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研究集刊》

《宋學研究集刊》

《宋學研究集刊》主要介紹宋朝的文學。宋學的界線確實應該界定一下。鄧先生的一大貢獻就是指出了宋學不是等同於理學,而是一種新儒學,也就是具有宋代時代特色的儒學,沿襲漢學傳統的宋代儒學,便不算宋學範圍之內。當然,作為新儒學的宋學仍然比較狹義,廣義的宋學甚至包括了宋代文化,如陳寅恪先生所言“新宋學”就是。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第一輯】 
原價:47.00元
作者:浙江大學宋學研究中心編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宋學研究集刊宋學研究集刊

ISBN:9787308062848
頁碼:37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08-11-1
印刷時間:2008-11-1
字數:342000
商品標識:20464008
【第二輯】
書名:宋學研究集刊
作 者:浙江大學宋學研究中心 編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7-1
ISBN:9787308077385
開本:16開
定價:88.00元

內容簡介

浙江大學宋學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宋學源流與中國近世社會,並以此為題獲得了浙江省社科規劃重大項目的立項支持。為了推進海峽兩岸同仁對此領域的研究,去年4月,宋學研究中心依此項目,聯同浙江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研究所與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在杭州召開了有關宋學與宋代社會文化的學術研討會,本期集刊就是這次會議論文的選編。本輯收錄了北宋的中國觀——以“中國”詞稱為主的討論、論兩宋理學家的聖人史觀、宋代社會自由度評估、略論司馬光民族觀的繼承性與創造性等研究成果。

圖書目錄

【第一輯】
宋學漫談
宋代的武選官——內在秩序與通用標尺
北宋初年的文武界線——以出身文官家庭及文士背景的武將為例
論宋代地方行政權力的再分配
君道與“君臣之分”——從《尚書義》論王安石的君臣觀
北宋黨爭與碑誌初探
宋代宗室人仕任官問題探析
沈括與王安石的關係新探
試論宋代“侍從”內涵的變化與元豐官制改革之關係
飛錫者可以駐足,行李者可以息肩——宋代寺廟的旅宿空間特質
宋代富民釋疑
宋代富民的婚姻網路——從“女必嫁士人”說起
《夷堅志》所見南宋鄉村社會管窺
艷曲的散去:荊襄道在宋代衰落的原因
宋代金衢地區手工業經濟的變遷與行擔手工業的盛行
“呂洞賓過沈東老”仙話考述
南宋明州州學先賢祠與人物祭祀
從先賢祠到鄉賢祠——從地方祭祀看宋明地方秩序的轉變
試論北宋的學校取士
【第二輯】
北宋的中國觀——以“中國”詞稱為主的討論
論兩宋理學家的聖人史觀
宋代社會自由度評估
略論司馬光民族觀的繼承性與創造性
論張載的“氣質之性”及其譜系的開展——由分解與圓融二義為詮釋進路
從“春秋學”轉入“易學”——北宋“金陵王學”(1021—1067)的“天學”構造
洛學與永嘉元豐九先生的“違志開道”
略論北宋前期的制度革新
論北宋皇后的喪禮
唐宋變革期的一個面向——從“律合格式”到“敕令格式”
再論宋太祖誓約:“不誅大臣、言官”
北宋熙寧間地方行政一瞥——以杭、台二州對日僧成尋之接待為中心之考察
兩個同財共居大家族的演變歷程——宋代司馬光家族與姚氏家族研究
宋代禪宗僧人的行腳及其困境
論盟誓背景下北宋對遼策略的恐懼心理
北宋陝西路氣候變遷
論媽祖信仰在宋代的嬗變及其成因
從吃大蒜到吃辣椒——宋代以來四川的人群變遷與主要辛味調料的改變
沈括與醫藥學
南宋狀元策試析
蘇學嫡傳蘇伯衡——兼論蜀學對浙學之影響
略論北宋尚意書風對明代書家之影響
宋中興高孝光寧四朝實錄修纂考
南宋社會文化學家王應麟仕履系年考釋
南宋“製造御前軍器所”與“御前軍器所”考辨
三十年來中國大陸的宋史研究(1978—2008)
宋代家族史研究述評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