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又如眉》

《新月又如眉》

微畫雕《新月又如眉》是用一塊坑頭凍石來雕刻的藝術作品,展現黃昏後,又見如眉般的一彎新月所見所感。坑頭凍石其石溫潤可愛、純潔通靈,呈透明或半透明狀,並常有石英質潔白硬塊,其質堅硬,難以攻刻。作品正利用了狀似一彎新月的石英質潔白硬塊刻成了《新月又如眉》的景觀,從畫面上可直觀讀到:黃昏新月,勾動了離人的離思,可知倚樓懷人已非一朝一夕了。

作品基本信息

名稱:《新月又如眉》

微畫雕《新月又如眉》微畫雕《新月又如眉》

編號:S368
材質:高山凍
規格:7.0×6.0×4.5cm
技法:微畫雕

作者:初山
年代:1981
收藏:該雕品現收藏在初山文化藝術工作室

作品介紹

微畫雕《新月又如眉》微畫雕《新月又如眉》

農曆每月的月初,一彎新月鉤在那遙遠的星空,我們稱之為上弦月。新月如眉,月光如水,思緒如流。天邊的那一鉤新月啊,彎彎如少女的眉,懸掛在如水的夜空,鉤起了人們無限的遐想……
郁達夫《沉淪》四:“半痕新月,斜掛在西天角上,卻似仙女的蛾眉,未加翠黛的樣子。”
微畫雕《新月又如眉》是用一塊坑頭凍石來雕刻的藝術作品,坑凍石其石溫潤可愛、純潔通靈,呈透明或半透明狀,並常有石英質潔白硬塊,其質堅硬,難以攻刻。作品正利用了狀似一彎新月的石英質潔白硬塊刻成了《新月又如眉》的景觀,展現黃昏後,又見如眉般的一彎新月所見所感。從畫面上可直觀讀到:黃昏新月,勾動了離人的離思,可知倚樓懷人已非一朝一夕了。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詩曰:“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半彎新月映照著曲曲彎彎的路;漠漠的寒煙掩蓋著淡淡的風塵半彎新月映照著曲曲彎彎的路;漠漠的寒煙掩蓋著淡淡的風塵

半彎新月映照著曲曲彎彎的路;漠漠的寒煙掩蓋著淡淡的風塵;

半彎新月又如眉,訴說著半彎月的故事……
S368微刻:高山仰止疑無路,曲徑通幽別有天
有誰在月下吹笛,聲音是那樣的哀怨,暮雲中歸雁正不住地向南飛去,遠行的人可不能比雁還遲歸啊!
時節轉換,秋雁南飛,“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每相思不能得見,便於夢中往尋,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要明白“高山仰止疑無路,曲徑通幽別有天”,趁著夜月遙望著芳草萋萋,那人可在燈火闌珊處?今生的月色是否在化蝶的翅膀下熠熠生輝?
晏幾道《南鄉子·新月又如眉》一詞把微畫雕《新月又如眉》畫面引深到詩境中…

微刻:晏幾道《南鄉子·新月又如眉》全文微刻:晏幾道《南鄉子·新月又如眉》全文

晏幾道《南鄉子·新月又如眉》:

微畫雕《新月又如眉》 微畫雕《新月又如眉》

新月又如眉。長笛誰教月下吹?
樓倚暮雲初見雁,南飛。
漫道行人雁後歸。意欲夢佳期。
夢裡關山路不知。
卻待短書來破恨,應遲。
還是涼生玉枕時。
S368高山凍微畫雕《新月又如眉》7.0×6.0×4.5cm

創作者簡介

初山,出生於福州馬尾朏頭村,現已退休居福州市鼓樓區。八十年代開始便致力於微觀雕刻藝術的研究,走出一條用現代畫技巧來表現文化、歷史、社會、人生和科普知識的初山微畫雕技法。題材廣泛,寓意深刻,每個作品都流露出鮮明的個性。其作品文化底蘊深厚,深受藝術愛好者推崇和喜愛。代表作有神女峰雕《三山繾綣幾千秋》歲月雕人生難得一知音、《十朝都會南京城》《四方異頸養性瓶》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