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點亮人生》

《學習點亮人生》

他們是怎樣從一個基層記者到國家通訊社總編輯的人生歷程,他的體會是:一個人的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絕不會因為職務的提升和崗位變動而“自動提高”,而學習知識會點亮你的人生。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學習改變命運,學習成就自我,學習豐富人生,新華社原總編輯南振中激情演講。

作者簡介

南振中,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1942年5月出生於河南省靈寶縣。1964年畢業於鄭州大學中文系,同年8月到新華通訊社從事新聞工作,歷任新華社山東分社記者、農村組副組長、副社長、社長;新華社總編輯室副總編緝、總編輯;新華社副社長兼總編輯室總編輯。2000年6月被任命為新華社總編輯(正部長級)。曾被授予“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獲首屆“范長江新聞獎”。主要著作有:《農業生產責任制》《我怎樣學習當記者》《南振中作品選》《記者的眼睛》《記者的思考》《記者的發現力》《記者的戰略眼光》《與年輕記者談成才》《親歷中國民主立法》

目錄

引言
第一章把學習培養成為一種個人愛好
一、人的愛好可以選擇,也可以培養
二、輕鬆體驗“學習人生”的三大樂趣
三、學習激情靠學習成果來點燃
第二章“忙人”學習主要靠自我加壓
一、“忙人”支配時間的公式
二、“總體規劃”與“積零為整”
三、“自覺支配”與“強制支配”
第三章斷絕退路才能“置之死地而後學”
一、“三下肥城”逼我闖過“採訪關”
二、學電腦是被逼出來的
三、“臨陣換將”學習指揮重大戰役性報導
第四章學習主要是為了“尋找啟發”
一、分清是非,認準方向
二、由此及彼,引發聯想
三、開闊思路,探尋方法
第五章既讀有字的書,又讀“無字天書”
一、“無字天書”回答現實問題
二、“無字天書”撞擊思想火花
三、“無字天書”蘊含人生哲理
第六章既要學以致用,又要學以備用
一、為用而學、以用促學、學以致用
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三、擴充知識倉庫,以備不時之需
第七章“本領恐慌感”是學習的動力之源
一、水平不會因為職務的提升而自動提高
二、學然後知不足,用然後知困惑
三、新需求推動“再學習”和“再思考”
第八章學習計畫應以人生規劃為指導
一、關注“兩個輿論場”
二、破解“重大突發事件”報導難題
三、探究輿論監督的功能和規律
第九章“學到老”不容易
一、年逾花甲學法律
二、年逾花甲學“建言”
三、年逾花甲學“說話”

精彩書摘

第一章把學習培養成為一種個人愛好
有的年輕人問:“在相對浮躁的社會環境中,怎樣克服‘學習疲症’”
克服“學習疲勞症”的辦法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把學習培養成為一種個人愛好。
一、人的愛好可以選擇,也可以培養
人的愛好多種多樣:有的喜歡爬山,有的喜歡打球,有的喜歡游泳,有的喜歡跑步,有的喜歡唱歌,有的喜歡跳舞。具體到每一個人,把什麼當成自己的愛好,主要靠自己去選擇。
毛澤東說過,他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我參觀過老人家在中南海的故居,居室的書架上擺滿了書,辦公桌、飯桌、茶几上到處是書,床上除躺臥的位置外,有半邊也擺放著書籍。他外出時,經常把書帶到火車、輪船和飛機上。毛澤東每天除了睡覺、休息、批閱檔案、接見外賓,剩下的時間幾乎都用來讀書,直到逝世前也沒有改變閱讀習慣。根據醫療護理記錄,1976年9月8日毛澤東彌留之際,看檔案、看書11次,長達2小時50分鐘。
人的愛好一旦形成,就不會計較它的苦和累。有人作過測算:一個體重60千克的人,游泳1小時消耗360卡路里;打羽毛球1小時消耗456卡路里;跑步1小時消耗900卡路里;爬山1小時消耗的熱量會更多。喜歡運動的人常常累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可是很少有人抱怨苦和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運動已經成為他們自己選擇的一種愛好。長時間裡持續不斷地愛好同一項運動,就會養成不容易改變的習慣,苦和累也就融入了快樂的感受之中。
“閱讀之於心靈,猶如運動之於身體一樣重要”,英國散文家理查‘斯蒂爾爵士說的這句話很有道理。有人也測算過,讀書小時,大約消耗13卡路里,熱量消耗相當於游泳的二十七分之一、打羽毛球的三十五分之一、跑步的六十九分之一。
可見讀書,比參加運動要輕鬆得多。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不能像喜愛運動那樣,把學習選擇為個人愛好,進而培養成為一種良好習慣呢?
我的業餘愛好不多。美國馬奎斯世界名人研究中心、英國倫敦《世界名人錄》編輯部先後給我寄來表格,讓我填寫個人簡歷、家庭情況、學術成就、個人愛好。我既不喜歡游泳、爬山、打球,也不喜歡唱歌、跳舞、赴宴,閒暇時間喜歡看書、上網、整理資料。於是,我在“個人愛好”一欄寫了兩個字:“讀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