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交關》

《性命交關》

這是一部由石曉華執導,謝園主演的劇情片。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這是發生在動盪的"文革"年代的一個荒誕的故事。江南某省的反修醫院裡,"中央文革"的女聯絡員批示醫院革委會主任賈一民,要踢開"臭老九",起用"小闖將"。於是,工宣隊頭頭阿陸找到只上過幾天紅醫班的炊事員姚堯,要他為盲腸炎病人魯大牛開刀。為了不出人命,姚堯連夜向過去人稱"一把刀"的舅舅常春來求教。無影燈下,姚堯大顯身手,咬著牙關開了第一刀。手術後,姚堯成了記者採訪的中心人物,他不禁飄飄然起來,在市里召開的"醫護公三結合"經驗介紹會上,姚堯正慷慨地吹著牛,魯大牛因腹痛難忍,來找常春來檢查,常春來發現魯大牛好腸子被割掉一截,盲腸還留在肚子裡……開錯刀的事使姚堯醒悟過來,認識到自己不是乾醫生的料。他苦苦哀求賈一民讓他回廚房,但賈一民根據女聯絡員要把"醫護公"三結合創造出來的"樣板醫生"樹得更高的指示,要姚堯做比盲腸更複雜的膽囊手術。病人蘇宗棠被選中了。幸好當天這裡蘇宗棠膽囊炎急性發作,常春來冒著風險為他做了手術。哪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蘇宗棠吃了姚堯錯給的藥,又昏死過去。賈一民正在向記者介紹這次手術的深遠意義,突然得知蘇的死亡訊息,他在聯絡員的指使下,偷梁換柱,把蘇宗棠推進太平間,讓阿陸冒充蘇宗棠。姚堯治"死"了蘇宗棠,悔恨交加,準備到公安局去自首。臨走前,他來到太平間向蘇宗棠的"遺體"告別,請求諒解,他痛恨自己當了那些野心家的工具。其實,蘇宗棠並沒有死,他被常春來救活了,他原諒了姚堯。太平間裡,大家慶幸蘇宗棠虎口餘生,慶幸姚堯的覺醒。但他們眺視窗外,憂心忡忡。在那個年代,即使躲在太平間裡或許也並不太平呀!

演職人員

《性命交關》《性命交關》

石曉華.... 導演

繆依杭 .... 編劇

徐維新.... 編劇

申屠麗生 .... 編劇

邱以仁 .... 攝影

李崇峻 .... 攝影

鄭長符.... 美術(製作設計)

徐景新 .... 作曲

謝國傑.... 錄音師(收音)

王財章.... 剪輯

楊龍生.... 化妝

鄭紅莎.... 化妝

邊震遐 .... 剪輯

薛福明.... 燈光(照明)

張菊芳.... 服裝指導

喬偉成.... 道具

王金坤 .... 置景

陳繼章.... 特技設計

范幼龍 .... 特技攝影

陳春林 .... 美術(製作設計)

胡偉明.... 配音

鮑厚澤 .... 動畫師

李全根 .... 製片人

上海電影樂團 .... 伴奏

徐福翕.... 攝影

陳傳熙.... 指揮

性命交關 (1986)演員表

謝園.... 姚堯

葉志康 .... 賈一民

石靈 .... 蘇宗棠

孫明 .... 阿陸

丁嘉元.... 常春來

王國京.... 魯大牛

倪以臨.... 聯絡員

舒金聲 .... 蘇妻

朱泳樂 .... 王明德

張紅 .... 張秀玲

導演介紹

石曉華,原籍浙江浦江,1941年生於四川三台。

1963年畢業於上海電影專科學校導演系,後任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場記,1977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1982年任導演。

她獨立執導的第一部故事片《泉水叮咚》獲得多項獎,石曉華的目的是樸素的,她只想把生活中自己的強烈感受反映出來,並沒想去一鳴驚人。影片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角落挖掘出深邃的內涵。

石曉華生長在一個革命幹部家庭,抗戰爆發後,父母撤至四川繼續搞革命運動,石曉華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出生。幼年緊隨革命的父母。她在紅岩村託兒所長大,逢年過節或八路軍打了勝仗紅岩村便要搞聯歡慶祝活動。每到這個時候,年幼的曉華都要上台演出,她那認真煞有介事的表演為她今後的藝術道路奠定了基礎。石曉華少年時代在動盪複雜鬥爭的環境中渡過,她的經歷在同齡人中是少有的,在她執導的《泉水叮咚》及後來的作品中,她都致力於表現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感情,這些與她豐富的經歷是分不開的。除這些生活經歷外,石曉華1963年從上海電影專科學校導演系畢業後一直在上影導演部工作,跟隨謝晉拍了不少片子,作為《啊!搖籃》的副導演,她為謝晉提供了不少素材。《泉水叮咚》她初次獨立執導便獲成功,與她多年來的刻苦是分不開的。在她後來的幾部影片中,石曉華仍然保持樸素的風格,盡力使影片的形式和內容結合得更好。1997年,石曉華又執導了電視劇《兒女情長》,展現了普通上海市民的生活,獲得了觀眾的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