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小說]

《星期天》[小說]
《星期天》[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主要圍繞兩個主題寫作:母親和猶太性。她並不是從母親或猶太性的中心出發去寫作。不是,而是像一個探索深知其為危險領地的獵人,她儘量去靠近卻不不開一槍。她帶著內心的恐懼,卻從來都不捨棄。或許這就是讀者從中獲得的樂趣,欣賞她選擇獵物的方式,把它們展示給我們看,奄奄一息,虛弱不堪,但永遠都不是癱死在地上。母親是獵物之皇后:哪怕正當她風華正茂,女兒也把她描寫成笨重、嚴肅、哀怨。是的,可是……女兒永遠都不會反抗一位兇狠、不稱職的母親,因為她為人母、為人妻的角色和社會原因舉止不得體的母親。

基本信息

內容概述

書的封面書的封面

《星期天》是內米洛夫斯基出版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說集。這些創作於1934年至1942年間的短篇小說,像《法蘭西組曲》一樣,探究法國各階層的生活場景,母女、夫妻間的緊張關係、法國資產階級的行為習慣、宗教與個人身份的疑問;從戰前巴黎家庭的起居室,到戰時法國男男女女的生活。在這裡,我們又看到了內米洛夫斯基在其短暫人生的創作巔峰期寫就的優美篇章。
在內米洛夫斯基的世界,籠罩著一種奇怪的氛圍:脆弱的和平、模糊的身份、正在消解的行動、瀕臨墮落邊緣的人物、緩慢的退化。內里洛夫斯基的風格就是攫住讀者,讓他困惑,讓他置身危境,一邊思忖自己什麼時候會被捕獲,到底哪裡才是極限。

作者簡介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於俄國基輔的一個烏克蘭猶太銀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後,她隨家人移居巴黎,入讀索邦大學。1929年,她憑藉處女作小說《大衛·格德爾》迎來了文學上的成功。內米洛夫斯基活躍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巴黎文壇。然而,由於她的猶太身份,儘管她於1939年皈依天主教,仍無法獲得法國國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巴黎大逃亡之後,她躲在法國東部一個小鎮裡,後遭法國憲兵逮捕,於1942年8月17日被殺害於奧維辛集中營。
2004年,內米洛夫斯基的長女德尼斯將母親遺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說《法蘭西組曲》整理出版,獲得當年度法國雷諾多文學獎,這是該獎歷史上第一次頒給一位去世作家。內米洛夫斯基和她的作品重新受到世界的關注。
《星期天》是內米洛夫斯基出版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說集。這些創作於1934年至1942年間的短篇小說,像《法蘭西組曲》一樣,探究法國各階層的...(展開全部)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於俄國基輔的一個烏克蘭猶太銀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後,她隨家人移居巴黎,入讀索邦大學。1929年,她憑藉處女作小說《大衛·格德爾》迎來了文學上的成功。內米洛夫斯基活躍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巴黎文壇。然而,由於她的猶太身份,儘管她於1939年皈依天主教,仍無法獲得法國國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巴黎大逃亡之後,她躲在法國東部一個小鎮裡,後遭法國憲兵逮捕,於1942年8月17日被殺害於奧維辛集中營。

編輯推薦

在內米洛夫斯基的世界,籠罩著一種奇怪的氛圍:脆弱的和平、模糊的身份、正在消解的行動、瀕臨墮落邊緣的人物、緩慢的退化。內里洛夫斯基的風格就是攫住讀者,讓他困惑,讓他置身危境,一邊思忖自己什麼時候會被捕獲,到底哪裡才是極限。《星期天》是內米洛夫斯基出版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說集。在這裡,我們又看到了內米洛夫斯基在其短暫人生的創作巔峰期寫就的優美篇章。

目錄

序言(蘿拉·阿德萊爾)
星期天
幸福的堤岸
阿依諾
同胞
醉意
血緣
老實人
火災
陌生人
知己
唐璜之妻
巫術
女魔頭
看客
羅斯先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