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

《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

《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主人公伊莉莎白是個有幽閉症的十歲小女孩,當她的姐姐離開家去上高中之後,就剩下伊莉莎白一個人和父母在一起,而她父母的婚姻也岌岌可危。 Yvon出現了,他從伊莉莎白父親管理的收容所中逃了出來,伊莉莎白非常同情他,於是把他藏在一個放腳踏車的小茅屋裡。慢慢的,伊莉莎白將自己的恐懼和歡樂都和他分享,他們成了親密無間的好朋友。但是,這個小茅屋並不安全。於是,伊莉莎白決定帶著Yvon一起逃跑……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10歲大的貝蒂(Alba Gaïa Kraghede Bellugi 飾)很膽小,她怕鬼,也怕在黑暗中獨處。尤其當她的姊姊上了中學後,就剩下她,夾在正處於婚姻敏感期的爸媽之間。某日,一個俊帥的小伙子伊凡(班傑明•萊蒙 Benjamin Ramon 飾),從貝蒂父親的病院跑了出來。當虛弱的伊凡從樹叢鑽進這個家時,馬上被貝蒂發現了。好心的貝蒂偷偷將他安置在放腳踏車的倉庫里,他們相處好多天,貝蒂把她當作最好、最信任的朋友,陪他玩遊戲,也向他傾訴心中的恐懼,雖然伊凡並不會說太多話。因為照顧伊凡,貝蒂變得比以前勇敢。當院方發現伊凡逃走,四處派人搜抓他。為了伊凡的安全,貝蒂決定帶他離開家。貝蒂要帶伊凡去哪裡呢?他們在成長的路上遇見了彼此,這份來自陌生人的愛會改變他們的人生嗎?

主創陣容

《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

導演 尚皮耶亞莫斯(Jean-Pierre Améris)
1961年出生的尚皮耶亞莫斯(Jean-Pierre Améris)是近年來頗受法國重視的新導演之一。亞莫斯在1987年初試啼聲就製作了3部短片,1992年他所執導的首部長片《Bateau de mariage, Le》,不但為他開啟了一些重要國際影展市場的大門,他也因此片而榮獲德國「圖賓根影展」 (Tubingen)的新進導演獎。身兼導演與編劇雙職的亞莫斯作品並不多,但每部影片皆為上乘之作,如1996年他因《Aveux de l’innocent,Les》而榮獲「坎城影展」最佳青年導演獎、2001年又以《這就是人生》(C’est la vie)獲得西班牙「聖賽巴提昂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的殊榮。還有1999年的作品《甜蜜壞朋友》(Mauvaises Frequentations)也是其嘔心瀝血之作,佳評不斷。

演員
雅柏貝露琪(Alba Gaïa Kraghede Bellugi)
被日本媒體譽為“玉女接班人”的法國童星雅柏貝露琪(Alba Gaïa Kraghede Bellugi),年紀輕輕氣質就十分出眾,是法國電影界的新人。她是被法國大導演歐容(François Ozon)相中,客串演出《愛無止期》(Time To Leave)而進入影壇的。第二部電影《真愛滿行囊》即在導演尚皮耶亞莫斯(Jean-Pierre Améris)的邀請下挑起大梁,和法國大牌影帝、影后們真情流露的演出,深獲觀眾讚賞。

史蒂芬福瑞斯(Stephane Freiss)
是目前法國中生代中最受歡迎的男演員。1989年他因與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s)合演《雪琳娘》(Chouans) 的優異表現,而獲當年凱撒獎最有前途男演員獎。史蒂芬福瑞斯拍過的其他知名的片子有《貝蒂費雪的世界》(Betty Fisher)、《黑道刺殺令》(Crime Spree)、《5×2愛情賞味期》(5×2)、《慕尼黑》(Munich)等。

瑪麗亞德梅黛洛(Maria De Medeiros)
從影20多個年頭,瑪麗亞德梅黛洛(Maria De Medeiros)拍過無數佳片,1994年她在《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里表現突出而令許多影迷印象深刻。不負重望地,同年她就以《Três Irmãos》一舉拿下「威尼斯影后」的寶座,此後聲名大噪。2000年梅黛洛又與烏瑪舒嫚(Uma Thurman )合作《第三情》(Henry And June),吃重的戲份讓她充分展現其精湛的演技。2005年她因《Resto di niente, Il》而被「義大利奧斯卡」提名最佳女主角,電影事業再創高峰。梅黛洛的電影成就還不僅如此,她還同時有導演與編劇的身份。梅黛洛雖然是葡萄牙人,但亮麗成就讓她在法國電影中穩坐一席之地。

班傑明羅曼(Benjamin Ramon)
是比利時新生代的俊俏男星之一,曾經在多部影片中擔綱演出,代表作有《真愛滿行囊》、《Hell》、《一場冒險》(Une Aventure)、《Femme de Gilles, La》及《Fast Forward》等。

角色介紹

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

貝蒂(雅柏貝露琪飾演):一位膽小怕黑的小女孩,因為爸媽正處於婚姻敏感期,讓10歲的她分外感到孤獨。一天,年輕的精神病患伊凡出現在她的世界裡,貝蒂決定偷偷將他安置在放腳踏車的倉庫里。因為照顧伊凡,貝蒂變得比以前勇敢。為了伊凡的安全,貝蒂甚至想帶他離開家…

貝蒂的父親(史蒂芬福瑞斯飾演):因為在精神病院擔任醫師工作忙碌,而時與妻子常有紛爭。他深愛著妻子,卻無力改善彼此間與日俱增的磨擦;他深愛著女兒,卻從未真正關懷女兒的心事。埋首工作儼然已成為他每天的生活重心,而這一切卻因為女兒的離家而有了變化…

貝蒂的母親(瑪麗亞德梅黛洛飾演):不甘被工作忙碌的丈夫冷落,而與其他男人展開“第三情”。她雖然很愛貝蒂,卻無法給予她實質的照顧,只得用物質來滿足小孩的空虛。

貝蒂的保姆(友蘭達夢露飾演):一位因為在戰亂中失去孩子而差點發瘋的母親,因為表現良好,被貝蒂的父親安排到家裡幫忙煮飯及照料貝蒂。夢露在片中極少說話,但她愛護貝蒂的舉止與眼神中流露的善意令人動容。

伊凡(班傑明羅曼飾演):一位從精神病院逃脫的病患,孤獨無依時被小女生貝蒂帶回,將他藏在放腳踏車的倉庫里。羅曼在劇中的台詞極少,但憂鬱的眼神與緊張的情緒,卻糾結著不少女性觀眾的心。而他與童星雅柏貝露琪之間的忘年友誼,更是《真愛滿行囊》中的最感人部分。

影片視點

《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

本片根據法國女作家安娜維亞珊絲姬(Anne Wiazemsky)的暢銷作品《真愛滿行囊》(Call Me Elizabeth)改變,書中描述一封來自陌生人的感謝信,那信署名給一個名叫伊莉薩白的女孩,卻沒有人認識她。感謝信最後到了一位名叫貝蒂的10歲小女孩手中,才揭開了這段無人知曉的動人友誼……
原來伊莉薩白就是貝蒂,那是一個男孩伊凡曾經對她的暱稱。被判定有精神病的伊凡,在他逃離精神病院回家的路途中,曾經獲救於一個名叫伊莉薩白的女孩。那短短几天的相處,後來竟成為男孩一輩子最快樂的日子。伊凡回到家中後不久即死去,年輕的他只記得和伊莉薩白曾相處過的美麗時光。伊凡的姊姊於是寫了一封帶著伊凡死訊的感謝信,循著伊凡回家的路途寄出,希望能找到伊莉薩白,以表達她心中的無限感激……
究竟伊凡在逃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什麼事?他和伊莉薩白又是怎么相識的?兩個原本陌生的人,是如何相互取暖、影響著彼此的人生?由法國導演尚皮耶亞莫斯(Jean-Pierre Améris)所執導的電影《真愛滿行囊》,即從本名叫伊莉薩白的貝蒂眼中,來看當時所發生的事,並一探貝蒂的內心世界。導演亞莫斯邀請到曾演過歐容《愛無止期》的法國童星雅柏貝露琪來飾演伊莉薩白;法國青春小生班傑明羅曼則飾演男孩伊凡。
觀眾可以從電影中一窺小女孩伊莉薩白的成長世界,再對看原著中男孩伊凡的遭遇。再也沒有比這樣一份來自陌生人的愛和關懷,更教人感動的。

幕後製作

導演的話:

《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

我的童年和電影是永遠的連結
小時候的我,很容易受到驚嚇。但說也奇怪,我在7、80年代時,最喜歡的電影卻是驚悚片,從《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到《獵人之夜》(The Night of the Hunter)…都是,我很沉醉在舒適又漆黑的戲院里去感受驚嚇,那遠比在「外面的」真實世界被嚇到,要好得太多了。

《真愛滿行囊》雖滿足了我對過去的記憶,但在這部電影中所描述的童年,我沒有太呈現我過去的記憶;確切來說,那反而是一種觀察的印象…。在樓梯頂端或走廊盡頭的門後面,總會藏著什麼謊言?當黑暗過去,再穿越黑影幢幢的花園,我又會變得更勇敢些嗎?我以孩子們的觀點來拍攝整部電影,而當我試著去感受孩子對周遭有趣世界的反應時,我觀察他們通常有兩種反應:害怕和夢想。”害怕”這個他們不了解的神秘世界;”夢想”創造一種方式來克服這種害怕,並將它轉變成一種冒險。

在一個宛若孩子們天真歡娛的氣氛下,我在五光十色中和這些充滿恐怖、驚悚、奇幻的電影玩樂在一起,模擬著暗處、黑夜、白天和人造雨。對我而言,童年和電影是永遠的連結。

精彩對白

《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

貝蒂鄭重地向爸爸宣布:“希望我們能更親近,以後請叫我伊莉莎白。”

貝蒂:你喜歡瘋子嗎?
父親: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
貝蒂:我想知道你喜歡他們嗎?或者這只是工作而已?
父親:我真心喜歡他們。他們都很特別。只是對生活無法順利適應。
貝蒂:我也喜歡他們……爸爸……我覺得我快發瘋了
父親:為什麼這樣說?
貝蒂:我也無法適應生活。
父親:因為你是個敏感的孩子。很容易被一些小事情影響。而且你的想像力很豐富。你沒發瘋,不要怕。相信我。

影片賞析

《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

每一段童年都像是一部Tim Burton手下的絢麗多彩的夢幻電影。我們想像力豐富。想像著遠處的風動處,是不是有一個曼妙的身影飛逝。想像著黃綠交疊的毛毛蟲在樹影斑斕間對著蛻變後的蝴蝶萌生愛意。想像著睡夢中,精靈在你的睫毛上施展魔法,魔法中的每一道光線跳躍著不同的顏色,光線接觸的點面上,有彼得.潘守護著永無島的勇氣之泉。
每一段童年都像是一部驚悚片。恐懼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侵襲著每一個細胞,在身體裡亂竄。我們需要這個世界安穩充滿活力,我們需要這個家庭圓滿充滿笑聲,我們需要每個朋友真誠充滿信任,我們甚至需要喜歡的花草樹木小貓小狗蚯蚓蝴蝶生命一直璀璨,陪伴我們度過短暫但影響長大後對世界對事件對關係的每一個反應的童年。
每一段童年都像是一部弔詭叛逆暴走的cult片。畫面中鋪開的是一個非常態性非規律,挑戰思維運轉,挑戰心理極限,挑戰表情應對的性格的養成。是那個習慣性遲到到後來沒到的擁抱驅散了你的溫度,還是那個抽屜里埋藏的秘密震碎了你的自以為是,抑或是揮起的手掌接觸到肢體的痛覺暴戾了你的未來。
每一段童年,結局都讓人措手不及。
每一段童年,都很易碎,請小心輕放。

《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

人煙寥寥的法國鄉下,貝蒂和爸爸,偶爾回家的媽媽,精神不正常的傭人羅絲,守著療養院,一個圍牆隔離了兩個不同的世界,一邊正常中蘊量著分崩離析,一邊瘋癲得很一如既往。

貝蒂的敏感在吱呀咋開的空屋的門,以及閣樓的門忽開忽關的懸疑中一盪一昂,一盪一落。

姐姐艾格妮迫不及待的離開家上了中學,期待著很開心可以認識新朋友。媽媽與爸爸夜裡的爭吵教會貝蒂要乖,要不然媽媽就不回家,爸爸會不開心。狗狗史努克面臨待宰,長相酷似電鋸殺人狂的老男人威脅著貝蒂最後期限。

貝蒂習慣的世界一點一點的坍塌,熟悉的人漸漸離去。貝蒂的心情毫無遮掩的顯現在臉上,慌張而不安,寂寥間帶著生澀。她甚至不敢開口留住誰。
在最最脆弱的時候心不設防,一個推撞都可以撞擊出一個窟窿。一個秘密的分享都可以讓她認真以待。她孤單太久了。

在最最迷茫的時刻,誰可以拉她一把。不是昆汀的“收集午夜12點3個人的尿液,我的胎記會消失”,那只是一個沒心沒肺的惡作劇。

在最最迷茫的時候,一樣迷路的伊凡,那個從療養院逃出來的大男孩,撞進了她的世界。木屋的草叢裡窸窣聲響,好奇心和驚懼感驅使著貝蒂探索,她發現了

《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

眼神驚懼,身體抖顫的伊凡。她將伊凡藏在小木屋裡,上學時鎖著,放學時陪伴著,三餐照料著。她的不設防卸下了伊凡的心防。

被鎖住的小木屋裡,兩個迷路的心相依為命。他們之間的氣息慢慢融合,綻放出溫暖的安全感。一個爸爸口中“不會傷人的瘋子”,警察口中“曾經拿刀對著母親的人”,卻是貝蒂口中“你可以叫我伊莉莎白,你是第一個這樣叫我的人”。她說話時的神情有一種人小鬼大的認定。

媽媽,姐姐,離開她的人,她無法把握。她用力守護著伊凡。那是同樣孤獨的人,舔著傷口,一起療傷。

當伊凡面臨被抓捕的危險,激起了她全身防衛的刺。天地間所有的勇氣似乎霎那間聚集在她小小的身軀里。夜黑風高的靜謐林地,一個小女孩,一個精神病人,一條狗,穿過森林,越過河岸,到達河對岸的夢魘中的鬼屋,這一刻,她的力量戰勝了一直懼怕的未知。

黑洞洞的門後那看不見的世界引起的恐懼,那是未知。

評論

引人入勝、發人深思《真愛滿行囊》成功從孩子眼睛看世界。

《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我的名字是伊莉莎白》

法國童星雅柏貝露琪在《真愛滿行囊》有非常優異的表現,她成功演出一個和現代孩子們十分相像,一個既早熟又敏感、稚氣卻帶著些許憂鬱的小女孩。在《真愛滿行囊》中,她鼓起了勇氣帶著一個大男孩和一隻狗一起去流浪,成為彷佛置身化外的生命共同體。這不願介入成人紛擾和現實世界的三個人,努力建構了一個只屬於他們自己的夢幻國度,那或許只是一間腳踏車屋、一座森林、一座舊城堡,更或許只是他們彼此的溫暖懷抱。

在《真愛滿行囊》中所言:如果地球像是死掉的太陽,在幾千年後太陽死掉之前,我們會找到去其它星球的方法。對大人世界失望的小女孩,卻沒有對她所處的世界絕望,甚至運用孩子們天生具有的想像力和行動力,創造了尋找屬於他們自己的其它星球的生命力。有著對抗、脫離現實世界想法的《真愛滿行囊》,電影卻成功做到了從一個小孩子的眼睛來看世界,成功甩脫一般兒童電影的假道學與假天真,這絕對得出自一個深具赤子之心的好導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