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3: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小說暢銷300萬冊,姚晨版話劇爆場,徐靜蕾版電影票房已過6000萬元,《杜拉拉升職記》如風暴般席捲全國。在這股熱潮仍在進一步升溫之際,《杜拉拉升職記》系列小說的第三部《杜拉拉3: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四月趁勢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頁碼:288 頁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
ISBN:7539936835/9787539936833
條形碼:9787539936833
《杜拉拉3: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杜拉拉3: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版本: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正文語種:中文
讀者對象:都市白領、上班族,大眾讀者。
圖書品牌:北京博集天卷

內容簡介

《杜拉拉3: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內容簡介:邁入2007,有人滿懷豐收的喜悅,有人卻揣著顆粒無收的失落。考慮到持續掙錢的能力,個人資產不斷增值的杜拉拉名副其實地邁入了中產的行列。DB美國總部地產總監羅斯來到中國,意外發現拉拉職場失意。經羅斯說情,曲絡繹開始安撫拉拉。但她去意已決。經歷一年多的分離,拉拉和王偉終於重聚。然而一個陌生女子,令拉拉麵對親切而陌生的王偉,謹言慎行。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蘇淺唱申請內部調動,原以為穩操勝算,卻兩頭不著。
楊瑞炒股暴富,噹噹跟著發了小財,兩人無心工作,林如成再也忍不下去了。
雙面膠不是那么好當的,王偉努力黏合著南方的潮濕和北方的寒冷。
拉拉四處面試歷經半年,雖功敗垂成但拉拉決意將跳槽進行到底。她終於如願以償拿到了500強美資企業SH的OFFER,成為C&B經理。拉拉離開了工作八年之久的DB,奔向新生活。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然而在SH拉拉沒能有一個良好的開始。老闆的下馬威,繁重的工作量,下屬的不成熟,拉拉的試用期在顫抖。
正所謂人在職場,IT NEVER ENDS(永無止境)。

作者簡介

李可,著有長篇小說《杜拉拉》系列,雜文《致北大學子的一封信》等。《杜拉拉》系列發表後引起廣泛關注,《杜拉拉升職記》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和話劇,分別由徐靜蕾、王珞丹和姚晨飾演杜拉拉。《杜拉拉2華年似水》亦已被買下電影和電視著作權。

媒體推薦

“杜拉拉”媒體關注度
首都經濟報導、《參考訊息》、日本第二大報《產經新聞》、《北京青年報》、《中青報》、《新聞晨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精品購物指南》、《中國新聞出版報》、《文藝之聲》、《廣州日報》、《中華讀書報》、《東方早報》、《華商報》、《文匯報》、《新民晚報》、《上海星期三》、《成都晚報》《半島晨報》、《東方早報》、《大河報》、《重慶商報》、《新聞晚報》《新華書摘》、《解放日報》、《遼河晚報》、《新民bella周刊》、《新商報》、《內蒙古日報》《福州晚報》、《城市快報 摩天輪周刊》、《中國圖書商報》……
各大強勢主流媒體爭相報導
“杜拉拉”所獲獎項
2008年度經管圖書、2009讀者最喜愛的24本書、2009年度優秀策劃獎、2009中國圖書榜中榜最佳圖書行銷獎
他們眼中的杜拉拉
杜拉拉杜拉拉

這本書講述了一名在外資大企業工作的中國人如何以合法手段爭取進步。作者的很多想法跟我一樣,但更條理化,因為他更多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只要眼光經常往下看,就會發現很多被你忽視但卻很有用的東西。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 柳傳志
“杜拉拉”成功扮演了一面“鏡子”的角色。通過這面鏡子,職場新鮮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找到了下一步可以努力學習、改進的方向。而對於那些資深人士、中層骨幹,杜拉拉的經歷讓他們感同身受。藉由杜拉拉的故事,他們不由追憶起自己過往的青澀時光,聯想到自己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磕磕絆絆。
同杜拉拉一樣,職場上的大多數人既不是比爾•蓋茨、謝爾蓋•布林般的天才人物,也不是李彥宏、馬雲般的風雲豪傑,更不大可能複製出俞敏洪、潘石屹曾擁有過的激情與機遇,他們中的大多數“沒有特殊背景,受過良好教育,靠個人奮鬥取得成功”,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們每天的工作由瑣碎而不斷重複的細節構成,維持著種種嚴謹而又寓意微妙的職場禮儀,小心翼翼避免著可能爆發的衝突或誤會,可能曾經幹了很多活卻未必受到上司待見,沒準還有個本事不大卻脾氣不小的下屬……而“杜拉拉”,恰恰以一個普通人的成功故事,撥動了更多普通人期盼財富和自由的共鳴心弦。她的很多解決方案未必能馬上拿來用,也許只是眾多方案中的一種,卻能讓很多人感到“吾道不孤”,原來自己曾有過的一些困惑同樣存在於其他人身上。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著名評論家 張頤武
讀聰明女人的書是種享受。會心,不累。
書中所講述的白領生活、職場規則,頗為生動有趣,同時實用得很——雖然我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職場”,但我仍篤定地這樣認為。
——徐靜蕾

編輯推薦

“杜拉拉”系列銷量突破三百萬冊!
《杜拉拉3: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超越職場,熱愛生活!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杜拉拉!
她的故事比比爾•蓋茨的更值得參考!

書評

李可:我只是偶然寫了杜拉拉
作者接受《錢江晚報》專訪
全中國最閃亮的職場明星
杜拉拉語錄:“You deserve it的兩種中文解釋——名至實歸和罪有應得。”
對於作者李可來說,其義顯然應該是前者。“寫作的過程,是一個人的靈魂獨自穿越漫長黑暗的隧道,有時候我感到不知道那一頭是什麼,我只能等待。”李可這樣回憶她製造“杜拉拉”的經歷。
2007年9月推出《杜拉拉升職記》、2009年1月推出《杜拉拉2華年似水》,李可辛苦碼了三十餘萬字來一點點地講述杜拉拉的故事:典型的中產階級代表者杜拉拉,姿色中等,出身平凡,受過良好教育,靠個人奮鬥在外企獲得成功。
“杜拉拉基本就是那么個人:好處是踏實,自然,有理想,善於總結;缺點是心胸不夠,樂觀不夠。”回過去看自己筆下的杜拉拉,李可如是三言兩語便概括掉。
就是這么個執著中時時摻著小糾結的杜拉拉,卻在中國寫字樓間成功地攻城掠地,征服了一大批平素驕傲的白領男女。
有人分析,正是現今縱橫交錯的職場競爭、生活壓力、人生困惑,加上金融風暴,使《杜拉拉升職記》這種前所未有的職場角色打造與外企白領生存法則解讀,非常適時地切合了眾白領心靈所需。
“杜拉拉”就像一面鏡子,照著她,職場新鮮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找到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而那些在職場中跌打滾爬百鍊成金的相對成功者,則籍著她的苦樂撫摸自己一路走來的磕磕絆絆。
“提供實際、可運用的常識、知識與經驗,供職場中人參考,至少引起其有益的思考,包括職業規劃、理財和個人生活經營。”李可說,這是她寫作“杜拉拉”的本意所在。
“別不清楚誰是老大”、“‘自下而上’還是‘自上而下’”、“設定工作原則要符合‘SMART’原則”、“捍衛個人和職能尊嚴的經典”、“WHY比WHAT更重要”、“懂事是值錢的”、“當不了‘技術派’,當好‘感覺派’也不錯”、“使別人願意教你,是你自己的責任”……書中,杜拉拉在著名美資500強企業DB中演繹著一條條李可式職場真理,還時不時地透露一些小秘訣:“緊挨著核心業務這棵大樹來發展,才不會被邊緣化並能最快地發展”、“EQ在鬥爭中成長得最快”、“明智的跳槽是因為有更好的機會,不僅僅是因為目前的機會不夠好”……當然,還有杜拉拉與王偉的辦公室情愫作小佐料,給這理性的職場小說添上了活色生香。
兩年前李可也許並未曾料到,正是從她筆下的“杜拉拉”這個小女生開始,白領們的狂熱追捧催生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職場小說門類。“米婭”、“貓貓”、“丁約翰”、“楊小羊”等各色職場人物紛紛出籠,在這一新生派別的暢銷書路上飛奔。當然,“杜拉拉”的鼻祖地位至今無人可撼,這不,上月李可又作為職場小說作者代表首度入圍中國作家富豪榜,赫然名列第九。
“杜拉拉”三棲了:
電影電視話劇搶著演她
“杜拉拉”今年似乎更熱了。不僅僅因為1月李可再度推出升級續集《杜拉拉2》,更因為姚晨版的“杜拉拉”話劇、王珞丹版的“杜拉拉”電視劇、徐靜蕾版的“杜拉拉”電影先後緊鑼密鼓地開張,“杜拉拉”在2009年可謂全方位搖曳生姿。而正在熱鬧投拍中的電視劇與電影,時不時地冒點小新聞出來撩撥眾期盼者,更是鐵定會將火辣辣的熱度延展至下一年度。
心愛的“杜拉拉”由著不同的編劇導演演員去改去導去演,不知是種什麼感覺?李可倒是坦然得很:“我並不覺得五味雜陳。杜拉拉可以有很多種演繹方法,但畢竟這是一本職場小說,我相信各種藝術形式都會演繹出職場的部分共性,可以幫助年輕人更快地達成個人目標,降低其謀生的艱辛度,我想這是社會眾多群體關心的事情。”
不過她也說,“杜拉拉”並不好演。“杜拉拉是職場小說,這個人物是以崇尚專業職業的特點表現的。把專業職業演繹得時尚或許容易些,演繹得大眾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如果只是時尚,就像看《花樣年華》里的旗袍。但杜拉拉這本書的精神就是實用,僅有觀賞價值是不夠的。”
儘管如此,李可還是對各版“杜拉拉”充滿了期待。
姚晨扮演的杜拉拉姚晨扮演的杜拉拉

姚晨演的話劇“杜拉拉”今年年初在舞台上颳起第一場風暴,她的喜氣版杜拉拉,很有顛覆性再造的感覺。談起姚晨演的話劇“杜拉拉”,李可有點小遺憾:“因為時間不湊巧,還沒去看過。我希望能帶著溫情觀看。”
徐靜蕾導演加主演電影“杜拉拉”,動靜鬧得挺大,還請來《欲望都市》造型師加盟,誓要打造成一部“時尚大片”。李可的感覺是:“徐靜蕾對市場和她的行業,都有至少引起高度關注和給予重要機會的影響力。她目前的著裝和氣質我覺得知性而性感。”
那么電視劇版“杜拉拉”王珞丹同學呢?李可的評價是:“她給我的主要印象是年輕、努力,親和力不錯。另外,陳導(台灣著名導演陳銘章)贊過她聰明,陳導是老鳥,我相信他的眼光。我期待王珞丹的杜拉拉。”
感覺得出,李可是個好修養的女人,對於以上的所有都給予了很寬容客氣的評價。不過終於,她還是透露了一點點她的小偏向:“如果只憑照片看人,我感覺喜歡李光潔(“杜拉拉”電視劇男主角),他比較北派,陽光,似乎話也不多,符合我心中對王偉的認定。王偉這樣的男人是有的。就看我們是否發現了他。人的潛能是偉大的,只要我們適度激發,王偉是存在的。事實上,我非常期待李光潔的王偉。”
一千個“杜拉拉”,一個李可
那么,引出了所有這一切喧譁的李可,她,又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女人?
敲過去幾個私人問題,李可要么避而不答,要么王顧左右。只知道,彼時的她在澳洲曬太陽。“基本上,我分享觀點,不分享生活。事實上,這就是我的人生觀之一:)。”她帶著點俏皮為自己開脫。
在兩本“杜拉拉”小說里,她都是固執地用一小段同樣的文字來交代自己:“李可,女,某名校本科畢業。十餘年外企生涯、職業經理人。從事過銷售和人力資源工作——兩種不失為不錯的謀生行當;從滿足人類成就感的角度看,是兩種可能提供極大發揮空間和精神滿足的職業。在典型的歐美500強企業文化的長期薰陶下,她還是一個生動的熱愛生活的人。”
“我絕不會寫書寫到賣不動為止。假如有一天,我的靈感像一個貴族沒落了,那就讓它成為沒落的貴族吧。我需要一顆自由的靈魂。”“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比如空氣,食物,運動,讀書。”“最幸福的事情是健康、自由支配時間,和為他人做一點貢獻。”“鄧小平和柯林頓都是我尊敬而喜歡的人物,另外,我還比較喜歡李世民和普京。”“我的夢想是空氣好、不塞車、素質教育深入人心。”“我缺少畫畫的天分。我的圖畫得過零分。學插畫是我的一個理想。”——而以上,則是她給我的關於她個人問題的僅有的回答。亦很有點杜拉拉的范兒,對不?
這就是我們所知的有關於李可的全部了。甚至我們可以推測,李可還不一定會是她的真名。但是,這並不妨礙“杜拉拉”繼續在讀者心中發芽長草;從某種角度看,李可的神秘莫測,她的低調隱私,似乎還更合白領所好。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重複了很多遍的話,但是,仍然非常對。”李可希望讀者能這樣擁有他們的一千個“杜拉拉”。
而關於她本人,她只希望永遠自我擁有。

目錄

01 盛世也糾結
02 面子問題是原則問題
03 王婆心得:瓜也有潛力
04 運籌帷幄的習慣
05 葉美蘭難留爹娘住,沙噹噹勇裝婆家房
06 相親記——譬如專業 
07 相親記——關於現實 
08 匿名者的禮物 
09 強調動蘇淺唱兩頭不著 
10 耍賴皮孫建冬一推二淨 
11 老闆有老闆的難處 
12 既然你不在乎我,我又何必被你利用 
13 薩提亞理論和孫子兵法 
14 360度測評——誰的意見更正確 
15 勞動創造世界 
16 功敗垂成 
17 NEW YEAR RESOLUTIONS 
18 平庸的人也有會痛的心 
19 柳暗花明 
20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杜拉拉升職的發表會杜拉拉升職的發表會

21 你的計畫不再是“你的”,而是“你們的” 
22 編簡歷噹噹瞞真情,牽紅線拉拉蒙鼓裡 
23 別亦難 
24 無傷心處 
25 生活就是旅程,今天我要啟航,奔向另一個港灣 
26 可疑的新工作 
27 報告線變了 
28 一個蘿蔔兩個坑 
29 新加坡式下馬威 
30 哪壺不開提哪壺 
31 求救VS自救 
32 都等著你來加薪呢 
33 試用期在顫抖,仿佛天空在燃燒 
34 誰沒認清形勢 
35 都不容易 
36 雙面膠 
37 不想淪為跳板,就得拿出誠意 
38 得我老闆點頭我才敢幫你幹這事兒 
39 專業的敬業 
40 婚前財產協定 
41 分階段失望法 
42 激將法 
43 財多身子弱

具體內容

《杜拉拉3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第一部分 夏紅兩口子的收入向來中不溜秋,做白領若干年頭了,發狠省錢到近乎自殘以及自暴自棄胡吃海塞的事兒,這兩人都乾過,就是一直沒能摘掉小資的帽子。04年開春,夏紅時年29歲,廣州的房價已經連著跌了五年了。夏紅就琢磨,眼下的房價比起五年前,少說也跌了四成,得趕緊出手,錯過了這個村就怕沒那個店了!夏紅兩口子手上正好有二十來萬現金,就拿出來做了首付,拿下了一套總價六七十萬的三房單元。2006年底,兩口子一打聽行情,發現身家已然過了百萬。
01.盛世也糾結(1) 01.盛世也糾結(2) 01.盛世也糾結(3) 01.盛世也糾結(4) 02.面子問題是原則問題(1) 02.面子問題是原則問題(2) 02.面子問題是原則問題(3) 02.面子問題是原則問題(4) 03.王婆心得:瓜也有潛力(1) 03.王婆心得:瓜也有潛力(2) 03.王婆心得:瓜也有潛力(3) 04.運籌帷幄的習慣(1) 04.運籌帷幄的習慣(2) 04.運籌帷幄的習慣(3) 04.運籌帷幄的習慣(4) 05.葉美蘭難留爹娘住,沙噹噹勇裝婆家房(1).. 05.葉美蘭難留爹娘住,沙噹噹勇裝婆家房(2).. 05.葉美蘭難留爹娘住,沙噹噹勇裝婆家房(3).. 05.葉美蘭難留爹娘住,沙噹噹勇裝婆家房(4).. 05.葉美蘭難留爹娘住,沙噹噹勇裝婆家房(5)..

《杜拉拉3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第二部分 在經歷了太多次以後,很多問題在反反覆覆的糾結中被想得很透徹了,拉拉對面試已經稔熟於胸,熟到什麼程度呢,這么說吧,要是陳杰在面試中提出100個問題,拉拉事先能準確地猜到其中的90個。
聖誕在家歇了兩天,26號那天拉拉精神狀態不錯。她被安排在第二個面試,提前10分鐘到的,對前台一報姓名,很快就有個著銀灰色套裝的女孩迎了出來,招呼拉拉道:“是杜小姐嗎?我是HR的艾瑪,請跟我來。”
06.相親記——譬如專業(1) 06.相親記——譬如專業(2) 06.相親記——譬如專業(3) 06.相親記——譬如專業(4) 06.相親記——譬如專業(5) 06.相親記——譬如專業(6) 07.相親記——關於現實(1) 07.相親記——關於現實(2) 07.相親記——關於現實(3) 07.相親記——關於現實(4) 08.匿名者的禮物(1) 08.匿名者的禮物(2) 08.匿名者的禮物(3) 09.強調動蘇淺唱兩頭不著(1) 09.強調動蘇淺唱兩頭不著(2) 09.強調動蘇淺唱兩頭不著(3) 09.強調動蘇淺唱兩頭不著(4)

《杜拉拉3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第三部分 孫建冬聽了就有點煩了,他“唉”了一聲道:“我這次出差前,已經告訴梁詩洛讓她暫緩這個空缺的招聘,沒想到我才離開兩天,她就面試了陳豐的人!拉拉,是這樣的,這個人頭我們不給梁詩洛組了,而要轉給張凱,因為2007年張凱這邊的RD項目非常重要,我們要加強這條線,而且他下面有一個銷售下個月就要開始休產假了,我老闆江波今天已經明確指示了,我正準備回廣州就告訴你呢。”
10.耍賴皮孫建冬一推二淨(1) 10.耍賴皮孫建冬一推二淨(2) 10.耍賴皮孫建冬一推二淨(3) 10.耍賴皮孫建冬一推二淨(4) 10.耍賴皮孫建冬一推二淨(5) 10.耍賴皮孫建冬一推二淨(6) 11.老闆有老闆的難處(1) 11.老闆有老闆的難處(2) 11.老闆有老闆的難處(3) 11.老闆有老闆的難處(4) 12.既然你不在乎我,我又何必被你利用(1) 12.既然你不在乎我,我又何必被你利用(2) 12.既然你不在乎我,我又何必被你利用(3) 12.既然你不在乎我,我又何必被你利用(4) 12.既然你不在乎我,我又何必被你利用(5) 13.薩提亞理論和孫子兵法(1) 13.薩提亞理論和孫子兵法(2) 13.薩提亞理論和孫子兵法(3) 13.薩提亞理論和孫子兵法(4)

序言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不是造時勢的英雄。房價漲得太高,人就會焦慮,工作幹得太久,人就會厭倦。
杜拉拉式的中產夢充滿了矛盾。焦慮無所不在,機會卻也四處蟄伏。光鮮精緻的背後,更多的是職場中的忍耐。升職加薪充滿誘惑,真正嚮往的卻是沒有壓力的生活。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年代,我們的焦慮,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沒有機會,更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識別出並把握住機會。很多焦慮其實是有辦法緩解的,比如通過取捨。
房價的漲跌不是我們能控制的,我們能做的是,判斷什麼時候出手買、什麼時候持幣觀望。養家餬口是必須的,因此工作總是要做的,但在一份工作中,我們可以選擇做哪些事兒、不做哪些事兒,什麼事情要多花一點時間來做好、什麼事情做個大概就行甚至可以考慮放棄不做。這些動作都做到位了,就能有效減少焦慮。
總有些焦慮是無法避免的。職位的升遷和財富的累積都需要假以時日,對於該吃的艱辛,該受的煎熬,得有耐心,得熬得住。
事實上,就大部分情況而言,大學畢業後沒有幹上個十五~二十年,就期望成為中產階級是不太現實的。除非你運氣特別好,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是靠持續的個人奮鬥獲得成功的。
杜拉拉3中,拉拉經歷了很多變化,承受了很多艱辛,這些是她不得不面對的。基於個人生活的考慮和職業發展的目標,拉拉主動離開了工作八年之久的DB,而選擇了SH。拉拉在SH目標很明確,熬過一到兩年,她就有資格到一家更人性化的公司去做一名專業的HR了。可以說,拉拉眼下耐著性子在SH承受種種艱辛,正是為了消除未來職業道路上的焦慮。
拉拉跳槽後,老闆不友好,而她缺乏C&B經驗,日子很難熬。她手下有三個職能組,在精力不濟的情況下,拉拉基本放棄了對運作良好的行政組的關注;她發現招聘專員艾瑪有能力獨當一面,因此她不斷尋找提拔艾瑪的機會,以期艾瑪管好招聘組,這樣,拉拉本人就能一心撲到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C&B上。老闆個人不喜歡拉拉這個人,這是她無法左右的,但是只要她把C&B做好了,她就等於拿到了讓老闆公平地對待她的資格。拉拉的策略體現了她的判斷和取捨,關係到她是否能在SH存活下去。
拉拉手下的C&B主管沈喬治是個老實人,卻活得很焦慮。他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要求,工作太多又沒有個主次取捨,累得昏頭脹腦就出了紕漏。
拉拉和喬治提出一個“幸福計畫”,提倡“專業的敬業”。C&B團隊需要增加人手,但拉拉做不到這一點,她能做到的是“簡政”。“幸福計畫”實質上就是要通過“簡政”來減輕C&B團隊的焦慮,是一個典型的保證重點、簡化任務、適當取捨的計畫。
拉拉明確提出,有些事情我們不做,比如接受遲交的報表。她要改革的內容,大都是平常不斷重複且占用較多時間的工作內容,或者一些自找麻煩的任務。沈喬治擔心改革會讓其他部門覺得C&B偷懶,對於他的這個顧慮,拉拉的辦法是,讓當事人在改革中獲得利益――雙贏的改革更容易獲得支持。
有一次幾個朋友閒聊,討論哪些職業應該獲得高報酬,我就想到了幾樣:基金經理,ICU醫生,律師,還有設計師。(當然,不限於此)
為什麼呢,因為這幾樣職業有一些顯著的特點:
――從業者面對的情況,總在不停地變,
――他需要迅速地判斷、取捨,還需要有創造性思維,
――而且他的決定帶來的影響比較大,比如是一條人命、又比如高額的收入或者損失。
這些特點,讓從業者壓力很大,很容易焦慮。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又何嘗不像一名基金經理那樣,要永遠面對變化、不停地判斷、取捨。長期保持關注和及時總結,是識別出下一次機會的可靠途徑。同時,要有耐心,要熬得住。
希望《杜拉拉》對人們的生活有一些超越職場的現實意義,實現我分享經驗和教訓的初衷。
藉此機會,感謝本書責編蔡明菲,謝謝她三年來的付出。

文摘

生活就是旅程,今天我要啟航,奔向另一個港灣
接下來的一周里,拉拉認真地準備了工作交接,特別針對上海、廣州和北京的工作做了細緻的交接準備,就等曲絡繹發話,到底安排誰來和她辦交接了。
話說曲絡繹一回上海,馬上宣杜拉拉覲見。
拉拉早等著了,出差的行頭前兩天就放在辦公室里了,撂下上海的電話,她一查上午十一點有航班,運氣好不塞車的話還來得及,便立馬奔機場去了。
當天下午兩點來鍾,拉拉就進了上海辦,把曲絡繹嚇一跳,沒想到她來得這么快,跟地下冒出來似的。
拉拉這才意識到自己到得未免有些太快了,恐怕要讓人覺得她太迫不及待想離開DB。她知道,辭職的時候這樣猴急猴急的會讓老東家心寒。拉拉有些後悔自己太性急,本來蠻好乘傍晚的航班,第二天早上再進上海辦,那就顯得自然多了。拉拉有些不好意思,可如今來也來了,那就談吧。
這天,曲絡繹關起門來和杜拉拉談了整整一下午。
我們每個人活在世上,都有我們的責任,責任這個東西,意思是你喜歡也罷你不喜歡也罷,你都應該去做。比如曲絡繹和杜拉拉,他們都不喜歡這場談話,但他們又都不得不盡心盡力地去談。這場談話就像炎夏里的馬拉松,累人累心。
曲絡繹呢,根本就不是個隨和的人,如今他一半是捨不得一半是不得已,只得笑吟吟地裝成不在意的樣子,把籌碼一個一個地往外拋,看杜拉拉對哪些條件感興趣。杜拉拉呢,明明打定主意不談判,可又不能不讓老闆談,還得奉陪著把對方拋過來的籌碼一個一個地小心往回拋,勁兒不能用過了,以免失手傷著曲絡繹的面子,勁道太小也不行,恐怕誤導曲絡繹,讓人家以為這事兒還有得商量。
曲絡繹一開頭就滿面笑容地和拉拉說:“2007年度全員調薪完成了,公司正準備參加新一輪的歐美企業薪資調查,我們也想藉此機會,重新核對一下寬頻薪酬制的情況,畢竟去年我們是第一次做,有些匆忙。對了,最近朱啟東和王宏都提到,按市場上的一般情況,行政經理應定在4級,不過,考慮到你的職責還包括部分招聘,工作範圍大於一般的行政經理——他們建議公司把你的級別由4級調整到5級。我們會在上半年把各個需要做級別調整的崗位都列出來,一起報給齊浩天——我會把對你的級別調整也一起上報,估計問題不大。”
拉拉笑道:“謝謝ROY。這方面我沒什麼經驗,相信公司的決定。”那意思,隨您便吧。
曲絡繹見拉拉雖然很客氣,但顯然沒興趣的樣子,他就拋出下一個籌碼說:“DB的HR運作模式將會面臨一次重大改革,我們準備實行HR B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