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

這本書里的龍應台是一個母親,作為母親的龍應台和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龍應台有著豐富、激烈的內心衝突,而正是通過對這一衝突的訴說,表現出她內心深處的母愛。但它不是傳統母愛的歌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這樣的生活散文。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孩子你慢慢來孩子你慢慢來

作者:龍應台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09-12-1
版次:1

頁數:138

印刷時間:2009-12-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108033635

包裝:平裝

編輯推薦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台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內容簡介

作為華人世界最有影響的一支筆,龍應台的文章有萬丈豪氣,然而《孩子你慢慢來》卻令人驚嘆,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

十五年前龍應台以一位母親的親身經驗寫下《孩子你慢慢來》,她在書中說:“誰能告訴我做女性和做個人之間怎么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

十五年過去,龍應台不僅成為華文界最有影響力的一枝筆,也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女性在個人事業和母親角色的衝突,而這本書也給無數讀者帶來感動和啟迪。

在《孩子你慢慢來》出版十五周年之際,三聯書店推出全新簡體版:大開本彩色印刷,精美呈現數十幅龍應台私家珍藏照片;特別收錄龍應台的孩子:少年華飛、青年華安在該書出版十周年時所撰的跋——看華文世界最受矚目的女性,原來她是這樣做媽媽的。

作者簡介

龍應台,近年來常駐三個地址:香港沙灣徑二十五號濱于海,台北仰德大道白雲山莊藏於山,金華街月涵堂隱於市。寫作教書兼成立基金會推動全球意識之餘,最流連愛做之事,就是懷著相機走山走水走大街小巷,上一個人的攝影課。

目錄

[序]

蝴蝶結
初識

那是什麼
終於嫁給了王子
野心
歐嬤
寫給懷孕的女人
他的名字叫做“人”
啊!洋娃娃
尋找幼稚園
神話·迷信·信仰
男子漢大丈夫
漸行漸遠
讀《水滸》的小孩
一隻老鼠
葛格和底笛
高玩
放學
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觸電的小牛

[跋]

我這樣長大
放手
顯示部分信息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終於嫁給了王子
安安和彎腿的昂弟在搶一輛小卡車,昂弟搶贏了,把東西緊緊抱在懷裡,死命抵抗敵人的攻擊。
媽媽看見安安突然鬆了手,退後一步。她正要安撫他,卻見這兩歲小娃兒端起兩隻小手臂,做出獵人射擊的姿勢,對準昂弟,口裡發出“砰砰”的槍聲,然後滿意地說:“死了!”
媽媽覺得驚心動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殺人”的靈感來自哪裡。
“大野狼把外婆和小紅帽吞下肚之後,覺得累了,就倒在外婆的床上,呼呼大睡起來。”媽媽和安安依偎在一起,看光復書局出版的世界童話書。書頁上的野狼畫得惟妙惟肖,大大的嘴巴露著尖銳的白牙,血紅的長舌。
“獵人來了!”焦急的安安搶在前頭,替媽媽接下去;這故事,他已經聽了許多遍了,每一個細節他都記得。
“剛好有個獵人經過小屋子,”媽媽繼續說:“聽見屋裡呼呼的聲音,覺得奇怪:怎么外婆聲音這么難聽?他湊近一看,看見了大野狼這個壞東西,於是他舉起槍來——”
安安聚精會神地聽著,兩眼盯著書上一管大獵槍——
“叫!一聲,獵人開槍把野狼打死了!然後用剪刀把野狼肚子剪開,救出了外婆和小紅帽。”
媽媽講完了故事,心裡覺得不太舒服:野狼也是動物,和小白兔一樣是宇宙的寵物,童話里卻老是給野狼開膛破肚,不是尾巴給三隻小豬燒焦了,就是肚皮被羊媽媽剪開,放進大石頭,掉到河裡淹死了。媽媽覺得野狼受到不公平的歧視。而且,野狼遭遇的悽慘也使她開始注意到童話里的殘酷和暴力。
膾炙人口的《白雪公主》在西方的社會已經受到現代父母的排斥,所以媽媽特別用心地讀了一遍,啊,你看!皇后下令殺死白雪公主,部下不肯,皇后便說:“不肯就砍下你的頭來!”
部下不得已,只好對白雪說:“你逃吧!我會殺死一隻鹿,把它的心臟冒充是公主的,交給皇后。”
白雪公主沒死,皇后又化裝成老婦人,進了公主的門。“老婆婆一進門,就拿著絲帶。很快地勒住白雪公主的脖子,越勒越緊。她看見白雪公主躺下去,一動也不動了,才放手逃出森林。”
白雪仍舊沒死,皇后就把毒藥塗在梳子上,然後把毒梳子插進公主的頭髮。公主仍舊不死,於是皇后用毒蛇的腳、鼴鼠的眼睛、蛤蟆的尾巴,還有蜥蜴的翅膀,做成劇毒,塗在蘋果上,給公主吃下……。
媽媽心驚肉跳地讀著白雪公主的故事,短短的情節中,有各形各式殺人的方法:用刀子砍頭,用剪刀剖開胸膛取出心臟,用絲帶套住脖子把人勒死,用毒藥給人吞下……我怎么能跟兩歲的孩子講這種故事?媽媽拋開書,自言自語起來。
在他往後成長的歲月里,他會見到無數的人間醜惡事,沒有必要從兩歲就開始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仇恨。人的快樂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貴!媽媽邊想,邊抽出《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
“強盜看見卡希姆,揮著刀大叫:‘大膽的小偷!竟敢跑到這兒來偷東西,看我一刀殺了你。’
……

讀者評價

龍應台,兩岸三地最?影響的公共知識分子,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筆,代表作《野火集》.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
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
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
用他五歲的手指。
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這是寫在龍應台的《孩子慢慢來》這本書封面上的句子。
你有沒有被它打動?你有沒有像龍應台這樣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然後你耐心等待,讓孩子慢慢來?如果您的孩子已經長大了,而您還沒有過這樣的體驗,這樣的母親可真談不上是成功的喔。
最早接觸她的文章還是在學生時代,偶然在報紙上讀到她的專欄,那個喜歡勁呀,如同好不容易拾到一稀罕寶貝。以後每天看報紙,一定就是衝著她的專欄去的。名字像男人,文筆犀利得像男人,我理所當然地以為她是男性作家。
也許這就是緣分。
隔了這么多年,在學英語、學教書育人,又學育兒之後,讓我再度撞見她。撞到她的時候我的孩子六歲,她的孩子大的19歲,小的15歲。而我們的媒介就是這本書——《孩子你慢慢?》。
可以說,裡面的每一篇文章我都喜歡,但我最想說的就是書後的跋——她的小兒子華飛寫的《我這樣長大》和大兒子華安寫的《放手》。
喔,龍應台兩個兒子的文筆都超好呀!我看了很多遍,我就是想通過兩個兒子的眼睛來看龍應台是怎樣的一個媽媽!
我們先看一下華飛眼裡的媽媽:
“吃完飯之後,就真的沒事幹了。我就跟著媽媽走進她的書房。我趴在她腳邊的地毯上畫漫畫,她在書桌上寫字。她一直打噴嚏。我動不動就去糾纏她,坐在她腿上,跟她說東說西,一看她又低頭寫字了,我就又要她下來,跟我一起趴著,看我畫的東西。”
“有時候,哥哥鐵了心,就是不肯讓我跟,媽媽也理解他,不願勉強。她就會帶著我,走到家對面那個大草原去採花。都是野花,采了的花,放在媽媽帶來的竹籃里,帶回家做植物標本。媽媽還給我準備了一個本來裝蜂蜜的玻璃瓶,她用剪刀在金屬瓶蓋上啄出幾個洞。草原上的草長得很高,蚱蜢特別多,蹦來蹦去。我就一隻一隻抓,抓到的放進玻璃瓶里。原來那些洞,是讓蚱蜢呼吸的。”
“洗刷乾淨了,接著就是‘孫悟空時段’。我們坐在床上,哥哥和我並肩靠著枕頭,被子蓋在漆上。媽媽坐在床沿,手上一本敞開的《西遊記》。她並不照著書本念,而是講的。我們也不斷地七嘴八舌打斷她:‘那孫悟空身上總共有幾根毛呢?’‘豬八戒用鼻子還是嘴巴呼吸?’她永遠有辦法回答我們的問題,而且回答永遠那么生動那么新鮮有趣。同時跟我們看圖,讓我們認識故事裡每一個人物的個性和造型。”
接著看看華安筆下的媽媽吧:
“我承認自己是個頑皮的孩子。琴彈得不好,泳游得不精,我也沒法倒過來‘指控’她說:‘當年我小,你應該強迫我啊。’因為我記得清楚,當年她就說:‘好,現在我不強迫你了,但是你長大以後不要倒過來埋怨我沒有強迫你喔。’儘管我們之間一直有這樣的‘拔河’,母親卻依然以一種安靜的、潛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了一個,用她的語言來說,‘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的人’。跟我接觸的德國人總是說:‘安德烈的思想和舉止特別成熟。’我大概不得不感謝我的母親。是她教了我如何作深刻的批判、理性的思考,尤其是對於現象如何敏銳靜觀。”
“當然最多、最鮮明的記憶,還是那些溫馨甜美的時光。周末,一整晚上我們三人圍在床上一起朗讀、講故事,整個晚上。從安徒生童話、希臘神話到傳統的中國民間故事,從花木蘭到三國演義。我們的視野地平線簡直是一種無限寬闊的開展。。。。。”
備註:拉拉好所發評論都是根據我們(大人和小孩)都讀過後,觀察小孩的反應後總結的,小孩看過的書都列在了lalahao.com網站上,期望與更多的父母和孩子一起交流。這篇是孩子媽媽寫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