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的專注智慧》

《李彥宏的專注智慧》

《李彥宏的專注智慧》一書通過李彥宏在資金+技術+品牌+市場+管理這五方面的表現(言行舉止)來挖掘他的智慧和經驗的特徵,有別於幾年來已經出版上市的關於李彥宏的通俗書籍,從而構成了重新認識和理解李彥宏的嶄新視角。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李彥宏的專注智慧李彥宏的專注智慧

書名:李彥宏的專注智慧
作者:唐山雨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策劃:藍獅子財經中心
出版時間:2010.12
ISBN:978-7-308-08076-7

封面文字

永遠專注!低調潛行,爆發時卻如獵人般精準而兇猛!
李彥宏如何在專注中厚積薄發?帶領百度完成十年千倍的增長?

作者簡介

唐山雨,200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長期致力於研究企業文化、商業模式研究。曾輾轉於醫藥、珠寶等多個行業媒體,近年來供職於某諮詢公司,主要從事行業及市場研究方面工作。

內容簡介

每個著名企業家都有其獨步天下的“秘技”,也是其最閃光的一點。李彥宏自創辦百度以來,經受住無數轉型誘惑,一直專注於搜尋以及圍繞搜尋的用戶需求。並通過本地化的創新在中國領先於搜尋巨頭Google。
李彥宏何以能抵擋住無數“賺快錢”的誘惑,從而打造出明星網際網路企業?本書即描述了其專注搜尋、低調積累、伺機而動的專注智慧,用精準的分析加上豐富而詳實的實踐案例,在總結案例的基礎上給讀者以學習啟示。

封底推薦

很多時候,我感到百度能一直堅持做搜尋是因為我對專注有宗教一般的信仰。普通人很難想像對於一個有2億的用戶的公司,每天要面對多少誘惑。百度可以做一百件事,最後我們只選擇了一件,並一做就是8年,而且還會再做下去。
——2008年7月3日李彥宏在北京大學2008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講話。
人一生中可以完成的事情是有限的。只有專注才能讓自己變得足夠優秀。所以說:“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2008年7月3日李彥宏在北京大學2008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講話。
十年堅守一個使命,源自我們專注,也源自於我們不斷的創新。
——2009年11月17日李彥宏在百度大廈落成喬遷儀式上講話。
百度成功,首先是因為專注。百度選擇了自己喜歡並擅長的領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從來沒動搖過專注做搜尋的決心。
——2009年李彥宏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
百度從當年向入口網站提供技術,總共只有十幾家網站客戶,發展到現在有20萬家大中小各類客戶,其實是通過非常痛苦的一個過程。除了放棄幻想之外,我覺得我們還做到一點,專注如一。過去將近十年時間其實只做一件事情,中文搜尋。這才使我們在中文搜尋上獲得現在70%多市場份額。
——2009年3月28日李彥宏在IT峰會上的演講。

導語

本書作者在對李彥宏成功的把握中,重點考察從百度的成立到上市這五年的發展歷程,同時也兼顧其留學美國、在華爾街和矽谷的就業經歷以及百度在上市後幾年的戰略擴張過程。在這種歷程中,有幾大因素將產生重要影響:比如創業時機和上市的選擇、對商業模式的深刻和睿智的眼光、對競爭對手的策略,和更重要的因素如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對人才的價值的認識等。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包括五大因素:資金+技術+品牌+市場+管理。本書通過李彥宏在競爭力的這五方面的表現(言行舉止)來挖掘他的智慧和經驗的特徵,有別於幾年來已經出版上市的關於李彥宏的通俗書籍,從而構成了重新認識和理解李彥宏的嶄新視角。

前言

我對山西人的最初印象來自於我在南京大學就讀時的一位室友。他是山西長治人,在我們寢室中年齡排行第三,但比起另兩位年長些的室友,他表現得更像一位老大哥,話不是很多但為人熱心,而且在各方面也堪稱我們學習的榜樣。在學業方面,他是我們寢室學習成績最好的;除此之外,他的羽毛球和圍棋都玩得不錯。在畢業的時候,他也是我們寢室第一個找到工作的:僱主是一家澳大利亞的世界五百強企業。正是因為這一位室友,讓我一直對山西人有著不錯的印象,而之後遇到的一些山西朋友,也給我留下了類似的感覺。總體說來,山西人給我的印象是,他們心地善良,勤勞肯乾,不甘落後,講求誠信,不計較吃虧,是值得交的朋友。

我的這位室友叫王晉強,這是一個典型而又普遍的山西人名字,如果放到百度上搜尋,可以搜出一大串。這一名字的普遍,毫無疑問,反映的是山西人一種渴望家鄉強盛富饒的心態。

今天的山西並不算經濟發達省份,但在幾百年前,晉商可是顯赫一時的重要經濟力量。如果從現在的角度看,山西氣候惡劣,物資匱乏(除了煤),要想藏富於民談何容易。晉商的興起,與山西人的勤奮和能吃苦有關。窮則思變,所以才會有了膾炙人口的“走西口”。現在之所以西北許多地方的人會唱《走西口》,原因無外乎當時有許多山西人曾到過這些地方,他們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這首歌,時間長了,當地人也學會了。

山西人走西口走的不僅僅是西北。有資料顯示,在明末,一些山西商人即以張家口為基地,往返關內外,從事販貿活動,為滿族政權輸送物資,甚至傳遞文書情報。據《清實錄》載,天命三年(1618年),時有山東、山西、河東、河西、蘇杭等處在撫順貿易者16人,努爾哈赤“皆厚給資費,書七大恨之言,付之遣還”。山西商人在關內外的貿易活動,對後金政權在物資上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後金政權對於山西商人也給予禮遇和重視。明末到清初正是晉商崛起的重要時期,之後清朝時山西有“八大皇商”,也正是清政權對山西商人在物資支持上的回報。

正是因為如此,在起點中文網《竊明》一書的書評區中曾出現過對山西商人於清政權成立的意義的口水仗。當中比較典型的一種意見認為,正是因為山西商人沒有原則的“資敵”,才使得“十三遺甲起兵”的後金得以壯大並最後入關,造成了之後中國歷史上的黑暗一頁。所以直到今天,研究晉商史的人對這“八大皇商”一直都是儘量冷處理的,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喬家、史家等家族的身上。

以上說法雖然有一定道理,但在我看來,這並不是造成之後中華民族苦難的根本原因。且不說這些商人們的目光會長遠到能準確預見數百年之後的事情,將一個國家的興衰歸結於一群商人的行為,這未免太過輕率。在商言商,商人的本質是逐利的,他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就好像一把刀子,用來殺人還是用來救人,最關鍵的還是看握著這把刀的人是誰,而不是賣出這把刀的商人。

這與我們對搜尋引擎的討論又是何其的相似。2000年,“走西口”歸來的李彥宏在北京創建了中文搜尋引擎百度,之後百度便陷入了媒體對百度與Google的無休止比較中。對此洪波曾經評論道:“在百度看來,這個世界是一個草木皆兵的世界,所有人都對百度不懷好意。無論遇到何種問題,百度的第一反應永遠是,我沒錯,錯誤都是別人的。”而真正讓百度深受重創的,是2008年11月的“醫藥門”,這不但導致了百度股價跌到100美元附近,更是引發了“作惡”和“不作惡”的激烈辯論。

其實類似的問題,不僅百度有,Google也同樣爆出過“Google地圖被恐怖分子利用”的話題,只不過,百度和Google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並不一樣。

這或許與我們的歷史和文化有關。托克維爾有一個著名論斷:宗教和法律乃是一個社會的兩大終極柱石。這一論斷在西方世界是通用的,但在中國或許是一個例外——因為中國人普遍不信教,在西方國家中宗教對道德的約束,在中國並不適用。而我們的學校也並沒有特地教我們這些東西——這就是說,我們的道德和善惡觀念的形成過程,實際上來自於我們的生活,來自於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自然認知,來自於我們內心的平衡和恬靜。華夏古典德性在我們道德史上所占據的地位,恐怕和英國憲法在政治史所占據的位置一樣。

所以,我們也很容易理解作為山西人的李彥宏在對待現代商業規則和古典道德倫理的雙重衝擊時會採取怎樣的一種方式去平衡。借用林國榮先生在《結繩記事在山西》一文中對山西人的評判:“山西人有許多古老卻罕見的德性,人們很早就獲得自由,很久以來就擁有部分土地,彼此孤立而不依賴,因而他們顯得有節制和自負:他們熟悉農業勞動,對種種生活享受漠然處之,忍受最大的苦痛,臨危難而堅定。這是個單純剛毅的人群。”山西的獨特位置和歷史造就了山西人“古老而罕見的德性”,也造就了李彥宏在企業經營和管理上的獨特的智慧和風格。

李彥宏對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人:說熟悉,除了媒體的報導,我在之前有一段時期的工作與搜尋引擎有著很大關係:說陌生,我與李彥宏的最近距離大概是5米,但我們之間並沒有過任何直接的對話或者交流。在我看來,要對李彥宏的獨特商業智慧做一個歸納並非易事,而在這本《李彥宏的專注智慧》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彥宏深謀遠略、伺機而作的隱忍,也可以看到他柔中帶剛,如同軟劍硬鞘一般的為人處世,還可以進一步了解到他和百度“以獲取獵物為目標”的獵人邏輯,等等。當中不乏精彩的歸納和案例,相信不會讓讀者失望。

後記

1999年國慶,應中國政府之邀,25位海外學子登臨天安門參觀新中國成立50周年閱兵盛典。此後這25位學子大多都回國創業,其中有兩個人取得了最為輝煌的成功,其中一個是鄧中瀚,另外一個就是李彥宏。在2009年4月的亞洲博鰲論壇上,李彥宏取代了向來被年輕人視為偶像的馬雲成為年度最受追捧的商業領袖。令人折服的是,自從2010年初以來的中國搜尋引擎市場氣候得天獨厚的優勢下,百度的發展勢頭將更加迅猛,同時其在納斯達克的股價也一路攀升,那些驚人的數字在一步步地印證著一點:李彥宏當之無愧地成為當今中國商界最成功最引人注目的企業家之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彥宏非常靦腆、睿智和沉穩,長得帥,幾乎已經成為一個成功的符號。在很多演講中,台下都座無虛席,很多人可能不是要去聽他講什麼,而是衝著能夠見他一面而飽一下眼福。在我看來,與同行相比,李彥宏更具有自身的個性,應該屬於學者型或說專家型的企業家,技術出身的他,能夠從技術工程師向一個運籌帷幄的企業家轉型,且他的商業運作策略不斷地在實踐中得到充實、豐富和發展,最終形成了獨到的企業經營運作管理理念和風格。因此,相比於長期以來媒體已經對他形成的一些諸如專注、謹慎、睿智、穩健等特性的共識,我覺得更需要從特定的市場環境下去考察和理解他的在經營運作中所顯現出來的特性,進而對其經驗作出概括和總結,在動態和現實中去深入把握和理解這位成功者,可能對正在創業型公司的領導者來說,更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借鑑意義。因此,我萌發了寫作本書的念頭。

在對李彥宏成功的把握中,我重點考察從百度的成立到上市這五年的發展歷程,同時也兼顧其留學美國、在華爾街和矽谷的就業經歷以及百度在上市後幾年的戰略擴張過程。在這種歷程中,有幾大因素將產生重要影響:比如創業時機和上市的選擇、對商業模式的深刻和睿智的眼光、對競爭對手的策略,和更重要的因素如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對人才的價值的認識等。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包括五大因素:資金+技術+品牌+市場+管理。通過李彥宏在競爭力的這五方面的表現(言行舉止)來挖掘他的智慧和經驗的特徵,將有別於幾年來已經出版上市的關於李彥宏的通俗書籍,從而構成了重新認識和理解李彥宏的嶄新視角。所以,我想,《李彥宏的專注智慧》的面世,將為讀者帶來原汁原味的營養補給。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參考了程東升先生的《李彥宏的百度世界》朱光先生的《壹百度》林軍校長的《沸騰十五年》、東山樵夫先生的《百度——如此專注》汪瑞林先生的《搜尋百度李彥宏》丁西坡先生的《百度的那些人和事》 、李彥宏先生的《矽谷商戰》等書籍,以及《中國經濟時報》、《21世紀經濟報導》、《南方人物周刊》、《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經濟周刊》、《每日經濟新聞》、《世界商業評論》、DONEwS、新華網新聞稿線上搜狐IT網易科技新浪科技騰訊科技酷勤網百度百科等眾多媒體關於李彥宏先生的報導,在此一併致謝!

最後,非常感謝我的校長林軍、我的領導岑峰與華夏。在寫作的初期,林軍校長指導我紮實而詳盡、周全地掌握所有李彥宏的資料,更要深入其中地領會和把握李彥宏智慧的精髓,緊緊抓住李彥宏最閃光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由此讓我豁然開朗。岑峰先生對李彥宏及百度精神有著深度的把握和理解,他以專業和行家的視野來進行分析和解剖,使我在對李彥宏的解讀上更有內行和專業的深度。華夏先生善於從總體上和寫作藝術上進行構思立意、謀篇布局,善於從紛繁複雜的表象中抽絲剝繭、梳理脈絡,對於本書的篇章結構發揮著重要作用。正是在良師益友們的關照和指導下,再加上我的不斷探索和努力,最終促成了本書的完成。在此,我對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由於本人的水平有限,書本的寫作過程中如果有什麼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諒解!作者2010年9月

目錄

代序我所知道的山西人李彥宏
第一篇深謀遠略
第一章
登高望遠——遠大抱負與穩健發展的結合006
案例1•回國創業008
案例2•探索最佳化的商業模式012
案例3•進軍日本020
本章啟示志存高遠,腳踏實地024
第二章
天人合一——與時勢的和諧共生027
案例1•挑戰3721029
案例2•社區化之路034
案例3•鳳巢切換037
本章啟示順應時機,伺機而作041
第二篇獵人邏輯
第三章
目標導向——建立在明確目標基礎上的運籌帷幄050
案例1•策略性融資052
案例2•閃電計畫055
案例3•占領渠道059
本章啟示目標的制定和實施062
第四章
厚積薄發——積累是為了更好地爆發065
案例1•四道關卡保衛百度067
案例2•借雞生蛋071
案例3•從搜尋大富翁到萬人公測073
案例4•精準上市077
本章啟示藝術的爆發082
第三篇堅毅之美
第五章
堅如磐石——堅定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證090
案例1•一心搞搜尋092
案例2•把握話語權095
案例3•收購Hao123098
案例4•渠道收編101
本章啟示以市場為導向和加強把控105
第六章
完美主義——對用戶體驗的持續改善108
案例1•百度更懂中文110
案例2•框計算和阿拉丁114
案例3•貼吧的誕生119
本章啟示以完美之名123

第四篇軟劍硬鞘
第七章
軟劍——寬鬆的環境、自由的文化132
案例1•工程師文化134
案例2•背後的支持138
案例3•簡單可依賴143
本章啟示確立特色的管理模式146
第八章
硬鞘——外緊內松的企業管理149
案例1•百度被黑和刪掉博文151
案例2•形散神不散——從高層的離職說起155
案例3•容忍有創造性的混亂160
本章啟示張弛有度的管理164
第五篇一將難求
第九章
將為軍膽——讓獅子帶領團隊172
案例1•李一男加盟百度成就“寧缺毋濫”的用人佳話173
案例2•七顧茅廬請朱光177
案例3•選擇最好的財務官181
本章啟示讓最好的人才做到人盡其用185
第十章
與日俱進——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188
案例1•實習生文化下的用人之道189
案例2•大門為搜尋狂人們敞開195
本章啟示識才、用才、愛才200
後記20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