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縱橫》

《文化縱橫》

《文化縱橫》雜誌是創造文化型期刊,創刊於2008年,全國公開發行並向精選人群推廣。

基本信息

雜誌社

《文化縱橫》雜誌社是北京團市委主管,首都青年編輯記者協會主辦的一本思想文化類的雜誌,致力於民族文化價值體系的重建。

改革開放 30 年來,見證了財富的快速增長,市場社會在推動經濟魔幻般增長的同時,也重塑了當代社會的各種關係。但人們發現,除了有錢,人生缺乏意義,社會缺乏文化,國民缺乏意識形態,民族缺乏精神。

面對自身,安身立命的道德倫理殘破不堪,生活失去基本的是非標準;面對世界,中國人第一次讓世界看作僅是賺錢的動物,缺乏文明人類的健全人格;面對歷史,我們發現,這個有著5000 年文明史的國家第一次喪失了精神文化領域的自豪感和優越感。

我們需要在文化上重新建國。這是一個偉大的建國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性任務。

回溯近代歷史,自 1840 年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遭遇千年未有之變局,西方挑戰從器物、制度、文化層面全面襲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三民主義、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艱苦探索,浴血奮鬥,終於迎來 21 世紀民族復興的偉大曙光。然而,在富國強兵之外,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怎樣的社會?我們究竟要前往怎樣的方向?我們究竟應對人類大家庭作出怎樣的貢獻?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清楚,社會精英以及國民大眾對此遠未達成共識。

面對21世紀,至少有三大命題需要中國人回答:

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的意識形態、我們的倫理道德體系究竟是什麼?
伴隨財富增長,我們的政治體制和政治文明應該如何塑造?
中國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的前進目標究竟是什麼?

不回答上述三個問題,則一切財富增長將失去最終動力,社會生活將陷入階級鬥爭和階級壓榨,中華民族也將無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縱橫》以上述命題為自己的使命。它以和諧社會的追求為願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以探索中華民族新型文化價值及倫理道德體系為宗旨。

雜誌

基本資料

主辦單位: 首都青年編輯記者協會

主管單位: 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

主編: 文化縱橫雜誌社

出版單位: 文化縱橫雜誌社

發行量: 10萬 份/期

創刊日期: 2008.10 出刊日期:

國際刊號: ISSN 1674-4608

國內刊號: CN 11-5722/GO

刊物版式: 16開輕型紙全彩印刷

發行範圍: 全國

簡介

《文化縱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直轄市和中西部重要城市廣泛發行,雙月一刊,採用在全國超過100個學術、公益書店以及便利店等新銳渠道零售,並免費直郵給各界頂尖人士的獨特渠道整合方式,每季度總發行量超過12萬份。
在我們的歷史上,從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繁榮卻令人不安。所有人似乎都對自己的命運失去控制。在這個物質財富迅速增長的時代,人們卻被越來越深刻的無奈感控制。無論我們的面前是深淵還是天堂,我們似乎都被命運的神秘繩索牽引著,默默地向前爬行,既無法停止,也不能改變。

在我們的歷史上,也從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一樣,如此鄙視文化、精神的價值。和國家一樣,個人的財富在增加,力量在強大,但卻沒有人能有力量安頓自己的心靈,確立自己生活的結構,確信自己生命的意義。

內容

《文化縱橫》將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 中華民族文化價值體系及倫理道德體系的重建;
2. 從價值層面探討政治文明和政治發展課題;
3. 從價值層面探討發展道路與發展模式的課題。

時代意義

《文化縱橫》的主要編輯隊伍來自以前的《戰略與管理》雜誌,《戰略與管理》的首任主編楊平擔任社長兼主編,並得到了孫冶方基金會的大力支持。在辦刊宗旨上既秉持學術性又具關懷意識,以推動中國的文化重建和價值重建為己任。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的經濟成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樣令人矚目的是,我們這個在歷史上以政治成熟、文化昌明著稱的民族卻並被視為政治冷漠、缺乏精神追求的“暴發戶”。另一方面,從現實看,近年來,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在嘗試著探索新的文化形態。無論是中國的古典傳統、社會主義傳統,還是來自西方的各種思想主張都被挖掘出來,重新加以闡釋,試圖用以解釋中國的過去,指引中國未來的發展。這說明在當下中國,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肅性和緊迫性,並開始了各種新的探索和嘗試。有感於這樣的時代召喚,《文化縱橫》有志於凝聚這個時代的精英之士直面這些問題,並且不斷地促使國人思考這些問題,讓我們在思想上穩健地成熟起來。8月初和9月中旬,《文化縱橫》雜誌社,分別在當代中國的文化重鎮北京和上海召開了兩次創刊研討會,邀請多個學術領域的學者共同探討中國的文化重建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