說該族發源於台東附近的巴納圖,曾為台東平原主人。主要分布於卑南溪以南、知本溪以北之海岸地區,居住地是台東縣的卑南、金峰、達仁等鄉。過去曾與魯凱、排灣列為一族,1954年確認為一個獨立的族群。族權是由長女繼承,家庭生活偏重於母方。

邵族人

邵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居住於南投縣境內的日月潭一帶。有人認為它是曹人的一部分,有人又把它劃為布農人的成員,還有人把它劃為平埔人的一系,但其語言、風俗、習慣獨具特點,因而把它看成獨立的族群。

泰雅人

泰雅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6.4萬多,占高山族全部人口的23.5%,是高山族中第二個大族群。居住於120個村落。原先居住在台灣西部平原,後因環境壓力,逐步移居山區,主要分布於台灣北半部,如台北縣的烏來鄉,桃園縣的復興鄉,新竹縣的尖石鄉、五鋒鄉、苗栗縣的泰安鄉,台中縣的和平鄉、南投縣的仁愛鄉、信義鄉、花蓮縣的秀林鄉,宜蘭縣大同鄉、南澳鄉等。該族群下分泰雅和賽德克兩個亞族群。泰雅亞族又分西住堡群、大(山+科)(山+坎)群、大湖群、西開利克群;賽德克亞族也分東、西兩個群落。該族群有鯨面、紋身的風俗。男善狩獵、女善紡織,行從夫居。尋找祖靈居所的泰雅人

雅美人

雅美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2500人,居住在6個村落。分布於台東縣蘭嶼島濱海地帶,是高山族中唯一的漁獵民族。語言幾乎與菲律賓北部的巴丹居民一致。農業以種植水芋為主,工藝以制陶、造船、制銀較為著名。社會生活以核心家庭為主。該族群愛好和平,沒有獵頭等習慣。

曹族人(1998年11月更名為鄒族)

曹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3000多人,居住於12個村落。原分布於桃園大溪至大安溪一帶,定居在新竹縣五峰鄉、苗栗縣南莊、獅潭鄉等地。該族群下分北賽夏和南賽夏兩個小族群,族群內部,行從父居、妻隨夫行,常數代同居,同代中不一對配偶為限。每兩年舉行一次人矮人祭。

阿美人

阿美人(阿美是“北方”的意思,是阿美南部的人對北部人的稱呼)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在高山族中人口最多,約有12萬人。原分布於台灣東部縱谷平原南北兩端的秀姑巒溪口和恆春附近,後來移居東部縱谷及海岸線一帶的花蓮縣東部和台東縣的東北部,包括台東縣11個鄉鎮和花蓮縣12個鄉鎮。依據語言、習俗和地域差異,大體分為北、中、南部阿美和海岸阿美四部分。

賽夏人

賽夏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在高山族中人口最少,約有1075人。他們的祖先是從大霸尖山下移到大湖、苗栗一帶平地,然後又逐漸遷徙到泰雅人居地西南邊的阿里山和五峰山一帶山區,分屬於新竹縣的五峰鄉等地。 

參考連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ae2a90100a35e.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