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圖》

廬山,奇秀蒼潤的山體,飛流湍瀉的瀑布,撲朔迷離的雲霧,無疑具有激活人們的審美愉悅。 廬山成為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中國山水畫第一個被描繪的對象,歷代《廬山圖》在歷史上的時空中,作為表達文人畫的審美 山水畫的形成和確立,是魏晉風度的滲透,崇尚自然的必然,文人個體意識的覺醒,人們對自然山水的審美感知。

晉代 顧愷之《廬山圖》
廬山,奇秀蒼潤的山體,飛流湍瀉的瀑布,撲朔迷離的雲霧,無疑具有激活人們的審美愉悅。廬山的山水風貌,既成為人類歷史性格所賦予的美學載體,審美趣味的載體,又是滋養文化和薈萃文化的載體。廬山成為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中國山水畫第一個被描繪的對象,歷代《廬山圖》在歷史上的時空中,作為表達文人畫的審美
趣味聽向......展示出以藝術美深化自然美的典型。
先秦兩漢繪畫藝術中,孕育著自然山水的因子,但仍然只是人物畫這一主流地位的背景和陪襯,從附庸的地位掙脫出來,進而形成為獨立的山水畫,則始自魏晉南北朝。山水畫的形成和確立,是魏晉風度的滲透,崇尚自然的必然,文人個體意識的覺醒,人們對自然山水的審美感知。最典型地代表了這一時期山水畫發展變化的是東晉的顧愷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