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詩譯註》

受先師汪國垣(辟疆)先生的鼓勵——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八年,筆者在重慶及南京某大學中國文學系就讀,系主任為汪國垣先生,先生從事李商隱詩之研究有年,筆者從之游,深受感染,亦深受鼓勵。

基本信息

寫作動機

有關李商隱詩之譯析工作,千餘年來,無人敢於從事,筆者立志要填補這一文學史上的空白。

根據中國文學史的發展歷程來衡量,在一九一九年伴隨“五四運動”所引發的“白話文運動”發展以後,從事文學研究工作者,即面臨著兩項重大任務:其一是要創作新文學,其二是要整理舊文學。其中以後者更為迫切。原因乃在,舊文學如不及時加以整理,則恐不須多少年代,一些有價值的舊文學作品,將由於無人了解,而導致逐漸消失。

目錄

編年詩
穆宗長慶四年(公元824年)
日高
敬宗寶曆元年(公元825年)
過景陵
向晚
春遊
天津西望
敬宗寶曆二年(公元826年)
富平少侯
歌舞
文宗太和三年(公元829年)
隨師東
牡丹(錦幃初卷)
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蔡京在座了
僧徒故有第五句

李商隱研究著作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下面盤點一下有關李商隱研究著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