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注孫子》

《杜牧注孫子》

《杜牧注孫子》是由杜牧所寫,在公元489年出版發行。本書是杜牧在曹注本的基礎上作的注,實際是二者的集注,分上、中、下3卷。

基本信息

簡介

《杜牧注孫子》,約作成於大中三年(489)四月前。原書是在曹注本的基礎上作的注,實際是二者的集注,分上、中、下3卷。

傳世

現傳世《杜牧注孫子》單行本,如《石室秘笈兵書》五函本、清抄本等,乃是從原書中輯出的本子。 《新唐書·藝文志》、 《郡齋讀書志》亦著錄為3卷;《直齋書錄解題》作2卷;《通志·藝文略》則作1卷。 其注後被收入 《五家注孫子》、 《十一家注孫子》等集注本中。

評價

杜牧注孫子條數多,內容豐富,質量亦高,是曹操之後的第二大注家。他對孫子思想從總體上認識比較全面,認為“武之所論,大約用仁義,使機權”(《孫子注序》),較有些學者只見其詐不見其仁即進而褒貶為有見;註解注重“經邦致用”,從現實出發,總經新的經驗教訓,因此多有發明;大量徵引史例和其他經典言論,以闡發《孫子》本旨,甚博而詳,彌補了曹注過於簡略的不足。如《勢篇》:“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 句,曹注僅 “皆 毀形匿情也”一句;杜牧注;“言欲偽 為亂形以誘敵人,先須至治,然後能為偽亂也;欲偽為怯形以伺敵人,先須至勇,然後能為偽弱也。”意新言詳,同時也深化了曹注的思想。歐陽修《孫子後序》稱杜牧 “其學能道春秋戰國時事, 甚博而 詳”。但杜注亦有不足,陳�以“闊疏”貶之。

《孫子》研究文獻要目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英文名為《The Art of War》,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