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經》

《太極拳經》

《太極拳經》太極拳的精髓即是處於陰陽、動靜、虛實之間的相互變化。溫縣陳家溝陳王廷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等思想,創編出一套具有陰陽開合、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極拳。

基本介紹

《太極拳經》《太極拳經》
《太極拳經》說:“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對太極拳而言,動之則為陽,靜之為陰;實者為陽,虛者為陰;攻者為陽,守者為陰;剛者為陽,柔者為陰。因此,太極拳的精髓即是處於陰陽、動靜、虛實之間的相互變化。而其奧秘,則在於永遠處於變動開合狀態。而這種狀態,必須遵守平衡,即是“無過不及,隨曲就伸”的道理。

來源

太極拳,發源於中國焦作市溫縣陳家溝。
太極拳是極富中國傳統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態。
17世紀中葉,溫縣陳家溝陳王廷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等思想,創編出一套具有陰陽開合、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極拳。
太極拳在陳家溝世代傳承,自第14世陳長興起開始向外傳播,後逐漸衍生出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太極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學思想之一,太極拳基於太極陰陽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鬆、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反覆習練,以進入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的境界,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鐧、雙鐧、槍朱宣鹹太極拳
朱宣鹹太極拳
、大桿和青龍偃月刀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