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舅舅》[電影]

《我的舅舅》[電影]
《我的舅舅》[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本片是《於洛先生三部曲》的第二部,也被認為是最優秀的一部,一舉奪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和坎城影展審查員特別獎,標誌著雅克·塔蒂的藝術顛峰。

基本信息

《我的舅舅》《我的舅舅》經典海報

相關信息

《我的舅舅》這部影片標誌著雅克`塔蒂的藝術顛峰,導演親自扮演的於洛先生這次繼續充當一個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的角色,他行事古怪,經常踩著腳踏車帶著小侄子到處玩,但小孩的父母生活單調呆板,還要給於洛找份像樣的工作,結果當然是噩夢一場……

影片簡介

導演親自扮演的於洛先生這次繼續充當一個與周邊環境不相容的角色——蒙休·赫洛特先生住在古屋,不適應新的環境,過不慣現代化的生活,總與當今機械化的社會發生矛盾。他來到姐姐阿爾貝勒在巴黎的住宅,發現他們的生活雖現代化,但因為生活單調、呆板,無形之中自我鉗制,幾乎成了沒有靈魂驅殼。蒙休是阿爾貝勒的兒子的舅舅,阿爾貝勒家只有這個小男孩樂於和蒙休同游。阿爾貝勒想給蒙休找份工作,並設法幫他找個對象,但不習慣現代化生活的他因此鬧出不少笑話。


相關評價

《我的舅舅》這部影片標誌著雅克·塔蒂的藝術顛峰,導演親自扮演的於洛先生這次繼續充當一個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的角色,他行事古怪,經常踩著腳踏車帶著小侄子到處玩,但小孩的父母生活單調呆板,還要給於洛找份像
《我的舅舅》《我的舅舅》海報(德國)
樣的工作,結果當然是噩夢一場……與其它作品一樣,本片對白較少,多靠誇張的動作表情取勝,帶有強烈的早期默片氣息和個人風格;導演也對現代文明給人類帶來思維的僵化和心靈的桎梏作了尖刻的嘲諷

承襲喜劇雅克·塔蒂導演的首部曲,本片是《於洛先生三部曲》的第二部,也被認為是最優秀的一部,一舉奪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和坎城影展審查員特別獎,標誌著雅克·塔蒂的藝術顛峰。如同他的其他作品一樣,本片也是少對白,多靠動作表情的誇張取勝,帶有強烈的早期默片氣息和個人風格。但透過本片,導演對現代化文明給人類帶來思維的僵化和心靈的桎梏作了尖刻的嘲諷,特別是自以為是的中產階級及其渾然不自知的態度。

影片中典型的現代主義式建築不必說了,這是現代性意義的最直接體現,這一點在《Playtime》中體現得更為明顯。所不同的是,這種現代式的集合對於影片的主角於洛先生來說是一種尷尬,對於他的姐姐(阿爾貝太太)--一個得意於這種“現代化”生活的家庭主婦--來說,則是一種荒誕,而這種荒誕要比於洛先生的尷尬更具諷刺意義。

如果說,別的國家,偶爾依靠個人展露一些文化上的崢嶸,則文化對於法國,卻是一個傳統,一個整體。《我的舅舅》之最大的經典還是仿如默片一樣的節省與力度,再之,其工業化布景很類似《發條橙》的一些感覺,而家中的那場宴請又簡直是《泯滅天使》的翻版,但查看一下年代,其實此片都在後兩片之前,所以說,能為後人的創作提供營養的片子才是上上之作。

導演介紹

《我的舅舅》雅克·塔蒂
雅克·塔蒂 Jacques Tati

男,生於1909年10月9日,法國

逝世於1982年11月4日

(法國巴黎)

星座:天秤座

法國導演,跟卓別林那樣一腳踢,自編自導自演,系憨豆式喜劇的老前輩,充分使用肢體語言,將啞劇提高到全新的高度。運動員出身,後轉向啞劇。作品很少對白,但巧妙運用音效。 1953年創造的於洛形象(共有四部影片)堪稱經典,成為他觀察周遭世界的替身。雅克·塔蒂原名雅克·塔蒂謝夫, 1909年10月9日出生於巴黎附近。他的外祖父是俄國駐法使館外交官,祖父是荷蘭裔著名鑲框商人,與畫家梵谷相交甚好。塔蒂年輕時曾在父親的鑲框商店工作。 1931年,他服完兵役後開始在音樂廳表演啞劇。1933年,他開始涉足電影並飾演次要角色。1947年,他導演了短片《郵遞員學校》 。1949,他拍攝的第一部長片《節日》榮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劇本獎。此後,他的影片為他贏得了許多榮譽,《於洛先生的假期》(1953)獲坎城電影節大獎等多項大獎,《我的舅舅》(1958)獲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遊戲時間》(1968)獲莫斯科電影節銀獎。1971年,他導演了法國與荷蘭合作拍攝的影片《交通》 ,1973年為瑞典電視台拍攝電視電影《遊行》。1982年11月4日,他在完成電影劇本《混亂》的創作後因病去世。特呂弗曾稱讚道:“一部布烈松或塔蒂的電影,必然是一部出自一位天才的作品,只因為一個單獨、絕對的權威,從開場即強制執行,直到劇終。”杜拉斯也曾說她鄙視所有活著的導演,除了雅克·塔蒂和戈達爾。

精彩影評

於洛先生住在巴黎近郊的古屋內,他來到住在巴黎的姐姐阿爾貝勒家,發現姐姐家充滿了現代化的生活設備。於洛先生根本無法適應這種現代化的生活方式,結果他所到之處往往是一片混亂。但是於洛先生卻與姐姐的兒子傑拉德成為了好朋友,傑拉德也十分厭倦家裡這種過度現代化的生活,他渴望能與普通人家的孩子成為朋友。於是於洛先生便常帶著傑拉德去自己居住的郊區玩耍。而玩耍的過程中也鬧了不少笑話。於洛先生在姐夫的工廠乾

《我的舅舅》《我的舅舅》海報(法國)
活,可是因為一次疏忽(或者說是因為他對現代化的機器無法適應而手忙腳亂自己造成的),他把姐夫工廠生產的橡膠管子變成了各種各樣形狀的廢品,而於洛先生在處理廢品的過程中又帶著傑拉德到處玩耍。姐夫終於忍不住了,他認為於洛先生無法適應這種工作,於是他給於洛先生另外介紹了一份工作,好趕緊打發他離開。而在分離之際,於洛先生與傑拉德開心的握手作別。也許對於於洛先生來說,這不過是又一段快樂的假期罷了。

於洛先生是法國導演雅克•塔蒂創造的並由自己出演的人物形象。塔蒂憑藉這個總是戴著像餡餅一樣的大帽子,穿著大風衣、長筒褲,手中老拿著雨傘,嘴裡老叼著菸斗的一成不變的形象,用了近20年的時間,拍攝出了三部由於洛先生為主角的影片: 《於洛先生的假期》 、《我的舅舅》和《遊戲時間》 。這三部有如默片般純淨的喜劇奠定並最終確立了雅克•塔蒂成為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最好的喜劇大師的地位。塔蒂用於洛先生這樣一個笨拙的(但是是十分優雅的笨拙)、可笑的(其實更多的是他周圍的人所反襯出的)、總是像個孩子似的(所以孩子和小動物總是於洛先生最好的朋友)、生活在過去的法國中年男人與這個日新月異發展飛速的現代社會所產生的的極度不適應來展開故事。並通過用這種不適應來創造出種種喜劇效果的同時,又極為深切地反映出了現代人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的迷失,通過於洛先生反襯出他周圍的人因為過分依賴機器而產生的種種“病變”,以至於靈魂的缺失以及與上帝的遠離。通過於洛先生每一個不經意間的破壞,讓那貌似莊嚴、優雅而有規律的現代化生活節奏在頃刻間土崩瓦解。而於洛先生這個現代社會的“唐吉訶德”,他所到之處總會留下長時間的,持續不斷的混亂。而正如法國著名的影評人安德烈•巴贊所分析的那樣:“塔蒂塑造的人物當然是滑稽可笑的,他本人可能並不創造最令人捧腹的噱頭,因為於洛先生只是混亂狀態的一種形而上的體現(他所到之處總要有長時間的混亂)。”

在影片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孤獨”這個現代人最大的“疾病”又一次地如此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而塔蒂也通過空間的變化展現了這一點。在那幢象徵了現代化生活的豪華住宅內,貌似和諧的阿爾貝勒夫婦實際都各自生活在自己孤獨的世界裡,在這裡塔蒂將一切都分割開了,無論是夫妻二人各自搬椅子看電視,還是那兩扇巨大的玻璃窗,又或是車庫門那兩扇窗子,塔蒂始終用這樣一些東西將夫婦兩人分割開,讓表面的和諧以一種近乎荒誕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荒誕性在於洛先生半夜偷偷去剪枝那段表現的最為明顯。在黑暗中,只有房子那兩扇窗子亮了燈,而夫婦兩各在一個窗子裡往外查看,從整體上看那房子簡直就像一個巨大的機器人,而夫婦兩則像機器人的眼珠一樣,而兩隻眼珠則是永遠不會靠在一起的。在加上畫面左下腳躲在黑暗中的於洛先生,讓這個形式感極強的畫面充滿了荒誕色彩。似乎給人感覺於洛先生在一個巨大的機器的統治下瑟瑟發抖一般。而機械化也確實統治了整部影片的現代化部分,阿爾貝勒夫婦機械化的生活讓他們早已失去了靈魂(相比較下於洛先生、傑拉德和那條小狗是多么的快樂)。在塔蒂建立起的這個獨特的現代化空間內,一切顏色都幾乎被白色所取代了,人置身其中產生了一種巨大的空虛感,生活化的日常勞作都被冰冷機械的機器所取代,一切都在機器的控制下有規律的運行。人的感情前所未有地如此機械而冰冷。這種空間上造成的孤獨還延伸到方方面面,比如鄰居的那個女人一個人開著割草機在那狹小的空間內進行著無意義的而且使空間越來越狹小的運動。而傑拉德的行為也直接表現出他對這個冰冷機械空間的厭惡。這也是為什麼他這么喜歡與舅舅到郊區廣闊的空間裡與其它孩子玩耍的原因。而在空間的對比上,塔蒂也顯得獨具匠心,他僅用一道破舊的圍牆,就將兩個不同的世界:現代化代表的城市與傳統代表的郊區聯繫在一起。他不厭其煩地展現了於洛先生所居住的那個熱鬧地、人際關係和諧地郊區與那人與人被空間分割開的現代化環境進行對比。在那個現代化的環境中,人們都被汽車,空而無物的房間中那一道道隔牆分割開來,沒有了真誠地問候與交流,替之的是虛假的客套和機械的生活規律。於洛先生所居住的老式筒子樓與他姐姐家居住的現代化豪宅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這對比中,塔蒂充分地將不同空間所造成的效果發揮出來,他多次用完整的長鏡頭將於洛先生上、下樓的這段時間表現出來,讓我們看到這一過程中他與不同人的交流,再對比於洛先生姐姐家那大而無用的空間內單調的運動,給觀眾造成了一種極大的視覺反差

而在時間上,塔蒂充分建立起了一個由現實時空中發生的時間與與於洛先生的內部時間產生反差的效果。他通過於洛先生那種種與現實時空內發生的事件極不和諧的行為而建立起了獨特的“於洛先生的時間”。於洛先生的每個行為都是依照他內心的渴望及標準去進行(即他的時間),而他所進行的這一切卻極大地破壞了現實時空內那貌似井然有序的狀態,從而將一切都拉入到獨屬於他的時間內,或者說由於於洛先生在不經意間破壞了現實時空的某種秩序,使得現實時空的時間產生了混亂,而這混亂有引發了時間的延伸,讓混亂長時間的延續下去。反觀

《我的舅舅》《我的舅舅》海報(美國)
造成這種混亂的於洛先生卻仍然在按照他的既定時間運行著。而塔蒂也正是通過這種時空上的錯亂為觀眾造成了精彩的喜劇效果

聲音的運用是塔蒂的一個最有創造力的表現手段。“它為影片造成的時間厚度比影象造成的效果更明顯。”(巴贊語)在影片中,塔蒂建立起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從而以此劃分開了兩個對立的時空。在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中,塔蒂用聲音(音效)代替了配樂,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些現代化的空間內,人們聽到的只有各種聲音。而正如巴贊所說的:“含混不清的聲音元素並不多,相反,塔蒂的所有的巧妙的做法在於用清晰破壞清晰。對話絕非聽不懂,而是毫無意義,對話的毫無意義正是通過對話的明晰揭示出來的。塔蒂尤其利用了不同聲音層次在響度關係上的失真來達到效果,他甚至往往保留影象外一個聲音襯托影象內的無聲事件。”而正如巴贊所分析的,塔蒂用一種幾乎是純聽覺上的狀態建立起了大量視覺上的無意義,因此他的這部影片才顯得如默片般的自然、純粹。而到了代表傳統生活的於洛先生居住的郊區部分,代替冰冷清晰的聲音的是大量充滿清新的自然氣息的配樂,而於洛先生與傑拉德置身其中仿佛在做遊戲一般快樂。塔蒂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形式成功地建立起了兩個對立的世界,其中的高度反差產生的喜劇效果讓人讚嘆。而兩個世界的唯一一次交點(其它都是有過渡的)也讓人捧腹,那是阿爾貝勒先生為於洛先生找到工作時,他打電話給於洛先生,電話中傳出的正是在那個世界獨有的清新音樂。而由於於洛先生忘記了掛話筒,讓這一富有生命力的音樂頓時充滿了那個機械空間的每個角落。清新的音樂與那空虛的空間產生了奇妙的反差,讓整個畫面顯得荒誕十足

雅克•塔蒂是有聲片時代的默片大師,因為他的影片裡所展現的往往是默片世界裡(如卓別林和巴斯特•基頓的那些偉大影片中)所注重的細節和動作上的表現,而不是依靠有聲片喜劇中最為依賴的對話,對話在塔蒂的影片中不具有實際意義。而細節與動作的表現力才是他創作喜劇的基礎。本片中塔蒂為我們展現了大量精彩的細節以及表現出獨有的細節的延續性,並且通過象徵手段來達到這種效果。如影片一開始的那個段落中那條穿“衣服”的小狗與野狗一起在垃圾堆玩耍,而後由那條狗將觀眾帶入了那個現代化的世界。而在後來的影片中我們發現,小狗所穿的“衣服”與阿爾貝勒先生的睡袍從質地到顏色都相同,仿佛狗已經被打上了私人的鮮明烙印。而那條小狗某種程度上就象徵了傑拉德在這個家中的狀態。小狗與那些流浪狗一同玩耍與後來的傑拉德與郊區孩子玩耍形成了精準的對位。而這些鮮活的場景又與傑拉德被束縛在那所規矩的大宅子中的孤獨形成鮮明對比。而這種以物喻人的手法在影片中還有很多處,那條小狗回家被女主人提進屋與傑拉德初次和於洛玩耍歸來的境遇完全相同。而小狗不小心將主人夫婦關在車庫又與傑拉德和於洛先生的那些“惡作劇”如此相似。小狗不經意間被關進了車庫不正是傑拉德長期被父母忽視的寫照嗎?(從他對舅舅的依戀和父母對他除了教條而絲毫不關心他的內心渴望都可以看出)而影片最後的那條小狗又像開頭那樣自由的與野狗們玩耍也象徵了傑拉德又得到了自由(由於他舅舅的影響,得到了心靈上的自由)。塔蒂以這樣一條由小狗的狀態串起的種種細節片段清晰地將傑拉德的心理變化展現出來。影片另外一個極其出彩的道具就是那個魚形噴泉。這個極富喜劇和象徵色彩的道具充分地將中產階級的虛榮(從有客人來它就噴水,自己人或者普通勞動者來它就熄滅)揭露無餘。而於洛先生不經意間將它破壞,更將這一虛偽下潛藏的混亂推到了極點。諸如此類的精彩細節設定在影片中舉不勝舉,但是共同的一點就是於洛先生是這些虛偽、機械的最終破壞者,於洛先生在不經意間破壞了整個貌似完整的現代規律,讓那建立起的一切規則和秩序都顯得毫無意義(這才是影片中最可笑的地方)。

精彩劇照

《我的舅舅》《我的舅舅》
《我的舅舅》《我的舅舅》

獲獎情況

《我的舅舅》Mon Oncle - Criterion Collection (標準版)是有“法國卓別林”之稱的雅克·塔蒂執導的經典喜劇片《於洛先生三部曲》 (《遊戲時間》、《我的舅舅》、《節日》)之二。
獲得:

1958年坎城電影節評審會特別獎

195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影片欣賞

線上看:1、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yODMzMDQ=.html

2、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g4YVF6bGZo/

影片下載:%84%E8%88%85%E8%88%85&id=09A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6%88%91%E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