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攜帶狀態

病原攜帶狀態

“病原攜帶狀態”是發生在隱性或顯性感染後,病原體未被機體排除,仍在體內繼續存在,並不斷向體外排菌,稱為帶菌狀態。處於帶菌狀態的人稱為帶菌者。

基本信息

定義

病原攜帶狀態病原攜帶狀態
病原攜帶狀態亦稱為帶菌狀態、帶病毒狀態或帶蟲狀態。是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可以停留在侵入部位或者侵入較遠的臟器,繼續生長繁殖,而人體不出現任何疾病狀態,但能攜帶並排出病原體成為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或感染性疾病的傳染源,這是在傳染過程中人體防禦能力與病原體處於相持狀態的表現。

表現形式

病原攜帶狀態病原攜帶狀態
病原攜帶狀態一般可分為“健康帶菌者”和“恢復期帶菌者”兩種。所謂“健康帶菌者”指未曾得過傳染病或感染性疾病的病原攜帶者,他們雖然沒有明顯臨床表現,但病原體在其停留部位,或在遠處臟器內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組織損害和病理變化,可能是當時尚不能查出的極輕型病人。“恢復期帶菌者”按其帶菌時間的長短,又可分為暫時帶菌者和慢性帶菌者,前者常在不少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時出現,後者在少數傳染病中出現,有時極為頑固,例如:B型肝炎、C型肝炎。此外,也有一些急性傳染病,在潛伏期的最末幾天,病原體向體外排出,成為傳染源,例如白喉、麻疹、百日咳、流行性乙型腦炎、A型肝炎戊型肝炎等。這種帶菌者都是排菌者,因而都是傳染源,在流行過程中是一個重要因素,不可忽視。
以上所說的傳染過程中的五種表現形式,並非代表五個不同的階段,而是指在一定條件及時間內所出現的一種表現,這五種表現是不斷變化不斷發展的。了解傳染過程的各種不同表現,對防治傳染病具有重要意義。

種類

按病原體種類不同而分為帶病毒者、帶菌者與帶蟲者等。按其發生於顯性或隱性感染之後而分為恢復期與健康攜帶者。 發生於顯性感染臨床症狀出現之前者稱為潛伏期攜帶者。按其攜帶病原體持續時間在3個月以下或以上而分為急性與慢性攜帶者。
所有病原攜帶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不顯出臨床症狀而能排出病原體,因而在許多傳染病中如傷寒、痢疾霍亂白喉B型肝炎等,成為重要的傳染來源。但並非所有傳染病都有病原攜帶者,如麻疹和流感,病原攜帶者極為罕見。

鑑別

(1)潛伏期病原攜帶者:受感染後到臨床症狀與體徵出現之前即能排出病原體的人。脊髓灰質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等傳染病有此種病原攜帶者。
(2)病後病原攜帶者:臨床症狀與體徵已經消失仍繼續排出病原體的人。傷寒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後多年甚至終生攜帶病原體。
(3)健康病原攜帶者:無任何症狀與體徵及病史,卻排出病原體的人。這種病原攜帶者通常只能靠化驗方法檢出。脊髓灰質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白喉都有此種病原攜帶者。

延伸病原

病原攜帶狀態(carrier)指外表無症狀但攜帶並排出病原體的人。病原攜帶者是一個統稱,因其所帶的病原體不同而相應的稱帶菌(細菌)者、帶(病毒)者、帶蟲(原由開蠕蟲)者。病原攜帶者排出病原體數量比病人少,但攜帶者因缺乏症狀而不易被發現,且能自由活動,有時可成為重要的傳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發,一般可分為潛伏期、恢復期及健康病原攜帶者三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