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已死》

《情懷已死》

《情懷已死》,作者是程靈素,由萬卷出版公司於2010年出版,描述的是當我們在談論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失去。《情懷已死》系以娛樂星聞為載體的人文隨筆。七零後的笑忘書,書寫一個時代的繁華與沒落。大陸女性眼中的香港文化變遷。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 萬卷出版公司;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平裝: 20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47006597, 7547006590 條形碼: 9787547006597 商品尺寸: 21 x 14.6 x 2 cm 商品重量: 322 g 品牌: 遼寧萬榕 ASIN: B003E46GFM

內容簡介

當我們在談論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失去。《情懷已死》系以娛樂星聞為載體的人文隨筆。七零後的笑忘書,書寫一個時代的繁華與沒落。大陸女性眼中的香港文化變遷。
那是個溫文爾雅的地方,人都很不痛快地斟酌著去愛。可是,卻又有一份優美,仿佛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的頷首。
——蘇芒
情懷沒死,只是不願觸及。昔日的風光霽月心懷,轉為時下對重口味八卦的消費和玩味。在別人的故事裡,隱藏起自己的蒼涼心事,咀嚼著人間永恆的悲歡與悲涼。
——張立憲

編輯推薦

《情懷已死》安意如監製
張立憲、蘇芒傾情作序推薦
聽程靈素講述一座城池的繁華到沒落。
張國榮、王家衛、周星馳、翁美玲、張曼玉、李嘉欣……這些人,誰會更打動你?
這裡有英雄美人,香港往昔,還有我們風流狂妄下落不明的青春……

專業書評

這是一本以香港娛樂圈八卦為主線而成就的人文隨筆。
作者用冷艷的文字寫就獨到的見解,通過明星故事、劇集感悟、選美軼事,以個人的體驗出發,從一個側面閱讀香港這個城市曾經的繁華和燦爛,感慨這一代人深落記憶的香港情懷。

媒體推薦


天藍
香港,一座島的時光至此,繁華已落幕,成了灰。
將這世間所有顏色融合在一起,便是灰。容納世間萬象、人情冷暖、生離死別的灰,是一切燦美、頹靡、溫情與冷酷的最終。灰從不消極,它是一種情懷、一種極致走到了盡頭,洶湧已平息。
專欄作家程靈素對此感懷至深,提筆寫下《香港已死》,字字珠璣,念及香港的情懷與愛情皆逝。程靈素沒有端起架子來寫二戰中的香港如何飽受煎熬、如何艱難走過風雨,她是以一個生在七零後的女子視角講述了最能代表香港的那些字眼兒:TVB、《明報周刊》、娛樂明星的愛情,通俗一點兒說,她寫的是娛樂和明星八卦,只是女子的感性與對愛情近乎苛刻的重視,使得這些八卦具有濃厚的人文氣質,使得《香港已死》充斥著蒼涼舊時光的不容辯駁的美麗意味。此間程靈素的文字漫漫迴轉,是一座城池歷經諸般事端後的絮語。是的,她在懷舊,舊的主體是香港,更往深處去,是那些已逝的青春。恐怕又不盡然。當香港已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出現在國人眼中之時,已是滄桑又美艷的面目,然而比起那些真正蒼老的城,它相當的稚嫩了,這驚人的異美的姿態其實是早熟的意味。香港沒有辦法不過早地長大,它其實倉惶彷如離家的孩童,天賦神奇,卻因被隔絕了母體而恍惚動盪。
這靈魂的衝撞造就了美,世人眼中,香港顯得尤為璀璨與不羈,深究下去,卻原來只是一個尋根的孩童,在高傲中嗚咽著。沒有什麼比形態孤弱靈魂倔強更為動人,香港,令無數隔海相望的人們魂牽夢縈。
香港孕育的那些代表了美麗與奇蹟的名字:陳寶珠、翁美玲、張國榮、苗僑偉、梅艷芳、林憶蓮……他們的事業與愛情,在不同年代的起落恰恰應和了香港本身的變遷,大至社會思潮,小到人心變化,沒有一處不可在這些明星身上尋到端倪。看《明報周刊》里那些女明星,一張張面孔再怎樣不同的美麗,都遵循著同樣規律:花朵盛放般驚艷的時刻,在此之前的稚嫩清澈,再至久經歷練後的滄桑與凝重,如若將這些女子的面孔重疊在一起,會因而尋覓到時光前行的痕跡。還有那些男明星,他們陷入愛情時的執著熱烈並不亞於任何一個女子,他們同樣令人為之心碎神醉。
此時香港娛樂業日趨式微,繁華漸漸隱去,連那些明星驚心動魄的愛情都已迢迢之遠,再提及只有唏噓。正如人間諸事,如香港本身,一步步行至今日,繁華已遠,只落得寂寥寥,一身灰。不是灰燼、不是消極,而是大起大落、悲喜苦痛、憂愁欣悅過後的靜默。即便再起漣漪,也不會有鼎盛期的光芒。仿佛一個人生死相許、義無反顧地愛過以後,再也沒了那股子力氣,連呼吸都變得清淺,愛恨已平和、寂滅如芳香隕落。
這樣一座已傾頹的島,曾經燦爛輝煌,不能忘,不想忘,便在這懷想中沉溺不可拔,便有了一種令人心醉神迷的悲愴與滄桑。因為曾經真實的燦美已滅,卻在記憶中留下絕美虛幻的光芒,之後寂寂漫長歲月忘不能忘,唯有懷想。原來程靈素在書寫的既非人文隨筆也不是明星八卦,而是一場幾代人對香港的愛情的由生到滅,只是這愛,未免悲壯漫長,及至逝去,都幸運得未曾在心中生出恨意來,唯有悵然,像一聲遙遠時空流轉而至的悠長的灰濛濛的嘆息,止不住。

作者簡介

程靈素
本名顧文瑾,成都人
專欄作家,時尚界人士
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女王架勢十足
骨子裡卻藏著夢幻般的人文氣息,近乎天真任性
多年來孜孜不倦地以文字書寫老時光舊情懷的繁盛明媚
耽於記憶,落寞時集結成書,以茲紀念

目錄

揮手自茲去張立憲
香港在哪裡蘇芒
第一部欲采苹花不自由
方逸華□九重恩怨
蕭芳芳□彼岸花
張曼玉□有一種玫瑰的顏色叫做灰
劉嘉玲-異鄉人
李嘉欣□我們不是天使
張柏芝□死了都要愛
沈殿霞□明年給你送花來
第二部一個人的TVB
這一夜,我們說TVB
第一場□做一場民國春夢
第二場□雙鵰光芒萬丈
第三場□長劇時代興亡成敗
第四場□重歸《獅子山下》
一個人的TVB□你好,宋兵乙
一個人的TVB□化作春泥
一個人的TVB□情海無舟
一個人的TVB□記得綠羅裙,憐我狗尾草
一個人的TVB□舊時青青

序言

揮手自茲去
張立憲
非常奇怪,二十年前資訊匱乏生活單調的年代,一眾少男少女,憑錄象廳里殘缺不全又滾動飛快的片尾字幕,憑大街上印刷低劣東拼西湊的娛樂畫報,憑小夥伴間口口相襲以訛傳訛的小道訊息,他們對港台影視劇的台前幕後頭頭是道、各類影視明星的情場糾結條分縷析,記錄在自己筆法和書法一樣拙劣的剪貼本上,成為青春紀念冊的另類隱秘篇章。
等到整個地球變成一個村落,網際網路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阻隔,海量信息如潮水一般將我們淹沒,你會發現,他們當年為那些小道八卦和二手信息所做的功課,並不比浮光掠影的港島中人了解更少,情分更淺。
一個人的青春在什麼年代度過,那就是他最好的時代。
那個時代的貧乏與富足、單調與豐饒,構成了他們這么近、那么遠的香江情懷。
如今,程姑娘說,情懷已死。她說,不僅是香港,也是成長的我們。
你像一朵靜靜的睡蓮認真等待別人來獲取芳心,那樣的歲月已經下落不明,如今,即使見到令你動心的身影,你依然帶著冷漠的表情。
情懷沒死,只是不願觸及。昔日的風光霽月心懷,轉為時下對重口味八卦的消費和玩味。在別人的故事裡,隱藏起自己的蒼涼心事,咀嚼著人間永恆的悲歡與悲涼。
八卦些,再懷舊些。或許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勇氣探究自己的當下。你寧願相信吧,那是屬於你的唯一一朵玫瑰,在懷舊中會心一笑,笑得連隱藏的遺憾,都那么的明顯。
香港在哪裡
蘇芒
認識顧文謹之前,有人給我介紹一個叫做程靈素的作者,說她文章寫得好,可否是《時尚芭莎》要招的人。我看這個名字,好像是金庸里的人物,性靈厲巧,但分明心裡邊只是一個女孩子。看的文章便是這本書里的章節,一篇篇正適合睡覺前,在一盞溫柔的床頭燈下,梳完了頭髮躺在床邊,那一個片刻,你會仿佛回到大學裡的時光,看見亦舒、李碧華和金庸構成的香港:淡淡的憂傷,世俗中一點點的溫柔,被叫做愛情。那是個溫文爾雅的地方,人都很不痛快地斟酌著去愛。可是,卻又有一份優美,仿佛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的頷首。
我見到作者的時候,發現她是個十分爽朗的女孩。積極、爽快、敏銳,她從成都到北京,又來到上海,算是都市中典型的主流遊子,在哪個城市都能活得很好,卻又都不屬於那裡。很快,她成為了我的同事,從筆名中回到了現實里,成為《時尚芭莎》在上海一名非常優秀的快手編輯。我想,沒有比在如今燈火輝煌的大上海,用筆記錄那個曾經紙醉金迷的香港,更讓她感到浪漫的神遊了。我至今沒有問過她,為什麼會寫下如此之多的香港,可是,我想像,顧文謹一定有些情在那裡吧,在我們的少女時代,卡式錄音機、港台歌曲的盒帶、亦舒的小說、米雪和翁美玲的朦朧玉照,還有喇叭褲、蝙蝠衫、霍元甲、第一台松下彩電……哪一件不來自香港呢?“HongkongHongkong,和你在一起;HongkongHongkong,和你在一起……”那時這支歌該讓多少青年夢寐以求地想去那個地方,去看太平山、開著花的合歡樹、叮咚的電車和高樓森林。港姐和富家子弟,小職員和富家子弟,女經理和富家子弟。那是一個口袋書里的香港夢,隨著華麗的文字,印在每一個愛看小說的女孩子心裡。
雖然,後來,我們的城市一如香港般繁華,我們常常飛去那裡,繁華的IFC、海港城;開心的迪斯尼、蘭桂坊,越來越熟悉,我們有了那裡的朋友和事業關係。可是,我知道,還有一個香港,像這本書《香港已死之情懷已死》里寫的那樣,美好的年代,永遠只留在一個不會消失的記憶里。

文摘

倚仗著一張天真的臉,演出嘉禾當時得令的一些電影,《警察故事》、《A計畫續集》里和成龍搭戲,《開心鬼》里跟黃百鳴一起面面相覷地尖叫。在這樣男性本位的電影裡,她是最好的陪襯,美麗而呆滯的花瓶,不需要過腦的愛情。帶一種世俗的熱鬧與紛繁,就像香港在20世紀80年代的繁華。他們不選鍾楚紅做這樣的女主角,因為和紅姑這樣明艷的女人談戀愛必須費腦子,要正經起來。
和她拍片,需要極費點功夫。因她並不入戲,雖是認真地拍,但仍更像是玩鬧遊戲。連成龍那樣的人,也可以罵她不長腦筋。但她到底年輕,並沒想把演員當作終身的職業。經紀人偶然間發現她寄出投考空姐的信,大罵她一番,她倒好脾氣地解釋:我要是失了業,終歸有個去處不是?
然而她也漸漸出得頭來。雖然最成熟的時候,也不過是在《玫瑰的故事》里演黃玫瑰,頭髮綰在後面光溜溜梳一個髻就可以表達20年過去了。板一張臉嘟起嬰兒肥就是成熟世故。這其實能看出那時候的香港人的確是愛她,並不計較那么單純的單調。娛樂圈的前幾年,她像是亦舒筆下的那朵黃玫瑰,美則美矣,卻全無靈魂。笑笑鬧鬧,不懂世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