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行!》

《我為什麼不行!》

《我為什麼不行!——從不懷疑:一位廣告狂人的成功筆記》是一本取材自美國最精彩的企業家的勵志圖書。它是唐尼的故事。在與讀者的有趣對話中,唐尼講述了推動他創造財富、建立有影響力的大公司,並成為全美知名人士的核心原則。通過廣告行業、傳媒公司以及一個成長於紐約街道的年輕人的故事,唐尼告訴我們他學到的並付諸實踐的全部常識,這些鼓舞人心的經驗會幫助每個人從一線銷售人員到中層經理以及成功的企業高層。(當然,它也是一本不錯的約會指南。)。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商業座右銘。是每個優秀商業人士、團隊和公司的有力工具!
成功:並不完全取決於誰最聰明、誰最棒,成功的關鍵還在於誰能自信地說出,“我能成功。”整個理念可以用一個短語概括:我為什麼不行!只是嘴上說還不夠,還要發自內心地這樣想。
領導:如果你不能培養團隊領導,如果你不能向團隊成員授權,那么即使你能付給他們工資,他們也不會跟隨你。你必須激勵他們。你必須向他們詳細地層示公司的願景,讓你的員工願意追隨你。
進取:成功=敢想敢做+樹立自我品牌
僱傭:創造力的真正源泉是還沒有真正完成過突破性作品的人。他們幾乎成功在望。另外他們還帶著些許的怨恨、激情和必勝的決心——他們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加出類拔萃,因為他們處在逆境中。
解僱:恰當的解僱是最好的激勵手段。最弱的人被淘汰,高品質作品受到表彰,而倖存者自我感覺更好了。這是犯罪者作秀行走(“犯罪者作秀行走”是指警方依照媒體的要求,押著被捕者走出轄區。——譯者注),有時候你必須這樣做。
員工管理:為了打造優秀團隊,需要暫時將自我放在一邊,關注員工而不是自己。如果你的員工感覺到他們的勝利對你很有意義,你能從中得到真正的樂趣,他們就會為你赴湯蹈火。
良好形象的重要性:知道自己比同桌的其他人都強壯,可能感覺很不錯。你還需要知道些什麼?你的形象會影響你的職業和個人生活。健康的體魄意味著你訓練有素,意味著你是個勝利者。
人格:這是經常發生的事。在我的一生中,總是有不認識我的人在背後說:“我真的不喜歡那傢伙。”我是怎么知道這一點的呢?因為或早或晚,他們都會遇到我,告訴我這些。如果不認識我的人認為我是個傻瓜,我會更加在意。

內容簡介

“我為什麼不行!”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立世哲學。它是唐尼·多伊奇的座右銘,是每個優秀人士——團隊、公司、企業和行業精英——的秘密法寶。
如果有一個委派或升職機會,或者有一個客戶或業務,你知道怎樣去競爭嗎?唐尼·多伊奇就是因為問了這個基本問題“我為什麼不行?”,所以建立一個資產過10億美元的傳媒公司。一旦讀者自問並尋求答案,機遇王國就敞開了大門。它是激勵員工、創建企業和營造企業文化的有力工具。

作者簡介

多伊奇有限公司在董事長兼執行長唐尼·多伊奇的領導下,已經成長為全美頂尖的廣告公司,擁有包括三菱汽車、強生、露華濃、康勝啤酒、諾華製藥、捷達、怪物科技和老海軍服裝在內的一批大客戶。《廣告時代》和《廣告周刊》曾多次將“年度廣告公司”的稱號授予這家資產達27億美元的廣告公司。最近,見識廣,堅持己見、知名而風趣的唐尼主持了一檔新潮又另類的CNBC脫口秀節目——唐尼·多伊奇談創意,這個節目涉獵流行文化、商業、政治、藝術和體育等各個領域的問題。他還是獨立電影製作公司——“多伊奇開放城市”的董事。在美國總統策略部門中,他擔任了柯林頓/戈爾核心通訊小組的成員。作為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畢業生,多伊奇現在任職於兩個頗具聲望的委員會: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工作執行委員會和麥可·福克斯帕金森病研究基金會。彼得·諾布勒與詹姆斯·卡維爾、瑪麗·馬塔林、卡里姆·阿卜杜勒賈巴爾、政府官員安·理查茲、紐約警察局長比爾·布拉頓和薩姆納·萊德斯通等人分別合著出版過最暢銷的書籍。他還曾任《龍蝦王》雜誌的編輯。現與妻子和兒子生活在紐約市。

目錄

現實世界
敢想敢做
我為什麼不能?
如果你的夢想是當美國總統,那你為什麼不去追求呢?
我的成長經歷
優等班裡的淘汰生
在普通班我發揮了自己最大的聰明才智
我不當書呆子
大學時代我學會了如何思考
如何敲開緊閉的門
在父親公司工作
接手公司
富有創意的見面禮——廢舊的汽車零件
與眾不同的“我們製造興奮”
“不了解所以不喜歡他”現象
我不是為了別人的想法而生活的人
A到Z文化概念
流行文化的追隨者
父子親情
父子聯盟
追求創新的企業文化
觸身式橄欖球原則
最好的老闆會理解他的員工
深入了解別人的心理
失敗二分法原則
 “玻璃碎片”原則
 “壞安迪,好比薩。”
 “把公司的股份分給別人?!”
 一對成功的搭檔:一個正統而另一個叛逆
 我是個傻瓜
 我打算自己當執行長
 史蒂夫走了
 一個漂亮的本壘打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急轉彎理論
 要完全重新開始
 藥品行業的創意項目
 Zyrtec
 不要寫廣告
饑渴的眼神僱傭理論
 在他們還沒有做出成績的時候僱傭他們
 僱傭一個無名小卒,你就會發現人才
女士優越法則
 最優秀的人往往是女性
 現在的男人可能是“豬”
共贏管理公式
 我生來就是一個聽眾
 你需要擁抱和誇獎以及平衡
 很棒的台詞:“就在今天。”
偉大的隱身老闆規則
把自己的權力分發出去
不要害怕那個有20年經驗,比你更有資歷的人
老闆——下屬的角色模式
 最好是多個員工和老闆沒大沒小的講話
 老闆也會遇到挫敗
有時你必須當個白痴
 “見他的鬼去吧!”
 最好的管理人員像家長
廣告世界
新千年銷售:品牌——精神模式
 “就在今天!”
 禁毒公益廣告
 塑造品牌
 “快樂奶牛”
 相同的廣告,不同的銷售
 放棄“階梯”定性調查方法
 我們是信仰者
 宜家廣告
 “別著急,想一想,泰諾!”
 Mitchum除臭劑
 麥當勞的改良
 悍馬對人生的態度
 耐克:自己是不平凡的
 不僅僅要做好廣告,還要有好的事業
企業之家保障理論
 喬遷新“家”
 我們的信仰:公開、透明、溝通
分析廣告公司的自卑綜合症
 一個令人不安的世界
 “我們今天就必須付款。”
“不惜一切代價。”
放棄輝瑞
解開創意——商業方程式
創意人員不注重錢
創意界的“局外人”
 欺負弱小者沒有意義
都是為了女人
 今天的時尚就是性
 性銷售手段
 我做過的最性感的廣告
道德責任原則和普通爛廣告
 經典的爛廣告
 美國的政治廣告
 “廣告人是卑鄙、白痴、只配吃臭泥的低等魚”嗎?
 露華濃展示女人的真實面目
 生活本來就不公平
巧妙地銷售死亡,是可以的
 NBA與文化
 我看過的最壞廣告
不冒險的風險
 廣告是一個膽小鬼的行業
 讓人滿意的廣告
韋恩·牛頓產品分化理論
 Tanqueray杜松子酒項目
 “詹金斯先生”的成功
雪碧——希爾費格綜合症
 “槍斃一個爛品牌的最快方法是好廣告。”
主流廣告出現同性戀
對快餐行業的拯救
雪碧:嘻哈文化的品牌
商業世界
女人是繆斯
我沒有一天停止過對女人的幻想
歷史上的風流男人
客戶至上原則
 “如果這是我的公司,我會怎么做?”
 他就是為我看管錢財的人
不要人為造成員工的消極心理
有把握成功理論
管理上級的能力
偉大的激勵手段:適當的解僱
 犯罪者作秀行走
 恰當的解僱
 做好人是一樁好買賣
邁爾斯·德倫泰爾原理,眾所
周知的CEO電化學方程式
你自己的世界
行動起來
 夢想必須採取行動
 做電視人的成功喜悅
個人形象的影響力
 你是誰?
 創造個人品牌
 如何著裝
為什麼說憎恨是件好事情
變得憤怒是一件好事
藉助別人的成就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多重山峰理論
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賣掉多伊奇
查爾斯·阿特拉斯原理
 “我很強悍!”
 我是怎樣明白這個道理的?
 健康的身體至關重要
誇大影響法則
我是公司的標誌
新聞媒體的糟糕報導
強勢銷售
“我和你一樣強大。”
運營露華濃
掌握主動權
下一個世界
富有之後,就要成名
 結識名人會財源滾滾
 金錢和名望都是好東西
 名人聯誼會

精彩書摘

敢想敢做
成功並不完全取決於誰最聰明,成功的關鍵還在於誰能自信地說出,“我能成功。”整個理念可以用一個短語概括:我為什麼不能?
我為什麼不能?
只是嘴上說還不夠,還要發自內心地這樣想。
為了競爭1000萬美元的廣告項目,你要說,“我們應該參與競標。誰能得到一個1000萬美元的項目呢?我為什麼不能?為什麼會被1000萬美元或者1億美元的項目難倒呢?我為什麼不能?”我對別人說這些話時,他們總是笑。他們聽見自己的車輪在轉動,知道我的話多么不現實,所以他們笑。
我是怎么領悟到這個道理的呢?這是里奇·克沈堡教我的,這一點,甚至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里奇·克沈堡是我僱傭的第一個員工。那時他可能剛剛從雪城大學畢業6個月,在一家名叫KoreyKay&Partner的小公司工作。如果我當時30歲的話,他差不多26歲,他聰明、風趣、說話速度很快。他的作品中有很多不錯的廣告,所以我僱傭了他。
我們合作得很好。我當時是公司的一線骨幹業務負責人,而他則撰寫了很多文案。看起來情況很不錯。
兩年後,大衛多伊奇聯盟公司開始展開攻勢。當時在別人眼中,我們還沒有成為chiat/Day和靈獅廣告那樣最熱門、最吸引人和最著名的創意廣告公司。我們並非聲名遠播,我們只是一家經營了15年並且最近剛剛造出一點聲勢的小型平面廣告公司。在別人眼裡,我們是一家小型高端創意工作室。
里奇真應該去做BorschtBelt風格的喜劇演員。他會說俏皮話,是個快言快語的故事王,跟早期的伍迪·艾倫非常不同。他是個典型的有點神經質並且過分謙虛的長島猶太男孩。我把他看成我的被保護人和密友,我們在一起很開心。兩年後,他離開我去智威湯遜公司工作,我很理解他。他將走進一個更大的空間,賺更多的錢,承擔更重要的責任。日子還會繼續,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們依然是朋友
大概6個月後,我聽說里奇要和一個我從未聽說過的人合夥開自己的廣告公司。我笑了,對此非常不屑一顧。“這小子肯定還沒有準備好開廣告公司。”他倒是很有勇氣。“噢,不錯,”我自言自語,“最多維持一個星期。”
他們的第一個廣告活動是為KennethCole鞋業公司做的。那是個引發了很大爭議的政治廣告。廣告內容跟鞋毫無關係,而是有關鞋背後的態度的,這立刻引起了轟動。接著他們又做了其他幾個引發爭議的廣告。那段時問,每個人都會閱讀《紐約》雜誌上伯妮斯·卡那的廣告專欄。有個星期,卡那寫了一篇兩頁的文章,報導里奇·克沈堡正如何經營當時最出風頭的廣告公司。這就是這個小棒球投手,幾個月中,他做了好幾個漂亮的廣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擁有了一家引人注目的廣告公司!
我嫉妒得快要發瘋了。
這種情緒持續了一分鐘。然後,我的嫉妒就變成了“啊哈!”等一下,我明白了,這是一個我非常了解的人。我和里奇曾經並肩工作。我想我比他更聰明,比他工作更勤奮,比他更有勇氣。我和他在一起待了兩年,現在我正閱讀有關他的新聞報導。有什麼不對嗎?怎么會這樣?里奇到底具備什麼我沒有的東西才能讓他如此受人關注?
我冥思苦想卻不得而知,但是後來,我很快就明白了。里奇有一種非常成熟的敢想敢做的意識。他曾經非常明確地對自己說:“我為什麼不能擁有一家引人注目的廣告公司?”里奇正躊躇滿志,希望能幹出點名堂來。他的回答是,“我能。”
讓我吃驚的是里奇加入新公司時說,“我們會成為下一個引人注目的廣告公司,”並且就在那裡他開始默默地工作。“怎么做才行呢?”他已經很清楚,“如果我要擁有一家引人注目的廣告公司,我就必須製作有特色的作品,不僅能夠取悅客戶,而且還能吸引別人的關注。”
而我呢?我當時甚至沒有夢想過大衛多伊奇聯盟公司能夠寫進《紐約》雜誌。我們一直都在埋頭苦幹,但是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能夠實現。百萬美元的廣告項目與我們不相干。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你們不能成為下一個引人注目的廣告公司呢?”我會給出很多答案,但就是沒有一個是正確的。從里奇身上,我發現我錯了。我為什麼不能像我從書中讀到的故事那樣?我們能夠,我們應該成為下一個引人注目的廣告公司。我們可以和任何人競爭任何一個客戶。但是首先我們必須擁有一家引人注目的廣告公司。如果我們希望有人寫文章報導我們,那么我們首先就要製作出引人注意的廣告?我為什麼不能?從那時起,我們開始製作能夠引起轟動的廣告。
現在,有人讓我發瘋也不是一件壞事。在生意場上,心中有個競爭對手並期待著把他打倒是件好事,但是要把這個秘密藏在心中。我並不討厭里奇,事實上我很喜歡他,但我討厭他的成功。我們比他更強大,而他卻是那個時候最引人注意的廣告商,擁有當時最出風頭的廣告公司。他沒有資格得到這樣的關注,我把這種想法當作是激勵自己的手段。我們的指導原則換成了:我為什麼不能?
如果你的夢想是當美國總統,那你為什麼不去追求呢?
除非你壓根就是個不同尋常的人(大部分人都不是,包括我自己),我們的整個社會體系基本上就是要把人裝到盒子裡。特別是學校,本應該教育孩子們發掘自己的潛能,但現在卻只是使他們變得更加標準化。因為我經常表現出不太安分的新想法,所以在我的整個學校生涯中,我的行為是“不合格的”,我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是“不合格的”。夢想是很重要的(雖然我所做的都是白日夢),但是我卻因為我的夢想而受到了處罰。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被塞到盒子裡自己卻沒有力量出來的人。可能有些四年級的學生會聽到這樣的誇獎“你很不一般”(可能他們的父母也經常這樣說,這可能會造成另外一些問題),但是大部分人被教導要知趣兒。我的父母知道我很聰明並且具有領導才能,但是他們沒有認識到我的創造力。
當被問起時,我告訴人們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我沒有孩子,但是如果我有,我決不會對他們說,“你會成為美國總統”。我會告訴他們,“追尋自己的夢想,你有權利這么做。如果你的夢想是當美國總統,那你為什麼不去追求呢?”
在每個人內心某個地方,都有一個夢想。但是沒有人會拍拍你的肩膀,把你從合唱隊中拉出來,讓你成為明星。首先你要下定決心追尋那個夢想。你要開始為夢想而行動。想當廚師嗎?還是投資銀行家?怎么做才能實現這個夢想?第一步要做什麼?行動吧!
年齡越大,你的夢想就會越理性,你也更容易向自己妥協,因為你知道什麼事情你做起來比別人更順手。在一個猶太家庭里,家長希望我們長大了做什麼呢?他們希望我們當醫生、當律師,從而更好地謀生。這是一個非常狹窄的小盒子。他們並未希望我們長大後當總統或電影明星或去攻克癌症。大多數人想取悅父母、老師和牧師,所以按照他們的思想而活,而不是追求自己的夢想。這樣的生活幾乎不會成功。最幸福的莫過於那些緊緊追尋自己夢想的人。夢想毀滅之時,你生命的一部分也會死去。而我們所有的人都想永生。
重新拾起你的夢想吧。目前在紐約市有2萬個廣告文案撰稿人。如果我對他們進行一次調查,我肯定他們中有19999個會說自己應該當上創意總監。“我為他們工作,我比他們更能幹,一切都是我做的……”他們每個人都會這么說。但最後他們會說,“我應該做這份工作,就算不是在這兒,也是在別的地方,這就是原因。”他們會繼續坐在桌子旁邊,小心翼翼地趕在最後期限之前交稿。
另一方面,還有些人認為自己不配當上創意總監,或者認為自己沒有這樣的能力。如果他們做了,他們就會實現。
能力是必需的,但是有了能力也並不一定能夠成功。對於每個有能力的人來說,那1%登上巔峰的人就是那個說出“為什麼我不能?”然後動身前往的人。
該死的里奇·克沈堡,我得感謝他教會我這一切。
我的成長經歷
我的強項是街道技巧、直覺能力、人際關係和推銷。在優等班中,我是個鄉巴佬。
優等班裡的淘汰生
我一直都是個不錯的運動員,但談不上太出色。我愛說話的特點讓我更優秀。在紐約皇后區赫利斯山的大街上,不管是玩觸身式足球,還是玩籃球或棒球,我在同齡孩子中總比別人愛說話,顯得更成熟。我出生在11月末,所以我比班上別的孩子們年齡小很多。對於8歲的孩子來說,半歲的差異是很明顯的。在今天,這樣的孩子會被安排到下一級中,而我沒有。所以,我有些話要說一說。
我那時從來沒有想過錢的事。讓父母欣慰的是,生長在我們的社區中,我們從來沒有把錢看得太重。HollisHills的生活與我們在暴發戶似的長島郊外社區的生活正好相反,HollisHills有很多有錢人家,但人們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人們從來不討論有關錢的事兒。我的父親收入頗豐,我們住在漂亮的房子裡,享受著中高端中產階級生活的所有優勢。我參加最好的夏令營,我要什麼父母都可以給我,但是我什麼都不要。我並不特意區分我的那些朋友們誰住在花園公寓、誰住在普通的房子、而誰又住在維多利亞式建築里。這裡沒有金錢食物鏈。人們看重的是成就和成功。這一點很重要。
但是HollisHills只是偌大皇后區裡的一小塊領土。在家裡我過著優越的生活。平時我去范布倫高中上學,在那裡我體驗了更加豐富的校園精神。我擁有兩個最精彩的世界。我真的覺得非常棒。
我的父親從事廣告行業。他先是在本市一家叫做奧美的頂級廣告公司擔任創意總監,後來開辦了自己的大衛多伊奇廣告公司。他告訴我,“找到你喜歡做的事。”我媽媽也給過我同樣的建議,但是和那個時代很多猶太母親一樣,我的母親從小被教導要尊敬有好工作的男人,所以她希望我當一名教授。我長大之後,他們可能已經意識到我有更強的創造性傾向,但是像很多孩子那樣,我也聽到了這樣的教誨,“這的確很有趣,但是……你還是要當一個醫生、律師、會計師。”我別無選擇。
在馬丁范布倫中學,有天才班或優等班,還有“榆木腦袋”的學生們所上的普通班。因為考上一所好的大學非常重要,所以開始時我上的是優等班。這個班裡都是書呆子。我並不是說他們都使用口袋保護套(口袋裡裝筆的時候,用口袋保護套來保護衣服的口袋不會被扯松或者被筆污染。——譯註),但是他們都是喜歡參加科學展覽的孩子,卻不是優秀的運動選手或最受歡迎的孩子,也不是名副其實的好學生。這就是叫他們書呆子的原因。
我一直認為我很聰明,但是在優等班我卻是個鄉巴佬。我是個愛開玩笑,被老師叫到回答問題時不集中注意力的人。我努力過。從開學第一天,我就告訴自己,“我要專心,我要專心!”如果你看看我的筆記本,你就會發現前兩段筆記我做得真的是很好,接下來就是一些角鬥士和恐龍的塗鴉。我想如果我是現在的學生,我會被診斷為兒童多動症。你真的能看見我的思緒在漂流。
學習不在我的興趣範圍內。我討厭做作業,我總是尋找可愛的人。剛上國小時,我經常把得了B或B+的成績單帶回家,成績單後面的評語是這樣的,“唐尼是個好孩子,如果他學習再刻苦一些,他也能成為一個好學生。”這下我可死定了。我的朋友們拿回家的也是同樣的成績單,但是他們的家長卻非常高興。而我父母卻不是。我被糟糕的評語害慘了。我媽媽是個教師,她教訓我說,“如果你再吊兒郎當不求上進,你就沒法發揮你的潛力。”
35年後,我和我的父母還為這個而爭論。他們有一種傳統觀點。評語中寫到我可以表現更好,所以我應該一直更努力。美國的學校體系不是為那些具有發散思維的人設立的。以我的智商、我的創造性思維、未確診的兒童多動症、吊兒郎當、不服管教又坐不住,我已經盡我所能做得最好了。這就是我的潛力!
我媽媽並沒有為了讓我讀書而激勵我。六年級到十二年級期間,她不讓我和朋友去打籃球,周末也不讓我出去。我真是痛苦極了。那結果我都於了什麼呢?看電視和吸大麻(我是在八年級時開始抽上大麻的。上高中時我從來沒吸過毒,儘管當時是20世紀70年代,各種藥丸和藥品很容易搞到。我只是吸大麻,而且絕不在學校里吸。很多傢伙比我過分多了)。
上九年級時,我的成績好極了,得過85分和87分。但這主要應歸功於我的個人魅力,班裡只有我不是書呆子,我迷住了老師們。
我從未把自己定義為學生。如果你問我,“唐尼,你想得個A或成為招人喜歡的學生嗎?”我總是回答我想成為圈子裡的中心人物。我知道我想達到某個我自己尚不明確的目標。我只是希望自己擅長運動,並且希望自己有很多朋友。一年後,學校管理處發現我不是那塊料,把我從優等班轉到了普通班。
在普通班我發揮了自己最大的聰明才智
范布倫中學是個龐大的石體建築,看起來像個監獄。你肯定奇怪,他們怎么想的要建這么一個地方。每天,我們走進監獄,在某些方面,它確實像個監獄。
校園裡有兩個相當暴力的群體:一群白人流氓,我們稱他們為“打手”,還有一夥很厲害的黑人學生。我更害怕那伙白人流氓。范布倫中學太大了,以至於在正常的教學日教學樓里裝不下所有的學生,所以要分時段上課。新生們在9點到下午3點上課,走特定的樓梯。而十年級的學生12:30到下午5:30上課,十一和十二年級的學生7:30到12:30上課。開學的第二周,有個傢伙用刀頂住我的脖子,說,“把你的公車乘車證交出來。”我反應很快,說,“給你。”就這樣了結了。
你不能去洗手間,因為有流氓在那裡出沒,如果你不能保持頭腦警覺,屎都會被打出來。很多學生在那兒上了整整四年學卻從來沒有上過廁所。但是我終究是要小便的,所以我確認我認識那些流氓中的一個,不管怎么說,我曾經按照他的指示做過正確的事,我不記得是什麼事了。我想他的名字叫克里斯·蘭,有一頭長髮。有了他,我才能安全出入洗手間。他算是救了我的命。
我很快明白,如果你走起路來表現出無所畏懼的樣子,就沒人會招惹你,那些惡棍會找看起來更老實的人欺負。畢竟,人們都揀最軟的柿子捏。我害怕大自然,無論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我都不會從飛機上跳下來,但是對於有些事情,我卻能夠應付自如。我能在凌晨兩點穿過治安最混亂的街區。一點問題都沒有。
只有一次,我真的感覺自己要遭殃了。那天我很晚回家,走出捷運站的時候,發現有一大群16歲左右的大傻帽,正在找麻煩。我看見他們指手畫腳。我真希望他們是一夥年齡更大一些的孩子,這樣他們就會更明白事理,但他們是一群壞孩子,我敢說我要么錢包被搶走,要么被打得屁滾尿流。我開始向他們走過去,很野蠻地破口大罵,“滾!你他媽滾遠點!都給我滾!”我幾乎唾沫橫飛,不停揮舞著我的胳膊。不和他們進行眼神的接觸,我才沒有犯這種錯誤,但是我不停地向前走,不停地罵人。
沒人會招惹一個瘋子。我開始笑了,他們中的一個人說:“那傢伙真他媽瘋了!”人群分開了,就像是歡送拳擊手上場一樣。我沒有停下來,繼續一直走。所以我活了下來,今天還能向別人講述這件事。
作為一個男孩,我一直在大街上玩,我從不捉弄其他孩子。我討厭看到他們哭,並且總是維護他們。我並不是說我和最書呆子氣的孩子成了最好的朋友,但是當孩子們互相欺負時,我總是非常憤怒。我往往是我們那群孩子裡面的領袖,當有人要挨欺負時,我通常會說:“嘿,夥計,等等,別去招惹比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