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女》

《失蹤女》

《失蹤女》是由祁又一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8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圖)《失蹤女》失蹤女

作者: 祁又一
出 版 社: 雲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5-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271
印刷時間:
開本: 大32開
印次: 1
紙張:
I S B N : 9787222054066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青春文學 >> 叛逆/成長

編輯推薦

躁動青春的醉生活,透過支離破碎的生活鏡頭,發現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走進自由放浪的個性靈魂,感受迷茫青春的淡淡哀愁。
我們不斷地被生活教育著,收穫了成熟,卻失掉了天真。
與成熟相比,天真是更可貴的東西,它是一次性的,沒有了就是沒有了。
這是作者近年來創作的作品。裡面擬收錄中篇小說《失蹤女》和包括《高樓》、《女鬼(1)》、《女鬼(2)》、《火車快開》、《猴子腳踏車》、《外星生物與職工住房》、《朋克幽靈大姐的掏耳朵事件》、《嗨!朱迪》、《部落格體(1):一天24小時頭部保溫罩》、《部落格體(2):阿童木大哥》、《小太妹孫配配》、《我的雨傘和李琳》、《我與阿玉姐姐的那點兒曖昧》、《捕鼠記》、《鹹魚記》和《那年夏天特別長》在內的16篇短篇小說。
《失蹤女》講述的是一個經常泡網、熱愛旅遊的搖滾男青年和一個老愛搞失蹤的女孩的愛情故事,讀來真實、感人,反映了當今社會相當一部分年輕人的生活形態。其他的短篇小說也精緻有趣,讀來饒有趣味。

內容簡介

青春,到底是什麼?生活,到底是什麼?
青春是對夢想自以為是的堅持,是少不更事的輕狂言語,是酒醉時的與世隔絕,是沒完沒了地做愛、睡覺;青春就是瘋狂到死,心碎到死;青春更是看似玩世不恭,其實焦慮至極地尋找另一半的過程。沒有另一半,生活如何正式上路?
《失蹤女》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由兩個中篇小說《失蹤女》、《嗨!朱迪》和另外18個短篇故事構成,是作者通過對自己經歷的回憶並加以想像創作完成的,時間跨度大多集中在青春躁動時期(從中學、大學到畢業後工作,特別是玩搖滾樂隊的時期)。故事有的發生在網路上,有時發生在校園裡,還有的發生在酒吧。這些年輕的生命在一起追求輕鬆愉快、自由甚至有些放浪的個性生活。活得“有趣”而非所謂的“有意義”,是小說中人物的生活態度。故事講述得十分流暢,也很好玩。搖滾樂、酒、性愛、友情給故事染上了傳奇的色彩,是躁動青春的生動寫照。

作者簡介

祁又一,1982年出生於北京,2000年曾獲得第二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並因此被保送至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
現任職於新浪網,主持搖滾頻道,被譽為“新生代第一樂評人”。在著名的“迷笛音樂節”上擔任新聞官。還創立並經營著一個獨立的音樂廠牌LUDI。曾出版小說《我的微微,我的天堂》。

目錄

失蹤女
嗨!朱迪…
高樓
女鬼
另外一坨女鬼
火車快開
猴子腳踏車
外星生物與職工住房
朋克幽靈大姐的掏耳朵事件
捕鼠記
一天24小時頭部保溫罩
阿童木大哥
特工008先生遭遇記
誰都會虛榮
小太妹孫配配
我的雨傘和李琳
我與阿玉姐姐的那點兒曖昧
八月,雷小姐駕臨
小乖乖
那年夏天特別長

媒體評論

“這是一部和其他青春小說完全不一樣的小說。閱讀時,那種相當傳神的細節和透過細節表達出來的年輕的、生機勃發的、躁動不安的情緒隨時可以感受和觸摸到”。
——《萌芽》主編 趙長天
從讀祁又一的第一篇作品起,就覺得他的文字感很好。他不喜歡賣弄辭彙,語言直接乾淨。看上去簡簡單單,但連貫起來讀,卻饒有意味。這需要非同一般的功夫和才華。
——作家 方方
和祁又一同學認識,即是因為這本小說。成長的快樂和憂愁,回頭看,統統歸於那些被我們稱之為:美好的日子。
——演員/導演 徐靜蕾
中篇小說《失蹤女》是關於一個搖滾男青年和一個老愛搞失蹤的女孩的愛情故事。祁又一的文字真實生動,從字裡行間的灑脫中,可以感受到大大咧咧中的那抹溫情。我在裡面看到了朋友年輕時的影子,人不是那些人,但那個范兒在。無論時代怎么變,有些東西還是存在的,也是感人的。
——作曲家/製作人:張亞東

書摘插圖

失蹤女
失蹤女:你無聊了不是還可以打遊戲嗎 ?
我:三天之內打了 25小時的遊戲,你覺得這事兒對我還有樂趣嗎。
失蹤女:我看你需要個人陪著,監督你一日三餐什麼的,不然你完蛋了。
我:是,您教訓得太對了。
失蹤女:我看我挺合適的。
我們說這些話的時候,失蹤女應該正在某條髒亂差的小街的某個網咖里。身無分文。無所事事。網咖里的小青年們正在打網遊,也有趴在電腦前睡覺的,也有戴著耳機看電影的,大概還有些盯著螢幕啃麵包的。
失蹤女在QQ里和我說的話,讓我覺得她似乎就在我眼前:身上亂七八糟地穿著大褲衩大背心,嘴裡叼著煙,一隻腳放在椅子上,兩隻手伸向前方。嘴裡的香菸熏著她了,失蹤女眯起眼睛來,顯得特別聚精會神似的。一副傻乎乎惡狠狠的德行。
這場景我其實沒見過,但總會想起來。
此刻你在哪兒呢失蹤女,你的小包包里又沒錢了吧?其實你跟我說的話里,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一點兒也不知道,可是這沒關係,我這是在想你呢。
是一個關於寂寞的小故事。發生在 2004年的夏天,時間過去不久,故事也不長。
這些年來發生了一些事,這些事在我胸口上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痕跡。我不太喜歡這些痕跡,被生活教育雖然收穫了成熟,但同時也會丟失掉天真。與成熟相比天真是種更可貴的東西,是一次性的,沒有了就是沒有了。
2004年的春天我很傷心,那年的春天快結束的時候,因為一些跟這篇小說沒關係的事情,我鬱鬱寡歡失魂落魄,在我那瀏覽量還算可以的部落格上公布了 QQ號,告訴大家說:“所有身處北京的美女們,加我吧。”
還真有不少人加我,女的比較少,幾乎全是搖滾男青年。我那會兒心情不好,而且皮膚饑渴得厲害,對和陌生男性聊天這種事一點兒耐心都沒有。一般是被小伙子們拉著聊了幾句中國搖滾樂的存亡後,我覺得索然無味,便跟他們說:兄弟,不要聊這些嚴肅的了,我還有事忙……
我的冷漠傷了人家的自尊,有好幾個跑到我部落格上來罵我是個色狼的,我覺得很堵,三天后隱藏了業已公布的 QQ號,還專門寫了篇博來指責我那些沒出息的男同胞。此事後來好像還在一段時間內被傳為佳話,朋友們給他們的朋友吹牛時都說:“你說的那個沒有什麼,若論犯騷和發春的瘋狂程度而言,我的朋友盲流(這是我的外號,朋友們都這么叫我)才真叫牛逼,他竟然愚蠢到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公布了QQ,試圖藉此方法尋找靚妞,而此事的過程和結果是……”
總之,當時的情況基本就是這樣的。
其實,當時加我QQ的也有女性。可是,絕大多數都不在北京,還有一些是加了以後基本沒說過話(我想既然人家對我不是真的那么感興趣,那不聊也好,省得浪費時間),還有幾個是幼齒型的,可愛歸可愛,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在浪費了大量時間精力之後,最後成了的只有一個,此女我很喜歡,缺點就是有點兒冷血,兩個星期之後把我搞得暈頭轉向,跟我們樂隊的人談起她的時候,我會在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說:我新家屬怎樣怎樣。可是後來等我準備一心撲向她的時候,她卻莫名其妙地將我一腳踹了出來,搞得我那段時間變本加厲地懷疑人生,到處找大仙幫我算命,看看我是不是被什麼鬼祟附身了……
不不,這個在QQ上認識的女人不是失蹤女。失蹤女是個很不顯眼的傢伙,我的QQ自帶檢查對方IP功能,她當時加了我的QQ,然後和我說“你好”,我看了一眼,此女遠在青海,回了一句“你好”—此後二人之間就基本無話了。急功近利者大概說的就是那會兒的我,心情不好嘛,懷疑人生嘛,確實會讓人變得比較不像話。我當時就是這么認識失蹤女的,她的網名其實不叫失蹤女,但是,就讓我這么叫了吧。
2004年初夏,我們樂隊(名字叫Ludi,沒什麼原因,瞎起的)在13club演出。是幾個樂隊的拼盤演出,觀眾來得不少,大多是來看別的樂隊演出的。在大批看演出的人中間,隱藏著一坨又一坨的熟人,打招呼,喝酒,蛋逼,吹牛,pogo,勾肩搭背,沆瀣一氣。坦白地說,這天我處於一種很淺薄的亢奮狀態中,形容一下的話,就像是一個長期腦部供血不足的智商不健全者揀到了一張國中畢業文憑,然後拿著這張沒寫自己名字的紙給大街上的每個人看,以此為自己變聰明了的證明。不過這也沒什麼,我理應原諒自己的淺薄,我得多笑多說話多喝酒,我得趁熱鬧趕緊沾沾人氣。玩兒到半夜演出結束,剩了差不多一半的人沒走,留在酒吧里繼續喝酒。阿長在吧檯里像個小蜜蜂似的忙活,這酒吧是她跟她男朋友一起開的,位於北大清華之間,地處北京城的西北角。潮流人士一般都愛往北京城東邊扎堆兒,來13club這一帶玩兒的主要是在校大學生和住在附近的窮老外。我們挺愛來這邊兒演出的,一個是因為這邊兒挺下三爛的,沒有東邊那么乾淨和假裝成功 —我一到那種乾淨時髦啤酒賣 25塊錢以上的地方就渾身不自在,還是 13club好,出門就是公共廁所和新疆人開的小飯館。而且酒吧是阿長和她男友老劉開的,我們認識的時間挺長的了,在這兒演出比較省事。
我在台上燥的時候出了一身汗,累了,坐在吧檯前面喝扎啤吃爆米花。生活不就是三紮燕京兩瓶青島嘛,還有我眼前的這籃爆米花,如果我的胃足夠大,我就坐在這兒一直吃,吃到早晨去,還要把你們這兒的啤酒都喝乾淨,阿長,我不想回家啊……
“嗯嗯,知道啦,”阿長坐在吧檯的電腦後面數錢,偶爾應和一下我,“又喝多了吧?”
我爬在桌子上哼哼,確實喝多了,也累了,演出的時候後背和脖子一直在隱隱作痛,我們樂隊的音樂就是這樣,不把你的精力榨乾淨就誓不罷休。跟剛開始玩兒樂隊那會兒比,現在的我好像已經沒那么多過剩精力需要發泄了。誠實一點兒說,我覺得我私下裡做的那些電子小抒情還挺好玩兒的,沒什麼負擔,輕輕鬆鬆的,你寫作業的時候可以聽,開車的時候也
可以聽,做愛的時候可以聽,親吻的時候也可以聽,雖然國外也有好多人都做過了吧,不過這東西沒什麼精神追求在裡面,多好。
阿長說:“怎么了你,背疼 ?”
我說:“啊,剛才演出的時候疼死了,該死的搖滾……”
阿長逗趣說:“那怎么著,退出樂隊吧。”
我嘿嘿笑著說也成……
阿長在吧檯里數著錢說:“成個屁,真要解散了得有多少小姑娘跟你急啊!”
 “姑娘 ?姑娘們都在哪兒?”
這時候我們樂隊的吉他手小謝和主唱老貓過來和阿長打招呼,說回家了。老貓問我要不要一起走,我說不,我再喝一會兒。老貓說你少喝點兒,我哼哼了一聲算是答應,然後老貓就和小謝一起拎著琴走了。整個酒吧的人都在嘻嘻哈哈地聊天,所有人都那么高興,看著他們我就生氣,一幫不管別人死活的畜生。阿長把他們送出去,回來接著點錢。看我半天不說話,就推了推我說:“我們新招的女服務員不錯吧 ?”
“啊?女服務員?”
“對啊,那邊站著的那兩個。”
我順著阿長的眼光看過去,通道附近確實站著兩個女孩,一高一矮,高的戴眼鏡、矮的長頭髮,都沒穿13club員工專用的T恤衫,要是阿長不說,我還以為是來玩兒的樂迷。
“你怎么不給她們置辦點兒行頭,穿得跟樂迷似的,這哪兒像服務員的樣子?”
“剛來嘛,還不是正式員工呢。”
我望過去,兩個姑娘好像長得都還成。
阿長捏著我的耳朵說:“單身生活不好受吧,她們倆都挺喜歡你們樂隊的,挑一個,爭取今天就帶回家。”
我說:“阿長,你怎么早沒想起來找點兒美女當服務員 !”
阿長推薦我去泡那個個兒高的,說那個你肯定喜歡,但是我不喜歡戴眼鏡的姑娘。我遠遠地仔細甄別了一下,然後走過去,跟那個矮個子的姑娘搭話,她說她叫泡泡,正好我前兩天聽了一個笑話跟泡泡有關:黑貓警長接到舉報,說河邊有三隻小鴨子耍流氓,就去河邊把他們抓了。帶到小黑屋子裡一個一個審,第一個叫進來問他叫什麼,下午在河邊幹嗎了?“我
叫呷呷,下午在河邊沒幹什麼,就是游泳聊天玩兒泡泡。”第二個叫進來,說你叫什麼下午在河邊乾什麼了 ?“我叫嘎嘎,下午在河邊游泳聊天玩兒泡泡。”第三個叫進來,說你下午在河邊乾什麼了?“我們沒幹什麼,就是游泳聊天。”“他們都玩兒泡泡,你怎么沒玩兒?!”“我……我就叫泡泡。”
那個叫泡泡的女孩兒還以為這笑話是我現編的,立刻被譽為相聲大師。高個子的那個在旁邊站了一會兒,有客人叫,就小跑著過去了,然後整晚再也沒在我們周圍出現過。
我跟那個矮個服務員之間的故事很平常,她住的地方離酒吧太遠,晚上去了我那兒。我們喝了一會兒酒聊了一會兒天,然後一個大屋一個小屋分開睡,第二天一早泡泡就告辭了。後來泡泡又去我那兒住過幾次,每次和她聊天都覺得挺高興的。
只說幾天之後的一個晚上,我在家工作,一邊兒搭配一個新的音源一邊兒上網。一直沒跟我說話的失蹤女竟然又在QQ上跟我說話了,她說:“我那天在13club見過你了。”
我說:“啊?”
她說:“我就是泡泡旁邊那個服務生。”
我一看她IP,果然已經變成北京了。幾天之前那次會面,就是我與失蹤女第一次見面的經過,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她就是那個我戲的姑娘旁邊站的那個姑娘。
在QQ里,失蹤女告訴我她就是那個高個子的服務員之後,我仔細想了一會兒才想起她的樣子—戴個眼鏡,梳著馬尾辨,隨處可見的棕色緊身T恤和隨處可見的牛仔褲,至於相貌,真的是一點兒印象都沒有,大概都被那幅眼鏡遮住了。如今這年頭,除非故意耍范兒,一般對自己相貌稍微注意些的女孩兒都會選擇戴隱形眼鏡吧?所以眼鏡這東西,有時候就像是個擋箭牌,抵擋一切男性目光用的。
我在QQ上問她:你怎么也不跟我打個招呼?
她說:沒化妝啊那天,怕嚇著您。
聊了一會兒才知道,她前不久剛來北京,在13club打點兒零工,一般幹這種工作的都是想來 13club免費看演出的大學生,幹上一個月,如果不拖欠工資的話能拿到500塊就不錯了。
我說:你怎么選了這么個沒前途的工作?
她說:喜歡唄,正經的工作還沒找到呢。
又聊了一會兒我才得知,此女子竟然是個猛人。一個女孩子,又不是來讀書的,又沒大學文憑,連工作都還沒找好呢就跑到北京來了。那天聊得還挺高興的,我給她留了電話,她說她窮,沒有手機,要聯繫的話就用QQ吧,或者就去酒吧找她玩兒。
我是個貌似勇猛,其實很謹小慎微的人,對於那些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總是很感興趣,如果對方身上有我所沒有的優點 —比如沒什麼欲望、敢於冒險什麼的 —對這樣的人我非常欽佩。有時候我恨自己身上的一些東西,因為這些東西並不那么cool,比如說一個大老爺們兒,沒有愛情就活不下去,你覺得這cool嗎 ?可它們偏偏會伴隨你一生。有些性格和幼時環境製造的屬性長在一個人身上是很牢固的,讀書、寫作、玩兒搖滾樂都很難修正—明知不好也難以修正。我喜歡那些跟我不一樣的人。
後來一個星期在網上沒見此人,之後的那個周末我閒極無聊,一個人跑到13club去玩兒,喝點兒酒,也見見失蹤女。
問阿長,那個高個子的實習服務生呢?
阿長眉頭一皺說:“別提了,失蹤了,又一個不靠譜女青年,誰都不知道她哪兒去了。”
我盯著眼前的扎啤,心裡有股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慢慢升起,失蹤了,怪人啊,那我今天來幹嘛?
“工資也沒領就走了嗎?”
“沒領啊,跟誰都沒說就忽然消失了,這孩子也沒手機,你說她不幹了也說一聲啊,我還得臨時找人來幫忙。”
工資也不領了,不像一個來京務工人員的風格啊,我記得她那天在QQ里還跟我說她住在一個月200塊錢的地下室里,按說經濟上應該挺艱難的才對。
“不會是出什麼事了吧?”
“希望不是吧,”阿長拿了碗開心果放在我面前,自己也拿了幾個吃,“就算出事了咱們也幫不上忙啊,沒人知道她住哪兒,她又沒手機—哎,你怎么想起來問她了?”
我把失蹤女加過我QQ的事告訴阿長。
阿長一下子笑開了:“怪不得你那么關心,那天我還奇怪呢,你不是喜歡個兒高的嗎,怎么那天沒戲她啊。”
“就那樣的?當朋友聊聊天還成,戴個文質彬彬的眼鏡,一點兒都不騷。”
“誰說不騷啊,她來應聘的時候可騷了,一開始我都不想要,再讓我們家老劉看上,哈哈……”阿長說著就沖調音台那邊兒的老劉做了個鬼臉,我轉過頭去看了一眼,老劉在給台上的樂隊調音呢,沒看我們這邊兒。
“不過這姑娘倒是挺有眼力勁兒的,幹活兒不錯,這幾個服務員里就屬她勤快。第一天來工作的時候就穿戴得特土氣,還戴眼鏡,大概知道我看她不爽吧。”
關於失蹤女的談話就到此為止了,後來我們說起了別的朋友的八卦。失蹤女之所以叫做失蹤女,因為她來得快去得快,在誰的心裡都不會留下太深的印記。這在我完全不可想像,我希望成為舉足輕重的人,比如一個搖滾明星或者其他什麼領域的藝術家,實在不行,當一個著名的混混也可以,總之要在各種不相干的人心裡留下印記。不然我就覺得生活是虛空而
寂寞的,我不敢放棄對他人看法的執著,也不敢脫離我所熟悉的生活。所以失蹤女在我心裡,還是留下了一點兒印記的。我討厭自己,我知道我心裡住著一隻面目可憎的惡獸。我喜歡那些跟我不一樣的人。
這晚回家,我打開電腦,在失蹤女的 QQ上留言說:“聽說您失蹤了,所有人都不知道你去了哪兒,不會是被姦殺了吧?”
然後時光快進,過了大概一個多月,那期間我們樂隊自製了一張10首歌的小樣,用的是朋友的家庭錄音棚。已經是盛夏了,我在家裡戴著耳
機編兩星期以後要交給某廣告公司的一首廣告歌。我剛一掛到網上,QQ
就蹦出了失蹤女的對話框,她發了個吐舌頭的鬼臉過來。
我:起得真早啊你。
失蹤女:U2。
我:您老失蹤這段時間都幹了什麼 ?
失蹤女:睡覺、喝酒……
我:那您這次復出有什麼打算 ?
失蹤女:朋友給介紹了一個工作,在一個酒吧組織大家玩兒殺人遊戲,我當法官,基本上是個陪酒女郎,哈哈。
我:這工作有趣。
失蹤女:其實我就那么一說,就我這姿色的,真陪酒還沒人要呢。要是真乾陪酒這工作,就從陪你開始吧,給你打折。
我:主意不錯,我今兒晚上沒準兒要去13club玩兒,你去陪陪看好了。
失蹤女:可是我不大好意思見長姐……
我:你看,你當初消失的時候就應該跟長姐打個招呼,你這不是自絕於人民嗎。
失蹤女:打了招呼還叫玩兒失蹤嗎?
我:喔,原來這是你的搖滾人生
失蹤女:搖滾人生不好過啊,現在兜里還剩下15塊,房子也租不下去了。上網每小時4塊,現在已經上了1小時20分鐘,中午飯也還沒吃。那會兒要是繼續上班,這會兒差不多也該發工資了。
我:你現在住哪兒?
失蹤女:清河,住一個朋友家裡。她去上班了,我忘帶鑰匙了,現在上上網等會兒再曬會兒太陽,她晚上才能回來呢。
我:你既然又沒錢又沒地方住,怎么沒想起來給我打個電話?
 ……

書摘與插圖

(圖)《失蹤女》《失蹤女》

相關詞條

文學 小說 書籍 青春文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