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愛去工作》

《帶著愛去工作》

“地頭力”就像嫩芽拱開土壤的力量,是一種直覺、好奇心與邏輯思維結合在一起的突破力,是一種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是企業前進的能量來源。

基本信息

看點

封面封面

開啟一線員工創造力的神奇之門,指明中國企業未來的至聖之道,快樂工作自助讀本!

然你有半生都在工作,不如像戀愛那樣,找一個真心喜歡的、適合自己的,把“不得不幹的事”轉換成“真心喜歡的事”。

創造的激情應該如何激發、釋放!

北大企業家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最新力作,首創“開發地頭力——經營管理本真”的新理論,已獲得中國一線企業家和國外管理大師的高度認同。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武漢當代集團董事長艾路明、豐田管理大師河田信、國際教練大師PaulJeong、TCL集團COO薄連明等真誠推薦!

每一個人,每一個公司,都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平台或地頭。在特定的地頭,人們全神貫注,由此激發出無限的創造潛力。帶著愛工作,帶著愛感受世界,這就是地頭力的全部秘密。

中國所有那些從創業開始的企業家,有誰不是從這種企業的田間地頭走過來的呢,不信可以去問問任正非、馬雲、王振滔、陳東升、馮侖……

內容簡介

個人生命力是什麼?公司的生命力是什麼?公司為何而存在?公司為何而死亡,公司為何而強大?

十幾年做企業的經歷,令作者強烈感受到中國企業的危機:官僚氣,牛烘烘;說了就等於做了,強調了就是落實了;一線員工的活力正在消退。作者首創“地頭力”,強調個人潛能的開發,不把人當成工作機器,讓企業每一個崗位都充分活起來。

書中列舉近百個管理案例、企業家的故事,如“一個小踏板差點兒葬送豐田”“油瓶子倒了該誰扶”等,輔以圖表,以哲人的視角來解答企業人的種種困惑。

作者簡介

王育琨,管理學家、併購專家、商業哲學家,企業教練,北京大學企業家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經管學院特聘教授,首鋼集團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多家企業高級顧問。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世界銀行顧問,企業集團副總裁。首創“地頭力”新理論,獲中國企業人和國際管理大師的高度認同。2010年,王育琨的一系列公開課深受企業人歡迎,如《經營哲學》《開發地頭力》《併購的文化整合》《稻盛和夫實學》等。其催生企業人生命意識和責任意識的覺醒,開發頭腦的智慧、身體的智慧和場域的智慧,與中國企業共鳴、共振、共進、共建。著有暢銷書:《答案永遠在現場》解放企業人的心靈》《發現一流企業的本真》《強者:企業家的夢想與痴醉》等。其中《強者:企業家的夢想與痴醉》被評為“影響中國企業家的中外十大管理書”之一。

媒體推薦

育琨君獨具慧眼,敏銳地捕捉到企業經營中“地頭力”的重要性,並對此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從而形成了這一力作,令我十分欽佩。我衷心希望,更多的中國企業家讀一讀這本完美詮釋了企業經營要訣的力作,從中受益。進而使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稻盛和夫日航會長兼CEO,京瓷公司名譽會長

育琨多年來一直在用功,一直在思考企業管理這個秘局的解法。企業真正的考驗是要把所有層面的問題貫通。育琨在他的書中,把貫通做了最好的嘗試。他對企業、管理、企業家的了解和把握,已走到我們許多人的前邊了。

——寧高寧中糧集團董事長

“地頭力”的概念,真是符合我這個老農民的心意。育琨用“地頭力”來提煉一種新的管理理念。以人的自覺意識的覺醒為企業前進的能量來源,相信會給我們帶來有益的啟示,這種管理理論的創新意識尤其使我深感敬佩。

——艾路明武漢當代集團董事長

地頭力是世界性語言,是東方崛起西方衰落的根本所在。20世紀的資源是人、財、物,21世紀的資源是人、人、人。以人的能量為基礎的經營系統設計,是21世紀經營的基本原理。

——河田信豐田管理大師,日本名城大學教授

地頭力,是一種直覺、好奇心與邏輯思維結合在一起的突破力,是一種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育琨的這個說法很有力度,接近了現代能量科學的真相。也與以能量轉化為核心的教練文化非常接近。

——PaulJeong博士國際教練聯盟認證教練大師

地頭力是經營的真諦,也是做人的根本。正如《大學》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追求本源的目的,在於盡萬物之性;通達事理的目的,在於盡人本之性。“地頭力”既通物性,又通人性。誠以為薦。

——薄連明TCL集團COO

寫作背景

中國企業需要一場能量轉化的革命。2010年,我在中國開設“國際教練科學與藝術”課程時,認識了王育琨先生。他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次授課時,他都以極大的熱情,全神貫注去傾聽。記得第一天課程結束後,他告訴我:“您的課程讓我第一次清晰地找到了我的生命意圖!”

在15天的課程中,我曾為育琨做過一次一對一教練。通過這次教練,我發現他擁有著超乎常人的意識水準,簡直就是中國新時代的莊子,我震驚於他的思想高度。

得知王先生一要出版一本關於中國“地頭力”的書時,我甚是高興。對於高速發展中的中國來講,這樣的書是無價的精神佳肴,所以,當他邀請我為這本書寫序時我便欣然答應了。

這本書用許多簡單的隱喻講述了深奧的哲理,通過許多公司的案例揭示了中國企業最需要的力量——“地頭力”。一個公司的強盛,不在於它的規模,而在於“地頭力”是否強勁,在於公司是不是建構在“地頭力”的基礎上。地頭力,是一種直覺、好奇心與邏輯思維結合在一起的突破力,是一種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

過去的企業管理模式中,管理的重點是工作業績(已經完成的)和行為(正在做的)。而在知識和信息化時代,各個組織成員意識的覺醒和幸福感成為最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範式。當一個人和組織認識到自己存在價值的時候,他們將會被賦予持續的、強有力的力量,並將體驗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巨大喜悅。在每個教練看來,人是具有整體性的,人是資源充足的,人是具有創造性的。

我很高興地看到這個教練文化的哲學觀點已經被育琨轉化為地頭力理論對組織成員的三個基本假設。育琨告訴我,我的課程使得他擺脫了先前主要從勇敢、頑強等“壓力”的意識層級解析事實,而是能夠躍升到主動、寬容、明智、愛、喜悅、平和等意識層次來透視事實和行為,透析情緒,把握真實意圖。

您希望您的公司達到績效嗎?您希望激發您團隊的工作熱情嗎?您希望提高您團隊的工作效率嗎?我鄭重地向您推薦這本書。我相信,無論是企業管理者還是普通人,讀過此書後都會有所收穫,都會對生命力和能量轉化有新的認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