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迷惘》

《情感的迷惘》

《情感的迷惘》是斯.茨威格的代表作,描寫一個學者的情感糾葛,最後以悲劇結束。

基本信息

《情感的迷惘》 簡介

本書為“譯林世界文學名著.現當代系列”叢書之一。斯.茨威格是享有世界聲譽的奧地利作家。他的小說善於通過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和社會批判精神。本書遴選了他不同創作時期的中、短篇小說十二篇。《情感的迷惘》是他的代表作,描寫一個有聲望的學者,為情慾所逼竟偷偷出沒在下流場所,最後身敗名裂。《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描寫一個出身名門、年逾不惑的孀居女人,竟然被一個年輕賭徒的一雙手弄得神魂顛倒,最後以身相許。茨威格在這些小說中,細膩地描述了受無意識驅使的人的心態和意識的流程,有力地控訴了畸形社會對人性的殘害。

作者簡介

 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奧地利作家。生於維也納一個企業主家庭。1899年中學畢業後在維也納柏林攻讀皙學和文學。1903年獲博士學位。16歲就在刊物上發表了處女作。1901年第一部詩集《銀弦》出版。1911年出版的小說集《初次經歷》寫少男少女青春期萌動的心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流亡瑞士,他的第一部反戰劇《耶利米》也在瑞士首演。戰後他目睹人民的災難和社會道德淪喪,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靈魂。他的作品匠心獨具,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社會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見的溫存和同情”(高爾基語)塑造了不少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馬來狂人》(1922)、《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1922)、《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1922)、《感情的紊亂》(1927)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在傳統與現代交織的20世紀前期歐洲文壇上,茨威格是個既非離經叛道又不循規蹈矩的穩健人物。其創作深深根植於西方文化的沃土和現實生活,但又獨樹一幟,即著重通過人精神世界的激盪去探究人生。羅曼羅蘭稱之為“靈魂的獵者”,換句話說,他開創了一種心理現實主義的藝術。的確,在德語作家中,還沒有哪一個像他那樣在心理分析及其表現上達到高度完美的程度。
儘管茨威格是個現代意識很強並且幾乎無條件地服膺弗羅依德主義的小說家,然而他始終以理性原則看待世界,人及人的內心隱秘。他的創作之被視為現實主義,正在於其哲學認識論的本質是理性與邏輯;但與精神分析學的密切聯繫畢竟使之同傳統現實主義區別了開來。其現實主義的獨特性在於;關注靈魂而不是關注生活,從事心靈的探索與心靈的挖掘,並於此傾注他的人道主義關懷和進行他的道德審判。其現實主義藝術直逼內心,乃是激情和分析的完美融合。茨威格給人的啟示是:一個人的內心就是一個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說,惟其最值得關注。以之為核心,再對作家與傳統現實主義、“意識流”方法等進行比較,而正是其中的不同和交叉使茨威格站到了傳統與現代的臨界點,從而也就確立了他在現實主義文學大花園中的獨特魅力、貢獻與地位。

相關圖片

《情感的迷惘》《情感的迷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