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晚景》

《春江晚景》

《春江晚景》是唐代時期張九齡寫的一首詩詞。

基本信息

作者

張九齡

張九齡張九齡

作品原文

春江晚景
江林多秀髮①,

《春江晚景》《春江晚景》
雲日復相鮮②。

征路③那④逢此,春心⑤益渺⑥然。
興來⑦只自⑧得,佳處⑨莫能傳。
薄暮⑩津亭下,余花滿客船。


注釋譯文

①秀髮,枝葉繁茂,花朵盛開。語出《詩·大雅·生民》:“實發實秀。”
②相鮮,景色鮮麗,相互輝映。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③“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興幽遠
④那,同“哪。
⑤春心,指春景引發的意興。春,《全唐詩》註:“一作鄉。”按:作“鄉”非。黃叔燦云:“作‘鄉心’,與通首絕無關會。”(《唐詩箋注》卷一)
⑥渺,一作“眇”。渺然,幽遠貌。作者《題畫山水障》詩:“對玩有佳趣,使我心眇綿。”渺然,猶眇綿之意。
⑦“興來”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會,卻難用言語表達。宋唐庚《春日郊外》詩:“疑此江頭有佳景,為君尋取卻茫茫。”陳與義《春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都是寫剎那間的創作感受,可以參讀。
⑧只自.副詞。猶言獨自。自,詞綴,無義。
⑨佳處,一作“佳氣”。
⑩薄暮,黃昏時分。津亭,渡口邊的驛亭。

作品鑑賞

張九齡喜歡清澹的景色,一般是色調素潔,如月光、白雲、青山、淡水,他的筆下沒有濃艷的景物。而且喜歡遠遠地觀照,在遠景中體味某種超然的情懷。胡應麟說“曲江清而澹”(《詩藪》外編卷四),確實抓住了他的特點。另外張九齡在被貶所作的詩基本上不悲傷,往往充滿了對美和理想的憧憬,顯示出一種瀟灑飄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這首詩寫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氣令人心醉。首聯寫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兒盛開;天上雲朵落日相輝映。景象明麗。雖然化用謝靈運詩句,但是沒有謝的玄氣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來,令人感到親切
三四句用虛筆。征行逢此佳景,驚喜之情頓生。自覺春思渺然,賞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傳。此兩聯只寫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補寫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見。

《春江晚景》《春江晚景》

尾聯複寫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個江面沐浴在夕陽的餘暉中,水面泛著金光。飄落的花瓣伴著晚霞灑落在渡口的客船上,這樣一幅綺麗迷人的景象,怎不讓人讚嘆。結句,以景物收束,餘韻不盡,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評論說,張詩“結體簡貴,選言清冷,如玉磬含風,晶盤盛露,故當於塵外置賞”(《唐音癸簽》卷五)。這種看法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張九齡確可稱為盛唐神韻詩派的開山作家,一出手就區別於六朝清遠詩人,為後來的盛唐山水田園派樹立了標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