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已婚女人》

《完美的已婚女人》

《完美的已婚女人》選收作者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十五篇。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完美的已婚女人完美的已婚女人

《完美的已婚女人》選收作者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十五篇。其中堪稱中篇小說的《貝爾塔夫人》,講述的是望族末代小姐貝爾塔所經歷的一次頗具悲劇色彩的愛情故事;《我的葬禮》則以一個活人的荒唐葬禮為背景,刻畫了一幫無恥政客們在這一公眾場合裝腔作勢的醜惡嘴臉;《別了,“羔羊”!》描寫的是一位破產農民被迫賣掉自己外號叫“羔羊”的心愛的母牛時,在兩個孩子內心引起的悲哀情緒,此篇作品已成為西班牙傳統教材的課文之一;《完美的已婚女人》卻以揶揄調侃的筆觸表明,最讓丈夫忍受不了的,正是妻子的太過“完美”。克拉林善於捕捉口常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又富含哲理的戲劇性場景,抓住事物的細微之處,用誇張的筆調和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往往產生以虛見實、微言大義的效果。

編輯推薦

《完美的已婚女人》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克拉林原名萊奧波爾多·阿拉斯,1852年4月25日生於薩莫拉城。1869年考入奧維多大學法律系,在校期間便參加了推翻女王伊薩貝爾二世的革命,從此成為共和派。1871年進入馬德里中央大學,這期間,結識了許多文學界名流,其中就有名聲顯赫的佩雷斯·加爾多斯。1875年10月,他首次以“克拉林”(意即號角)為筆名在諷刺雜誌《鞭撻》上發表作品。1883年返回奧維多大學任教,開始創作長篇小說《庭長夫人》,這部作品於1885年初出版,現已成為西班牙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1891年出版了其第二部長篇小說《獨生子》。除了這兩部長篇小說外,克拉林的主要作品是短篇小說,以其數量和成就而言,他至今堪稱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文學界的一位短篇小說大師。

序言

本書作者克拉林生活的年代,正是西班牙社會激烈動盪的年代。當時歐洲正處於資本主義迅猛發展的時期,而西班牙卻遭受著封建勢力和反動教會的壓迫,國家處於全面衰落之中。國際和國內形勢促使西班牙的資產階級決心衝破重重阻力,爭取到較大發展。克拉林正是在這種新興資產階級與封建保守勢力的殊死鬥爭中成長並從事文學創作活動的。

克拉林原名萊奧波爾多·阿拉斯,一八五二年四月二十五日生於薩莫拉城。一八六九年考入奧維多大學法律系,在校期間便參加了推翻女王伊薩貝爾二世的革命,從此成為共和派。一八七一年,他進入馬德里中央大學,這期間,結識了許多文學界名流,其中就有名聲顯赫的小說家貝尼托·佩雷斯·加爾多斯。一八七五年十月,他首次以“克拉林”(意即號角)為筆名在諷刺雜誌《鞭撻》上發表作品。從此一直使用這個筆名在多種刊物上發表文章,宣傳共和主義,批判王朝復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