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走彎路的10個忠告》

《少走彎路的10個忠告》

《少走彎路的10個忠告》中給出了先行者積累的10條有益的涉世忠告,我們相信,你在閱讀了《少走彎路的10個忠告》之後,一定能夠喚醒自身潛在的不可思議的力量,能夠使你擁有堅強的自信,努力學會發現真正的自我和內心的潛力。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少走彎路的10個忠告
買個鬧鐘:如果你不能控制時間,就讓時間來控制你;
管住嘴巴:少談論自己,更不要議論別人;
低調做人:把自己當成小人物就不會小瞧別人;
主動聯繫:如果電話老是不響,你該打出去;
做個計畫:有目的有計畫地做事效率要高得多;
兩手準備:走運時想想以後倒霉了該怎么辦;
往壞處想:要知道不是什麼人都按牌理出牌;
換一條路:獨木橋也許勝地陽關道;
遠離喧器:能夠忍受孤獨的人才會成熟起來;

內容簡介

漢朝時,有一位看守官員已經七十多歲了,仍然擔任著一個很低級別的職務。有人就問他,你做官幾十年為什麼沒有得到晉升呢?這個老者說:“當今皇帝的爺爺在的時候喜歡勇敢善戰的人,所以我就下決心去練武藝,等我武藝練好了,當今皇帝的父親繼位了,又喜歡儒文雅士了,所以我就又去學習詩書禮樂,等到這方面有所收穫時,當今皇帝繼位了,我已經成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所以,沒有得到晉升的機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時候會犯類似的錯誤,結果讓自己的人生在不知不覺中耗費殆盡。這樣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人生,是低效率的人生。而造成這種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許多人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走了彎路,找不到捷徑可走,所以才終生碌碌無為。
生命對於人來說是有高效、低效之分的,試想一個人如果能在二三十歲時就能悟到四五十歲人的生存境界,能夠儘早地建立一套明晰的內心價值系統;能夠把社會給予的壓力變成一種生命的反張力;能夠及早體會到人生中的那份淡定、從容與豁達……這就是高效的人生。
對於年輕人來說,尤其是涉世之初的年輕人充滿了蓄勢待發的豪情、青春的朝氣、前衛的思想,夢想著豐厚的待遇和轟轟烈烈的事業。可是,社會畢竟是一所包羅萬象、喧囂複雜的大學校,這裡沒有寒暑假,拒絕虛假和膚淺,更拒絕空想和庸碌,難以預告何時開課,何時放學。面對這個複雜的大課堂,如何在涉世之初少走彎路,有一個好的開端,開始一番成功的事業?本書中給出了先行者積累的10條有益的涉世忠告,我們相信,你在閱讀了本書之後,一定能夠喚醒自身潛在的不可思議的力量,能夠使你擁有堅強的自信,努力學會發現真正的自我和內心的潛力。相信自己的能力,比什麼都重要。它會使你摒棄懷疑和消極的念頭,督促你建立起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使你變成一個充滿自信、活力和智慧的人!從而活出個高效和成功的人生!

目錄

第一章 買個鬧鐘:如果你不能控制時間,就讓時間來控制你
1.有意識地控制你的時間
2.時間不夠用就學著去“擠”
3.把每天都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4.對業餘時間的利用往往決定一個人的成就高低
5.時間管理是一門豐富人生的藝術
6.今天的事不要等到明天
7.用巴特萊法則運籌時間
8.提高單位時間的功效
第二章 管住嘴巴:少談論自己,更不要議論別人
1.閒談莫論人非
2.當心吹破了牛皮
3.改變跟人抬槓的說話習慣
4.當心禍從口出
5.聽聽別人怎么說
6.學會看清臉色巧說話
7.改正直言直語的說話習慣
8.別讓嘮叨毀了你的生活
9.開玩笑也要負責任
10.別總把得意掛在嘴邊
第三章 低調做人:把自己當成小人物就不會小瞧別人
1.不要動輒擺起“臭架子”
2.放下身架,在低起點上勝出
3.給人好處切莫自居
4.謙虛是一種不可戰勝的力量
5.得理也要讓三分
6.不要小看小人物的力量
7.看人時不要只看短處
8.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是傻瓜
9.不要小看所謂的失敗者
10.小瞧別人會讓你失去很多
第四章 主動聯繫:如果電話老是不響,你該打出去
1.進行必要的感情投資
2.老朋友的關係維護:聚
3.用“藝術”結交新朋友
4.尋找對自己有幫助的人
5.認識誰比知道什麼更重要
7.在別人患難時伸出你的手
第五章 做個計畫:有目的有計畫地做事效率要高得多
1.明確人生的路往哪兒走
2.不要偏離了燈塔指引的方向
3.制定目標必須堅持的六項原則
4.專注於已確定的目標
5.給自己的目標分段
6.運用合適的方法完成目標
7.不要一條道走到黑
8.必要時可以回頭
9.學會放棄一些目標
第六章 兩手準備:走運時想想以後倒霉了該怎么辦
1.成功了別得意忘形
2.為自己留條後路
3.能糊塗時就不要較真
4.給別人留點面子
5.可以的話不妨送個人情
6.讓對手做“英雄”
7.真誠對待自己的手下敗將
8.留一兩個備用方案以防不測
9.多往自己的“人情賬戶”上存點錢
10.處世中的“醉”與“不醉”
第七章 往壞處想:要知道不是什麼人都按牌理出牌
1.要學處世先學會忍
2.不要總指望別人感恩
3.不“吃掉”別人就會被別人“吃掉”
4.誰也不會踢一隻死狗
5.別掉進讚美的陷阱
6.感謝踢你一腳的那個人
7.遷就別人要有底線
8.當有人對你惡意挑釁
9.不要奢望與人一起“共富貴”
第八章 換一條路:獨木橋也許勝過陽關道
1.先斷後路再找出路
2.換個思路就是成功
3.從不可能中找機會
4.想著如何才能做到最好
5.何必跟人擠“陽關道”
6.學會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
7.不走直路偏繞彎
8.反向思維讓你反敗為勝
9.遇事多試試迂迴戰術
10.思路獨特讓你頻出勝招
11.別在條條框框中思考
第九章 遠離喧囂:能夠忍受孤獨的人才會成熟起來
1.靜,是一種人生境界
2.浮躁,讓你失去很多
3.以淡泊之心處世
4.在獨處中讓自己“靜”下來
5.學會享受適當的孤獨
第十章 慎重結婚:不要因為到了結婚年齡而草率結婚
1.愛情是一件易碎品
2.婚姻不能企求十全十美
3.愛情不具有可比性
4.勿拿婚姻做交易
5.慎重選擇你的另一半
6.在真愛與婚姻間取捨
7.理性對待“門錄戶對”
8.莫讓婚姻成為後悔的“痛”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買個鬧鐘:如果你不能控制時間,就讓時間來控制你
1.有意識地控制你的時間
有人說:“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也有人說:“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我們沒有理由再等待。時間是雙重性格的東西,最長也最短,最快也最慢,最小也最大。不懂得利用時間的人中將一事無成。
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陽光明媚,鳥兒歡快地歌唱,辛勤地勞動,其中有一隻寒號鳥,有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到處遊蕩賣弄自己的羽毛和嗓子。看到別人辛勤地勞動,反而嘲笑它們傻,好心的鳥兒提醒它說:“寒號鳥,快壘個窩吧!不然冬天來了怎么過呢?”
寒號鳥輕蔑地說:“冬天還早呢?著什麼急呢!趁著今天大好時光,快快樂樂地玩玩吧!”
就這樣,日復一日,冬天眨眼就來了。晚上,鳥兒們都在自己溫暖的窩裡安詳地休息,而寒號鳥卻在夜間的寒風裡凍得瑟瑟發抖,用美麗的歌喉悔恨過去,哀叫未來:“抖落落,抖落落,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
第二天,太陽出來了,萬物甦醒了。沐浴在陽光中的寒號鳥好不得意,完全忘記了昨天晚上的痛苦,又快樂地歌唱起來。
有鳥兒勸它:“快壘窩吧!不然晚上又要發抖了。”
寒號鳥嘲笑地說:“不會享受的傢伙。”
晚上又來臨了,寒號鳥又重複著昨天晚上一樣的感受。就這樣重複了幾個晚上,大雪突然降臨了,鳥兒們奇怪寒號鳥怎么不發出叫聲了呢?太陽一出來,大家一看,寒號鳥已經被凍死了。
《寒號鳥》雖是一則寓言,但它的確講明了在人的一生中,時間是多么重要,它是你最有權利發揮或揮霍的。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很樂意把時間用在下棋、聊天等這樣的事情上,但假如有人提議把這些時間用於學習時,他們便會立即反對:“我哪有時間學習,我都快忙死了……”
時間像海綿,要靠一點一點地擠;時間更像邊角料,要學會合理利用。一點一滴的累積,便會得到長長的時間;如果你因為它只有一點便忽略它的話,它便會悄悄地從你身邊溜走。
向時間要效益,合理利用時間就是與時間爭奪寶貴的生命。“忙裡偷閒”的人,才是會學習、會工作、會生活的人。
讓我們來看看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作息表:
8:00~17:00除早午餐外,校對修改作品清樣。
17:00~20:00晚餐之後外出辦理出版事務,或走訪一位貴夫人,或進古玩店過把癮——尋求一件珍貴的擺設或一幅古畫。
20:00就寢。
0:00~8:00寫作(夜半準時起床,一直寫到天亮)。
這位每天只睡四小時,身高不足一點六米的文學巨匠,摒棄了巴黎的喧囂與繁華,一個人靜夜獨坐,手握鵝毛筆管,蘸著心血和靈感,寫出了九十六部小說,演繹了一部《人間喜劇》。勤奮惜時的巴爾扎克只活了五十一歲,但他的作品卻流芳百世。
那些有進取心,有緊迫感的人,無不把時間抓得緊緊的,一時一刻也不放鬆懈怠。而當一個人感受到生活中有一種力量驅使他翱翔時,他是決不會爬行的。盛田昭夫說:“如果你每天落後別人半步,一年後就是一百八十二步,十年後即十萬八千里。”
在非洲大草原的一天早晨,曙光剛剛劃破夜空,一隻羚羊從睡夢中猛然驚醒。
“趕快跑!”它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被獅子吃掉!”
於是,它起身就跑,向著太陽飛奔而去。
就在羚羊醒來的同時,一隻獅子也驚醒了。
“趕快跑”,獅子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被餓死!”
於是,起身就跑,也向著太陽奔去。
誰快誰就贏,誰快誰生存。一個是自然界中的獸中之王,一個是食草的羚羊,等級差異,實力懸殊,卻面臨同一個生存問題——如果羚羊快,獅子就餓死;如果獅子快,羚羊被吃掉。
在貝爾研製電話時,另一個叫格雷的人也在研究。兩人同時取得突破。但貝爾在專利局贏了——比格雷早了兩個鐘頭。當然,他們當時是不知道對方的,但貝爾就因為這120分鐘而一舉成名,譽滿天下,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財富。
時間是成功者進步的階梯,是成功者的資本,但時間並非一成不變,它是有密度有年齡的。明天的時間比今天衰老。衰老的時間沒有氣勢,就好像日落西山的太陽,完全沒有旭日東升、朝氣蓬勃的氣勢。所以說,要有成功的人生,必須把握現在的時間。
2.時間不夠用就學著去“擠”
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了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鑽……
時間很特別,它“有時過得慢一些,有時過得快一些,有時它停了下來,停止不前了;有的時候,你能特別敏銳地感到時間的步伐,它飛馳而去,快得只來得及讓人驚呼一聲;而有時,時間卻躑躅不前,慢得像粘住了一樣,幾分鐘的時間拉成一條望不到頭的線。”
歷史上一切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善於擠時間的能手。巴爾扎克在20年的寫作生涯中,寫出了90多部作品,塑造了兩千多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許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他的創作時間表是:從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說,在圈椅里坐12個小時,努力修改和創作。然後從中午到四點校對清樣;五點鐘用餐;五點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有時手指寫得麻木了,兩眼開始流淚,太陽穴在激烈跳動,他喝一杯咖啡,又繼續寫。有時,他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他曾經一夜寫完《魯日裡的秘密》,三個通宵寫好《老小姐》,三天寫出《幻滅》的50頁開頭。有一次,他寫作了十幾個小時,實在支持不住了,就跑到朋友家,一頭栽倒在沙發上,請朋友一小時後叫醒他。後來,因耽誤了時問,他氣得大發脾氣。巴爾扎克說,寫作是“一種累人的戰鬥”,就好像向堡壘衝鋒的士兵,精神一刻也不能放鬆。一些傳記家介紹說:“每三天他的墨水瓶必得重新裝滿一次,並且得用掉十個筆頭。”和巴爾扎克一樣,牛頓、居里、愛因斯坦、愛迪生等都是一些連坐車、散步、等人、理髮時間都用於思考問題的擠時間的專家。
提起“擠”時間學習,有的人總是搖頭嘆氣地說,一天工作八小時,有時還有其他活動,每天排得滿滿的,怎么擠?那么請聽美國“支配時間專家”、經理們的科學導師彼得·德魯克的一段話:“我強迫自己去請求我的秘書每過九個月做一次時間統計,統計一下我的時間利用情況。然而,雖然我這樣已堅持了五六年,每次總要嚷嚷:‘不可能!我知道我浪費了很多時間,不過不可能有那么多,……’我倒想看看,誰做了這樣的統計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德魯克的經驗說明,時間大有潛力可挖,時間的容量還有待進一步充實,我們怎么能說擠不出時間了呢?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有這樣的詩句:“竹中一滴曹溪水,漲起西江十八灘。”匯涓涓細流以成大海,積點滴時間以成大業。事物的發展變化,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點滴”的時間看起來很不顯眼,但這些零零碎碎的時間積累起來卻大有用場。史書上記載了陶宗儀積葉成書的故事。陶宗儀是元末明初人。他在江蘇松江做鄉村教師時,親自耕田種地,休息時,常把自己的治學心得、詩作、所見所聞,隨手寫在摘下來的葉了上,放進一個瓮里。滿了就埋在樹下,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裝滿了十多瓮。後來,他將這些瓮挖出來,將葉子上的文字摘錄、整理出來。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共有30卷的《輟耕錄》。
歷史學家吳晗曾這么說過:那些年總想找個比較長的完整時間寫東西。這個不現實的想法,害苦了自己,我老是在等,總等不來,可以利用的時間也就輕易地滑溜過去了。如今,我不這樣想了,一有時間就寫,化零為整,把許多零碎時間妥善地利用起來,不就是一個大整數?這筆賬過去不會算,現在想想,真是蠢得可以!
如果養成了不愛惜時間的習慣怎么辦?下決心改,實施根治法。“支配時間專家”愛德溫·C·布萊斯說:“浪費時間的活動就像癌細胞,慢慢吞噬掉你的精力,滋生出某些壞習慣。要想消除它們就得採用根治法。要是你已在做著的事情使你厭煩,妨礙你完成計畫,又大大消耗著你的精力,浪費著你的時間,那就徹底摒棄它們!
3.把每天都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有一句經典的名言:“如果上帝能給我三天光明,我會把每一天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來過!”
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感受不到每一天的重要性,白白地讓時間不經意間溜走,直到臨近生命的結束,才發現它的寶貴,但是為時已晚。來看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深夜,危重病房裡,癌症患者迎來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分鐘,死神如期來到他的身邊。
他向死神懇求道:請給我一分鐘時間,我要用這一分鐘,最後一次看看天,看看地,想想我的親人朋友和敵人,或者聽一片樹葉從樹枝上飛落到地上的那一聲“嘆息”……
死神說:你的想法不壞,但我不能答應你。因為這一切,我都留了時間給你欣賞,你卻沒有珍惜。不信,你看一下我給你列的這份賬單:
在你六十年的生命中,你有一半時間在睡覺,這不怪你,這三十年權且算是我占了你的便宜。
在餘下的三十年中,你曾經嘆息時間過得太慢的次數一共是1萬次,你因此想出了許許多多排遣無聊、消磨時間的辦法,其明細賬大致可羅列如下:
打麻將(以每天兩小時計),從青年到老年,你一共耗去了6500小時,折合成分鐘是39萬分鐘。
喝酒,每頓以一小時計(實際遠非這個數),從青年到老年,也不低於打麻將的時間。
此外,同事之間的應酬,上班之前狂侃甲A聯賽以及各種臭電視劇,拿著一張報紙出神、吐煙圈,對張三說李四的壞話,對李四說張三的壞話,又耗去你不低於打麻將和喝酒的時間。
除了這些,你還無數次嘆息生命的無聊、空虛、寂寞,為此,你還強拉鄰居、同事或下屬打麻將、撲克,甚至強搶小孫子的電子遊戲。後來,你還趕潮流學人家上網,化名“溫柔帥哥”……
你還參加了無數有較強催眠作用的會,這使得你的睡眠時間遠遠超過了三十年。而且,你又主持了許多類似的會,使更多人的睡眠也和你一樣超標。
還有……
死神想繼續往下念的時候,發現病人的生命之火已經熄滅了。
生命如同一張小小的磁卡,所不同的是,我們常會忘了,在我們大腦中也有個顯示器,告訴我們有限的時光還剩多少。而當生命倒著計時,那年年減少的數字,便會提醒我們——來日不多,該做的事情得趕緊去做。
非洲有一個民族,嬰兒剛生下來就獲得六十歲的壽命。人生大事都得在這六十年內完成,此後的歲月便頤養天年了。這真是個絕妙的計歲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不過是我們從上蒼手中借來的一段歲月而已,過一年還一歲,直至生命終止。可惜我們常常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覺:日子長著呢!於是,我們懶惰,我們懈怠,我們怯懦……無論做錯什麼,我們都可以原諒自己,因為來日方長,不管什麼事放到明天再說也不遲。
直到有一天,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我們時,我們才悚然而驚:糟了,總以為將來還長著呢,怎么死亡說來就來了!那些未盡的責任怎么辦?那些未了的心愿怎么辦?那些未實現的諾言怎么辦……還能怎么辦?面對死亡通知書,人類只能踏上那條不歸路。追悔也罷,遺憾也罷,那個早已寫好的結局無人能更改。臨終之前,也許人們會在模糊中想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嘆,想起“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教誨,可一切都悔之晚矣。
此時讓我們想想那個倒著計歲的非洲民族,他們的人生智慧真令人驚嘆。生命既是借來的一段光陰,當然是過一天少一天了。而面對自己日漸減少的壽命,誰又能無動於衷呢?
生命倒計時,一個多么有必要的提醒。面對有限的時光,我們理應善加利用。於是,我們將手中事務整理清楚,分出輕重緩急,再一一安排妥當。當我們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年、幾個月甚至幾天時,有誰捨得將時光浪費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有誰捨得將精力花在流言蜚語上?如此寶貴的時光,只能用在重要的事情上。這樣,當預定的終點到達時,心中才不會有太多遺憾。
生命倒計時,常讓人想起電話磁卡。當我們將磁卡插入話機時,顯示器立刻顯示出卡中數值,隨著通話時間的延長,卡中數值不斷減少。面對不斷縮小的數字,你會下意識地提醒自己:長話短說,別浪費錢。因為那些變化的數字如同一雙眼睛,提醒著你,最終讓你三言兩語結束通話。
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來過,你才能把每一天都高質量、高密度、高效率地度過,才能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效率。
4.對業餘時間的利用往往決定一個人的成就高低
人的一生很難有多少整塊時間,多數都是小塊零碎的業餘時間。這些業餘時間往往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
一個城郊的居民區住著3戶人家,他們的平房緊緊相鄰,3個男人都從農村招工進了一家煉鐵石的工廠。廠里工作辛苦,工資又不高。下班了,3個人都有自己的活。一個到城裡去蹬三輪車,一個在街邊擺了一個修車攤,還有一個在家裡看書,寫點文章。蹬三輪車的人錢賺得最多,高過工資;修車的也不錯,能對付柴米油鹽的開支;看書寫字的那位雖沒有收入,但也活得從容。
有一天,3個人說起自己的願望。蹬三輪車的人說:“我以後天天有車蹬就很滿足了。”修車的說:“我希望有一天能在城裡開一間車輔。”喜歡看書寫東西的那個人想了很久才說:“我以後要離開煉鐵廠,我想靠我的文字吃飯。”其他兩位當然都不信。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