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旅》

《月球之旅》,世界上的第一部科幻電影,電影大師喬治·梅里斯拍攝於1902年。這部影片可稱為史詩性的科幻電影,放映長達21分鐘,大大超過了其它影片,內容也令觀眾眼花繚亂。《月球之旅》的情節借鑑了當時兩位科幻大師的作品,即凡爾納於1865年發表的《從地球到月球》,威爾斯於1901年發表的《月球上的頭一批人》。這部僅有14分鐘長的科幻片也首次將著名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搬上勒銀幕影片在製作時摒棄了當時盛行的科學技術,而是以近乎空想、古怪的方式將故事加以詮釋:跳舞女孩,小合唱隊,走鋼絲的雜技演員……總之,在喬治的指揮下,這些人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人類在大銀幕上對太空這個神秘世界的探索和嘗試。

基本信息

簡介

《月球之旅》《月球之旅》

喬治·梅里斯為人們帶來了世界上的第一部科幻電影,而且,在這部影片中,喬治幾乎“出賣”了自己的一切本領,從導演到編劇,從主演到特技,都由他自己來充當。為了這部科幻電影的鼻祖,他可謂是傾盡了所有。他在拍攝時使用的小竅門,甚至可以說是惡作劇幾乎欺騙了當時所有的觀眾,他在巴黎街頭拍攝的時候,也是引得無數的觀眾圍觀,將街道圍了個水泄不通。在經過了將攝像機固定裝備與組合的嘗試過後,他也因此萌發了拍攝的靈感。這部僅有14分鐘長的科幻片也首次將著名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搬上勒銀幕影片在製作時摒棄了當時盛行的科學技術,而是以近乎空想、古怪的方式將故事加以詮釋:跳舞女孩,小合唱隊,走鋼絲的雜技演員……總之,在喬治的指揮下,這些人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人類在大銀幕上對太空這個神秘世界的探索和嘗試。

這部影片可稱為史詩性的科幻電影,放映長達21分鐘,大大超過了其它影片,內容也令觀眾眼花繚亂。《月球之旅》的情節借鑑了當時兩位科幻大師的作品,即凡爾納於1865年發表的《從地球到月球》,威爾斯於1901年發表的《月球上的頭一批人》。威爾斯破天荒地幻想出居住在月球上的身上長有甲殼的土著,同樣,梅里斯也破天荒地將外星人搬上銀幕。凡爾納則提供了那門向月球發射人的大炮的思路。梅里斯親自扮演電影主角巴比福里斯教授。首先,在一座大兵工廠里鑄造出巨炮。接著,太空人們坐進炮彈,巨炮轟然一響,炮彈升天而去,悄掠太空,就在觀眾的眼前登上月球。月球探險家們走出炮彈,從月球上觀察地球的外貌。不久,下起了暴,探險隊躲進一座環形山,深入到月球的腹地。在一座長滿巨型蘑菇的洞穴里,他們被好奇的土著抓住,押到國王面前,地球人設法逃了出去,並且發現追趕他們的土著一旦遭到打擊,就會爆炸成一道道清煙。探險家們找回炮彈,返回地球,從天空跌落到大海里,被一艘船救起來,送回巴黎。在巴黎,探險家們受到凱旋英雄般的歡迎,市長親自為一座紀念人類登月的銅像揭幕。

劇情梗概

影片劇情取材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威爾斯的小說《第一個到達月球上的人》。梅里愛採取神話劇的傳統風格,表現了一群天文學家乘坐炮彈到月球探險的情景。包括“科學大會”、“製造炮彈”、“月球登入”、“探險者之夢”、“與月球人搏鬥”、“海底遇險”和“凱旋而歸”等段落。影片成功地創造了一些彼此非常協調並充滿幻想色彩的服裝和布景,並利用蒙太奇技術和特技手段成功地表現了炮彈飛向月球以及在月球表面降落等場面、月球表面和內部景像也表現得蔚為壯觀。

故事來自凡爾納小說,開場時由梅里愛親自扮演的教授試圖說服同事參加一個登月計畫。他的提案得到認同,於是科學家們乘坐太空船向月球進發。這艘火箭式的飛船最終停靠在月球的“左眼”,而月球本身也相當擬人化。科學家被月球上的“壞人”逮捕,帶到他們的“國王”那兒,但地球人發現這些月球壞蛋經不起雨傘的一碰就消失在一團煙霧中。最後他們返回地球,但掉進海洋,順便探訪了海底世界,最終被救回,科學家們也得到嘉獎。

影響

《月球之旅》被譽為科幻電影上的一座里程碑,自此以後,表現太空旅行的內容在許多科幻電影中層出不窮,經久不衰。 繼《月球之旅》後,梅里斯於1904年又推出一部當時堪稱最奇特,最富於想像力的太空旅行影片。只是其中科學成份少了些。有趣的是,這部影片太奇異了,乃至於在英國放映時,放映商無法為其命名,只好公開招標,最後由公眾從《穿越不可能之旅行》、《一次不可能的旅行》和《太空旋風》這三個片名中選定《太空旋風》。

在這部影片中,梅里斯再次親自飾主角——馬波洛夫工程師。工程師設計出一輛由火車、引擎、汽車、飛船、和潛艇組合而成的列車。在巴黎萬民的歡送下,列車載著12位教授及其夫人出發了,旅行路線是巴黎——阿爾卑斯山——太陽。列車穿過白雪茫茫的瑞士,抵達阿爾卑斯山脈腳下的一座車站,然後改乘汽車,以500公里的時速衝上山峰,終於墜下2000英尺高的懸崖,被嚮導救起。傷痊癒後,探險家們又乘奇特列車,藉助於系在車頂的飛船作用,掠過漫漫夜空,最後與太陽相撞,列車墜毀。太陽表面不斷噴發火焰,探險家酷熱難忍,只好躲進冰盒裡,結果被凍成冰棱。馬波洛夫將冰熔化,解救了他們。然後,他們從列車殘骸中刨出完好無損的潛艇,藉助潛艇的推進器,升空返回地球,卻不幸墜入大海,潛入水底。不久,一根蒸汽管破裂,導致潛艇爆炸,幸而探險家們被航行在海上的船隻搭救。最後,他們凱旋歸來。

這部影片一上映就引起轟動,乃至於觀眾請求梅里斯再拍續集。於是,續拍的電影中出現了一座奇大無比的電磁場,以其強大的磁力將探險家們在太陽之旅期間失去的奇車異船統統吸回了巴黎。

到了20世紀一十年代,電影製片商和觀眾不再滿足於僅僅是瑰麗的想像與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的一廂情願。梅里斯的魔幻式科幻老套路過時了,而更富於科幻色彩、更具有刺激的未來戰爭片紛紛粉墨登場,諸如《宇宙驅逐飛船》、《英國受到威脅》、《如果英國遭到侵略》等。這些影片將幻想的可能性變為或然性,從而觸動了人們的恐懼心理。如科幻電影領域裡描寫太空大戰、人類與外星人大戰的戰爭題材,都可以追溯到那個源頭。

這時,科幻小說的開山之作也被搬上銀幕,如英國大詩人雪萊的夫人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英國作家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威爾斯的《隱身人》、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等。其中,《科學怪人》熔科幻與恐怖為一爐,成為電影史上這兩大題材的濫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