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柔五書》

《慎柔五書》》內科專著,由明代胡慎柔編撰,分師訓、醫勞歷例、虛損、癆瘵和醫案5卷闡述。以論述虛勞類病症為主,兼及其他雜病證治。作者論治虛勞、雜病多宗李東垣脾胃學說,有論、有方、有醫案,其中頗多作者的獨到見解,對後世醫家影響較大

基本信息

《慎柔五書》

慎柔五書慎柔五書

內科專著,由明代胡慎柔編撰,成書於明崇禎九年(1636)。分師訓、醫勞歷例、虛損、癆瘵和醫案5卷闡述。其中以論述虛勞類病症為主,兼及其他雜病證治。作者論治虛勞、雜病多宗李東垣脾胃學說,有論、有方、有醫案,其中頗多作者的獨到見解,對後世醫家影響較大。如:認為損病最終傳至脾腎,勞病最終傳至脾肺,二者不可混治等,對當今仍有較大的臨床指導價值。

作者簡介

胡慎柔 (1572-1638年)

明末僧人,醫家。法名釋住想。毗陵(今江蘇常州)人。博通經史儒學,因患癆病,經查了吾治癒,遂隨查氏習醫十餘年,頗有所獲,後由查氏薦之於名醫周慎齋繼續深造,留心摘錄周氏臨證經驗,歸里行醫,療效較著,且好施捨,故而清貧。臨終前將手札及生平著述授予石震,由石氏訂正刊刻,名《慎柔五書》(1636年),其中主要包括對癆病(肺結核等)的治療和論述。

目錄

- 慎柔五書
慎柔五書卷之一 師訓第一
歷例題辭
慎柔五書卷之二 醫勞歷例第二
虛損門題辭
慎柔五書卷之三 虛損第三
脈法
損脈致病次序
又損脈損症
治損法
五臟逆傳致病訣
虛損死證
寒熱論
五臟致傷
虛損致病之由
亢則害承乃制論
虛損誤藥之辨
虛損秘訣
損病湯藥加減法
損病主治湯方門
保元湯
四君子湯
異功散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
七味白朮散
四物湯
八物湯
十全大補湯
和中散
生脈散
昇陽散火湯
柴胡昇陽湯
東垣火郁湯
癆瘵門題辭
慎柔五書卷之四 癆瘵第四
脈法
總論
骨蒸癆
血風癆
冷勞
熱癆
癆瘵各疰論
屍厥
勞症主治湯方門
人參養榮湯
補中益氣湯
茯苓補心湯
人參清肌散
八物湯
人參柴胡散
逍遙散
人參五味子散
葛氏保和湯
五蒸湯
大黃廑蟲丸
仲景百勞丸
五鳳丸
雷公丸
茱萸根湯
五膈下氣丸
千金散
雄砂丸
追蟲方
紫河車丸
天靈蓋散
白薇湯
倉公散
內鼻散
硫黃散
醫案題辭
慎柔五書卷之五 醫案第五
風例
瘧例
痢例
傷例
脾胃例
虛勞例
頭痛例
胃脘痛例
眼痛例
齒痛例
雜症例
方劑索引

書摘

為腎家之主劑。蓋腎水枯,則肝木不榮;木不榮,則枯木生心火 。故用熟地以滋腎,用澤瀉以去腎家之邪,則地黃成滋腎之功。腎所惡者土 也,脾家有濕熱,則能克腎水,故用山藥補脾,用茯苓以去脾家之濕,則山 藥成補脾之功。木枯則耗水,以山茱萸斂火以潤肝;火熾亦能涸水,以牡丹 皮瀉心火而補心。心足則火不妄起,且下降與腎交,而補腎之功愈成矣。此 即《難經》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之義;又《素問》亢害承制之 道也。
凡兩手俱數,大便燥者,八物湯。洪大有力,地黃湯;無力,大補湯。 脾燥,加山藥;脈弦,加芍藥;右關浮無力,加丁香;沉無力,加乾薑。 內傷,寸脈大於尺脈,此陽脈盛也,宜用保元湯加歸、芍引下,則大脈 去,而陽氣亦內收矣,此從陽引至陰分之法。 內傷,右尺弦弱,不宜用寒涼,以命門火虛故也。 若右關緩有力,緩則為濕。又寸尺弱者,用補中湯加赤茯、苡仁。蓋補 中補寸弱,赤茯、苡仁行中焦濕,又能使中焦之氣下行,而尺脈自和。 右關緩無力,用參苓白朮散加黃芪,以補上而益下。 凡在右,以四君子湯加減。欲上,用黃芪;一欲下,苓、苡仁。在左 ,以四物湯調理。若左寸洪有力,加木通、黃連、赤茯苓之類。蓋木通瀉小 腸火,小腸為心之腑,黃連瀉心,赤茯苓者,赤人丙丁也。 左關浮,用羌、防。左關沉有力,用山梔、柴胡、知、柏之類。左尺有
力,加知柏以瀉其有餘。蓋左有瀉而無補,右有補而無瀉,則命門火重矣。 凡內傷發熱、口乾,乃下焦虛寒,火歸元,陽氣在上故耳。須溫下焦 ,使陽氣下降,則口乾自愈。 凡內傷,火在上,水在下,故發咳嗽而喘,此皆滋陰降火所致也。初用 桂制白芍、吳萸少許,及甘草、人參、五味、半夏、破故紙、杜仲。一溫則 火下行,水上升。如或作瀉,則陽下行,而胃中所積宿食水谷行動矣。 凡虛損,肺脈大,氣喘,下部脈弦細弱微,此皆陽上越而不降,內寒外 熱,上熱下寒之症。用人參一錢,桂制白芍一錢,乾薑三分,半夏一錢,五 味十五粒,甘草生炙二分。使溫中內收,陽氣降下。 凡久病服寒涼克伐過多,以致三陽氣衰,致痰凝氣滯,以調元之劑治之 。陽氣一動,則少陽先升,少陽欲先出,前有太陽,後有陽明,遏截不能伸 ,少陽之氣至太陽,太陽與之並則寒,與陽明並則熱,遂成寒熱瘧狀,非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