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免疫實驗診斷與分析》

《感染免疫實驗診斷與分析》

《感染免疫實驗診斷與分析》作者是李艷,出版社是人民軍醫出版社。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感染免疫實驗診斷與分析》《感染免疫實驗診斷與分析》
本書為感染性疾病免疫實驗診斷與分析的專著,所涉及的疾病範圍按病原體分類,講解除細菌和真菌以外的各種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引起的臨床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在編寫過程中,編者注重突出先進性、實用性和科學性,介紹目前國內外用於各種感染性疾病診斷的免疫學新技術、新方法、新進展。本書主要供高中級臨床醫師和檢驗人員閱讀,也可作為本學科研究生和高等醫學院校學生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李艷1961年出生,湖北省武漢市人。1989年原湖北醫科大學(現武漢大學醫學院)本科畢業,1994年赴日本留學,1997年獲日本金浞大學理學碩士學位(分子生物學專業),2004年獲武漢大學內科學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暨湖北省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武漢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實驗診斷學教研室主任,主任技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擔任《微循環學雜誌》主編、《中華檢驗醫學雜誌》編審專家、《中華醫學雜誌》特約審稿專家、《臨床檢驗雜誌》編委、《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誌》編委及《診斷學理論與實踐》編委;並擔任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全國中青年委員、“血液學與體液學檢驗專家委員會”委員兼秘書,中華醫院管理學會檢驗管理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湖北分會暨武漢分會檢驗學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臨床檢驗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李艷教授從事臨床檢驗事業20多年,尤其擅長分子生物學、微生物與免疫病毒學檢驗。近5年來,在國外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5篇,在國核心心

圖書目錄

第一篇總論

第1章感染與免疫

第一節感染的概念

第二節感染過程的臨床表現

一、病原體被清除

二、隱性感染

三、顯性感染

四、病原攜帶狀態

五、潛伏性感染

第三節感染過程中病原體的作用

一、侵襲力

二、毒力

三、其他毒力因子和侵襲能力

四、數量

五、變異性

第四節感染過程中免疫應答的作用

一、非特異性免疫

二、特異性免疫

第2章感染性疾病發病機制

第一節感染性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一、入侵門戶

二、機體內定位

三、排出途徑

第二節組織損傷的發生機制

一、直接侵犯

二、毒素作用

三、各種毒素的作用機制與臨床意義

四、其他毒力因子

五、免疫機制

第三節感染過程中的重要病理生理學變化

一、發熱

二、急性期改變

第3章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學

第一節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

一、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

三、人群易感性

第二節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二、社會因素

第三節感染性疾病流行過程的特徵

一、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率和比

二、疾病流行的強度

三、疾病的地區分布

四、疾病的時間分布

五、疾病的人群分布

第4章感染性疾病標本的類型及採集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病原學診斷標本的採集和送檢

一、標本檢測方法類別

二、病毒感染標本的採集與送檢

三、立克次體感染標本的採集與送檢

四、衣原體感染標本的採集與送檢

五、支原體感染標本的採集與送檢

六、螺鏇體感染標本的採集與送檢

七、原蟲感染標本的採集與送檢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