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手冊》

《朗讀手冊》

《朗讀手冊》是崔利斯數十年兒童閱讀指導研究與實踐之總結。該書於1979年初版,5次修訂,被美國數十所教育院校選為指定教材,並迅速被引進到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英國、西班牙等國,僅在美國的銷量就突破200萬冊。書中通過眾多具體、可信的案例,指出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闡明了朗讀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等。它幫無數家長、老師解決了棘手的教育難題,讓無數孩子成為終身愛書人。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如果您身為人師,那么該書將幫助您通過師生共讀的簡單活動,與學生一起探索人生和自然的奧秘,得到事半功

《朗讀手冊》朗讀手冊
倍的精神效益。
——如果您為人父母,該書涉及到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閱讀問題,讓您總能找到為您孩子量身定做的那一部分。每天拿出一刻鐘,與孩子共讀,孩子會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如果您身為一校之長,能給予孩子的除了良師、書籍教室之外,還有什麼比創造出愛讀書的校園環境更讓人倍感自豪的?
——如果您身為兒童或教育工作者,本書將幫助您更有的放矢地給予孩子和家長切實有效的讀書指導。

珍妮弗出生時即患有唐氏綜合症,但她的父母並沒有放棄,而是抓住所有可能的機會給她讀故事聽。珍妮弗4歲時接受智商測驗,智商高達111分。
艾琳出生第一天起,她的媽媽就開始給她讀書。15個月時,艾琳每天的閱讀量達到30本書左右;21個月時,艾琳就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24個月時,艾琳已經知道1000個詞。
羅伯特·艾倫6歲時成為孤兒。7歲時,他的姑婆開始讀書給他聽,後來,他讀一切他能獲得的書。他從未上過一天學,直到32歲進入一所小型學院就讀。3年後,他以最優秀的成績畢業。接著,他獲得了凡德比大學的英文碩士與博士學位,如今在田納西馬丁大學任教。
看,給孩子朗讀就是具有如此神奇的效果!本書以豐富、具體、可信的案例.詳盡地為您解答有關朗讀的各種問題: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朗讀?怎樣的書才算是好的朗讀教材?讀漫畫書好不好?如何妥善處理看電視的問題?如何在書和電腦之間取得平衡……
本書幫助無數家長、老師解決了棘手的教育難題,讓無數孩子成為終生愛書人。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具有更強的思考能力,對挫折具有更強的承受能力,也具有更強的解決問題能力,從而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從現在開始,與孩子一起分享朗讀的樂趣,大聲為孩子讀書吧!

作者簡介

吉姆·崔利斯,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專家。他畢業於麻薩諸塞州大學,曾在《春田日報》(The Springfield Daily News)任職20年,擔任撰稿作家畫家。從1983年起,崔利斯在北美各地致力於教育研習活動,常就兒童,文學及電視傳媒等主題,面向家長、老師及專業團體演講,倍受讚譽。

作品賞析

有什麼事能像閱讀一樣做起來簡單卻成效顯著呢?
讀書給孩子聽就像和孩子說話,同樣基於以下的理由:樹立孩子的信心,帶來歡笑,拉近彼此的距離;告訴孩子信息或向孩子解釋問題,引發孩子的好奇心,激勵孩子。在朗讀中,我們還可以:
·在孩子的腦海中,將閱讀與愉悅聯繫在一起。
·創造背景知識。
·建立辭彙基礎。
·樹立一個閱讀的典範。
讓我們看看終身閱讀者是如何培養出來的。許多教育界人士忽略了兩項有關閱讀的基本“人生事實”。少了這兩個定律的相互作用,教育改革的成效將微乎其微。
閱讀定律一:人類是喜歡享樂的。
閱讀定律二:閱讀是積累漸進的技能。
現在我們來研究定律一:人類是喜歡享樂的。對於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人們會自願地反覆去做。我們去自己喜歡的餐廳,點自己喜歡的食物,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電台,探望自己喜歡的親戚。反之,對於自己討厭的食物、音樂及親戚,我們則避之唯恐不及。這不僅是一條定律,更是一個心理上的事實。當我們的感官將電子與化學信息傳送到大腦中的“有趣區”或“無趣區”時,人就會作出正面或負面的反應。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一位傑出的動物心理學家,將所有行為分成兩種簡單的反應:接近與迴避。我們接近帶來快樂的事,迴避帶來痛苦或不愉快的事。
愉快就像膠水一樣,能粘住我們的注意力,但只朝喜歡的方向吸引。當欣賞一部電影時,我們就會沉浸其中;不再喜歡時,這種投入的情緒即告中斷。這種情況幾乎適用於所有我們願意去做的事。每當我們給孩子朗讀時,就會傳送一個“愉悅”信息到孩子的腦中,甚至將之稱為“廣告”亦不為過,因為朗讀讓孩子把書本、印刷品與愉悅畫上等號。然而,很多時候,“不愉快”卻和“閱讀”與“學校”聯繫在一起。學習的經歷可能是乏味的、無趣的、威脅性的與毫無意義的——接連不斷的學習單、密集的發音練習,以及一考再考的小測驗。如果一個孩子很少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只遭遇到“無趣”,那他的自然反應就會是迴避。
這種現象將我們帶到閱讀定律二:閱讀是積累漸進的技能。這意味著,閱讀就像騎腳踏車、駕駛汽車或縫紉一樣:為了要做好,你必須去實踐。你讀得越多,就讀得越好。
最近25年的閱讀研究證實了這項簡單的公式——對任何性別、種族國籍和社會背景的學生都適用。讀得最多的學生,讀得最好,成績最高,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最長。相反,讀得不多的學生,就無法很好地掌握閱讀。在美國,不論大 ……

作品評價

朗讀讓世界變得清明

幾年前,大概是2001年的夏天,我去一個國小參加讀書節活動。因為時間還有些早,我便走進了路邊一個很不起眼的的特價書店。在碼放得亂七八糟的書中,我發現了一本小書——《生死朗讀》,德國當代作家本哈德·施林克著,譯林出版社出版。我經常和學生談論書名、標題的重要性,這次我確實是被這本書的書名打動的。朗讀怎么和生死連在一起?什麼樣的朗讀會和生死相關?

像很多人一樣,這本小書我是一夜之間讀完的。跟所讀到的非常態的愛情、人性的背叛和掙扎、戰爭的陰影和創傷相比,我更感到不能忘懷的,也一直在腦子裡盤鏇的卻更多的是“朗讀”和有關朗讀的一幕幕:男女主人公第一次相遇時,每次的纏綿前,漢娜都會要白格為她朗讀一段名著;漢娜第一次來到白格家,流連在他父親的書房;做了獄卒的漢娜要柔弱的女犯人為自己朗讀;戰後漢娜被判終身監禁後,白格主動為女主人公持續地寄出他朗讀的錄音帶;白格在漢娜死後,以漢娜的名義匯給“猶太反盲聯盟”一筆錢,然後第一次來到漢娜的墓地……故事的開始和結局,甚至一切似乎都源於漢娜的不識字和她固執地堅決地不願意讓別人了解這一點,哪怕是自己心愛的人。每次朗讀使白格暫時地遠離欲望,持續寄出的朗讀錄音帶使白格獲得情感的平衡,不識字的漢娜在一次次朗讀中變得澄澈。朗讀超越了生死,喧囂、迷亂的世界因為朗讀獲得暫時的寧靜。

讀書從來都是在讀自己。我對《生死朗讀》中關於朗讀的深刻感受是因為我的經歷。幾年來,我和課題組的同仁們致力於兒童閱讀的推廣和母語教育研究工作,有很多的收穫,也遇到更多的困惑。最大的困惑莫過於在現有的體制下,孩子們如何獲得真正值得閱讀的足量的圖書,以及在圖書缺乏的情況下怎樣有效地推進閱讀運動。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同樣在為兒童閱讀努力的朋友向我推薦了《朗讀手冊》。我在網上查到相關資料後,非常盼望讀到此書,然而該書沒有簡體中文版,急切中課題組的老師向台灣的朋友求救,輾轉獲得了這本書的繁體版。認真閱讀後,親近母語課題組把這本書基本當作了閱讀推廣的教科書。

中國大陸,兒童閱讀雖然越來越受到重視,但一切剛剛開始,閱讀推廣的氛圍還遠遠沒有成熟,在學校教育的範圍內,多數的教師還是比較簡單地把閱讀看作是課內語文學習的補充,家長們也認為學好課本才是最重要的。對於閱讀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之外,例如情感的發育,學習能力的培養,知識背景的拓寬,文化的自覺認同等方面的作用,人們的認識還很不夠。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力地呼籲,全力地倡導,實實在在地實驗等都很重要,但最核心的是培養一批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的專業隊伍,培養一批有較高兒童文學素養的、有熱情的、勇於實踐的書香種子教師,而培養這群人既需要理論的學習,需要實踐的磨練,也需要成功經驗的借鑑。

這本書就是一個很好的借鑑。它來自美國,一本百萬暢銷書。很難想像,一本談閱讀指導的書居然是一本百萬暢銷書,這個事實向我們昭示著一個發達的國家不僅僅發達在經濟和民主,它同時也要是一個閱讀大國。作者吉姆·崔利斯是美國知名的專業親子閱讀專家,他曾經是一個同時為成人和兒童寫作的作家,他從一個為兩個孩子朗讀的年輕爸爸成長為一個專業的兒童閱讀推廣人,在全美給父母、校長、老師們進行為孩子朗讀的演講,深入校園跟孩子們聊書,開展閱讀活動。因此這本書不是一本面目呆板的閱讀理論書,而是集中了很多具體、生動、可信的案例,給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閱讀指導方案。在內容上,它談論了大聲朗讀的意義、階段、要領和禁忌、配合進行持續默讀的具體執行、家庭學校公立圖書館的建設、網路和閱讀、電視和閱讀等等,應該說內容相當全面而實用;體例上,它沒有採用高頭講章式的談玄手法,而從閱讀指導中家長、教師、兒童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疑問出發,用一個個問題引出切中要害的論述、有效的建議和生動的案例,語言輕鬆活潑,語氣誠摯懇切,是一本值得細讀的兒童閱讀指導的好書。

吉姆·崔利斯在緒論中說,自己是從一個家長成長為一個職業的閱讀推廣者的,而這個成功爸爸、成功人士最初給孩子讀書的原因卻很簡單:因為他的爸爸讀給他聽。其實最簡單的理由就是最好的理由。但這個看似簡單的理由背後卻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文化傳統:家庭中的朗讀教育。西方的電影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畫面:在搖籃邊,在壁爐旁,在床前,在書房,每天的閒暇時光,尤其是晚上入睡前的時光,父母為孩子們讀書。美國前總統布希的夫人芭芭拉·布希,有一套祖傳的教育秘訣,就是家庭朗讀活動。她小的時候,她的父親經常給她朗讀,她後來也經常給自己的子女、孫子孫女們朗讀。我不能說,布希的總統寶座源於他夫人的家庭早期給她的朗讀,但有足夠的材料證明,給孩子讀書是一個融洽親子師生關係、提高孩子閱讀興趣、提升兒童思維情感品質的有效途徑,閱讀了這本書你會有更深的理解。

其實我們對朗讀也並不陌生,人們常用“朗朗書聲”來形容校園。我們每個人背起書包,走進學校,每天的晨讀,每日的課堂,都是離不了它的,朗讀一直伴隨著我們的學習過程。但我們對它的理解往往太工具化了,只把它當作是一種閱讀方式,一種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閱讀方式。而在吉姆·崔利斯這裡,朗讀被提升為一種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情感交流和學習、教學方式。最簡單的其實就是最好的。在沒有閱讀這本書以前,我急切地要得到它,是因為我希望藉助於這種方式解決在圖書缺乏的地區進行閱讀推廣的問題,實際上我們也確實這樣做了,我們向全國招募了不少志願加入為孩子們大聲讀書的隊伍,並向他們贈送圖書,拜託他們為孩子們讀書,讓不能獲得優秀圖書的孩子能用耳朵聽書。現在這批老師可以通過閱讀這本書提高自己的朗讀技藝了。而閱讀了這本書和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後,我對朗讀有了更深的認識。其實無論是沒有上學的孩子,還是已經讀書的大一些的孩子,或者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基礎的孩子,甚至成人,我們都可以通過朗讀這個方法獲得更多的東西,例如提高一些有閱讀障礙的孩子的興趣,例如和他人分享精神的愉悅,例如在閱讀中獲得天地清明的感受等。

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路途中,我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需要做很多工作,我們的能力非常有限,我們只能在自己關注的、服務的領域做能做的一些事情。中國的兒童閱讀教育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工程,我很敬佩編輯朋友們有獨到的眼光、相當的魄力和不計得失的精神把這本具有重要借鑑價值的好書引進來,給正在探索中的老師們一些指導。我更希望和更多朋友們一起努力,早日見到更多的兒童閱讀指導的譯本和我們大陸原創的優秀的閱讀指導專業圖書。更希望爸爸媽媽們、老師們讀完這本書後,能夠積極地投身實踐,為孩子們朗讀,把他們帶上精神清明的幸福人生之路。

2005年4月8日於揚州

(徐冬梅,教育專家,親近母語兒童閱讀教育研究中心創始人,《中國教育報》2005推動閱讀十大人物之一。 )

“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格蕾絲出生在美國南方田納西州一個書香馥郁的家庭里,少女時代曾在姨媽們開辦的女子學校里接受過嚴格的教育,純美的心靈中早就播下了經典文學閱讀的種子。1934年,夢想成為一名歌唱家的格蕾絲,跟隨她的中國丈夫來到中國,一直生活到1974年才離開。愛麗諾·麥考利·庫珀寫的《格蕾絲——一個美國女人在中國(1934—1974)》這本書,講述了格蕾絲在中國將近半個世紀的曲折的生活經歷與命運遭際,其中的悲歡離合,真是令人唏噓和嘆惋。

但我在這裡要談論的,並非格蕾絲和她的家人的命運遭際,而是他們在混亂的年代裡,在坎坷的遭際中,一直保持著和維護著的那種文學閱讀的高貴與尊嚴。書中有多處寫到,無論生活怎樣動亂不安和侷促難堪,格蕾絲和她的子女們都從沒放棄一起閱讀的習慣。而且,格蕾絲堅持和孩子們一起朗讀文學經典。這是她與孩子們親愛和交流的最美好的內容,同時也是最溫馨的方式與過程。格蕾絲“甜美的讀書聲”伴隨著孩子們成長,就像小時候在美國南方,姨媽們的讀書聲融入了她的記憶一樣。

當孩子們年紀還小的時候,她給他們朗讀;孩子們漸漸長大了,他們一起朗讀。他們的讀書聲,蓋過了外面的世界的瘋狂喧囂。孩子們在朗讀聲中,不僅獲得了對聲音的敏感和欣賞力,而且也漸漸形成了各自對人生、對生命的思考與理解,正如格蕾絲的兒子維漢所回憶的那樣,一遍遍閱讀和朗讀那些經典文學作品,“不僅讓我有了一種歷史感,也讓我對人生經歷的差異和共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幫助我把眼光放到了自身之外的廣闊世界”。

維漢對媽媽朗讀的回憶,正好印證了另一位美國人吉姆·崔利斯在他的關於兒童朗讀研究著作《朗讀手冊》一書扉頁上,所引用的那幾行詩:“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 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吉姆·崔利斯,美國著名的閱讀學研究專家,畢業於麻薩諸塞州大學,曾在《春田日報》(The Springfield Daily News)擔任專欄撰稿和插畫二十多年。從1983年起,他在北美各地致力於兒童和家庭閱讀教育,以及文學與電視傳媒環境等主題的研究,面向家長、老師和專業團體演講,推廣文學朗讀的普及工作。

《朗讀手冊》一書,即是他調查研究和巡迴演講內容的集大成者。本書初版於1979年,迄今做過五次增補和修訂,被美國數十所教育院校選為教材,是一本關於兒童和家庭朗讀,關於學校、家庭和社區公共圖書館的建立,以及如何對待兒童迷戀網際網路和電視等問題的指導性的“教育經典”。

正如尼爾·波茲曼所指斥的,泛濫的電視媒體對童年無限侵害,致使一代人的童年消逝一樣,吉姆·崔利斯對此也懷有深深的同感。在做了大量具體、可信的個案訪問和跟蹤調查之後,他認為,世界愈來愈複雜,兒童閱讀能力也越來越堪憂。而且這不僅是美國一個國家的現實狀況,也是世界許多國家所必須面對和相當緊迫的一個問題。

在第一章“為什麼要朗讀”的開頭,他引用了兒童文學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一段話:“或許只有童年讀的書,才會對人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孩提時,所有的書都是‘預言書’,告訴我們有關未來的種種,就好像占卜師在紙牌中看到漫長的旅程或經由水見到死亡一樣,這些書影響到未來。”可見,對孩子來說,有一些書,有一些故事,童年時讀到了、聽到了,也就是永遠地讀到了、聽到了;相反,童年時錯過了、省略了,也可能是永遠地錯過和省略了。它們可能會成為一個人終生的缺失和遺憾。

這也使我想到安徒生文學獎獲得者、前蘇聯著名兒童教育家謝爾蓋·米哈爾科夫在他那本關於兒童成長的散文名著《一切從童年開始》里,講到的同樣一個問題。米哈爾科夫認為,無論孩子們的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多么有趣,可是如果不去閱讀一些美好、有趣和珍貴的書,也就像被奪去了童年最可貴的財富一樣,其損失將是不可彌補的。他說,有些書,一個人如果不在童年時讀到它們,不曾在童年時代為它們動過真情、流過眼淚,那么這個人的本性和他整個的精神成長,就可能有所欠缺,甚至“將是愚昧和不文明的”。他舉了自己在八歲時所記住的詩人涅克拉索夫的幾行詩為例,它們出自《涅克拉索夫選集》:“在我們這塊低洼的沼澤地方,/ 要不是總有人用網去捕,用繩索去套,/ 各種野獸會比現在多五倍,/ 兔子當然也一樣,真讓人心傷。”他說,過去了許多年——超過了半個世紀之後,這些詩句仍然沒有失去當年迷人的魅力,它們仍然在不斷地喚醒他的良知和愛心,像童年時一樣。他小時候還曾聽媽媽給他讀過一本文字優美的詩體小說《馬扎依爺爺》,當他自己也成了一名作家後,他仍然要特地去看看當年馬扎依爺爺搭救可憐的小兔子的地方。

這就是說,如果家長能經常為孩子朗讀,或者做到親子共讀,不僅僅能使孩子在語言、智力方面得到更好的培育,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在情感和心理上得到健全發展。因為朗讀可以使孩子們增強自信心,促進他們在表達、交際以及對環境的適用能力。

《朗讀手冊》里舉出了出生和生活在社會各個階層、各類學校和家庭、甚至各種性格的孩子,因為朗讀而使心理成長變得穩健,使人格和道德觀念變得健康和美好的例子。在豐富的案例基礎上,作者把這本書分為為什麼朗讀、何時開始朗讀、朗讀的階段、朗讀的要領與禁忌、持續默讀——朗讀的最佳搭檔等若干具體、實用的,帶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章節。

然而作者一開始就強調說,這本書並非要教孩子“如何”去閱讀,而是教孩子“渴望”去閱讀的。因為,“我們教孩子去熱愛與渴望,遠比我們教孩子去做重要得多”。他認為,“每天朗讀15分鐘是美國教育的秘訣”;如果能夠把給孩子們朗讀的問題解決好,能夠把朗讀普及開來,那么大到整個國家和社會,小至一個學校和家庭的問題,也將隨之減少。

朗讀是一件關乎孩子們一生的事情。因此,《朗讀手冊》這本書是為所有初為人父人母者、祖父祖母、老師、校長、圖書館管理員、甚至託兒所保育員——即所有承擔著兒童教育責任,承擔著哺育孩子的心靈與成長、也可能將影響著孩子一生的選擇與去向的責任者而寫的。我想,這本書的讀者,當然更應該包括中國的家長、老師和圖書館館員們在內。因為,吉姆·崔利斯在書中所談到的兒童閱讀能力和閱讀量不足、家庭閱讀和朗讀氣氛不濃等問題,在中國更為普遍和嚴重,因此也更需要扭轉和有所改變。

作者:徐魯(作家、書評人)

作品成就

本書為百萬暢銷書之一,是一部教育經典。該書於1979年初版,5次修訂,被美國數十所教育院校選為教材。書中集中了豐富、具體,可信的案例,從閱讀指導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出發,詳盡地論述了朗讀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家庭、學校圖書館的建設,如何處理迷戀上網和看電視的問題等。他幫助無數家長、老師解決了棘手的教育問題,讓無數孩子成為終生愛書人。

目 錄

緒論
今日學生的閱讀成績與50年前的學生相比,真的是一塌糊塗嗎?其實
不然。今日學生的閱讀水準與昔日不相上下。關鍵不在於分數,而是今日的
世界比從前複雜多了。昔日也許還可以的成績,卻不足以應付今日的社會
了。本書提供的方法能大幅度改善一般學生的學習成績,讓今日的學生有
能力應付這個複雜的世界。
第一章 為什麼要朗讀
閱讀能帶來什麼好處?今日的世界有多么複雜?哪個國家的人閱讀能
力最強?全世界閱讀能力強的兒童有什麼共同之處?如果我朗讀,孩子的
閱讀能力會進步多少?如果家長的辭彙不夠豐富,又如何教給孩子呢?不
識字的父母如何讀書給孩子聽?父母是愛書人,這有多重要?為什麼小說
重要?……
第二章 何時開始朗讀
胎教是一個神話嗎?能否推薦一些孩子在進入幼稚園之前就能學會閱
讀的書?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讀書?如果是我讀書給孩子聽,他的閱讀能力
怎么會進步呢?我該怎么做才能延長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到孩子多大
時,我就該停止給他讀故事了?讀書給10歲左右的大孩子聽,是不是在浪費
時間?我現在才開始給孩子讀書會不會太晚了?……
第三章 朗讀的階段
哪一類書最適合嬰?家長朗讀時,孩子應該有什麼樣的正常反應?如
何避免孩子撕書?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反覆聽同一本書?兒童錄像帶和繪
本有相同的學習效果嗎?怎樣的書才算是好的朗讀教材?……
第四章 朗讀要領與朗讀禁忌
朗讀要領:儘早給孩子朗讀。你越早開始,做起來越容易,效果越好……
朗讀禁忌:別讀自己不喜歡的書,因為你的厭惡情緒會表現在朗讀上……
第五章 持續默讀:朗讀的最佳拍檔
學生們究竟讀了多少書?如果讓孩子隨心所欲地看任何書,但不考他,
結果會怎樣?規定孩子讀書,最後會不會讓他們興趣全無?獎勵閱讀計畫不
就是“賄賂”嗎?我兒子愛看漫畫,這樣好還是不好?……
第六章 圖書館:家庭的、學校的和公立的
為什麼窮人不了解書是生活必需品?班級讀物對危險區域的學齡前兒
童有幫助嗎?如何建立一個好的家庭圖書館?網際網路成了主角,那圖書館的
角色是什麼?我如何用有限的經費使我的圖書館更成功?我們如何取得經
費來改善圖書館?……
第七章 從歐普拉、哈利·波特網際網路上學到的啟示
歐普拉如何將看電視變成一種“閱讀前的體驗”?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
效仿歐普拉的做法?《哈利·波特》屬於經典文學作品嗎?為什麼《哈利·波
特》如此受歡迎?為什麼孩子們不再閱讀經典文學作品了呢?如何在書籍和
電腦之間取得平衡?如果學生們不是用電腦尋找研究數據,那么他們用電
腦做些什麼呢?……
第八章 電視
電視到底有什麼問題?對於“過度看電視”還有其他什麼研究結果?如
果看電視的時間長短才是主要的問題,那么現在的孩子都花多少時間看電
視呢?看電視和閱讀的效果不是一樣嗎?家長應該如何妥善處理看電視的
問題?……
附錄 朗讀書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