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杖健身法》

《手杖健身法》

太陽由東到西,人生從少至老,這是一個自然變化規律。目前在我國l3億人口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億左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條件和保健措施的改善、體質的增強、壽命的延長等,我國及世界各國的老年人會越來越多,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會愈來愈大。

基本信息

手杖健身法

作者:趙瑞麟 著
出版社:人民體育出版社
手杖健身法手杖健身法

出版時間:2009-4-1
ISBN:9787500935490
定價:13.00

內容簡介

太陽由東到西,人生從少至老,這是一個自然變化規律。目前在我國l3億人口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億左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條件和保健措施的改善、體質的增強、壽命的延長等,我國及世界各國的老年人會越來越多,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會愈來愈大。
從歷史的長河看,絕大多數的老年人,在養兒育女、傳宗接代,改造客觀世界,推動社會發展前進等諸方面,都做了應有的貢獻。我們這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形成了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優良傳統。特別是當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行各業、各單位等,都把老年人工作列入了議事日程,不僅盼望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壽,安度幸福的晚年,而且盼望老年人在各自的技能領域中繼續發揮光和熱。
但是,如何能夠使老年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壽,在安度幸福晚年的過程中再獻光和熱呢?這涉及到物質、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自然環境)等客觀條件和身體、心理、精神等主觀狀態之諸多因素。例如身體,從生理變化的角度上看,人到老年,全身各個器官系統的機體組織都在逐漸老化,生理機能日趨減弱,這是人體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但從我國人民幾千年來對健康長壽的研究和實踐經驗證明,其規律性的變化雖不能改變,而只要遵師重道,採取綜合性的措施,是可以延緩
衰老,使健康常在、益壽延年的。如《黃帝內經·素問》中講:“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忘作勞,故能形與神具,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又講:“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秦國丞相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中首先提出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的高明而可貴的健身論點,並認為“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不運動就會“氣不達”“血脈雍塞,百病叢生。”漢代名醫華佗有“人身常動搖,則谷氣消,血脈通,病不生,人猶戶樞不朽也”的健身論述。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指出:“善其身無過於體育。體育於吾人實占第一之位置……學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總之,健康長壽之道,是多方面的,是個綜合性的課題,而體育運動,則是這個課題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為此,於1991年4月,為離、退休老年人創作了這套《手杖健身法》。

作者簡介

趙瑞麟,男,1930年生。山東菏澤市人。教授。中共黨員。1952年由菏澤師範畢業並參加工作;1958年畢業於山東師院體育系並留校任教(1960年在上海體育學院進修一年);1962年在山東財經學院任教;1973年任菏澤師專體育系主任,1984年任菏澤師專副校長;1988年申請調回山東經濟學院。1990年12月退休。先後擔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山東省分會委員、山東體育科學學會理事、山東省高校體育研究會理事、全省師專體育教研組組長、山東省老年人體協科委會委員、山東經濟學院老年人體育協會主席。1953年被評為菏澤縣優秀教師;1973-1982年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1982年山東省政府授予其山東省勞動模範稱號;1984年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其“振興山東體育金質榮譽獎章”;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山東省人大代表;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92年被評為山東省先進離退休工作幹部;1993年被山東省老教協評為在老教協中做出突出成績者,同年被山東省委高校工委評為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1999年、2001年、2003年被山東經濟學院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目錄

第一章 手杖健身法
第一節 創編“手杖健身法”的依據及作用
第二節“手杖健身法”的特點
第三節“手杖健身法”的動作名稱和練習方法
第四節 練習“手杖健身法”應注意的問題
第五節 “手杖健身法”的節拍和呼喊口令方法
第二章 漫談老年人的養生之道
第一節 要有適宜於老年人健康長壽的客觀環境
第二節 老年人要發揮有益於健康長壽的主觀能動性
第三節 古今中外名人養生之道
第四節 養生歌訣
第五節 養生悟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