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是一首陝北民歌,是勞動人民集體創作,是一首民族風味較濃的陝北信天游。全曲曲調明亮,鏇律優美。描述紅軍長征勝利抵達陝北時,正逢滿山的山丹丹花開的美麗情景。《山丹丹開花紅艷艷》1971年中央廣播電台首次播出,當時擔任領唱的是陝西省歌劇舞劇院楊巧老師,第一個獨唱版是朱逢博,經歌唱家朱逢博的演唱後紅遍全國,朱逢博的演唱也被認為是最經典的演繹者。2009年央視春晚趙本山小品《不差錢》中,小瀋陽以一段陝北民歌《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贏得了觀眾的喝彩。

基本信息

歌手阿寶

簡介

阿寶原名張少淳,山西大同人,原生態歌手。2004年中央電視台西部民歌大賽銅獎、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第一周周冠軍及月冠軍,2005年度總冠軍。06年春節晚會中,與吳雁澤、戴玉強一起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原名:張少淳

出生地: 山西省大同市

身高: 175厘米

血型: B型血

學歷: 高中

職業:原生態歌手

性格:單純正直善良 不喜歡張揚

喜歡的民歌手:郭蘭英、王昆、王玉珍、劉改魚、馬子清、李治文、張二寅虎、辛禮生

喜歡的流行歌手:羅大佑蘇芮蔡琴齊豫陳百強潘越雲張薔林子祥盧冠庭 老狼水木年華

喜歡的流行歌曲: 野百合也有春天漣漪 光陰的故事 紅塵滾滾 天長地久[周啟生] 心靈之約[鄧妙華]

喜歡的英語老歌曲:《Longer》《And I love you so》《Hello》《畢業生》

表演藝術家郭蘭英

簡介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郭蘭英是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走紅的歌舞劇演員和歌唱家,她因演出歌劇《白毛女》而一舉成名,後不斷在演唱界刷新紀錄,她演唱的《南泥灣》、《繡金匾》等上百曲老歌在全國傳唱,榮獲中國首屆“金唱片獎”。她的演藝精湛,嗓音甜美,音域寬闊,吐字清晰,行腔富於韻味,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歌唱特色,為新歌劇藝術的發展和民歌演唱做出了開拓性、歷史性的貢獻。

中文名: 郭蘭英 職業: 晉劇表演藝術家,歌劇表演藝術家
國籍: 中國 主要成就: 中國首屆“金唱片獎”
民族: 漢族 代表作品: 《 我的祖國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 南泥灣 》
出生地: 山西省平遙縣 出生日期: 1929年12月

從藝經歷

1946年秋,她在張家口離開戲曲團,參加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開始從事新歌劇事業。

1947年,郭蘭英進入華北聯合大學戲劇系邊學習邊參加秧歌劇《王大娘趕集》《夫妻識字》《兄妹開荒》等劇目的演出。1947年11月轉入華北聯大文工一團在石家莊成功演出《白毛女》而聞名。後演出《白毛女》《血淚仇》等歌舞劇,受到老百姓的歡迎。

所獲獎項及榮譽

1949年4月,她隨中國青年代表團參加了在匈牙利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以演唱《婦女自由歌》獲獎,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一份厚禮。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郭蘭英先後在中央戲劇學院附屬歌舞劇院、中央實驗歌劇院、中國歌劇舞劇院任主要演員,並擔任文聯第四屆全國委員,中國音協第二、三屆理事。她主演的新歌劇《白毛女》《劉胡蘭》《春雷》《紅霞》《小二黑結婚》《竇娥冤》《紅梅嶺》《紅雲岩》等,創造了喜兒、滿妹子、紅霞、小芹、劉胡蘭等一系列生動藝術形象,其中歌劇《春雷》在1961年拍成電影藝術片,晉劇《金水橋》在1979年拍成電視戲曲片。她演唱歌曲《南泥灣》《翻身道情》《繡金匾》《婦女自由歌》《王大媽要和平》《八月十五月兒明》《李雙雙小唱》《趕牲靈》等等以及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北風吹》《山丹丹花開紅艷艷》《人說山西好風光》《海風陣陣愁殺人》《清粼粼的水藍盈盈的天》《麥浪滾滾》《敢叫日月換新天》《赤腳醫生向陽花》《共大讚歌》《歡呼科學迎春天》等等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在全國流傳很廣,她演唱的保留曲目最多,已成為我國民族歌曲中的經典之作,成為民歌演唱方面的傑出代表。為中國新歌劇表演體系的建立作出了開拓性的,歷史性貢獻。郭蘭英是新中國民族新歌劇、民歌演唱的奠基人。1963年舉辦郭蘭英獨唱音樂會,開創民族聲樂個人演唱會的先例。由於她少年時受過戲曲演員的嚴格訓練,藝術功底很深,她的演唱兼蓄神、情、形、聲、腔、字六藝之美。她所扮演的人物,達到了歌唱與表演的高度和諧統一。

1981年舉辦郭蘭英歌劇片段晚會獲得巨大的成功後告別舞台,到中國音樂學院任教。

1983年參演春晚歌曲《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

1986年在廣東創辦郭蘭英藝術學校(原名:廣州中國民族民間藝術專業學校),任校長。郭蘭英把自己的著作權捐給了國家,為了學校的發展,又賣了北京的房子,並且郭老師在中央台的演出都不要報酬,只靠退休金生活。

1989年榮獲首屆金唱片獎。

1994由中央文化部山西省政府聯合在北京舉辦郭蘭英從藝術60年大型音樂會以及由中央電視台山西省政府聯合拍攝12集音樂電視劇《郭蘭英》,並出版發行了大型畫冊人民藝術家《郭蘭英》。

古箏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另有古箏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創作背景

古箏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由焦金海於1971年開始創作、1972年春天完成創作。當時,焦金海正在河南省周口地區淮陽市“五七幹校”學習,接到古箏獨奏的演出任務後創作了這首樂曲。

樂曲內容

全曲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音樂從遼闊、悠揚的散板引子開始,逐漸轉入富有高原牧歌式的優美鏇律,猶如婉轉、悠揚的牧笛,描繪出一幅迷人的風光。

第二段,音樂變為歡快的、熱烈的,表達了人們對漫山紅透的山丹丹開花的美景的讚美,同時也是對鄉土風物的一種戀情。

最後一部分,音樂又回到第一部分主體鏇律的原型。樂曲在尾句中表達了人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曲式結構

第一部分(第1—31小節,分三個部分)——

第一小部分:第1—2小節

第二小部分:第3—7小節

第三小部分:第8—31小節

第二部分(第32—104小節)

第三部分(第105—121小節)

相關新聞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編詞工作極富戲劇性

陝北人對山丹丹花的喜愛超出人的想像。它被作為一符號,廣泛出現在當地人的生活中——當然,更多的時候,它是被當地人拿來傳唱的《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中,山丹丹花究竟是一種怎樣的花?在延安街頭,記者隨機採訪多位市民,出乎意料的是,竟然少有人真正見識過山丹丹花,如此情形讓人很是疑惑。革命歌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的溯源,記者從尋找山丹丹花開始。

山丹丹花是一種怎樣的花?

不少人都知道《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是一首陝北人民歡迎中央紅軍到陝北的革命歌曲,從南京臨行前,記者打聽山丹丹花究竟是一種什麼花?但未獲知答案,原本以為到達陝北之後,很容易便能見識“神秘”的山丹丹花,孰料當記者在陝西延安街頭打聽時,人們的答案幾近一致:大家都知道有這么一種花,但很少有人真正看見過。

查閱相關資料獲悉,山丹丹屬於百合科,有“紅百合”的別稱,是多年生長的球根花卉,成年種球開花一至數朵,花色鮮紅,花期為6月上旬到9月中旬,多在黃土高原的陰坡上與雜草伴生。

當記者在延安著名的寶塔山上尋找山丹丹花時, 70多歲的黃集成(音)大爺告知了一個有關山丹丹花的美麗傳說——相傳黃河邊的先民們,終日在貧瘠的黃土地上勞作,然而一年到頭收成很少,但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辛勤勞作,這讓天上的仙女非常感動,仙女的眼淚落在了貧瘠的黃土地上,就變成了鮮艷的山丹丹花。記者尋訪獲悉,儘管年輕一代見識者較少,但在年老一輩的陝北人中,不少人都有兒時關於山丹丹花的美好記憶。“42年前,我在陝北插隊,那時節,雖貧窮,但生態環境還算好,山丹丹漫山遍野,能看到無數的山丹丹花。再苦的日子,看見山丹丹花,就像一根火燭點亮了心,往後的日子裡,就挺起胸膛……”一位上了年紀的網友著文回憶當年在陝北插隊時,他所見到的漫山遍野的山丹丹花。

黃集成老人介紹,在陝北民間,流傳有“山丹丹花背窪窪里開”的俗語,山丹丹喜歡開在山的背陰處,因其生命力較強,以前在陝北的溝溝坎坎都很常見。然而,因為過度放牧、加上連年乾旱,當地生態環境破壞較為厲害,數十年前,山丹丹花幾近絕跡。

山丹丹花緣何被傳唱?

據曲作者之一的劉峰撰寫的回憶文章:“文革”期間,“四人幫”搞文化專制,當時全國上下除了“樣板戲”之外,只有《國際歌》、《國歌》、《東方紅》和語錄歌等十多首歌曲能唱。“在這種情況下,中央電台的一些老同志建議:整理幾首陝甘寧邊區的革命民歌。這是1971年的事。”劉峰迴憶。由中央電台、陝西台等人員組成的一個工作小組來到延安,在整理出歌唱領袖的《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等4首歌后,小組覺得還“應當有一首迎接中央紅軍的歌”。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的編詞工作極富戲劇性。據劉峰迴憶:詩人徐鎖在院子裡找到“靈感”後,飛快跑進窯洞貢獻了第一句:“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咱們中央紅軍到陝北”——一開始,這首歌便帶有強烈的陝北信天游的特色。隨後,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一桿桿紅旗一桿桿槍,咱們的隊伍勢力壯”、“千家萬戶把門開,快把咱親人迎進來”等歌詞順利接龍下去。然而,當歌詞要結尾時,工作組的一個個才子們卻卡了殼。“大家都主張虛一點,也就是浪漫一點”,但想了不少歌詞,都不是很滿意,劉峰迴憶。 最後劉峰還是從陝北民歌中的“山丹丹花開背窪里紅”中得到靈感,他說“山丹丹很好看,只是開在陰坡,所以陝北人民用它來表現藏在心底的愛情,我們要用就要讓它開得更紅火、更張揚”。

大家先後試過了“紅似火”、“火樣紅”、“滿山紅”等,“但都覺得一般。這時,關鶴岩開了口:‘就用‘紅艷艷’吧!’”“紅艷艷”一出,大家都拍手叫好,它不僅和前兩句押韻,而且“比前面所有的詞都生動,都新鮮”,劉峰迴憶。歌詞完成之後,劉峰等同志按照兩首民歌素材開始編曲,一首是陝北《信天游》,一首是隴東的《十八姐擔水》。新中國50周年大慶時,中央電視台曾把這首歌曲列為“百年經典”之一。

如今何處可見山丹丹花?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在全國唱紅之後,山丹丹花也因之迅速成為陝北的標誌,近年來更是不少代表、委員呼籲,將山丹丹花列為聖地延安的市花。然而,隨著野生山丹丹花的近乎絕跡,陝北當地人不得不面臨這樣的尷尬:都說山丹丹花好,但現實中卻是人人不識花。

記者在延安採訪時,偶然聽聞延安市遠郊有位號稱“山丹丹花痴”的農民,在他那裡興許還能看見山丹丹花,記者於是興沖沖前往。這位農民叫郝和武,家住距離延安市區大約四五十公里外的寶塔區甘谷驛鎮前蘇溝村。記者找到他時,這位酷愛山丹丹花的農民正帶著妻子、女兒,在他的山丹丹花基地里鋤草。4月份的季節,此時的山丹丹花還只是一顆顆小嫩芽。郝和武介紹,等到“七一”建黨節時,便是山丹丹花開得最艷時,“那個時候你再過來看,這一片都是紅艷艷的山丹丹花”,在這位憨厚的陝北農民眼中,山丹丹花天生就是給黨獻禮的花。和山丹丹結緣,是因為郝和武十幾年前在延安寶塔山的一次遊玩,當時一位台灣遊客心生疑問:“為什麼在延安也看不見山丹丹花”,這讓一旁的郝和武很受刺激,於是他決定人工培育山丹丹花。隨後他帶著乾糧到處尋找野生的山丹丹花,在極偏僻之地找到山丹丹花之後,便停下來觀察它的習性,最終經過百餘次試種,5年之後,郝和武終於人工培育出第一束山丹丹花。之後,郝和武一口氣種下了幾畝地的山丹丹花。次年,建黨節等重要節日時,郝和武培育的山丹丹花現身西安、延安,並迅即引起轟動,參觀者絡繹不絕,“有些人看見山丹丹花後就像看見多年失散的親人一樣”,郝和武說。

郝和武夢想寶塔山等延安著名的景點都開滿山丹丹花,但數年接觸下來之後,景點管理方對郝和武的山丹丹花“推廣計畫”並不感興趣。“山丹丹花並不能直接帶來經濟效益,領導因此不怎么熱心”。送記者離開時,這位典型的陝北農民表示他還會堅持下去,他反覆對記者說:在延安這樣的紅色城市街頭,看見山丹丹花,要遠比看見幾輛寶馬車養眼得多……

郭冬臨放羊娃裝束演唱《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我是主角》的最後一個環節《主角大劇場》,向來都是最受歡迎,也是最精彩的一個環節,本期的節目中,郭冬臨穿上了陝北風格羊皮襖,頭裹白頭巾,登上了《我是主角》的小品舞台,帶著他的禮物——一隻黑色的鴨子,為自己的女友慶祝生日,然而,他的這身裝扮卻與屋子裡的場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郭冬臨憑藉自己的機智和幽默,化解了這一尷尬,並現場為女友送上一首陝北名歌,《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博得了現場的一片歡呼,隨後他又上演了另類小提琴演奏法,又使得現場一陣爆笑。

6歲娃要唱“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昨日,6歲的蔡佳臣報名參加“我愛祖國我愛唱”紅色經典歌曲大賽,成為目前為止最小的參賽選手,拿出相機之前,6歲的蔡佳臣還一臉羞澀,站在相機之前,蔡佳臣卻活躍起來,一口白牙非常可愛。 見習記者 韓遠飛 攝

“我愛祖國我愛唱”紅色經典歌曲大賽報名第二日,持續火爆,又有100多名選手報名參賽。“報名踴躍,電話響個不停,掛一個另一個馬上就能進來! ”昨日,一位負責報名的工作人員說。

報名第二日,“超低齡選手”報名唱紅歌成了一個新氣象, 6歲左右的小選手竟有三四名。此外,來自錦州、阜新等地的外地選手也多了起來。

家住瀋陽市于洪區的蔡佳臣小朋友今年只有6歲,“我要唱《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昨天,在媽媽的幫助下,小佳臣打電話報了名,他也成為目前為止年齡最小的選手。

為什麼要選《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這其中竟有小瀋陽的功勞。“小瀋陽在電視上唱,他聽著好聽,就自己學了,還挺有樣的,不過歌詞記得還不是很熟。還得再好好學一學。 ”佳臣媽媽說。“這個比賽就好像是特意給我準備的似的,都是我愛唱的歌。 ”家住錦州的勾慶軍報名時說。

他看到比賽的訊息後,第一反應就是一定要參加,“別說我在錦州的農村,就是再遠點,我也要到瀋陽去比賽。 ”

【各界熱評】唱紅歌弘揚愛國主義

遼寧省文化廳廳長 郭興文: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深入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全民性文化活動,符合當前形勢,具有宣傳思想文化的教育意義。活動得到了不同年齡層次民眾的集體回響,說明符合民意。

瀋陽市文化局局長 謝石

“我愛祖國我愛唱”紅色經典歌曲大賽活動很有意義,採用這樣一種不限年齡、職業,讓大眾參與的運作方式,通過唱紅歌表達對祖國的熱愛。這對廣大民眾唱紅歌是有力地推動,有利於促進民眾文化的發展。

瀋陽市政府副秘書長、棋盤山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劉鳳海

這個活動弘揚主鏇律,宣傳紅色經典文化,是很有意義的全民參與性的文化活動。對於棋盤山建設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區也是很好的結合點,與棋盤山的旅遊、生態區

建設也很好地契合在一起。而活動本身就是弘揚主鏇

律,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有積極的作用。

瀋陽音樂學院院長 劉輝

“我愛祖國我愛唱”紅色經典歌曲大賽活動是一種繼承光榮傳統,繼承革命意志的最好載體和形式。通過演唱紅歌來激勵我們現代人的進取精神,有利於年輕人思想意識的形成。

紅歌既有很強的社會性和民眾性,也有很強的民族性和藝術性。今天回過頭來演唱紅歌,通過這個形式來了解歷史,同時激勵我們這個社會和國家振奮精神,向前發展。

紅太陽紅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占文

宣傳紅色文化,弘揚主鏇律。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到演唱紅歌的隊伍中,調動起全民唱紅歌的熱情,讓瀋陽成為紅色文化的根據地。

劉孟哲唱《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偷師柏文

根據經典陝北民歌《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改編的同名歌曲通俗版,日前在北京錄製了男聲演唱版,被譽為“綠茶男生”的青年歌手劉孟哲受邀擔綱演唱,而之前中國武警文工團的青年歌唱家柏文,已演唱過該歌曲的女聲版。劉孟哲笑言,為了更好地演唱這首歌曲,在錄音之前聽了20多遍柏文的演唱版本。

通俗版的《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節奏歡快明朗,配樂簡單大方,選取了原作的精華唱段。柏文於2010年在中央電視台《新視聽》欄目首唱該版本,而今年劉孟哲演唱這首歌曲,則是為錄製一檔獻禮晚會而準備。劉孟哲說:“柏文姐是我的江蘇老鄉,也是我仰慕的偶像,我們關係非常好,她也經常指點我的演唱。說實話,演唱她已經演唱過的歌曲,我的壓力還是挺大的!”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的最初版本是有著濃郁民族風情的陝北信天游,全曲曲調明亮,鏇律優美,描述紅軍長征勝利抵達陝北時,正逢山丹丹花開的動人情景,以及陝北人民對紅軍到來的喜悅歡樂之情。老藝術家郭蘭英演唱該歌曲後,很快就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此番青年歌手對經典紅歌的再創作、再表現,體現了年輕一代的藝術工作者對祖國藝術成果的珍惜與傳承之情。

曲作者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是補寫的一首革命歷史歌曲。當然,它絕不是空穴來風,憑空捏造。1971年《人民日報》發表時,說它是流傳在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的革命民歌也不是事實。這得從頭說起:“文>化>大<革><命 期間="期間" 四人幫搞文化專制="四人幫搞文化專制" 當時="當時" 全國上下除了="全國上下除了" 樣版戲="樣版戲" 之外="之外" 只有="只有" 國際歌="國際歌" 國歌="國歌" 東方紅="東方紅" 和語錄歌等十餘首歌曲能唱="和語錄歌等十餘首歌曲能唱" 真是萬馬齊喑啊="真是萬馬齊喑啊" 在這種情況下="在這種情況下" 中央電台的一些老同志建議="中央電台的一些老同志建議" 整理幾首陝甘寧邊區的革命民歌="整理幾首陝甘寧邊區的革命民歌" 由於冠以="由於冠以" 革命="革命" 兩字="兩字" 這個建議也就獲得了批准="這個建議也就獲得了批准" 這是1971年的事="這是1971年的事" 我們當時在陝西工作="我們當時在陝西工作" 都是被打倒的專業幹部="都是被打倒的專業幹部" 中央電台的同志熟悉我們="中央電台的同志熟悉我們" 所以="所以" 他們來陝後便點名要我們幾個參加此項工作="他們來陝後便點名要我們幾個參加此項工作" 陝西台也派了幾個同志="陝西台也派了幾個同志" 共同組成工作小組到了延安="共同組成工作小組到了延安" 經過研究="經過研究" 初步確定了四首="初步確定了四首" 歌唱領袖的="歌唱領袖的" 咱們的領袖毛澤東="咱們的領袖毛澤東" 東渡黃河="東渡黃河" 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的" 東征="東征" 自力更生="自力更生" 堅持抗戰的="堅持抗戰的" 軍民大生產="軍民大生產" 實行土地改革="實行土地改革" 解放農村生產力的="解放農村生產力的" 翻身道情="翻身道情" 這幾首歌都是解放前在解放區流傳很廣的="這幾首歌都是解放前在解放區流傳很廣的" 是1936年東征時流傳下來的="是1936年東征時流傳下來的" 是當時的中宣部長陸定一同志填的詞="是當時的中宣部長陸定一同志填的詞" 密雲遮星光="密雲遮星光" 萬山亂縱橫="萬山亂縱橫" 黃河上渡過抗日英雄們="黃河上渡過抗日英雄們" 磨拳擦掌殺氣高="磨拳擦掌殺氣高" 我們的鐵紅軍="我們的鐵紅軍" 它的曲調是一首陝北民歌="它的曲調是一首陝北民歌" 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就有許多反映土地革命內容的填詞="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就有許多反映土地革命內容的填詞" 如="如" 花兒遍地開="花兒遍地開" 紅軍就要來="紅軍就要來" 這幾天就要打下黑龍寨="這幾天就要打下黑龍寨" 手提盒子槍="手提盒子槍" 身背無煙鋼="身背無煙鋼" 盒子子兒推上膛="盒子子兒推上膛" 打死賊連長="打死賊連長" 等="等" 幾乎每個紅軍戰士都會唱="幾乎每個紅軍戰士都會唱" 那次東征="那次東征" 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阻截="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阻截" 紅軍未能趕赴抗日前線="紅軍未能趕赴抗日前線" 這首歌也就沒在更大範圍流傳="這首歌也就沒在更大範圍流傳" 我們把東徵調填了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之後="我們把東徵調填了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之後" 東渡黃河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東渡黃河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 開展民族解放戰爭的內容="開展民族解放戰爭的內容" 就是說="就是說" 東徵調是原來流行的="東徵調是原來流行的" 詞是新填的="詞是新填的" 其它幾首的詞="其它幾首的詞" 也有稍許改動="也有稍許改動" 還有一些是受當時思潮影響改動的="還有一些是受當時思潮影響改動的" 中的="中的" 咱受苦又受罪有誰照應="咱受苦又受罪有誰照應" 改成了="改成了" 咱受苦又受罪怒火難平="咱受苦又受罪怒火難平" 象樣版戲="象樣版戲" 白毛女="白毛女" 一樣="一樣" 硬是把楊白勞喝滷水自盡="硬是把楊白勞喝滷水自盡" 向舊社會的無言抗爭="向舊社會的無言抗爭" 改成了拿起扁擔和黃世仁拚命而被打死="改成了拿起扁擔和黃世仁拚命而被打死" 粉碎="粉碎" 四人幫="四人幫" 之後="之後" 又恢復了原貌="又恢復了原貌" 明星們爭唱="明星們爭唱"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因為春晚小瀋陽讓觀眾更加熟知這首歌曲="因為春晚小瀋陽讓觀眾更加熟知這首歌曲">命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