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個上級》

《我的第一個上級》是一部陝西風格的農村題材作品,是馬烽的代表作之一,該作品藝術構思新穎獨特,故事情節出奇制勝,成功地塑造了農建局田副局長的優美形象。

基本信息

簡介

我的第一個上級我的第一個上級

《我的第一個上級》是馬烽的代表作之一,藝術構思新穎獨特,故事情節出奇制勝,成功地塑造了農建局田副局長的優美形象。文壇泰斗茅盾對此曾給予很高的評價:“老田這個人物,寫得龍拿虎跳,在馬烽的人物畫廊中,無疑是數一數二的。”

作者簡介

馬烽(1922—),山西孝義人。作家。筆名閏志吾、孔華聯。著有短篇小說集《村仇》、《太陽剛剛出山》、《三年早知道》,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與西戎合作),長篇紀實文學《劉胡蘭》等。另有《馬烽小說選》出版。

評價

我的第一個上級我的第一個上級

老田的形象

《我的第一個上級》塑造了一個血肉豐滿的基層領導幹部老田的藝術形象。這是現代戰爭平時看似性格古怪,動作疲沓,但關鍵時刻卻堅決果斷,在急難中能身先士卒,顯示出英雄本色的人物。

寫作手法

《我的第一個上級》在塑造人物中所採用的欲揚先抑和對比手法及其作用先抑。竭力寫老田的性格古怪,動作疲沓。後揚。聽到三岔河發洪時,他像變了一個人。對比手法,就是老田性格的前後對比。這和欲揚先抑手法是一致的。作者通過一個固定的視角“我”進行對比。從而在更高層次上揭示出人物個性的內在統一:老田表面上所有的缺點都只是他光榮的革命經歷的特殊反映。

欲揚先抑和對比手法的作用,一是加強人物的光彩。二是使小說具有戲劇效果。

藝術風格

《我的第一個上級》所體現的山西作家群的藝術風格,這篇作品在藝術上也反映了建國後以趙樹理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的創作流派特點:內容貼近生活,具有比較濃厚的“土”氣,文筆平易、樸實,在形似笨拙的語言中略帶一絲幽默味。

人物形象

我的第一個上級我的第一個上級

這是一篇明顯地表現了作家思想和藝術重大發展的作品。

作品中的老田,是勞動人民家庭出身的共產黨員,一個從民眾中成長起來的基層領導幹部。平日裡他普通得比一般人還普通,關鍵時刻爆發出生命的光艷火花,又崇高得為一般人所不及。是一個體現了作者美學理想的藝術形象。

平時的老田,即“古怪”且“疲沓”,三伏時節,他卻上披袷衣下穿棉褲,褲腳還是扎住的;走路老是低著頭,背著手,慢慢地邁著八字步;說話聲音很低,很慢,好像沒有吃飽飯一樣;辦事拖拖拉拉,好像什麼事都不能使他激動。當“我”從電話中得知永安河發山洪而“吃了一驚”,安樂莊決口而“嚇慌了”,匆忙向老田報告這一緊急情況時,他竟躺在上動都不動,只是平平淡淡地說:“沒甚要緊”,“任由它流吧”.可是,當一聽說“三岔河也發洪了”時,他一反往常,像“中了電似地‘呼’地一下坐了起來”,立即投入了戰鬥。他“精神抖擻”,“滿面紅光”,拄著棍子“走得飛快”。

布置任務,發布命令堅決果斷。他對全縣河流渠道了如指掌;他指揮若定: 放下這個耳機,馬上又抓起另一個,詳細地指示各個鄉村“要防守哪段河堤,開哪個支渠閘,閉哪個支渠閘,先往哪個水庫蓄,後在哪個水庫蓄”。呈現在我們眼前的老田,完全成了另一個人。特別是在海門搶險的危急關頭,第一次堵口失敗後,老田置個人病痛生死於度外,身先士卒,帶頭跳進洶湧的波濤里,率領民眾,“結成一條沖不斷的堤。”一夜鏖戰,決口終於合龍了,人民的生命財產保住了。老田最後被人們從水裡拉起來時,已不省人事。這時,我們再去回顧老田平日的一切,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在那些表象背後,隱藏著不平凡的鬥爭經歷,一顆水晶般的心。伏天身著棉褲,表明他為人民免災造福獻出了健康;走路慢吞吞,表明他為革命堅持工作忍受著巨大的病痛;聽了安樂莊決口的訊息不動聲色,恰是他熟悉下情,成竹在胸的表現。

總之,在老田身上,先前看來平凡的,現在看來,正是他崇高的另一表現,那些“缺點”,正是他優秀品質的折光。站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形象。“我”則是一個剛剛踏入社會的青年,像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情形一樣,“我”對老田必然有一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這是認識生活的邏輯,也是這篇小說情節開展的邏輯。由於“我”具有一般知識青年的通病,如主觀、片面、急躁,得到一鱗半爪容易自滿,遇到意外事件就驚慌失措等等,這就給“我”認識老田帶來了困難。加上遇到的又恰是一個外表“古怪”、“疲沓”,實則老練、沉著的老田,這就增加了“我”認識老田的複雜性。儘管如此,“我”畢竟是一個受黨教育培養起來的青年,工作熱情、認真,有責任感,這就使“我”最終能正確認識、理解老田成為可能。

寫作特色

作家抓住“我”和老田在年齡、經歷、性情和品格上的差異,以及由此而構成的矛盾衝突,展開了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隨著情節的自然展開,人物性格得到了一層深似一層的表現。老田的性格在情節的發展中漸趨明朗,“我”
對老田的認識也隨著日趨深刻;到了海門搶險的危急關頭,老田性格的內在的崇高品質,衝破了他外在的令人“發笑”和“惱怒”的特徵,“我”對老田的認識也隨之產生了飛躍,發出了由衷的敬佩之情。這裡,認識生活的邏輯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巧妙地融二為一了。小說在藝術表現上,採用了第一人稱的手法,便於用“我”把作家的是非觀點和愛憎感情直接傳達給讀者,喚起強烈的共鳴。此外,語言樸素、洗鍊、生動;擅長白描,數筆就勾勒出一幅動人的圖畫,使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擅長通過道白來打開人物心靈的門扉,展示人物的內在美;善於從民眾口頭語言的大海中篩選最富於表現力的語言等,也都是小說藝術表現上的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