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憤青歲月》

《我的憤青歲月》

《我的憤青歲月》是一本由作者德]佳傑思編寫,新星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的圖書,書籍簡介:三十年前的歐洲,也曾有一群年輕人,懷揣熾熱的革命理想,義無反顧地投身這個動盪的世界,用自己的燃燒去換取歷史的進步,尋求光明的意義。

基本信息

書籍簡介

三十年前的歐洲,也曾有一群年輕人,懷揣熾熱的革命理想,義無反顧地投身這個動盪的世界,用自己的燃燒去換取歷史的進步,尋求光明的意義。佳傑思做為其中的一員,以其獨特的敘述,顛覆了對那段歷史的刻板解讀。他從自身的真實經歷寫起,絕不諱言自身的弱點缺陷,不迴避人性的冷漠齷齪,不遮掩對純真始終如一的追求,不吝惜對美好事物的讚頌。在“憤青”一詞已成為一個時髦的身份標籤和反叛一代的價值認同符號的今天,昔日引領風雲的政治運動早已被丟進歷史的舊紙簍。而透過一個老憤青的敘述,重新翻閱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歷史記憶,或許會讓人重新領悟歷史、理想和傳奇這些字眼的含義。

作者簡介

佳傑思佳傑思

佳傑思(AdrianGeiges),德國明星周刊駐亞洲首席記者,居北京。1960年生於瑞士巴塞爾。12歲讀到《毛澤東語錄》,16歲被西德共產黨派往東德秘密學校學習。三年後,在威爾海姆大學學習新聞、歷史和政治。佳傑思的記者生涯和“職業革命家之旅”始於大學畢業之後。他去過中國、古巴、越南、尼加拉瓜等國家並於1990年遷居莫斯科。1995年擔任德國電視一台新聞節目編導並成為RTL台《驚爆》節目駐俄羅斯記者。佳傑思曾專訪葉爾欽,還曾作為戰地記者前往車臣和前南斯拉夫前線。2000年,他成為貝塔斯曼旗下雜誌集團古納亞中國區CEO。創辦了《父母》、《車》、《體線健康》和《寫字樓》等雜誌。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第一章黑森林裡鬧革命/

第二章愛的禁區/

第三章自動步槍與和平鴿/

第四章人在莫斯科/

第五章潛入紅燈區的探子/

第六章長鼻子老外在上海/

第七章中國特色的“小資”/

後記

文章節選

一提起中國人來,我的外祖父總是膽戰心驚:“他們太多了,如果每箇中國人拎一根棍子,背一袋大米,一直往西走,整個世界就是他們的了!”

自他說這話,一晃已經過去了四十年。這期間,中國人的確征服了整個世界,不過不是用棍子和大米,而是用他們創造出來的產品。前不久,我的一位北京朋友到德國旅行,想給家裡人帶幾雙愛迪達運動鞋,當她在一家店裡問有沒有不是MadeinChina的愛迪達時,卻引來了售貨員們的訕笑,因為這裡所有的愛迪達都是――中國製造。

年輕的時候,我是個桀驁不馴的“憤青”,外祖父越是危言聳聽,我就越是對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著迷。所以在我的生命里,我一路向東,越走越遠:從西德到東德,然後是蘇聯和獨立國協,再後來是中國。

當然,那時我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認識還很膚淺。我走過了那些陌生的國家,漸漸地了解到更多,經歷了許多文化衝擊,同時也改變了自己,這本書講述的就是這樣的內容。它不僅反映了宏大的歷史事件,社會和經濟方面的深刻變革,而且也敘述了一個個真實生動的人物,他們的人生際遇和情愛掙扎。

相關評論

一本令人忍俊不禁的書!《再見,列寧》已經描繪了成為昨日黃花的東德。而佳傑思從一個浪跡東方的西德人的獨特視角,講出他塵封多年的東德記憶。――《明鏡》周刊

佳傑思的傳記讓人重溫民族和青春的記憶。――《瞭望東方》周刊

佳傑斯,作為一個中國問題的專家,他的這部自傳體小說,想像力奇特,藝術水準高超,有洞穿事物本質的才能,把國家歷史命運與個人的命運描寫得入骨三分。――虹影

“憤青”貌似是當下中國的一個標籤,其實,作為一種思維和行為方式,憤青可以出現在任何社會、任何階段、或左或右的立場。佳傑思先生的自傳為我們提供了一面寶貴的鏡子。他的經歷跨度之大、戲劇性之強、見證的歷史時刻之多,用一句俗套來說,完全可以是一部大片的素材。但更有價值的是,它映照出我們的曾經、我們的如今,還有,萬變中的不變。――周黎明

Adrian的經歷非常神奇,幾乎是一個中國右派子弟的德國版。任何社會都排斥異己分子,而最後,人性還是能夠戰勝偏見的。――洪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