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淵神咒經》

《太上洞淵神咒經》

《太上洞淵神咒經》。作者不詳,簡稱《神咒經》,二十卷。杜光庭序稱,西晉末,太上道君以《神咒經》授金壇馬跡山道士王纂。或謂該書非一時一人的作品,前後十卷及各卷體例不一致。

基本信息

簡介

《太上洞淵神咒經》簡稱《神咒經》。二十卷。不著撰人。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則稱太上道君“昔在杜陽宮(按其地

在今陝西鳳翔縣杜陽山——引者注)中出《神咒經》授真人唐平等,使其流布,以救於人”;西晉末,復授予金壇馬跡(蹄)山道士王纂,“按而行之,以拯護萬民”,“纂遂按經品齋科,行於江表,生民康乂,疫毒消弭,自晉及今蒙其福者,不可勝記”。杜稱《神咒經》為太上道君所傳,自是道教傳說,由西晉末道士王纂編輯成書一事,亦難憑信。按該經各卷的體例不盡相同,特別是前十卷與後十卷的體例頗不一致;恐非一時一人之作。據該經內容判斷,其初出於兩晉之際,王纂為較早的撰人之一,或許比較符合實際。

思想與意義

《太上洞淵神咒經》是亂世思治在道教著述上的反映。它以“遵道、奉經、學仙”和“拯護萬民”為中心內容。它所述“西晉之末,中原亂罹,饑饉既臻,瘟癘乃作”,“毒瘴殞斃者多,閭里凋荒、死亡枕席”的情況,與該經《誓魔品》所說“世人積惡不信道法,但聞有哭屍之音,不聞有仙歌之響,人民垢濁,三洞壅塞,百六之災,刀兵疫疾,魔王縱毒,殺害良善,門門凶衰,哀聲相尋,眾生相殘,自作苦惱,相率而死,懷愚受苦,了不知出”是一致的。而造成這一苦厄的原因,該經《殺鬼品》稱:“大劫垂至,國主貪殘,不恤下民,民皆困窮,使役無道,人民苦厄,哭聲盈路,死亡蓋野,男女失時,不好道法,出門奔亡,六夷紛紜,大賊縱橫,以氣相伐,父子相疑”。王纂自稱“於靜室飛章告天,三夕之中繼之以泣”,托神意出此《神咒經》,構想出一個“真君出世”,改天換地,建立“道法”興隆的太平盛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廣大人民亂世思治的願望。

關於這個太平盛世的情景,《殺鬼品》寫道:“真君垂出,惡人不見,天遣殺鬼來誅之,盪除天地,更造日月,布置星辰,改弦易調,神人治法,仙人為佐五方,萬劫不死,無有刀兵,地皆七寶,衣食自然,無有六畜,男女悉聖,無有惡人之類也。”《誓魔品》也稱,“真君出世,無為而治,無有刀兵刑獄之苦,聖人治世,人民豐樂,不貪錢財,無有雞豚犬鼠牛馬六畜也,鳳凰白鶴為家雞,麒麟獅子為家畜,純以道法為事,道士為大臣,男女貞潔,無有淫心,人民長大”。這個“真君”是誰?它接著說:“真君者,木子弓口,王治天下,天下大樂,一種九收,人更益壽三千歲。”木子口弓即當時民間盛傳的為數甚多的農民起義領袖李弘。《神咒經》塑造的李弘及其太平世界的構想,成為鼓舞農民起義的號角,自東晉太寧元年(323)開始,曾出現了多次李弘起義。直到隋大業十年(614),“扶風人唐弼舉兵反,眾十萬,推李弘為天子,自稱唐王”為止的兩百多年中,以李弘之名起事者,彼伏此起,遍及山東、安徽、河南、陝西、甘肅、湖北、四川各地,其中又以東晉至南北朝早期為多。由此可見《神咒經》當時在民間所產生的影響。

《太上洞淵神咒經》充滿道君、仙人,鬼神符咒語言,屬道教符籙派典籍,後世稱信奉此經者為洞淵派,並以王纂為此派之創始人,《道藏》中凡標有“洞淵”字樣為篇目的經籍,即為洞淵派道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