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菱艷》

《彩菱艷》

香港粵劇電影《彩菱艷》由玉聯影業公司於1961年出品。該片改編自麗的呼聲天空小說,由龍圖執導,任劍輝、羅艷卿、靚次伯、李香琴、任冰兒、鄭君綿等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江文采、柳湘菱一對戀人之間一段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

基本信息

演職員表

職員表

▪監製:黃玉麟

▪原著:蘇庭芝

▪導演:龍圖

▪副導演(助理):馮京

▪編劇:楊捷

▪攝影:黃文生

▪剪輯:鄺欽

▪服裝設計:陳坤

▪錄音:美麗都錄音公司

▪劇務:陳敬

▪場記:梁焯

▪布景師:梁志興

▪製片:黃龍;楊枝

▪撰曲:潘焯

▪場務:梁少雄

▪劇照:愛美[1]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江文采 任劍輝 ----

柳湘菱 羅艷卿 ----

柳應龍 靚次伯 ----

姚雙鳳 李香琴 ----

晚紅 任冰兒 ----

姚春榮 鄭君綿 ----

進福 檸檬 ----

秦司憲 張醒非 ----

江水 西瓜刨 ----

柳春香 馮寶寶 ----

知緣 楊業宏 ----

江母 黎雯 ----

八賢王 張生 ----

劇情簡介

江文采家道中落, 流落異鄉, 重遇失散多年的未婚妻柳湘菱. 菱繼母姚雙鳳為奪家產, 一心把菱嫁予侄兒春榮, 遂趁菱父應龍出差, 誣陷采盜竊放火, 幸得菱及其妹春香證明采無辜. 榮又買兇殺采, 采大難不死, 寄居野寺之中, 偶遇亡父故友八賢王. 八賢王賞識采的才華, 奏明聖上, 賜采襲父原職. 採到柳家訪菱, 驚悉伊人已投水身亡. 菱婢晚紅說出當日鳳逼菱嫁榮, 菱遂裝死逃走, 藏身水月庵中. 采終與菱重聚, 並將榮懲治。

人物介紹

任劍輝 (1912年—1989年11月29日),原名任麗初,又名任婉儀,廣東南海人,一九一二年農曆十二月廿九日出生。她自幼喜愛粵劇,國小畢業後便跟隨姨母小叫天(粵劇女小武)學習粵劇。十四歲跟從有女馬師曾之稱的粵劇女小武黃侶俠學藝。由於她有演戲天賦,又肯勤學苦練,很快便學有所成。

她最先是在廣州的天台遊樂場演出粵劇,參加的是全女班,班名「鏡花艷影」,初演小生,後演文武生,演的多是馬派(馬師曾)的戲。其後她又四處走埠,在梧州成名,成名作是《西廂待月》。一九三九年她已在全女班「群芳艷影」中挑大樑。她戲路這時已從馬派轉為桂派(桂名揚),有女桂名揚之稱。她是反串(女扮男裝)演出的。演

《彩菱艷》《彩菱艷》

的多是文戲,由於她聲、色、藝俱全,扮相演出特別風流瀟灑,極為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喜愛,致有「戲迷情人」美譽。

從一九三五年到一九四五年,她一直在澳門演出。她是「金星」,「三王」等粵劇團的台柱,更是澳門的長壽班霸「新聲粵劇團」的創辦人和台柱。她在「新聲」的戲寶有《晨妻暮嫂》,《紅樓夢》

抗戰勝利後,她領導的「新聲劇團」移師香港演出,此後她一直留在香港演出,直至一九六九年後並無再踏足舞台。在此期間,她參加過不少著名的粵劇團演出,如「大鳳凰」(拍檔有粵劇名伶薛覺先等),「艷陽天」(拍檔有芳艷芬)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她和白雪仙組織的「仙鳳鳴劇團」。她和白雪仙是舞台上的最佳拍檔。她在「仙鳳鳴」主演過不少名劇,有如《九天玄女》、《三年一哭二郎橋》、《帝女花》、《紫釵記》、《蝶影紅梨記》、《牡丹亭驚夢》、《白蛇新傳》等。她從出道到退休,在舞台上一直享譽數十年,從未中斷和低沉過,這是粵劇藝人中罕見的。

戰前她曾參與過電影《神秘之夜》(三七)的演出,不過她正式從事電影演出是在一九五一年,主演的第一部電影是《情困武潘安》。從一九五一年到一九六七年,她一共主演和參演過超過三百部影片,由她主演的就接近二百九十部。她主演的多是粵劇戲曲片,差不多她主演的著名粵劇都搬上了銀幕,如《帝苑春心化杜鵑》(五一)、《晨妻暮嫂》(五二)、《富士山之戀》(五四)、《洛神》(五七)、《火網梵宮十四年》(五八)、《可憐女》(五九)、《紫釵記》(五九)、《帝女花》(五九)、《蝶影紅梨記》(五九)、《白兔會》(五九)、《金鳳斬蛟龍》(六一)、《紅菱血》(六四)、《十奏嚴嵩》(即《大紅袍》,六五)等等。香港出產的傑出和優秀的粵劇戲曲片,大部份由她主演。

她主演的最後一部影片是一九六八年公映的《李後主》。它創下粵語片最大製作,最長映期和最高收入的紀錄。其後她便因健康問題退出了藝壇。但她和白雪仙仍不斷指導栽培由她們的弟子龍劍笙,梅雪詩等組織的「雛鳳鳴劇團」,直至把它扶持成為著名的、空前的長期粵劇班霸。她們對粵劇的革新和培養粵劇接班人,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著名電影演員陳寶珠是她的得意門生。任劍輝退休後與白雪仙專心扶助弟子龍劍笙、梅雪詩、江雪鷺、朱劍丹、言雪芬等人組成的「雛鳳鳴劇團」。1989年11月29日在香港跑馬地寓所[逸廬]病逝,享年77歲。

及後,白雪仙成立“任白慈善基金”,於1990年重映兩人的告別作《李後主》。

李香琴(1930年1月13日——),原名李瑞琴,廣東順德人,粵劇界出身,香港

《彩菱艷》《彩菱艷》

粵語電影演員。早年居於澳門,入讀勵群國小;從小愛好粵劇,十六歲正式踏足舞台,曾有「二幫王」(「二幫」即粵劇中的第一女配角)之稱。

由1956年起,李香琴曾主演百多部粵語電影,首部作品為《黃飛鴻三戲女鏢師》。

李香琴以扮演反派角色稱著,尤以奸妃、後母、情婦等形象最突出,與余麗珍的東宮娘娘形象分庭抗禮。第一部扮演反派角色的電影為《鴛鴦江遺恨》(1960)。其他著名作品包括:《漢武帝夢會衛夫人》(1959)、《街市皇后》(1964)、《九九九離奇三兇手》(1964)等等。由於她曾扮演西宮娘娘,而之後飾演的多是陰險角色,故有「西宮琴」的外號。

1964年,與譚倩紅、任冰兒、朱日紅等人結義金蘭,號稱「九大姐」。李香琴排行最長。她們合資拍攝過一部作品《香城九鳳》,並由幾位金蘭姊妹擔綱演出。

1974年,與譚炳文合辦「歡樂影片公司」,首次以主角身份演出喜劇《大鄉里》。1976年,又獨資自組「李氏電影公司」,出品過著名喜劇《你系得既》。

1972年,李香琴加盟無線電視,成為長壽綜藝節目「歡樂今宵」台柱之一,與譚炳文合作的《大鄉里》,更是大受歡迎,後更拍成電影。並參演多部電視劇,著名的有:《親情》(1980)、《網中人》等等。。李香琴轉投電視之後,一改戲路,由奸角改飾演慈母的角色,深獲好評。2005年起亞洲電視《喜有此理》節目內演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