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史》

牛津版《技術史》是牛津大學出版社歷時30年才出齊的目前世界上最具權威性、篇幅最大、資料最全的世界技術與社會發展通史,涵蓋自遠古至20世紀中葉人類技術的歷程。整部書的出版工作可謂“三十年磨一劍”,是人類認識自身歷史的勃勃雄心和辛勤勞作的結晶。

基本信息

簡介

《技術史》封面《技術史》封面

牛津版《技術史》是牛津大學出版社歷時30年才出齊的目前世界上最具權威性、篇幅最大、資料最全的世界技術與社會發展通史,涵蓋自遠古至20世紀中葉人類技術的歷程。全書800餘萬字,有3000餘幅珍貴圖片插圖。由相關領域200餘位國際知名學者撰寫,學術價值與收藏價值兼具。

該書在帝國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資助下於1950年開始籌劃編寫,1954 1958年出版了前5卷,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長查爾斯·辛格等4人擔任主編,內容涵蓋遠古至19世紀末。在前5卷的基礎上,由特雷弗·I·威廉斯主編於1978年又完成了第六、第七卷的工作,這兩卷的內容主要涵蓋了20世紀上半葉的技術發展,部分章節的內容已寫到了20世紀70年代。最後一卷是整部著作的索引,於1984年問世(由於著作權等原因,中文版遺憾地未包括索引卷)。因此,整部書的出版工作可謂“三十年磨一劍”,是人類認識自身歷史的勃勃雄心和辛勤勞作的結晶

問世

《技術史》這部著作分兩批問世的原因曾招致人們的評論。當1950年著手籌劃這部書時,在時間上,世紀的更替似乎

《技術史》《技術史》

是邏輯上的終點。早年的經驗主義為牛頓(Newton)的物理學、拉瓦錫(Lavosier)和道爾頓(Dalton)的新化學及工業革命所遵循。但是,19世紀後半葉不斷有新的現象被發現(尤其在電學領域內),這種本質上機械的經典觀點是不合時宜的。20世紀伊始,人們看到相對論的出現,隨後不久是量子力學的創立。那時,人們發覺這不僅說明了難以與早期的研究相調和的態度變化,而且還要求向普通的讀者引進難以掌握的艱深的理論概念。然而到1970年,局面有了一些改觀。1945年核子彈戲劇性的突然出現,促使公眾注意到原子物理中產生的理論和實用兩方面的重大發展,並且新一代的讀者已然成長起來,他們所受的教育至少對於這些新的發展給予了關注。因此,把《技術史》從1900年推進到1950年是與時俱進的。意味深長的是,在保持實質上同等研究水平的條件下,這半個世紀需要兩整卷的篇幅,而至1900年的技術史則有5卷就夠了。自1950年以來,技術演進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了,預期補充的兩卷將把《技術史》延伸至今。可以想見,不僅對於當時存在的各個領域的重大進展,而且在微電子和計算機、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空間探索和研究、核動力、機器人等新領域,人們都必定會發現新的天地。

成功要素

《技術史》迄今未遇到競爭對手,它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成功的,即作為更細緻的研究的基礎,它提供了一份易於了解

《技術史》插圖《技術史》插圖

的文獻來源,從而在技術史方面激起了人們的興趣。有趣的是,這些研究已經顯示出地域上的區分。在英國和歐洲其他大部分地方,在技術上注重的是1922年建立的紐科門學會傳統——所謂的具體細節進路。社會、政治和經濟等因素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認識,但卻是與技術創新直接相關的。然而在美國,近30年來,人們認為社會、政治和經濟這些因素具有壓倒一切的重要性;毫無疑問,其部分原因是許多美國的科技史學家有著大學文科的背景和少許的工藝知識。然而,說得更嚴重些,在美國,20世紀的技術被廣泛地看作美國的技術的同義語,卻把世界其餘地方的貢獻大大抹煞了。值得高興的是近一二年內有證據表明,年輕一代的美國技術史學家正在質疑這種內省的、狹隘的態度,而提倡一種更開明的研究方法。

評價

《技術史》長期以來一直是標準的參考書,無疑反映了這樣的事實:英語已經變成世界上最廣泛接受的語言。此外,

《技術史》插圖《技術史》插圖

它的流傳因為日文版、義大利文版的出現而增加了。我與T·K·德里(T. K. Derry)在1960年出版的《技術史》頭5卷節本《技術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Technology),已經用這些文字和西班牙文、荷蘭文面世。很榮幸,中國的科技史學家們現在認為應當把這部《技術史》譯成他們自己的文字。我十分清楚這需要巨大的工作量,因此我感謝所有為此勇於合作的人。我衷心地希望,這部書在他們這個有著幾千年不斷的技術創新史的國家中所激發起的研究,將是無可匹敵的。

在中國的反響

中國發明協會副會長張開遜教授採用他一貫詩意的敘述風格講道。張開遜認為,《技術史》為我們更新對技術本質和文明演化的認識提供了契機。“《技術史》給技術下的定義是:技術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而改變物質世界的活動。人類的需求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技術發展的歷史就是奢侈品不斷成為必需品的過程。這些論斷極為深刻地解釋了技術

《技術史》插圖《技術史》插圖

的內涵,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張開遜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劉慶柱所長認為,《技術史》是國際上第一部全面的技術通史著作,其最重要的價值並不在於提供的史料以及一些具體的研究,而在於為我們研究和思考技術史提供了“一個範例,一個模式”。他認為,該書把語言視為技術的一種,特別重視傳播、運輸的技術,都給我們以學術觀念和思路上的啟發和衝擊。
清華大學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汪廣仁教授認為:“(《技術史》)使我們不僅看到了每一項技術的發展脈絡,而且看到了孕育和促成它生長的動因、土壤和條件,看到了技術與社會、經濟、政治、軍事以及教育、文化和科學等之間的關係,看到了技術的變革和發展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因此,一部技術史也是人類的文明史,研究人類歷史而不了解技術因素在其中所起的根本性的作用,幾乎是不可能的。

編輯推薦

這七卷著作構成了座學識紀念碑。
——《自然》(Nature)
關於技術史的明晰的、權威的資料來源。
——《學史》(Medical History)
對技術家、歷史學家、科學家以及普通的讀者而言,這是他們學習和激發興趣的取之不盡的源泉……作為對類文化之技術方面的完整認識,本書是宏偉的、卓然超群的。
——《物理學與技術》(Physics and Technology)
這整部著作……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是對這一主題的最全面的處理,對任何學術圖書館或共圖書館都是不可或缺的參考著作。
——《美國歷史評論》(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這部宏偉的著作,將是每一所文獻圖書館的必備書;同時對個人來說,擁有該書也是一件幸運快樂之事。
——《衛報》(Guardian)
在回顧近代技術發展的著作中,至今沒有哪一部能像這部著作那樣權威、樣具有高水準的專業能力、那樣均衡全面。
——《英國書訊》(British Book News)

本書的意義

技術史技術史

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技術史》,是全球200名技術家從1954年到1984年30年磨一劍撰著成功的。4年前,技術史》中文版作為重點項目列入我國“十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獨家引進著作權。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今年3月3日如願獲得了這套中文版7卷本《技術史》。有專家說,這是一部技術與文明的百科全書,是他們學習和啟發興趣的不盡的源……
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技術史》,被英美媒體冠以“權威”、“宏偉”、“全面”、“專業”、“超群”這樣的字眼,應該說非常中肯,決不是溢美之詞。中文版的《技術史,做得非常認真,當然也無愧於這樣的評價。我讀《技術史》,更感興趣的是它在“技術”、“專業”以外所下的功夫。因為它是“史”,是“技術‘史’。“史”是要讓人“知興替”的。閱讀《技術史》第六、第七卷以後,頗有些興奮。
《技術史》有一個鮮明的特點:跳出了就技術論技術的框框。為此,主編特雷弗·I·威廉斯採取了兩大措施。第一,是注重技術與經濟、社會、政治的相互作用。威廉斯說:“我一直認為有必要強調經濟、社會、治諸因素。我要求所有的撰稿人都記住這一點。”威廉斯指出,前5卷主要是告訴讀者,什麼東西被製造了,以及是何製造的。但是今天,由於經濟、社會、政治等因素對於技術發展顯而易見的影響,使得人們對這些方面的興趣日益增長,一點不容忽視。
可以說,在主編的主持下,《技術史》的定位非常明確,它向上游與科學銜接,向下游與社會關聯。這裡舉一個例子。在第五十八章《技術與生活質量》,作者寫道:“食品預製在很大程度上從家庭或當地麵包房轉移到了工廠,這種工供應範圍很大——有時供應到世界各地。食品加工技術不僅是保鮮問題,還包括維護公眾健康的一系列重要準則。”“食物的安全性、質量的可靠性、實用加工的方便性都很重要。”作者在30年前說的這些話,對我今天的食品工業的生產和管理都有指導意義。作者還指出,“食品攙假是極其有害的——通常是愚昧無知的結果,也於肆無忌憚的貪婪。”“過去的教訓是將來行動的指南。”這些深刻的判斷,就如同在評論2004年我國的劣質奶粉事件、2005年的“蘇丹紅1號”事件。食物的安全性、質量的可靠性日益引起公眾與管理者的重視,從《技術史》里人們能夠得到多啟發。
第二,是重視“事件的意義”。威廉斯認為,技術史影響著世界上的許多事件,同時又受到這些事件的影響。“事件的意義,即引起這些事件的原因及其結果,難道不是與這些事件一樣重要、一樣引起人們的關注嗎?”為了突出“事件的意義”,在第六、第七兩卷的開始,安排了簡要的歷史述評。
在第六卷,第一章到第七章都是主編所說的“述評”,包括世界歷史背景,創新的源,技術發展的源泉,技術發展的經濟學,管理、工會、政府的作用,工業化社會的教育。在《政府在技術發展中的職能》這一節,作者討論了政府對技術體系發生作用的一些方面——信息、教育與培訓、基礎研究、政府控制的研究、工業研究。作者指出:“一個國家真正的長期的技術(因也是經濟)上的成功,取決於政府與工業之間的共生關係,政府要將工業現狀和長遠的發展趨勢結合起來,並加以分析。”“如果政府要對國家有關技術開發的形式有充分的認識,並將這些情況向工業方面介紹,那就必須擁有優質的統服務,例如人力資源、本國在世界市場上的狀況、科學與技術的成就及其收益、各部門的生產業績、專利的銷售、技術支付平衡等方面的信息。”這些述評內容廣泛而豐富,提供了許多國際經驗與理性思考,對相關的讀者很有閱讀價值。
寫科技史讀科技史,離不開事件;但更值得關注的,是事件的意義。意義使事件不再孤立,意義把事件連成一體。意義使《技術史》更具基礎性、整合性,因此更具哲學性。事件的意義,提升了我們閱讀的意。

特點

·語言簡練平實,術語使用適度,充分注重可讀性。
·以圖佐文,全書擁有300餘幅珍貴照片和專門繪製的插圖。
·儘可能用圖版、地圖、圖表、表格作形象化的說明。

作者簡介

查爾斯·約瑟夫·辛格(1876-1960),卓越的科學史、技術史和經濟史學家。1920-1934年任倫敦大學醫學史講師,後任教授,在該領域著述甚豐。1946-1948年任英國科學史學會主席。1947-1950年任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長。

目錄

第Ⅰ卷(遠古至古代帝國衰落)
第Ⅰ卷前言
第Ⅰ卷撰稿人
第Ⅰ卷期刊名稱縮寫
年表
第1編 基本社會因素
第2編 食物採集階段
第3編 馴化活動
第4編 特化中的產業
第5編 金屬的利用
第6編 交通
第7編 為科學作準備
第Ⅰ卷人名索引
第Ⅰ卷譯後記
第Ⅰ捲圖版
第Ⅱ卷(地中海文明與中世紀)
第Ⅱ卷前言
第Ⅱ卷撰稿人
第Ⅱ卷期刊名稱縮寫
歷史注釋
第1編 基本生產
第2編 製造業
第3編 物質文明
第4編 運輸
第5編 實用技術和套用化學
第Ⅱ卷人名索引
第Ⅱ卷譯後記
第Ⅱ捲圖版
第Ⅲ(文藝復興至工業革命)
第Ⅲ卷前言
第Ⅲ卷撰稿人
第Ⅲ卷期刊名稱縮寫
第1編 基本生產
第2編 製造業
第3編 物質文明
第4編 交通
第5編 通向科學的途徑
第Ⅲ卷人名索引
第Ⅲ卷譯後記
第Ⅲ捲圖版
第Ⅳ卷(工業革命)
第Ⅳ卷前言
第Ⅳ卷撰稿人
第Ⅳ卷期刊名稱縮寫
第1編 基本生產
第2編 能的形式
第3編 製造業
第4編 靜力工程
第5編 交通
第6編 技術的科學基礎
第Ⅳ卷人名索引
第Ⅳ卷譯後記
第Ⅳ捲圖版
第Ⅴ卷(19世紀下半葉)
第Ⅴ卷前言
第Ⅴ卷撰稿人
第Ⅴ卷期刊名稱縮寫
第1編 基本生產
第2編 原動機
第3編 電力工業的興起
第4編 化學工業
第5編 交通
第6編 土木工程
第7編 製造業
第8編 20世紀的門檻
第Ⅴ卷人名索引
第Ⅴ卷譯後記
第Ⅴ捲圖版
第Ⅵ卷(20世紀上部)
第Ⅵ、第Ⅶ卷前言
第Ⅵ卷撰稿人
第1章 世界歷史背景
第2章 創新的源泉
第3章 技術發展的經濟學
第4章 管理
第5章 工會
第6章 政府的作用
第7章 工業化社會的教育
第8章 礦物燃料
第9章 自然動力資源
第10章 原子能
第11章 核武器的發展
第12章 電
第13章 農業
第14章 捕魚和捕鯨
第15章 採煤
第16章 石油和天然氣生產
第17章 金屬的開採
第18章 金屬的利用
第19章 鋼和鐵
第20章 化學工業:概況
第21章 化學工業
第22章 玻璃製造業
第23章 油漆
第24章 造紙
第25章 陶瓷
第26章 紡織工業:概況
第27章 紡織業
第28章 服裝業
第Ⅵ卷人名索引
第Ⅵ卷譯後記
第Ⅶ卷(20世紀下部)
第Ⅵ、第Ⅶ卷前言
第Ⅶ卷撰稿人
第29章 世界運輸市場的發展
第30章 道路車輛
第31章 船舶和船舶製造
第32章 鐵路
第33章 飛機和飛行
第34章 導航設備
第35章 航天技術
第36章 土木工程
第37章 房屋和建築學
第38章 城鎮規劃
第39章 工程的科學基礎
第40章 內燃機
第41章 汽輪機
第42章 工具機
第43章 生產工程
第44章 流體動力
第45章 電力的生產、分配和利用
第46章 電子工程
第47章 家庭用具
第48章 計算機
第49章 儀器
第50章 電信
第51章 印刷
第52章 攝影術
第53章 電影攝影術
第54章 醫學技術
第55章 供水與污水處理
第56章 食品工藝
第57章 深海技術
第58章 技術與生活質量
第Ⅶ卷人名索引
第Ⅶ卷譯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