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明州先賢祠研究

內容介紹

本書討論了南宋明州,即南宋兩浙東路明州(後改慶元府)地區(約相當於今寧波、舟山群島)的先賢祠,以及紀念鄉里先賢人物現象背後之文化意義。是從歷史學、社會學的角度,以區域研究的方式對宋代先賢祠進行的研究。

作者介紹

鄭丞良
男,1974年10月生,台北人。2009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主要從事南宋中後期政治史與文化史研究。在《漢學研究》、《宋學研究集刊》、《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等刊物和論文集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另有會議論文十數篇。

作品目錄

序言
前言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回顧
三、研究取徑與限制
第一章 事神與禮賢:宋代鄉里先賢祭祀的發展與趨勢
第一節 兩宋鄉里先賢祭祀的多元場域
一、祠於官廨
二、祠於寺觀
三、祠於祠廟
四、鄉里先賢集合祠祀的出現
第二節 南宋地方官學祭祀先賢的趨勢
一、官學先賢祠數量的增加
二、朱熹與釋奠禮
三、釋奠禮制與先賢祠祀
第三節 先賢典範與循吏教化的推動
一、官學先賢祠的主要推動者:地方官員
二、立祠官學之先賢人物典型
三、循吏內涵的位移
第四節 推動儒學教化的新角色:以“鄉先生祠於社”論述為例
一、“鄉先生”內涵的轉移:由鄉里關懷到人格典範
二、南宋祠堂記中的“鄉先生祠於社
三、以地方官員可師法者為“鄉先生
第二章 地方士人認同的象徵:南宋初期明州州學先賢祠的勃興
第一節 宋代明州州學的修築與先賢祠的發展
一、明州州學的修建過程
二、州學先賢祠的發展
第二節 州學先賢祠祭祀人物之生平
一、先賢祠之鄉賢人物
二、先賢祠之良吏人物
第三節 州學先賢祠與時代趨勢的互動
一、先賢祭祀與北宋黨爭
二、州學先賢祠與南宋理學運動
第四節 鄉飲酒禮及其儀式氛圍中的先賢祠
一、明州鄉飲酒禮的儀式內涵
二、鄉飲酒禮為明州士人認同的地方文化傳統
第三章 基層社會祭祀的主流:南宋中期縣學先賢祠與祠廟的交匯
第一節 縣級基層社會紀念先賢的主流:先賢祠廟
一、民間信仰中的先賢祠廟
二、明州區域信仰圈的形成:以廣靈王鮑蓋為“府主”
第二節 明州諸縣學的發展
一、縣學的興建
二、縣學的教化理念與啟蒙意義
第三節 縣學先賢祠設定概況
一、奉化縣學先賢祠
二、慈谿縣學先賢祠
三、昌國縣學先賢祠
四、鄞縣學先賢祠
第四節 縣學先賢祠與民間先賢信仰的交融
一、縣學先賢祠中的“尊賢”與“報功”
二、民間信仰中的“教化”與士人
第四章 講學先賢紀念的發展:南宋晚期明州書院與先賢紀念
第一節 南宋明州私人講學的發展
一、經學教育傳統的延續
二、明州著名家塾的設立
三、明州城南地區的家族與私人講學
第二節 學術先賢祠堂的設立與祭祀
一、祠堂的形態
二、家塾的私人性質
三、家塾成為學術聖賢的祭祀空間
四、明州學術先賢祠堂中“家”的性質
第三節 明州書院與先賢紀念
一、宋代明州書院概況
二、書院“春秋釋奠,朔望謁祠”的基本模式
第四節 宋元之際明州書院祭祀對象與鄉賢觀念的深化
一、人元之後四明書院祭祀朱熹的發展
二、四明書院中陸學勢力的退縮
第五章 重振四明士風的契機:宋元之際提倡先賢典範的歷史意義
第一節 宋元之際四明士風的轉變
一、晚宋四明士人對科舉取士弊端的意見
二、人元後四明地區官學問題
三、鄉曲義田莊功能不彰
四、時人對宋元之際四明士風變化的總體觀察
第二節 由五先生祠到九先生祠
第三節 “九先生”對宋元之際四明士人的歷史象徵
一、諸老典型成為地方文獻傳承與認同
二、安貧守約成為維護故家門風的原則
三、從事鄉里教育成為儒生的主要出路
四、強調躬行踐履的學風
結論
徵引書目
一、中文
二、日文
三、英文
[表一]南宋先賢祠堂記文中的“鄉先生祠於社”
[表二]現存宋元方誌中的官學先賢祠
[表三]南宋明州州學與先賢祠大事表
[表四]南宋明州各縣祠廟一覽表
[表五]南宋明州“府主”廣靈王信仰分布狀況
[表六]南宋明州縣學先賢祠發展表
[表七]宋元時期明州書院祭祀人物
[圖一]南宋明州及鄰近分區圖
[圖二]宋代鄞縣縣境圖
[圖三]明州鄉飲酒禮圖
[圖四]由它山堰望遺德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