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廣意》

《小兒推拿廣意》

《小兒推拿廣意》是中國古代醫書。全書將推拿按摩之理論與小兒生理特點相結合、圖文並茂,論述較詳。按摩手法輕靈而具體,十分切於實用,流傳頗廣。現存種清刻本。

基本信息

簡介

《小兒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

《小兒推拿廣意》推拿專著又名《幼科推拿廣意》、《推拿廣意》。三卷。清·熊應雄輯。約刊於1676年。上卷總論推拿之理,及兒科疾病診斷方法,並附推拿手法圖說20餘幅;中卷分述各兒科常見病推拿療法;下卷附方,選錄小兒病的內服、外治藥方180餘首。全書將推拿按摩之理論與小兒生理特點相結合、圖文並茂,論述較詳。按摩手法輕靈而具體,十分切於實用,流傳頗廣。現存種清刻本。1956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基本資料

書名:小兒推拿廣意
作者:熊應雄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歷史記錄

在隋唐時《千金方》中有“治少小新生肌膚幼弱,喜為風邪所中,身體壯熱或中大風手足驚掣。五物甘草生摩膏方。……小兒雖無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風”。《外台秘要》載:“小兒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兒頭及脊驗。”雖用推拿方法防治小兒疾病早有記載,但形成小兒推拿的獨特體系則在明清時期。在當時有很多這方面的專著及經驗總結,最早的小兒推拿專著是《小兒按摩經》。

作者簡介

熊應雄,清代醫家。字運英。東川(今屬四川)人,生平欠詳。嘗輯《推拿廣義》(又作《小兒推拿廣義》)三卷行於世。

與成人療法區別

小兒推拿療法和成人不同,且有很多特定的穴位,因而自成體系。根據小兒手腕部寸口為百脈總匯之處的理論和小兒生理特點,建立了在手部操作特定穴位,周於藩著《小兒推拿秘訣》一書較系統的敘述了推拿的治療方法。“特定穴位”的操作主要靠推法,因小兒不能與醫者合作,必須以拿法固定其小兒被操作的肢體和部位,以便順利地進行治療操作。對小兒的這種治療手段,稱“小兒推拿”。

清朝時期,推拿治療雖未受官方重視,但因其治療效果顯著,仍廣為流傳於民間,並不斷有所發展和創新,並有不少推拿專著陸續問世。其中著名的有熊應雄的《小兒推拿廣意》、駱如龍的《幼科推拿秘書》,夏雲集的《保赤推拿法》,張振鑒、周於藩的《小兒推拿秘訣》校正《釐正按摩要求》等。明清時期的小兒推拿著作在整個推拿文獻中占重要地位,在當時的兒科著作中有相當大的比重。

解放後,祖國醫學中的小兒推拿得到了新生,重印再版了很多小兒推拿著作。隨著社會和科學的不斷進步,小兒推拿也必將日臻完善,並為人類醫療保健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屬性:蓋古人往往以醫道喻用兵。謂兵以審虛實。而脈以察陰陽。其間因時制用。憑乎一心。武穆雲。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洵不誣也。至於小兒。則又微乎其術者。既無聲色貨利之郁於中。又無勞苦饑渴之積於外。而且口不能
言。脈無從測。使非有獨得之秘。審色觀形。以流通其血氣。調和其動靜。則雖愛同珍寶。未有克自遂其長成者。

則調治小兒一道。豈不最微且難哉。且天之生物。栽者培之。則在小兒。正萌芽生髮之時也。培之又安可不亟亟歟。康誥曰。如保赤子。是嬰兒之撫育。古人亦兢兢乎其慎之矣。餘留心於此。偶得一編。乃推拿之法。誠治小
兒金丹。苦無高明討論。藏之有年。丙辰歲余仗策軍前。親民青邑。去浙東開府陳公之轅僅里許。陳公神於用
兵。已聲播寰區。而又善於此術。余得旦夕請正。以竊慶焉。然醫以喻兵。此其征也。陳公素性泛愛。每以保赤為
懷。不為自私。付之剞劂。而名曰推拿廣意。是欲公之天下後世也。然聖人大道為心。必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懷之。則此舉非即少懷之良法也歟。誠可為拔嬰保赤之筮鑒云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