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偉大的勵志書:奮力向前》

《最偉大的勵志書:奮力向前》

《最偉大的勵志書:奮力向前(精華插圖版)》總結了自古希臘以來許多成功人士的事跡,為無數年輕人提供了非常富有教育意義的借鑑。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

作者:(美)奧里森·馬登逸廬

叢書名:成功勵志金典叢書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ISBN:9787802511668
出版時間:2009-06-01
版次:1
頁數:186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勵志與成功>成功學
印刷時間:2009-06-01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正文語種:中文
定價:¥27.00

編輯推薦

從古到今,哪個人不想獲得成功?成功的欲望,幾乎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可是,如何才能走向成功?這個問題卻很難回答。千百年來,無數人都在苦苦思索這一問題。讀讀這本《奮力向前》,你也許會從中找到一些答案。

內容簡介

《最偉大的勵志書:奮力向前(精華插圖版)》之所以被後人稱為“最偉大的勵志書”,自然有其充分的道理。一個人應該如何把握機遇,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如何抓緊時間,如何培養自己的修養等等。可以說,一個人如何才能取得成功的方方面面,在這《最偉大的勵志書:奮力向前(精華插圖版)》中都有極富啟迪的描述。書中的每一頁都激情洋溢,充滿著催人奮進的精神。書中大量的人物傳記和軼事資料,更是使這《最偉大的勵志書:奮力向前(精華插圖版)》既有思想性,又生動有趣,令人百讀不厭。《奮力向前》原書為上下兩卷,篇幅甚大。為了便於國內讀者欣賞全書的精華,譯者從書中精選了部分章節。由於原書成書於100多年前,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書中所談及的歷史事件和人物,譯著中特意選用了200幅極有價值的精美插圖,並配以詳盡的圖注,以期讓讀者更好地鑑賞全書的精髓。

作者簡介

奧里森·馬登(1848—1924),是美國成功學的奠基人,《成功》雜誌的創辦人,他自己的一生就是一個窮孩子通過個人奮鬥最終獲得成功的典型案例。他出生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一個貧瘠的山區,3歲喪母,7歲喪父。作為一名孤兒,他只能寄人籬下,但他卻抓緊一切時間學習。14歲時讀到英國人塞繆爾·斯邁爾斯的《自己決定命運》,從此走上自我教育、自我成就之路。

媒體評論

馬登的書對所有具有高尚和遠大抱負的年輕讀者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我認為,沒有任何東西比馬登的書更值得推薦給每一個美國的年輕人。
——美國第25任總統麥金萊
我幾乎讀了馬登的所有著作,他促使我發展了積極思想的生活哲學。在我看來,馬登梭羅愛默生卡耐基一樣都是偉大的作家,他們又同為各級思想的倡導者。
——美國成功學家拿破崙·希爾
對於時代青年所經驗的煩悶、消極等等滋味,我亦未曾錯過,自讀馬登的書後,精神為之大振,人之觀念為之一變。謹將馬登的書介紹給同病的青年,希望他們從馬登的書中,能獲得同樣的興奮影響。
——中國文學大師林語堂

前言

從古到今,哪個人不想獲得成功?成功的欲望,幾乎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可是,如何才能走向成功?這個問題卻很難回答。千百年來,無數人都在苦苦思索這一問題。讀讀這本《奮力向前》,你也許會從中找到一些答案。
《奮力向前》又名《最偉大的勵志書》,是美國成功學的奠基人、《成功》雜誌的創辦人奧里森·馬登(1848—1924)的代表作品。其實,馬登自己的一生經歷,就是一個窮孩子通過個人奮鬥最終獲得成功的典型案例。1848年,馬登出生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一個貧瘠的山區,3歲喪母,7歲喪父。作為一名孤兒,他只能寄人籬下,給人做工,但他卻抓緊一切時間和機會讀書。14歲那年,他讀到英國人塞繆爾·斯邁爾斯的《自己決定命運》(Self-Help),這是當時一本著名的成功學著作。這本書讓馬登熱血沸騰,馬登說,“我如獲至寶,反覆閱讀,直到它深深銘刻在腦海里。”從此,馬登踏上了自我教育、自我成功之路。23歲時,他終於走進了大學校門。9年後,他拿到了3個學士學位、1個碩士學位和1個博士學位(這個博士學位來自鼎鼎大名的哈佛大學醫學院)。同時,他還通過課餘的工作積攢了將近2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相當大的數目。
不到10年時間,馬登已經成了一位旅店業大亨,開辦了4個旅館,他的事業蒸蒸日上。在事業之餘,馬登開始了另一項偉大的事業:寫一本能激勵美國青年的書。然而,不幸接踵而至。美國經濟陷入了長期蕭條,更讓他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兩家旅店由於失火被夷為平地,他傾注了大量心血的5000多頁手稿也在大火中化為灰燼。
面對命運的考驗,馬登沒有屈服。他深刻地意識到,需要用一種信念去激勵他的國家和人民。他帶著這個夢想來到波士頓,開始了成功學方面的創作。他住在一個馬廄里,沒日沒夜地工作,每周只靠1.5美元來維持生活。1893年,他終於完成了這部《奮力向前。這本書一上市立即受到了熱烈的歡迎,被視為激勵人們採取積極心態的最有力的讀物。第一年就再版11次,後來又以25種不同的文字同時發行,銷售數高達上千萬冊。
《奮力向前》之所以被後人稱為“最偉大的勵志書”,自然有其充分的道理。這本書總結了自古希臘以來許多成功人士的事跡,為無數年輕人提供了非常富有教育意義的借鑑。一個人應該如何把握機遇,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如何抓緊時間,如何培養自己的修養等等。可以說,一個人如何才能取得成功的方方面面,在這本書中都有極富啟迪的描述。書中的每一頁都激情洋溢,充滿著催人奮進的精神。書中大量的人物傳記和軼事資料,更是使這本書既有思想性,又生動有趣,令人百讀不厭。
《奮力向前》自從出版以來,一直是歷史上最權威的勵志讀本之一。美國第25任總統麥金萊對馬登的這本著作給予了高度評價:“馬登的書對所有具有高尚和遠大抱負的年輕讀者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我認為,沒有任何東西比馬登的書更值得推薦給每一個美國的年輕人。”我國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說:對於時代青年所經歷的煩悶、消極等等,我亦未曾錯過……希望他們從馬登的書中,能獲得(與我)同樣的積極影響。”美國現代著名的勵志作家拿破崙·希爾則把該書推崇為“成功學聖經”。從這些話里我們也可以充分感受到,《奮力向前》這本書的魅力,歷百餘年而不衰。
《奮力向前》原書為上下兩卷,篇幅甚大。為了便於國內讀者欣賞全書的精華,譯者從書中精選了部分章節。由於原書成書於100多年前,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書中所談及的歷史事件和人物,譯著中特意選用了200幅極有價值的精美插圖,並配以詳盡的圖注,以期讓讀者更好地鑑賞全書的精髓。至於是否達到了譯者希望的效果,就由讀者來評判吧。

精彩書摘

1抓住你的機遇
“如果我們成功了,世人會說什麼呢?”當納爾遜在尼羅河戰役前夕向部下說明了自己精心準備的作戰計畫後,巴利海軍上校興奮地問道。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任何‘如果’可言,”納爾遜回答道,“我們一定會獲得成功的。至於誰能活下來講述這個故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然後,在他的艦長們紛紛起身離開會議室回到各自的戰艦上去時,他又補充道:“到明天這個時候,我應該已經獲得貴族頭銜,或者擁有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墓地上安息的資格了。”納爾遜那敏銳的眼光和果敢的精神,讓他在其他人認為會失敗的時候,看到了取得輝煌勝利的機遇。
“有可能直接穿越這條路嗎?”拿破崙問他的工程師們,他剛剛把這些工程師派去探查阿爾卑斯山上那個險峻的聖伯納山口。“可能吧。”工程師們猶猶豫豫地回答道。“可能性總歸是存在的。”
“那就前進吧。”這位有著“小下士”綽號的統帥命令道,他絲毫沒有在意工程師們其實是在說,穿越山口顯然是極其困難的。
對於拿破崙跨越阿爾卑斯山的念頭,英國人和奧地利人都報以輕蔑的微笑,因為那個地方“從來沒有車輛經過,也根本不可能有車輛能夠經過”。更何況,拿破崙的這支大軍有6萬人,還帶著笨重的大炮、大量炮彈和裝備以及各種軍用物資。可是,馬塞納將軍正被困在熱那亞城裡苦受煎熬,自認已經獲勝的奧地利人正在尼斯城的門口耀武揚威,而拿破崙絕不是那種在自己的夥伴處於危難之時會讓他們失望的人。
當跨越阿爾卑斯山這件“不可能”的事情最終變為現實時,有些人發現,其實它很早以前就可以實現了。還有許多人則為自己找藉口,說他們遇到了一些堪稱無法克服的巨大困難。其實,許多指揮官都擁有必需的補給、足夠的裝備和忠厚聽話的士兵,但他們缺乏拿破崙的勇氣和決心。無論困難有多大,拿破崙都沒有退縮,而是從自己的需要出發,創造並把握住了自己的機遇。
在紐奧良,格蘭特將軍不幸從馬上摔了下來,身受重傷。就在這時,他接到了讓他到查塔努加去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