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餘的素材》

《多餘的素材》

《多餘的素材》, 作者陳丹青,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0

作者:陳丹青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年:2003-01
頁數:200
定價:28.00
裝幀:平裝
ISBN:9787806036747

內容簡介

繼《紐約瑣記》之後,本書是陳丹青歸國前夕寫成的另一部紀實文集,其主題首次越出“藝術”之外,觸探人性的深淺,文化的歧變。在書中,時代的質感體現為日常細節,歷史的分量,舉重若輕,那就是我們親歷的生活,而作者嚴肅地戲稱為“多餘的素材”。

作者簡介

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蘇北農村插隊落戶,期間自習繪畫。1978年以同等學歷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班,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赴紐約定居,自由職業畫家。2000年受聘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現定居北京。因兩度進藏,作《西藏組畫》等油畫創作。近十年作大型並置系列及書籍靜物系列。2000年出版文集《紐約瑣記》,2002年出版隨筆集《陳丹青音樂筆記》。

試讀

第一部分

去年,這本書與山東畫報出版社的契約到期了。念及書市時常斷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有意新出修訂版,順帶編成與《退步集》之類同樣的版式。
我回國後面世的頭一冊書原是《紐約瑣記》,時在2000年秋初,其實,《多餘的素材》先已印妥樣書,夏天就寄到了。此前我從未見過自己寫的“書”,拿在手裡翻。幾天后,我的責編,江蘇美術出版社顧華明電話里壓低聲音說:《多餘的素材》不能發行了。

修訂版序
我的第一次油畫風景寫生
我的第一次油畫肖像寫生
我的第一次素描人體寫生
閒散美人

第二部分

回北京常是搭乘一位京郊朋友的私車,右席臨窗的車屜子裡,照例放一沓錄音帶,從貝多芬到鄧麗君,隨時聽候使喚,那是現代人對音樂的狎玩,還是聽覺的縱慾?車速行進,樂音行進,人在行進中聽,實在別有一番好,這話題可以寫寫的,我試過,卻是說不像。
今夏在他車中,新帶子是全本芭蕾舞劇音樂《紅色娘子軍》。朋友小我十歲,“文革”初還沒進幼稚園,怎么也愛聽這一套?“喜歡!好聽!”..

懷舊與革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