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這樣脫穎而出:傑出小學生的26條成功指南》

《小學生這樣脫穎而出:傑出小學生的26條成功指南》

本書提供了生動翔實的例子,中肯的建議,還有步步到位的方案,期待能幫助家長們輕鬆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送給中國父母最好的禮物
傑出小學生憑什麼傑出?
1000名國小“優秀學生”、“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十佳學生”身上具備的26個傑出品質。

內容簡介

《小學生這樣脫穎而出》認真研究了1000名國小“優秀學生”、“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十佳學生”的先進事跡,在此基礎上歸納、提煉出這些傑出孩子身上都有哪些優秀品質,他們的父母又是如何培養的,為您的孩子在國小里脫穎而出提供良好借鑑和有益幫助。
主要寫了從A到Z的成功只能,從26個方面來論述:
A好奇心強B助人為樂
C全面發展D有特長
E動手能力強 F熱愛公益
G陽光活潑H熱愛自然
I爭強好勝J自信
K誠實 L勤勞
M合群

作者簡介

嚴行方親職教育研究專家,研究親職教育和學習方法多年,長期關注家教熱點,觀點新穎獨到。主要著作有《從從容容做父母》《高分一定有方法》《厭學一定有對策》《把脈:現在的孩子怎么啦》《把脈:現在的家長怎么辦》等70多部。

目錄

從A~Z的成功指南
A.好奇心強
人的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它和智商有著直接關聯。傑出小學生都有一種強烈好奇心,喜歡東看看、西摸摸,這表明孩子具有強烈的認知欲和探求欲,而這正是學習上刻苦鑽研的寶貴品質。父母任何時候都應當愛護孩子的好奇心。
★有父母扶持,放手不放縱
★有父母肯定,能改邪歸正
★有父母理解,難得受體罰
★有父母啟發,好奇心強烈
★有父母引導,能改正缺點
B.助人為樂
別以為小學生助人為樂都是些攙扶盲人過馬路、拾金不昧之類的小事,其實,這反映了孩子會不會做人、父母對孩子有沒有教養等大問題。現代社會靠單打獨鬥很難創出一番事業來,助人為樂培養的正是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發自內心地去幫助別人
★在幫助別人中變得高尚
★立足安全,力所能及
★父母是他們的好榜樣
C.全面發展
傑出小學生給人學習成績好的印象,但實際上他們絕大多數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整體觀認為,人的心理具有整體性,各種教育因素、內容、階段的有機統一,有利於最大程度地發揮親職教育整體效果,提高內在素質。
★德育為首,五育並舉
★孩子有動手動腦機會
★啟發孩子自己尋求答案
★重點培養勞動技能素質
★離不開學校的倡導和引導
D.有特長
俗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有用之處必定是特長。成功的教育毫無疑問應該幫助孩子發現特長、強化特長、發展特長。全面發展+特長,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特點。傑出小學生幾乎人人都有一兩項特長,特長是他們的個人名片。
★有特長的孩子更自信
★學特長有利於磨礪意志
★特長是升學的敲門磚
★學特長有價廉物美捷徑
★學特長要尊重孩子意願
E.動手能力強
傑出小學生通常動手能力也強。童謠唱道:“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俗話說“心靈手巧”,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心靈”導致“手巧”,“手巧”促使“心靈”。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更是直接了當地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好奇心能經常得到滿足
★不一定安分,但是聰明
★學玩結合,學習興趣濃
★動手能力促進了主動學習
★善於把課本和生活相結合
F.熱心公益
傑出小學生熱愛公益勞動,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都一樣,這是他們參與意識的主要表現之一。有些孩子在學校很愛勞動,回到家裡就像小皇帝一樣懶得不肯動,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是缺少父母的指導和鍛鍊,沒有養成習慣。
★具有良好勞動習慣
★在家和在校一個樣
★父母經常提出這方面的要求
★孩子能自覺接受勞動意識
★經常參加公益勞動

精彩書摘

有父母啟發,好奇心強烈
小學生的好奇心需要得到父母啟發,才能向正確方向發展,並越來越強烈。如果任其發展、自生自滅,未必能取得理想效果。
在這方面,主要關注以下兩點:
千萬不能傷了孩子的自尊
自尊和一個人的生命同等重要,所以無論如何不能傷了孩子自尊。
一位小學生總喜歡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例如“什麼是‘只要’”、“什麼是‘唯一’”、“汽車燒汽油的煙從哪裡冒走了”等等。對於一些有形物質,父母還能解釋一番;而對於一些虛詞,簡直是無能為力。
不過,這對父母的可貴之處在於,明知孩子的提問令自己難堪,卻自始至終沒發過火,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從而導致閉口不言。
每次在解答問題時,他們總是從最簡單的地方開始,引導、啟發孩子逐漸了解一些比較深奧的大道理。
例如,孩子問“電視機里的人藏在哪裡?”他們就從電視的娛樂功能開始,一步步講解什麼是微波、光電、液晶等。
顯然,這種知識對小學生來說還過於深奧,但也正因“深奧”才讓孩子感到更神奇,聽得津津有味,並產生更加強烈的好奇心。
啟發孩子換位思考
當孩子因為好奇隨便動別人的東西時,可以啟發他換位思考:如果這是你的東西,別人亂動,你會怎么辦?
然後告訴他說,別人的東西,沒有經過同意是不能隨便亂動的,否則別人會不開心,再也不和他玩了。
這種潛移默化的啟發,不但會正確引導孩子的好奇心,而且還能增強好奇心,引導孩子自覺地看書、學習,把自己不明白的東西搞懂。這樣,孩子就自覺自愿地愛上了看課外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