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仔》

《忠仔》

《忠仔》是由張作驥執導的劇情片,魯瑛、劉勝忠、蔡皆得、邱秀敏等參加演出 。該片講述了台灣傳統鄉下人家在都市,低生活、低知識水平夾縫中生存的小故事。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我始終相信“倒楣人總是會遇到倒楣事!”就像我的家,好死不死的就在“關渡平原”這個“一堆鳥”保護區中,總以為可以沾點光,感受到一點點優等市民的待遇和享受;可惜的是,夜晚在家門的巷口,隨時都有偷到廢土的大卡車呼嘯而過,管區的員警居然跟老母說,“為什麼...半夜...要讓一個智慧型不足的小孩跑出去捉螃蟹?”“政府又沒有規定,半夜小孩不可以出去?”老母氣沖沖的回答。為什麼?老媽總是相信神明是有眼的呢?她總認為,弟弟智慧型不足,姊姊被老爸強暴、總總不如意的事都是因為我們對神明不夠虔誠;所以她嘮叨地命令我在高中畢業之後就參加八家將,成心地為神明服務,讓一家人過的順利,過的平安。

花絮

台灣導演張作驥是繼新電影諸將之後湧現出的新一代電影人。他曾長期擔任侯孝賢的副導演。早在八十年代末期,他就執導了最初的電影作品《暗夜槍聲》(1989),但真正被人們所熟悉的是電影代表作,卻是隨後在九十年代期間創作的《忠仔》(1996)與《黑暗之光》(1998),《忠仔》的拍攝與視覺的把握,秉承了台灣電影的那種真實感。這是一部以台灣民俗八家將為故事題材的片子,由張作驥導演獨立完成,此片獲得獲得該年亞太影展“評審團特別獎”、第一屆韓國釜山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推薦獎”、希臘鐵沙隆尼卡影展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第二屆中國珠海電影節“最佳評審團大獎”等獎項肯定,也在加拿大多倫多影展、德國曼漢姆影展、法國南特影展福岡影展、荷蘭鹿特丹影展、印度影展、瑞典根特堡影展、貝爾格勒影展、舊金山亞美影展、紐約影展、瑞士弗瑞堡影展、香港電影節、日本福岡國際影展等國際影展中備受重視。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張作驥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台灣]

發行日期

台灣 Taiwan2008年6月14日

加拿大 Canada1996年9月6日......(TorontoFilmFestival)

希臘 Greece1996年11月......(Thessaloniki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導演簡介

張作驥張作驥

張作驥

男,生於1961年,台灣嘉義

在台灣的新新電影人中,張作驥是為數不多的電視業出身的導演之一。張作驥每部電影的內容,都源自他生活周遭發生的人、事、物,觸發他一些想法及感覺,再經由電影表達出來。

1961年出生於台灣嘉義,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業。大學畢業後,張作驥就開始拍片,從場記、助導、副導一路做到導演,曾協助多位著名導演拍片,並執導了多部電視劇。1993年終於有機會執導自己的電影處女作《暗夜槍聲》,直到1996年才又有了第二部電影劇情長片《忠仔》,由張作驥導演獨立完成,此片獲得該年亞太影展“評審團特別獎”、第一屆韓國釜山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推薦獎”、希臘鐵沙隆尼卡影展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第二屆中國珠海電影節“最佳評審團大獎”等獎項肯定,也在多倫多影展、香港電影節、日本福岡國際影展等國際影展中備受重視,使台灣特有的傳統文化傳播出去。之後,他為了尋找下一部片子的靈感,有長達三年的時間沒有工作。

1999年《運將》獲得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同年更以電影《黑暗之光》榮獲東京影展三項大獎:最佳影片大獎、東京金獎及亞洲電影大獎,當年金馬獎評審團大獎、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剪輯及觀眾評選的最佳影片。次年,又獲新加坡影展最佳影片及費比西影評人獎。2002新作《美麗時光》是該年唯一入圍第59屆威尼斯“國際競賽”項目的華語片,同時《美麗時光》也獲得第39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年度最佳台灣電影、觀眾票選最佳影片三項大獎,2003年拍攝《蝴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