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餘的人》[電影]

《多餘的人》[電影]
《多餘的人》[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喜劇片《多餘的人》,根據Jonathan Ames的小說改編。該片於2009年年2月在紐約開拍,並將由莎里·斯賓厄·伯曼和羅伯特·帕西尼聯合執導,這對搭檔曾執導過影片《保姆日記》。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多餘的人》《多餘的人》

路易斯·艾維斯(保羅·達諾飾演)是一個喜歡幻想和做夢的人,他時常幻想著自己是斯科特·菲茨傑拉爾德小說中的人物。可是此時卻出了點小意外——他被發現穿著女人的內衣。所以艾維斯不得不離開自己工作的普林斯頓大學的預科學校而來到紐約,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幸運的是,他很快就在一本環境雜誌社找到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在這裡,他碰到了迷人的女同事--瑪麗(凱蒂·霍爾姆斯飾演)。

雖然說“事業”上一帆風順,但是艾維斯的生活卻遠遠不盡如人意--或者說,超出了他的想像。他租住在亨利·哈里森(凱文·克萊恩飾演)的那棟破舊不堪的公寓裡,和哈里森住在一起。哈里森是一個有怪癖的、一文不名的、但是才華橫溢的劇作家。亨利會時不時地唱些小歌劇,聽一些別人聞所未聞的音樂,跳一些奇奇怪怪的舞,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並不是他在抽風,而是他在一個曼哈頓的福寡婦面前扮演著“多餘的人”(陪護)的角色。他的“表演”充滿了自負,讓人忍俊不禁。在紐約這個城市,哈里森這樣的人並不少見,他們優雅而又博學,沒有固定工作,做的事情看起來也不像是工作。可是哈里森卻知道怎么才能免費混進歌劇院,知道怎么才能得到上層社會派對的邀請,知道怎么才能坐著私人的噴氣飛機去佛羅里達度假。換句話說,他是像艾維斯這樣的害羞的、初出茅廬的、但是又飽含熱情的小伙子的獨家顧問。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他們在城市中“冒險”的次數增加,他們慢慢消除了彼此間的隔閡,這兩個男人天天吃住玩在一起,發展出了一種亦師亦友亦仇敵的關係。這種關係和哈里森的處世哲學與態度,對於想要在紐約發展自己寫作事業的艾維斯來說,是天上掉下的餡餅。

影片視點

經歷了斯嘉麗·詹森主演的那部極其平庸乏味的《保姆日記》後,莎莉·斯賓厄和羅伯特·帕西尼終於重回獨立電影的懷抱。本片根據喬納森·埃姆森的小說改編,有人將其風格形容為當《製片人》撞見了《我與長指甲》,一群怪人怪事,看似荒誕不經卻還透著點溫馨和浪漫。《多餘的人》曾於今年聖丹斯電影節展映,贏得不錯口碑。雖然,或許文學化的劇本和有點出格的性關係或許不怎么對主流觀眾的胃口,但不能否認《多餘的人》確實是一部充滿狡猾魅力的電影。唯一遺憾的是,阿湯嫂雖作為賣點出現,但在保羅·達諾和凱文·克萊恩的襯托下,演技略嫌單薄。

主演簡介

凱文·克萊恩 Kevin Kline

凱文·克萊恩凱文·克萊恩

凱文·克萊恩於出生於美國蒙大拿州的路易士。1982年他有機會出演《索菲的抉擇》(《Sophle's Choice》)。1988年機會終於來到了,克萊恩演出了《一條名叫旺達的魚》(《A fish called Wanda》)。1989年,以該片獲第六十一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很快他得以出演搞笑喜劇片《肥皂碟》(《Soapdish》),與烏比·戈德堡這一爆笑明星一同合作,這一次克萊恩聲名大振,成為一代新星喜劇小生。在此後的《大峽谷》(《 Grand Gangon》)和《卓別林》(《Chaplin》) 中克萊恩又有不俗的表現,受到一致好評。1993年著名喜劇導演伊萬·賴特曼邀請他主演幽默謊誕的黑色喜劇《冒牌總統戴夫》(《Dave》),他們大著膽子拿總統開玩笑,結果影片獲得了極好的票房。1995年,克萊恩又與“美國甜心”梅格·瑞安合作了一部輕鬆歡快的浪漫愛情喜劇《法蘭西之吻》 (《France Kiss》)。

保羅·達諾 Paul Dano

保羅·達諾保羅·達諾

1983年6月19日出生,保羅·達諾最早曾在《Smart Guy》中短暫出鏡,真正意義上的出道表演要算2000年家庭喜劇《The Newcomers》,下次觀眾再看見他已經是在獨立影片《L.I.E.》中擔任主角出現,這部關於家庭破碎的長島問題少年的黑色電影在聖丹斯電影節上獲得評審會大獎,並獲得了獨立精神電影節的最佳出道表演獎。此後2002年,保羅·達諾加盟了HBO熱門劇集《黑道家族》。2003年,保羅·達諾和音樂錄影帶導演出生的喬納森·戴頓維萊莉·法瑞斯見面,他們正在為第一部正式長片《陽光小美女》做準備,儘管這對夫妻搭檔遭遇諸多困難使項目一再拖延,但是保羅在進行其他工作的同時一直關注著這部影片,直到最終達成合作。2004年,保羅·達諾和曾一起出演《Emperor’s Club》的男演員埃米爾·赫斯基再次合作影片《鄰家女優》,同年他還在安吉麗娜·朱莉領銜的驚悚片《機動殺人》中飾演吉娜·羅蘭茲的兒子。2005年推出的Rebecca Miller的的第二部影片《傑克和羅斯的情歌》(拍攝與2003年)以及接下來《上帝的私生子》當中,與“敵人”丹尼爾·戴-劉易斯以及“父親”威廉·赫特的碰撞似乎激發了保羅·達諾更大的能量,影評人亦以使用“高深莫測”這樣的詞來形容他的表演。2005年的6月,保羅·達諾花了一個月時間出演終於得以開拍的《陽光小美女》,儘管合作的是史蒂夫·卡瑞爾格雷戈·金尼爾以及艾倫·阿金這樣級別的演員。保羅·達諾的新作是與華人名導李安合作的《製造伍德斯托克》,接下來他要與老牌演員 凱文·克萊恩和“阿湯嫂”凱蒂·霍爾姆斯合作喜劇《多餘的人》。

凱蒂·霍爾姆斯 Katie Holmes

凱蒂·霍爾姆斯凱蒂·霍爾姆斯

凱蒂·霍爾姆斯1978年生於美國俄亥俄州,高中時代已參加學校的舞台劇演出,在那裡遇到一名經理人,鼓勵她前往洛杉磯爭取新電視劇的試鏡,結果她反而在第一次試鏡時就取得演出大電影的機會,這就是李安導演的《冰風暴》。後來她獲得著名編劇凱文威廉遜的賞識,也順理成章主演了凱文首次執導的大電影《我知道去年夏天你幹了什麼》,這部影片的成功也捧紅了一大批青春偶像,而凱蒂·霍爾姆斯也是其中一位。隨後她又擔任電視影集《戀愛時代》的女主角,在拍電視的那一年她接演了兩部影片《騷擾行動》與《前進》,並且獲得了1999年MTV最具突破的女演員獎。2000年她出演了麥可·道格拉斯的影片《奇蹟小子》,2002年出演了影片《失魂落魄》和《狙擊電話亭》,2003年她出演了《四月碎片》、《奇探心魔》,2004年她出演了影片《第一女兒》,她的事業正在緩緩上升。在2004年她出演了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大製作影片《蝙蝠俠:開戰時刻》的女主角,風頭一時無兩。

幕後製作

小說作者的親身經歷

《多餘的人》《多餘的人》

在影片中,亨利和路易斯的關係是核心,這種關係既讓人感動又無比好笑——可以說,整部電影的所有令人發笑和令人動情的故事都是藉由這兩個人的關係表達出來的。其實,這種亦師亦友,有的時候還勢不兩立的一個老頭和一個年輕人的關係並不是子虛烏有的,而是來自於小說家喬納森·艾梅斯的親身經歷。

1990年,艾梅斯滿懷期望地來到了紐約,他當時是一個信心滿滿、但是又一文不名的小說家。窮困潦倒的他經常會挨餓。這個時候,他碰到了一位像是亨利這樣的“老頑童”。 艾梅斯說:“當時我的腦子裡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幻想,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情節--就像是堂·吉訶德。在紐約的生活過程中能碰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人和奇奇怪怪的事,很多人都有小說中的哈里森的影子,這些人和事成為了我日後的寫作素材。”漸漸地,艾梅斯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想像傾注在一個文學人物身上,這就是他小說中的哈里森。他把自己的故事和對生活的理解寫成了一個短篇《亨利·哈里森和佩珀太太》(H. Harrison and Mrs. Pepper),後來他又把這個短篇小說加工成了一個長篇小說,這就是《多餘的人》。小說一經出版,就得到了大眾和評論界的熱捧,而且拍攝電影的議程也很快就擺上了桌面。當時,艾梅斯的經紀人史蒂芬妮·戴維斯並不想找主流的好萊塢導演來改編這本小說,她想找一個口味獨特、眼光獨到導演來拍攝電影。選來選去,她找到了莎里·斯賓厄·伯曼和羅伯特·帕西尼。她說:“我和他們在一起工作過,知道這本小說會對他們的胃口,所以就選擇了他們來改編和指導這部電影。”

隨後戴維斯便把《多餘的人》寄給了伯曼和羅伯特,可當時這兩個獨立電影人正在忙於別的事情,無暇閱讀這本小說。一年之後,見毫無動靜的戴維斯又給他們寄去了一本艾梅斯的新小說,希望他們能看看。可是羅伯特·帕西尼卻鬼使神差地把一年前收到的《多餘的人》帶回家中。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明智的、美麗的錯誤。

《多餘的人》《多餘的人》

“我一拿起這本書就開始笑,不停地笑”,羅伯特·帕西尼說:“伯曼就在不停地問我為什麼笑,我說我看到了一本很棒的小說。她看了小說之後,我們當即決定要把它搬上銀幕,於是我們找到了艾梅斯,和他一起完成了劇本的改編。”伯曼說:“能拍攝這么一部電影,對我們而言也是件很難得的事情,因為很少有機會能找到這么一個切中要害又舉重若輕的劇本,來表現我們居住的和愛著的紐約。這個城市有這么多的文化、有這么多的人和事--所以它既讓我們瘋狂又讓我們悲傷。現在有一個五味雜陳複雜而又動人好笑的小說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理由再次錯過它。”

不一樣的紐約,不一樣的演員

如果你想在紐約拍攝一部獨立電影,就意味著你需要一個經驗豐富、手腕老辣的製片人。在他的協調下,導演才有可能找到一筆數目尚可的投資,一些不錯的演員和一個合適的班底。如果這些要靠導演自己去找,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這個時候,在獨立電影界摸爬滾打了20來年的製片人安東尼·布萊格曼進入了羅伯特·帕西尼和莎里·斯賓厄·伯曼的視線。布萊格曼是著名的獨立電影製片人,他擔任製片的影片大多是名噪一時的作品:《冰風暴》、《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吮拇指的人》和《紐約提喻法》等等。他說:“我一直想和帕西尼和伯曼合作。他們在拿到奧斯卡的提名後,成為了獨立電影界的紅人。後來,伯曼給我送來了劇本,那是他們從小說改編過來的一個劇本。這個劇本恰恰是我想去製作的那種劇本,它大膽、有個性而且還幽默。最重要的是,這個劇本很獨特,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價值觀,為這部電影擔任製片,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而且這么一個劇本也很容易找到合適的、有才華的演員。”

《多餘的人》《多餘的人》

在以往的獨立電影裡,主角大多是直來直去的人,每個觀眾對電影裡的人物都有自己的預設。可是在這部電影裡,兩個主角變成了糾結的、舉棋不定的、畏首畏尾的人。而紐約,則更像是伍迪·艾倫電影裡的那種帶有個性的和變化無常的“符號”,並不只是一個城市、一個背景。

為了找到合適的主角,兩個導演傷透了腦筋,因為扮演亨利·哈里森的演員需要有極強的古典氣息和敏感的笑神經,而且,這個角色的設定又需要演員有一定的年紀。帕西尼挑選的是凱文·克萊恩,他說:“克萊恩是一個非常特殊而且具有才華的演員。看起來,他就像是19世紀的那種話劇演員,而且時刻準備著上場演莎士比亞。所以,他簡直就是一個現實版的亨利·哈里森。找他來扮演亨利絕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不過,在尋找路易斯·艾維斯的時候,他們卻犯了難,因為很少有這個年紀的演員能承擔得起這么一個害羞、自省、糾結、情感豐富的角色,更難的是這個角色並沒有太多的台詞,諸多的情緒只能通過表情和眼神來表達。伯曼說:“我們在寫劇本的時候就在考慮究竟誰能來演出這個角色,可是想來想去,沒有人適合。後來我和帕西尼走進了電影院,看了《血色將至》這部電影,我對帕西尼說,銀幕上的保羅·達諾就是我們要找的艾維斯。”後來,伯曼在看過達諾之前拍攝的所有電影之後,更加篤定了要讓他來扮演艾維斯的想法。伯曼說:“達諾是那種不是那種需要喋喋不休才能演戲的演員,他的臉是我見過的面部表情最為豐富的、也是最為細微的演員。不需要大段的台詞,他只要撇撇嘴、皺皺眉,一切就明了了。這一切,都是艾維斯這個角色本身所具有的個性和特徵--角色和演員,簡直是相得益彰。”

花絮

《多餘的人》《多餘的人》

影片改編自喬納森·艾梅斯出版於1998年的同名小說。

喬納森·艾梅斯的另一部作品被HBO改編成了電視劇《無聊至死》

影片全片在紐約拍攝。

本片參加了2010年的聖丹斯電影節。

精彩對白

Louis Ives: You have a strange power over people, Henry.

Henry Harrison: It's my constant disapproval. People think it fatherly.

路易斯·艾維斯:你對別人似乎是有魔力的,亨利。

亨利·哈里森:因為我總是不贊成和反對,別人有口難辯。

評論

這是一部奇異的、怪誕的、充斥著大量黑色幽默的喜劇。影片中充滿了作者的個人特色和獨到的個人觀點。 ——《綜藝》

這部喜劇雖然熱鬧非凡,但是略顯單薄;雖然作者的個人色彩濃厚,但卻沒有照顧到大眾的欣賞口味。它可能只會獲得小部分人的歡迎。 ——《好萊塢報導》

看上去,《多餘的人》是一部毫無瑕疵的電影,但是當影片在一味深挖個人情感和個人生活的時候,它卻把人的社會性拋諸腦後了。 ——screencrave.co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