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那兒》

《我不在那兒》

《我不在那兒》上映於2007年,是一部美國音樂電影。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他是所有人,他誰也不是!”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鮑勃·迪倫是個11歲大小的孩伍迪(馬考斯·卡爾·富蘭克林飾)。小男孩兒不畏孤單,背著和自己身高相仿的吉他沿著鐵路流浪,口中哼唱著三十年代風格的民謠,一心將自己當成了美國現代民謠的鼻祖伍迪·格斯。
不久,鮑勃·迪倫又成了迷戀十九世紀法國詩人蘭波的亞瑟(本·韋肖飾)。後來,傑克(克里斯蒂安·貝爾飾)出現,並用一曲《The Times They A-Changin》掀起了一股前衛音樂風暴。
然後是喜怒無常的演員羅賓(希斯·萊傑飾),在好萊塢拍一部名為《一料沙子》(Grain of Sand)的電影。期間遇上了畫家克萊爾(夏洛特·甘斯布特飾),兩人迅速墮入愛河,結了婚,有了兩個孩子。
新英格蘭爵士與民謠節上,裘德(凱特·布蘭切特飾)在舞台上賣力表演,在台下陰鬱、孤獨,隱藏在大太陽鏡背後的眼睛、捲曲的頭髮正是迪倫在《告別過去》(Don`t Look Back)時期的經典造型。
當迪倫成了西部嬉皮士比利(里查·基爾飾)時,他漸漸消失在公眾眼中,開始隱居山林
最後,或約翰或傑克(克里斯蒂安·貝爾飾)的他皈依宗教,開始去探索心靈深處的福音音樂

演職員

【導演】托德·海恩斯 Todd Haynes
【演員】克里斯蒂安·貝爾 Christian Bale 飾演 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 飾演 里查·基爾Richard Gere飾演 希斯·萊傑Heath Ledger

主演簡介

《我不在那兒》《我不在那兒》
克里斯蒂安·貝爾

出演過《美國狂人》(American Psycho)的克里斯蒂安·貝爾被《娛樂周刊》10周年慶特刊列為過去十年間“8位最有影響力的偶像”和“娛樂界最有創意者”之一,還登上《Premiere》雜誌“30歲以下最性感男主角”的排行榜。史蒂文·史匹柏1987年影片《太陽帝國》(Empire of the Sun)選角時,克里斯蒂安從4000個應徵的孩子中脫穎而出,贏得詹姆斯·格拉漢(James Graham)一角,他的表演令評論家讚賞不已,更讓他的擁躉者遍及全球,他還憑藉此片獲得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頒發的“最佳青少年表演獎”。出生在威爾斯的克里斯蒂安在倫敦西區初次登台,就有幸與“憨豆”先生羅溫·阿特金森(Rowan Atkinson)合作。此後10年間,他活躍在莎士比亞劇劇情片喜劇片等領域,戲路寬廣又不乏深度,令他坐上當今最受好評和網際網路最受歡迎的演員寶座。

《我不在那兒》《我不在那兒》
凱特·布蘭切特
出生日期:1969年 5月14日
出生地點:墨爾本
地區:澳大利亞
身高:174 厘米
體重:56 公斤
別名暱稱:凱特·布蘭切特(別名),CatherineEliseBlanchett(暱稱),
畢業後布蘭切特主要從事各類戲劇演出,其中以莎劇居多。戲劇學院的功底加上天賦使她在舞台上迅速崛起,頻頻獲獎,成為澳大利亞一顆戲劇新星。1997年,凱特同格倫·克洛斯、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共同出演了《天堂之路》(Paradise Road),電影生涯從此開始。 1997年布蘭切特出演了《奧斯卡與露辛達》(Oscar and Lucinda),她扮演的女繼承人露辛達既美麗又固執、既堅強又脆弱,物質上富有而感情上貧乏,藉助賭博來填補自己生活的空虛。這個女賭徒形象使大多數觀眾認識並記住了她,也引起了古裝片《伊莉莎白》導演沙哈-卡帕的注意。 伊莉莎白一世是一個非常容易出彩的角色,電影史上不少著名女星都因為這個角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包括兩位奧斯卡影后蓓蒂·戴維絲和格倫達·傑克遜。沙哈·卡帕認為,雖然凱特是個新人,但她多變的素質可以勝任任何複雜的角色。凱特把這個十六世紀的女王演出了歷史感,但也讓觀眾感到親切真實,並折服於她纖秀外表下的勇氣和力量。由於這一角色的巨大成功,這位澳大利亞女演員獲得了1999年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提名,並獲得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的殊榮。

精彩劇照

《我不在那兒》
《我不在那兒》劇照

《我不在那兒》 《我不在那兒》劇照
《我不在那兒》劇照 《我不在那兒》劇照
《我不在那兒》
《我不在那兒》劇照

《我不在那兒》 《我不在那兒》劇照
《我不在那兒》
《我不在那兒》劇照

影片簡評

這樣也叫傳記片?
影片破天荒地將講述同一個人物的傳記片分成七個部分,並大膽地啟用六位風格各異甚至年齡性別不同的演員分別表現主人公在不同時間段的不同類型表現,可謂別出心裁、匠心獨具。
不過,看過本片導演編劇托德·海恩斯的簡介之後便會對此有所理解。此人對搖滾樂以及其他流行樂堪稱瘋迷,還曾經給著名的卡朋特樂隊拍攝過傳記片《超級巨星卡朋特》。因此對與音樂以及對風格各異的音樂人的傳奇事跡有著相當深刻的理解。
想必,《靈魂歌王》、《一往無前》的相繼功成名就也促成了這部音樂傳記片的再度“出山闖關”。此類型片也在近年來再度成了世界影壇的熱點。但慧眼獨具的托德·海恩斯卻並非等閒跟風,他充分理解並詮釋了作品《我不在那兒》中主人公鮑勃·迪倫傳奇、浪漫的音樂生涯,並將迪倫的名曲《我不在那兒》的深刻內涵通過大銀幕的獨特視角豁然展開,並通過多姿多彩的表現手法詮釋了這首歌曲,其收錄於那張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期發行的專輯《地下室卡帶》(The Basement Tapes)當中,頗具試驗色彩。在為數不多的聽眾當中,導演海恩斯便是其一。這首傷感、神秘的歌曲也深深打動了海恩斯,並最終促使他花費了長達五年的時間打造這部影片的劇本。
影片不僅在結構和主演使用等方面打破了傳記片的傳統慣例,導演海恩斯還在影片的畫面上做了大膽的試驗,遼闊的西部、繁華的都市、絢麗多彩的戶外陽光、陰鬱單調的室內光線……加之“情人”、“戀人”、“妻子”、“家庭”、“孩子”、“朋友”、“歌迷”……人性元素的充分搭配,將鮑勃·迪倫精彩紛呈、變化多端、難以預測甚至永遠奔波在路上的個人經歷完完整整地呈現了出來。
中性裝扮再度成就王者風範
有著“澳洲女王”稱號的凱特·布蘭切特紮實精彩的演技無人質疑。因此,她在本片中“中性”出演鮑勃·迪倫的人生片斷也成為該片的最大看點之一。想來,早在九年前的《伊莉莎白女王》中,凱特就以其驚人的表現驚艷世人。而且她也憑藉本片一路橫掃包括金球、英國影視學院等各大影評人協會獎中的影后大獎。卻在看似萬眾所歸的奧斯卡影后的角逐中惜敗《莎翁情史》中的英國女人格溫妮斯·帕特洛,令人扼腕。還好兩年前的《飛行大亨》為其補上了一座實至名歸的最佳女配角小金人。
而如今在《伊莉莎白女王續集》再度隆重登場的同時,在這部風格獨特的音樂傳記片中,布蘭切特“一往無前”,一副前衛迷人的中性打扮,將處於最據爭議時期的鮑勃·迪倫的內心與外表精彩絕倫地演藝出來。她的每一個動作,消瘦臉龐上的黑色墨鏡,遊走於纖細指間的香菸……無不體現出凱特對鮑勃·迪倫內心的深刻詮釋。威尼斯電影節的影后頭銜自然無可旁落。這也算了卻了影迷和評論界的一個宿願。08年的春天,《我不在那兒》的精彩閃現,加上《伊莉莎白女王:黃金時代》的強力反撲,凱特·布蘭切特的春天將迎來暴風雨般的輝煌。
傳記有了音樂更精彩
前面提到的《靈魂歌王》和《一往無前》兩部前輩,就曾在影片中再度將音樂大師們的精彩之作再度以或全新或經典的模式展示出來,令觀眾在美好的視覺回憶當中也大飽耳福。本片也不例外,鮑勃·迪倫的歌自然不少,先是他親自演唱的《我不在那兒》,還有“音速青年”的翻唱版本。另外,“珍珠醬”樂隊的艾迪·韋德、流行民謠歌手傑克·詹森、獨立樂隊YoLaTengo等,都在影片中獻出了他們各自的聲音。就連影片的陣容豪華中的幾位大腕也都開口小試牛刀: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奧斯卡最年輕影帝提名者希斯·萊傑、好萊塢老牌男星里查·基爾、因《香水》而一炮走紅的本·韋肖,還有同樣來自《斷背山》團隊的馬考斯·卡爾·富蘭克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