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所做的七言古詩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蘇軾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蘭亭繭紙入昭陵⑴,世間遺蹟猶龍騰⑵。

顏公變法出新意⑶,細筋入骨如秋鷹⑷。

徐家父子亦秀絕⑸,字外出力中藏棱⑹。

嶧山傳刻典刑在⑺,千載筆法留陽冰⑻。

杜陵評書貴瘦硬⑼,此論未公吾不憑。

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⑽。

吳興太守真好古⑾,購買斷缺揮縑繒⑿。

龜趺入座螭隱壁⒀,空齋晝靜聞登登⒁。

奇蹤散出走吳越⒂,勝事傳說夸友朋。

書來訖詩要自寫,為把栗尾書溪藤⒃。

後來視今猶視昔,過眼百年如風燈。

他年劉郎憶賀監⒄,還道同時須服膺⒅。

作品注釋

⑴蘭亭:晉代大書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的寫本,書法史評為“行書第一”。繭紙:用蠶繭做成,是晉代習用的一種紙。昭陵:是唐太宗的墓。唐太宗最喜愛王羲之的字,他死後,舉世聞名的《蘭亭》真跡也成了殉葬品。

⑵世間遺蹟:指王羲之的書法遺蹟,除了《蘭亭》真本以外,還有拓本留傳世間,“如龍躍天門,虎臥鳳閣”(梁武帝語)。猶龍騰,是說千載以下,王字還是那樣的飛動。

⑶顏公:指顏真卿,唐代大書家。變法:指變更書法,別具風格。

⑷細筋入骨:古人論書法,以“多骨微肉”能表現筆力者為上,謂之“筋書”。

⑸徐家父子:指徐嶠之、徐浩,都是唐代大書家。徐浩尤有名。

⑹藏棱:此謂筆勢朴勁而不露鋒芒。

⑺嶧山傳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東巡郡縣,曾在嶧山上刻石紀功,那石刻的字是李斯寫的。刑:通“型”,典型,模範的意思。

⑻陽冰:李陽冰,唐代大書家,善小篆,他是專學秦石刻字型的。

⑼杜陵:杜甫,他曾自號“杜陵野老”,其《李潮八分小篆歌》雲:“書貴瘦硬方通神”。

⑽玉環飛燕:楊玉環唐玄宗的妃子,是個豐腴女人;趙飛燕漢成帝的後,是個纖瘦女人。這裡用她們兩人來說肥瘦各有其美。

⑾吳興太守:吳興,即湖州。這時孫覺守湖州,所以這樣的稱呼。

⑿斷缺:指斷碑殘石。縑繒(jiānzēng):絲、帛之類。這裡借指貨幣。

⒀龜趺:趺,腳背。此指碑座。螭(chī):傳說中一種無角的龍。泛指碑上的雕飾。這裡是說那些古碑或立於亭中,或嵌於亭壁。

⒁登登:拓碑的聲音。

⒂“奇蹤”句:是說孫覺以拓片贈吳、越間的友人。

⒃栗尾:筆名。狀如錐栗,故名。溪藤:紙名。剡(shàn)溪地方所造的紙。

⒄賀監:唐賀知章曾做過秘書監,世稱賀監。劉禹錫《洛中寺北樓見賀監草書題詩》:“高樓賀監昔曾登,壁上筆蹤龍虎騰。”

⒅服膺:永遠放在心裡。語出《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這裡並用劉禹錫《洛中寺北樓見賀監草書題詩》“恨不同時便伏膺”句意。

作品簡析

孫覺,字莘老,高郵人。原知廣德軍,公元1071年(熙寧四年)移守湖州。他是蘇軾的朋友。公元1072年(熙寧五年)二月,孫覺建亭於吳興府第中,以藏古碑刻法帖,亭名“墨妙”,向作者求詩題詠。作者此詩作於杭州。

蘇軾在詩中提出了著名的美學觀:“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這也是他對自創“肥”書風的一種自負。事實上,蘇軾的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也的確達到了相當的高度,為“宋四家”之首。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公元1079年(神宗元豐二年)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次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公元1094年(紹聖元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歸,次年卒於常州。蘇軾詩、詞、文、書、畫皆工,是繼歐陽修之後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為傑出的詞人,開闢了豪放詞風,同辛棄疾並稱“蘇辛”;在詩歌上,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在書法方面,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今存《東坡全集》150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