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軍山》[電影]

《定軍山》[電影]
《定軍山》[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影片,1905年7月9日開始拍攝。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這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製的第一部電影,標誌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基本信息

電影背景

公元1905年,此時的中國已經遭遇了八國聯軍以及各國列強的塗炭,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款仍在簽署。這塊土地和在這裡休養生息的中國百姓,隱忍地接受著那些頤指氣使的洋人們和他們的帶來的一切。洋人們已經把這塊土地當成自己的樂土而樂不思蜀。 慈禧仍在東暖閣內垂簾而國家已經是內擾外攘、民不聊生。《定軍山》的故事,就發生在l00 年前的中國

電影簡介

100年前的中國,內憂外患。然而,北京的天橋,毅然熱鬧無比,洋人開設的西洋影戲院門庭若市,同樣一條街,中國人任景泰家開設的西洋影戲院卻門可羅雀,因為沒有新片子可以放。一個偶然機會,任景泰參加京劇名角譚鑫培的壽宴,便有了將譚鑫培的京劇拍成西洋影戲的念頭,就在夢想漸漸變成現實的時候,卻引發了一系列的事端。

影片劇情

《定軍山》《定軍山》

北京,天橋,熱鬧無比,洋人開設的西洋影戲院門庭若市,先進技術帶來的新鮮玩意兒很快被民眾接受,雖然年景蕭索,但是,人們卻依舊得在苟活中苦中作樂。同樣一條街,中國人任景泰家開設的西洋影戲院卻門可羅雀,原因只有一個,洋人的機器、洋人的片源,人家不賣你新片子,任你幾部老片子放映到地老天荒,無人問津。

任景泰,曾經留洋日本學習照相技術的有識之士,京城有名的照相師傅。自從買了台攝影機,景泰心中就有了不能遏止的想法——拍國人自己的西洋影戲!用時洋人之技藝,記錄自己國家之精粹。一個偶然的機會,任景泰參加聲震京城內外的京劇名角“譚叫天”譚鑫培的壽誕,便有了將譚鑫培之京劇拍成西洋影戲的念頭。然而,就在任景泰想實視自己的理想時,一系列事端先後發生了。

故事中,任景泰拍攝西洋影戲無怨無悔赤子一樣的情懷,盡現他拳拳愛國之心和正義之氣。任景泰最心儀的徒弟劉仲倫最解師傅心意,攝影機無端被毀之後,他幾乎殫精竭慮地希望彌足過穴,然而事情並非都隨人願,仲倫找到撞毀攝影機的女子,卻發現她也是厄運在身。從怨懟到誤會冰釋,處子情懷的仲倫和女子暗生情愫,然而情到濃處卻被大觀樓戲院的一場大火阻隔了女子的生死訊息,仲倫痛苦難擋,了無生趣,生生地應承了自己是縱火之人,情若父子的一對師徒驟然成了陌路人。仲倫入獄成招,被罰作苦役。就在仲倫已經斷了塵念的時候,王府特召回仲倫為即將去蒙古和親遠嫁的格格拍照。仲倫到了京城王府,在王府花園看到誤以為已絕塵寰的女子正是要遠嫁的雅琪格格。雅琪格格雖情深意重,但是國命難違,於是在遠嫁之時,召來仲倫一別,也為仲倫留下了價值不菲的玉牌。格格遠嫁,仲倫轉化悲痛,將玉牌當掉,換回攝影機帶給師傅,師傅也終於了解了仲倫的苦惰,師徒前嫌盡釋。攜手共同拍成了京劇《定軍山》“請纓”等幾個經典片段。

相關影評

《定軍山》《定軍山》

《定軍山》是中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由北京豐泰照相館1905年攝製的,現已無電影拷貝。本片取材於《三國演義》中老將黃忠攻打定軍山的故事 ,曹將張合攻打葭萌關,老將黃忠向諸葛亮討令拒敵,諸葛亮因他年老而不允,黃忠當場舞刀、斷弓,於是討得令箭殺退張合,並乘勝攻占曹軍屯糧之天盪山。黃並乘勝攻占曹軍屯糧之天盪山。黃忠越戰愈勇,又智斬大將夏侯淵,奪取了曹軍重鎮定軍山。.

由於當時外國影片不斷湧入中國市場,使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景豐萌發了拍攝中國電影的計畫。鑒於國粹京劇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任景豐邀請了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拍攝了《定軍山》。此片製作設備只有一架手搖的木殼制的攝影機,為適合無聲片的創作要求著重表現光演不唱,利用日光在露天廣場拍攝了“請纓”“舞刀”“交鋒”等舞蹈、武功場面的三個片段,此片成為中國最早的一部無聲戲曲武打記錄短片,譚鑫培也成為中國第一位涉足影壇的表演藝術家。《定軍山》在拍攝手法上受到了一些西方國家的影響,但內容取材上卻與傳統的民族戲曲和古典文學相結合,非常符合當時觀眾的欣賞習慣與藝術口味,使得中國電影一經問世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影片上映後便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曾出現過萬人空巷的盛況。因此無論從電影史的角度,還是從保存京劇藝術精華的角度,都是極有藝術價值

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壽辰之際,英國駐北京公使曾進獻放映機一架、影片數套慶賀。當時在宮內的放映實驗中途突然發生爆炸。慈禧老太太以為這是一個不吉利的兆頭,當即下達了一個不準再在宮裡放映電影的命令,就這樣放了中國電影一條生路。不過中國電影的開始注定要與壽辰有關。

任慶泰,一個典型的技術派商人,京城最早開業的照相館老闆。在1905年,最初,他的大觀樓像中國當時的所有影戲樓一樣,放映的是舶來品。漸漸地,任慶泰感覺所映影片,尺寸甚短,除滑稽片外,僅有戲法與外洋風景,他動了自己拍片的念頭。

世界電影開啟於盧米埃爾兄弟的紀實短片,而中國電影開啟於國粹京劇。那時,京劇是舉國若狂的頭號娛樂項目,京劇名角就是當之無愧的明星。因為當時的中國人缺乏拍攝敘述性影片的經驗,而戲曲又是當時吸引觀眾熱情的保障,因此早期的中國電影與戲曲的聯繫很緊密。

譚鑫培,著名老生演員,戲路廣博,文武昆亂,無所不能,是當時北京演藝界的明星人物,慈嬉的御用演員,人稱“伶界大王”,因拍攝《定軍山》而成為中國第一位電影演員。1905年,適逢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60壽辰。

100年前,片長僅5分鐘的《定軍山》宣告中國電影誕生;100年後,廣電局和中影集團重新拍攝的同名電影《定軍山》,成為紀念中國電影百年的特殊禮物。

100多前,《定軍山》揭開了中國電影的序幕,從此之後電影風風雨雨經歷了100年,這部《定軍山》以敘述方式演繹了當初那部《定軍山》的拍攝的艱辛過程,除了他的紀念意義,更多的是中國電影精神的一種回歸,是對中國電影的一種詮釋,為中國的電影百年寫下來厚重的一筆,也不失為中國電影百年最佳的禮物。

片子的背景是滿清皇朝,使得新事物難以迅速被接受。在100年前情,大眾所熟悉的只有戲曲,各派各系的唱腔套路各有特色,影戲只在一小部分地方上映,但是很多人都不接受這類新事務,尤其是弊端重重的深宮,就更不了解影戲,影戲入宮面聖是電影在中國發展的最佳途徑和機遇,然而,事情總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小失誤差點斷送了這位改寫歷史的偉人的性命。中國電影就是在這樣一個亂世中萌芽和發展,回想一下,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中國電影從一開始就已經是有聲電影了!說是有聲電影,當初的想法是聲影同步播放,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燒制碟片,拍攝影戲,同步播放,達到聲影俱佳的效果,然而,畢竟技術還是不過關,那時候的播放機播出來的聲音又怎么能在上百人的地方起到作用,如果說是現在,這個只是一個小事情,拿個麥克風擴音器之類的絕對搞定,但是當時沒有這樣的技術,這個不得不說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挑戰,面對這個困境,仁景泰用自己的聲音彌補了這個缺陷,打動了譚老爺,也打動了周圍的民眾,使得這第一部電影一公映就獲得了成功,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電影產生了,這也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碑,雖然這些都是利用西方技術來實現的,但是已經加入了自己的元素,已經被文化所融合了。

現在誰都可以拍電影,拿個DV就可以弄個片子出來,然而,真正的電影是什麼?中國電影的基礎是什麼呢?電影的目的是什麼呢?現在,這部《定軍山》的拍攝不也正是要告訴浮誇的中國電影界這個道理嘛。現在拍電影的已經不顧及這些了,因為電影已經市場化,商業利益掩蓋了前面的一切,然而,這不是中國電影所需要的,中國電影需要回歸,需要重新定位。

影片由來

任景泰、劉仲倫拍攝的第一版《定軍山》影戲為百姓免費放映。一時間,萬人空巷,大家聚攏至一處,觀看《定軍山》。情至酣處,出現了眾人齊唱《定軍山》,為譚鑫培影戲配唱的感人場面。在酣唱中,任景泰劉仲倫師徒二人終於釋然,淚落如雨。至此,中國第一部電影產生了。 整整 100 年的重拍,是以為記,謹獻小國電影百年。

新版電影

譚正岩和譚孝曾清唱《定軍山》譚正岩和譚孝曾清唱《定軍山》

新版《定軍山》在北京大觀樓影院首映,該片已確定於2月23日在全國數字院線上映。作為向中國電影百年獻禮的重點影片,《定軍山》與中國第一部電影同名,用導演安戰軍的話說,這也是為了向中國第一部電影致敬。

2006年2月23日的首映式上,除了該片導演安戰軍,主演楊立新、譚元壽、呂中等明星大腕外,不少電影界的老藝術家如葛存壯、凌元也來捧場。新版《定軍山》以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拍攝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導演安戰軍強調《定軍山》是“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的作品,影片不再是百年前簡單的京劇表演實錄。如今的《定軍山》採取的是戲中戲的結構,記錄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從籌備到選角,再到最後拍攝的整個過程。”

在新版《定軍山》中飾演京劇大師譚鑫培的是其曾孫譚元壽。說起這個角色,已經80歲高齡的譚元壽還有些“不自信”:“當年我曾祖譚鑫培拍《定軍山》時才60歲,我如今已經80歲了。以前我拍過兩部戲曲片,這是我第一次拍攝故事片,雖然我年紀大,但在電影表演上我還是國小生。”譚老的謙虛,讓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譚老的兒子譚孝曾和孫子譚正岩現場為觀眾清唱了京劇《定軍山》片段。

拍攝情況

20世紀50年代末,曾有人對豐泰照相館學徒劉仲明做過採訪,那次採訪留下了了對《定軍山》拍攝情況的最詳細的記載:

“……廊子下借著兩根大紅圓柱,掛上一塊白色布幔。屋內成了譚老闆臨時起居的地方,他的跟包、琴師、敲鑼鼓傢伙的,都來了。屋外院子裡,把那架號稱‘活動箱子’的攝影機,擺在了靠前院後牆邊。由照相技師劉仲倫擔任拍照(即攝影),他是‘豐泰’最好的照相技師了。雖然前幾天練過幾回,但真的上陣,仍顯得有些緊張。一通鑼鼓過後,布幔後閃出一個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將來,這就是譚鑫培最拿手的《定軍山》里的老黃忠,只見他配合著鑼鼓點兒,一甩髯口,把刀一橫,立成頂樑柱一般,就聽旁邊有人喊:‘快搖’,劉仲倫便使勁搖了起來,那時的膠片只有二百呎一卷,很快便搖完了,算告一段落……”

相關人物和場景

1.任慶泰

字景豐,青年時在日本學習過照相技術,是一個典型的技術派商人。1892年在北京開設豐泰照相館,成為京城最早開業的照相館老闆。因其技術優勢,生意異常興隆。最初,他的大觀樓像中國當時的所有影戲樓一樣,放映的是舶來品。漸漸地,任慶泰痛感“所映影片,尺寸甚短,除滑稽片外,僅有戲法與外洋風景”,他動了自己拍片的念頭。攝製《定軍山》之後的三年里,他還拍攝了《青石山》、《艷陽樓》、《紡棉花》等戲曲的片段。1909年,照相館遭受火災,任慶泰的電影活動就此終止。1932年去世。

2.譚鑫培

著名老生演員,戲路廣博,文武昆亂,無所不能,是當時北京演藝界的明星人物,慈嬉的御用演員,人稱“伶界大王”,因拍攝《定軍山》而成為中國第一位電影演員。稍後他還拍攝過《長坂坡》的片段。

3.大觀樓影院

建於1905年,創始人即任慶泰,前身為大亨茶園。《定軍山》在此上映時,人潮洶湧,一時無兩。20世紀20年代成為中國第一家男女同座的影院。解放前一直由任家經營,1955年起公私合營,1965年改建成北京當時唯一一家立體電影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