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主人翁》

《未來的主人翁》

《未來的主人翁》,是羅大佑的第二張專輯,1983年9月20日發行。在這張專輯的編曲文獻,十首歌中只有三首出自日本人之手,顯見羅大佑試圖自己完全掌控的野心。這張唱片算是他生命中反映他自己、也算反映他對那個時代的看法的一張唱片

基本信息

概況

專輯中文名: 未來的主人翁

羅大佑 未來的主人翁羅大佑 未來的主人翁

歌手:羅大佑
發行時間:1983年09月20日
地區:台灣
語言:國語
發行公司:滾石唱片
唱片製作:果實音樂/羅大佑、王正華

【專輯介紹】

吉他聲琤琤琮琮,低沉嘶啞的嗓音在一開始便毫不留情地緊緊逼問聽眾:
聰明的你 告訴我什麼是真理
瀟灑的你 告訴我什麼是真理
瘋狂的你 告訴我什麼是真理
多情的你 告訴我什麼是真理
有多少的孩子在今天誕生
你要他們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假如要學習一個女人欺騙的靈魂
你將會得到虛偽純潔溫暖的矛盾
專輯——《誕生》
如此這般承繼自“之乎者也”的深刻批判與內省,帶出了羅大佑的第二張專輯——“未來的主人翁”。
較諸“之乎者也”的多樣及熱切,“未來的主人翁”呈現出的是更完整的概念及思考後成熟一致的風格。從“誕生”、“亞細亞的孤兒”、“現象七十二變”到“未來的主人翁”、“青春舞曲”、“盲聾”,作者籍上對特定對象的描寫,反映出一幕幕經過敏銳觀察剖析後的台灣社會。“這張唱片1983年的10月左右推出,那年的改變很大,朋友方面啦(侯德健在那年到大陸)、感情、事業(那年也是我回仁愛醫院又跑出來的時候)……,有很多挫折,人的價值觀、政權的亂象……,這張唱片算是我生命中反映我自己、也算反映我對那個時代的看法的一張唱片”。
在這張專輯的編曲文獻,十首歌中只有三首出自日本人之手,顯見羅大佑試圖自己完全掌控的野心。在“亞細亞的孤兒”中,後半段加入的兒童合唱及軍用大小鼓,將送葬曲式的氣氛烘托得相當成功,而嗩吶的聲音在此處聽起來猶如蘇格蘭風笛般悠揚而傷感,令人印象深刻。這首寫給台灣,也寫給中國的歌,在當時為了應付檢察制度,而加上“紅色的夢魘——致中南半島難民”的障眼副標(註:在後來出版的CD中,這個副標被刪除了),然而這闕歌詞引發的感動早已超越表面的政治意涵,不知在多少個深夜潤濕多少個黃色臉孔的眼眸。除此之外,羅大佑不凡的詞曲駕馭力在專輯中亦隨處可見:一般而言,一長串具有深刻意義,既痛又癢的歌詞,要配上好聽順耳的曲子是相當不容易的。然而觀諸“現象七十二變”及“未來的主人翁”,作者在撰寫時的遣詞用字及對韻腳的注意,配上曲子後竟讓這二首長篇大論的歌詞非常流暢且令人琅琅上口,功力令人激賞。此外,在“未來的主人翁”末段,羅大佑將自己的聲音四部相混,做出來的效果仿若空中高高低低皆充滿了他的歌聲——“飄來飄去就這么飄來飄去/飄來飄去就這么飄來飄去”,也因此這段曲子對聽眾的情緒感染力便特彆強,仿佛愁緒及不滿皆隨著他的歌聲一同被秋風吹起,如黃花落葉般在空氣中飄來盪去再緩緩落地沉澱。
對羅大佑本身的創作歷程而言,“未來的主人翁”有著極獨特的意義。“這其實是最慘痛的一張唱片,碰到的挫折、失敗的感覺是最多的。作為一個創作歌手,一定是第二張唱片最難做;因為第一張你可以慢慢做,完全沒有前面的負擔,你所有前面的年輕生命的累積都可以放在第一張。如果第一張不幸成功,人家會要求第二張也成功,而且要變,不能一成不變地把第一張的東西放上去;要有成長,又要有磨練,還要有新的東西、新的看法、新的音樂方向。然後在音樂中必須誠實,因為新的方向必須是來自你自己的人生觀、音樂觀的撤底改變。”
對於新一代的閱聽人而言,“羅大佑”這個名字原來所具有的特殊意義已然模糊;望著廣告中平頭白衣,戴金邊眼鏡的中國雅痞男子,想來沒有多少青年學子會明瞭為何廠商要找他故作瀟灑地在電視中推銷咖啡,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將其與昔日的捲髮、黑衣及墨鏡聯想在一起。只是處在今日的台灣社會,金權政治每況愈下、公共工程弊端不斷、國家整體的定位混淆不清,以及最重要的教育改革遲遲未能進行,一切一切都令人不禁要搖首低吟:

未來的主人翁未來的主人翁

“當未來的世界充滿了一些陌生的鏇律
你或許會想起現在這首古老的歌曲
飄來飄去 就這么飄來飄去
飄來飄去 就這么飄來飄去……”

【專輯曲目】

01-誕生
02-亞細亞的孤兒
03-現象七十二變
04-牧童
05-未來的主人翁
06-青春舞曲
07-愛的箴言
08-小妹
09-盲聾
10-稻草人
--------------
【發行公司】 滾石唱片
【唱片製作】 果實音樂/羅大佑、王正華

【音樂評論】

本專輯自然是上一張《之乎者也》的延續,同時呈現出了更完整的創作概念及思考後成熟一致的風格,羅大佑藉由對特定對象的描寫,反映出一幕幕經過敏銳觀察剖析後的台灣社會。在音樂方面,羅大佑擔任了大部分的編配工作(上張專輯多由日本人擔任),並嘗試在音樂中加入民族樂器的運用。此外,羅大佑不凡的詞曲駕馭能力在專輯中亦隨處可見。
《未來的主人翁》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堪稱國語樂壇的經典之作,因為羅大佑已經完成了對自己的完善與超越——他用文字宣揚理想,激越之中還滲入了挫折和壓抑,令人熱血沸騰,也頓然再思。
1983年的羅大佑正面臨事業、友情、社會的種種動盪,但他採取了比以往更激進的姿態,用血腥的吶喊向黑暗的社會挑戰,用音樂為自己、也為世人留下了一份永恆的留戀。
《亞細亞的孤兒》是寫給全體中國人的歌:“黃色的臉上有紅色的淤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中隱喻的一切所引起的震動早已經超越表面的政治含義,達到了民族性的高度。《現象七十二變》兼具了深刻、簡潔、好聽與痛快,幽默的詞句中隱含著深刻的反思。同樣是宏篇巨製的《未來的主人翁》有深沉的歌詞境界和大氣的感傷,令人頓時蔑視世上一切瑣碎的不如意,把沸騰在地底的岩漿化為飛揚的火山。這三首經典作品已經足夠令專輯不朽,不少神來之筆更是意外驚喜:《盲聾》的明智清醒,《牧童》的清幽淡遠,《小妹》的香火傳遞……
這個黑裳墨鏡長發,一臉冷漠、一腔烈火的黑色羅大佑是華語音樂的驕傲,是中國人的醒悟,也是他個人音樂的靈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