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錄》

廣西作家東西的長篇小說《後悔錄》在台灣推出繁體字版。小說曾獲2005年《新京報》文學類好書獎,作家也獲“第四屆華語傳媒盛典年度小說家”稱號。台灣書評人認為,小說表現生活細節,見證時代變遷,閱讀小說就仿佛自由進出一個記憶倉庫,與作家共同見證崇高的集體時代一躍變成娛樂場所的荒謬。

《後悔錄》

東西的小說《後悔錄》剛剛在雜誌刊出,就獲得了批評界的激賞。出版後的《後悔錄》會不會成為《活著》一樣偉大的“中國小說”,這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為“後悔者”的主人公曾廣賢絕對是近年來中國小說中最有個性的人物形象之一。

《後悔錄》簡介

主人公曾廣賢一直夢想得到性,甚至因為強姦罪坐了8年牢,但實際上沒有經歷一次真正的性。為自己一不小心將父親的情事“泄密”,父親遭受殘酷迫害,三十年不和他說話,母親死於非命,妹妹失蹤。因為一次幼稚荒唐的行為,被當作強姦犯捉拿歸案,身陷囹圄八年。出獄之後毫無心理準備地一腳踏進開放的新時代,準備跟真愛自己的兩個女人中的一個結婚,過分謹慎,結果把兩個女人全錯過了。因為一時衝動,因為被張鬧的一張假結婚證所騙,他多年受制於她,等到明白過來的時候,已經人財兩空……

小說敘述非常自由,以曾廣賢向一個按摩小姐講自己經歷的方式寫就,甚至一開頭就是人們圍觀兩隻狗交配的場景。東西以“後悔”作為切入點,寫了一個人如何用一生來犯錯,又用一生來後悔的故事,整部小說就是一個老年處男兼性無能者的“後悔錄”。

近年來批評家一直在質問:中國作家都乾什麼去了?他們為什麼對變化的時代緘默不語。我現在可以替我喜歡的作家余華、東西和王安憶來回答:他們都在學習呀,在向笨拙的現實主義學習,在向《焦點訪談》和《南方周末》學習,在向無休止變化的世界學習呀。我以為,《兄弟》、《後悔錄》和《遍地梟雄》就是他們學習之後上交的“作業本”,這些“作業本”多少有一些好小說的氣質。

儘管與余華的“正面強攻”我們時代的《兄弟》相比,《後悔錄》寫的是小人物的故事,寫的是側面,是個案,是畸零人,是社會中微乎其微的生物體,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其小而否定其價值。就像好小說沒有千篇一律的好一樣,題材選擇同樣和好壞小說沒有必然聯繫。 《後悔錄》的結構和荒誕程度太類似余華小說,而東西對中國人30年“性”經驗的追逐性描述,則讓閱讀者重新感受到了此前閱讀王小波《黃金時代》一樣的快感,這在近年來的小說出版中,並不多見。

《後悔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